绿林网

灿烂敦煌读后感100字

灿烂敦煌读后感100字

《灿烂敦煌》是一本由樊锦诗 / 赵声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灿烂敦煌》读后感(一):《灿烂敦煌》莫高窟到底高级在哪里?

莫高窟为什么在我们的艺术历史中地位如此之高,很多人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具体出彩在哪里,很难讲清楚,这本书就比较好的讲出了莫高窟的“高级”。

莫高窟是佛教徒而建,佛教徒为什么喜欢在山上制作石窟?有很多原因,在山上,环境比较安静,方便僧侣修行这就形成了“精舍”。还有就是土木结构的建筑虽然容易短期之内建设成功,造价也低,但是容易受火灾与战争的影响,所以石窟也有避灾远祸的作用。而且现代留存于世的宗教建筑都以石砖为主,很多有土木存世,很多也是经过多年多次的重建。

莫高窟的石窟的风格是一种中印的结合,如同日本的“和印风格”,莫高窟因为各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呈现出了一种更加有别于中原与印度的风格,这可能与当地的工匠的技艺有关,那个时代,工匠最多能获得一些来自印度的画册,或者接触到有部分印度石窟建设经验的工匠,很难完全能够复制印度的技艺,只能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技术进行建造。

莫高窟的雕刻技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西北的文化的沙漠地带,能用作雕刻的石材极为罕见(可能往来的客商会带入一些高级技艺的工匠),但是又一个问题:适于雕刻的木材也很少,所以莫高窟被迫以黏土制作塑像就成了营造佛像,但这样反而能够让佛像能够更好的保存下来。敦煌彩塑的制作方法是:先用木棍做骨架,在木棍上扎上麦草、芦苇之类的干草束,以便泥土能够附着在上面,然后敷上掺有杂草、兽毛等纤维的黏土,塑制出形状来,最后在泥塑的表面绘出颜色,彩塑就完成了。这种技艺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激发出的高超的智慧。

看书可知莫高窟的佛像的建造也是受中亚的健陀罗的建造技术影响,它不外相于形,而是借鉴了健陀罗的一些高级的形式,敦煌一些雕像的背后是与墙壁连在一起,一些雕像是用木桩的一头打入墙壁,另一头与彩塑相连,起到一种支撑与稳固的作用。

到了隋唐,莫高窟又呈现出了一种圆塑的形式,就是在建造之初,直接在石山里凿出大体的形状,然后在主体之上泥塑各个细部,这是有别于印度的完整的雕刻,印度的那个直接完整的雕刻耗时太长,且耗费巨大。

阅读完全书,方知莫高窟可谓包罗万象,他是有别于很多文化单一的石窟,他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时代的艺术见证,他是一长段艺术的慢慢演变,荣耀了人类智慧。莫高窟的研究并不停止,可能我们还会接受到莫高窟更为神秘的发现。

《灿烂敦煌》读后感(二):沿丝绸之路,探索敦煌艺术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敦煌西部是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接的库木塔格沙漠,北面是戈壁,南面是祁连山。独特的地形让禅文化不断发展,而到了唐代石窟已经达到1000多座。《灿烂敦煌》不仅讲述了敦煌的历史与文化,还告诉了读者们曾经与敦煌的研究和发展以及敦煌佛教艺术的殿堂和卓越的彩塑艺术,了解敦煌的壁画在当今社会的艺术价值和丰富意义。

