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千年悖论》读后感锦集

《千年悖论》读后感锦集

《千年悖论》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年悖论》读后感(一):兼听则明,值得一读!

首先说结论,推荐!相比于我以前读过的传统史书来讲,此书立意新颖,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历史上的人及事。就如作者所言,他更关注历史进程中的中人性,这点从作者的文字中都能充分感受到。但个人觉得作者过于唯心主义,主观视角上放大了人的作用,如爱新觉罗家族。过于批判了传统儒家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大明朝虽存在各种问题,但作者似乎全书并未提到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革命伟大意义,也并未讲到传统的政治、经济制度对缓和封建王朝下的地主士绅阶层及农民阶级矛盾的作用,兼听则明,总的来说此书值得一读!

《千年悖论》读后感(二):2023年第099本,千年悖论

#阅读打卡#《千年悖论》张宏杰 计划阅读330min ,实际阅读244min,完成率100%

摘录:

他不批判也不仰视,他只是抱着悲悯之心,替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悲欢与共。

感悟:

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待补充

《千年悖论》读后感(三):中国文化的另类解读

偶然看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许多素材都是多次被提及和运用,而且观点的论述也相对洋洋洒洒,猜度应该是早期作品,果不其然,居然是处女作。

上篇的人物传记的标题为“无处收留”,对人物选择和刻画的确体现作者的阅读量和思考面,下篇的千年悖论更为精彩。

千年悖论不只是科举,整个满清入关后也是进入悖论的循环,不得不说,中华文化的酱缸是在太强大了。单一的大豆原料,在不同的发酵周期中,有着不同的风味,由于封闭性·很好保留了原生态,故而,酱缸出来的酱油、豆豉的多样化产出成为必然。隐士作为话题,应该也是这种酱缸文化的副产品,这些想逃离庙堂的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疑,无论主动还是无奈,客观上形成隐士文化。隐,但不是真隐;起码,隐,不是彻底的隐。才会成为江湖传说,才会得到朝堂的关注和互动。作者把李白纳入这个范畴,做了犀利点评,值得一读!

《千年悖论》读后感(四):2023.9.5

是不同时期的作品捏合而成的作品集,所以会有水平不太一致的感觉,不过张宏杰老师的语言还是丝滑顺畅的,没那么大影响。

我觉得评分可以不太一样的,所以分别评分一下:

无处收留吴三桂8.2

意志力的化身8.3

女人慈禧8.7

为朱元璋画像8.9

神女生涯9.0

千年悖论科举之路9.0

回首爱新觉罗们8.0

从勇武到优雅9.1

隐士们8.2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看过《饥饿的盛世》的原因,会感觉倒数第二第三篇有一定重复意味,尤其倒数第二读着没啥感觉。

然后无处收留可能是因为首部作品的原因,我会觉得有些刻意的文学堆砌词藻,但是不得不承认,很通俗的优美。

看了朱元璋画像那一个故事,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本《洪武大帝》咯,已经深深爱上这样的历史散文了哈哈哈哈

在讲历史人物的同时,带你去看当时的背景,看这个人物在当时的背景下被塑造出来的性格~人往往生活在大环境中身不由己,这些历史人物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他们的无可奈何。其中不乏参杂着一些哲学,一些对古代制度封建社会的反思~

《千年悖论》读后感(五):《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读后感

张先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穿过历史的长河试图寻找每一个人物最真实的面貌,还原那些被历史妖魔化的一个又一个人物。他的经历也很有趣,一个银行职员转变为一名作家,这其中的故事实在令人难忘。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恰巧也是张先生自己最喜欢的就是那篇《无处收留:吴三桂》,最开始对吴三桂的印象来源于《鹿鼎记》,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风度翩翩又有阴险狡诈的小人,但在这本书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吴三桂。一个有勇有谋却又被命运捉弄的悲剧英雄,他好像不适合生活在中国,而适合生活在西方古罗马的角斗场,一生为成为英雄而努力奋斗,而无需被所谓的忠孝所困。清朝的胜利离不开这位英雄,清朝的盛世却需要这位藩王的血铺就,我无端为他的一生感到悲哀。

说回吴三桂最终选择消肿的清朝,尽管有很多人认为清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乾隆以前的皇帝都关注到了以往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忽略之处,就是即使少数民族如鲜卑或满族等以绝对的武力赢得区域上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少数民族最终终是逃不开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侵蚀,尤其对于清朝而言,当满族骑射、满族语言逐渐被形式化,其实也即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了终结。这也就是“舍掉母语就等于亡国”。

总而言之,本书不算是纯粹的历史著作,较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而言,并没有那么学术化、系统化,但本书中的思考方式和切入角度不失为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媒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