之前读过几本樊锦诗关于敦煌文化研究的书籍,在敦煌莫高窟坚持工作60年,对于敦煌文化的研究也十分深入细致。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就要经过敦煌,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和佛教艺术也经过丝绸之路,从而传入了我们国家,这也使得佛教和佛教文化在我国不断地传播、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敦煌这个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也在文化和经济上取得了飞速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而这条路线的发展也是与敦煌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敦煌文化资料中记录了古时中西方交流以及贸易往来的场景。许多民族在了解敦煌文化和经过丝绸之路的时候,也被敦煌的佛教文化所征服,这不仅促进了商贸的沟通,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敦煌地接西域,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佛教很早就在这里盛行,到了敦煌莫高窟开凿时候,壁画与彩塑艺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佛在敦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也是洞窟的主体,作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也成为财富的主要题材,当然也成为壁画首先要突出的形象。飞天也是佛教艺术中的独特形象,佛教诸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美好传说。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也不一样。北凉、北魏时期的飞天形体较短,首风西域风格影响转折强烈,身体强壮有沉重质感,西魏以后,敦煌受中原风格的影响,四身飞天,上身半裸,身体弯曲成圆弧状,有一种强烈的张力。隋代的飞天壁画受到中原影响,开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以群体飞天的形式出现。盛唐作为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飞天的描绘也不断成熟而完美,身体修长以及长长的飘带反映出他们轻松的状态,壁画的空间也变得辽阔。 敦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力量,而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也是最基本的,如果能让敦煌文化在数字化媒体的不断加持下让更多人了解,也为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灿烂敦煌》读后感(三):走进永远的敦煌

几年前曾在国博听过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关于敦煌的讲座,敦煌历经岁月的变迁,千年的石窟在数代敦煌人心血付出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不由得的想起一句话“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是功德圆满了。”他们做到了。

《灿烂敦煌》是敦煌学者樊锦诗和赵声良在数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亲历记”。全文分为四部分敦煌的历史与文化,藏经洞与敦煌学,石窟与彩塑,壁画瑰宝,一百多幅图片,图文并茂的展示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敦煌,完美演绎了敦煌的魅力所在。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愿把敦煌看成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岁月蹉跎间几经沉浮.....

公元366年乐尊和尚看到三危山现万道金光,决定留下来凿石窟修行。到了唐代,石窟已达到1000座,于是这一片石窟被称为“莫高窟”,也叫千佛洞。这是敦煌莫高窟的“缘起。”

《汉书.地理志》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时说,“敦,大也。煌,盛也。”伴随着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敦煌之名得以闻名于世,更是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城市。

北魏隋唐宋元历代王朝在敦煌大兴佛寺凿建石窟,这是敦煌兴盛的时代。唐玄奘法师,归义军张议潮等风云人物在敦煌的历史匆匆而过,更是留下黄金时代的印记,如武则天时期的第96窟“大佛殿”那高达35.5米的大佛....

抹不去的藏经洞是敦煌老人永远的痛。20世纪初,藏有数万件中古时期写本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随后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感叹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道士王圆箓他想要做些积功德的事,却给敦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切既和他的无知有关,也和当时官员的不作为有关,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大谷光瑞、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美国人华尔纳,走马灯一样将藏经洞的文物掠走。彩塑、壁画、刺绣、纸本、写卷这些都进入了西方的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伤痕的敦煌。让莫高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

千年敦煌“生病”了,然而我们从未放弃过敦煌!

学者罗振玉、刘复、胡适等人开始从欧洲抄流失的书卷,进行研究,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带领下敦煌研究院成立了,敦煌焕发了新生,它的青春回来了

后边的章节介绍的敦煌的石窟与彩塑,壁画瑰宝,分门别类的图文介绍,让我们增进了对于敦煌的了解,

还有很多佛教通识讲述,比如佛两侧的菩萨通常被称作胁侍菩萨,根据主尊佛的不同,胁侍菩萨也有所不同,如释伽牟尼佛的两侧,配以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了解壁画,知道佛教文化在今后巡礼名胜古迹时是大有裨益的。

动画片九色鹿的故事也在其中,如果去了可要好好找找。

金光万道的三危山外,看96窟的九层楼,156窟的张议潮出行图,148窟的卧佛,427窟千佛世界,看得我如痴如醉.....

一直想过去敦煌,却没能成行。在一些展览上也看过数字展,可那和真的敦煌还是有距离的。而“敦煌人”的付出更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书里最后附上敦煌大事年表。从公元前111年到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240页的《灿烂敦煌》是大敦煌的众多珍珠中的一捧,更多的宝藏还待我们去发现,去保护。就像樊锦诗说的“我们不仅着眼于当代的保护,而且努力做到完完整整、原汁原味地将莫高窟的全部价值和历史信息传给子孙后代,我们没有权利将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它承载了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敦煌人的努力,更有那些不知名的创作者、保护者的心血,他们是永远的敦煌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