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居于无限可能》的读后感大全

《我居于无限可能》的读后感大全

《我居于无限可能》是一本由[加]多米尼克·福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居于无限可能》读后感(一):她一次都没有当过小鸟

这句话你肯定很耳熟吧?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阳光已使我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但你知道作者是谁吗?艾米莉·狄金森,美国文学史最难解的谜,被称为“诗界梵高”,一生独居未婚,25岁就放弃社交,呆在自己的白房子里潜心创作,生前写了1800首诗无人知晓,死后却名声大噪。而且每首诗都可以称得上叛逆奇崛

她曾写:如果你能在秋季到来,我会掸子把夏季掸掉,一半轻蔑,一半含笑。

每次看她的诗,我都在想:我要奉她为“宅女榜样”,因为她的存在让人知道,一个灿烂的少女灵魂才不会因为宅而失去光芒。她的诗总是简短精炼而引人深思:

“有人说,话一经离唇,就失去生命,我却说,正在那一瞬,它开始诞生。”

艾米莉·狄金森是博尔赫斯唯一公开表示欣赏的女作家,是天才,是比肩惠特曼的存在,但如果你想抛开这些盛誉真正去了解她,可以去看看这本《我居于无限可能》,书里就详细探索并重述狄金森的一生,还收录40多首狄金森的诗,用跟散文一样美的文笔展开描述了一个狄金森脑中宇宙是如何思考如何燃烧的?

你可以看到她独有的浪漫:

“在一个小小的荷包里,她保留着夏末时节从小鸟那儿偷来的种子,这便是未来的花园。”

也可以看到她敏锐的思考

“人一旦在某处生活过,便会将一部分的自己永远留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出身传统家庭,受正统宗教教育的女孩,是如何摆脱性别、家庭和社会的偏见与束缚的。女孩们,一定看看狄金森探索她的精神世界。然后你就会知道,如何在信息繁杂的世界仍然保持独立思考与自我思辨能力,成为一个真正所谓有魅力的灵魂。

片尾黑屏纯文字浮现:“那一晚,艾米莉读了一本书,作者是法国人,在书中讲述了一个犹太人活过一百次人生的故事。一百次人生,那又如何?他一次都没有当过小鸟。

《我居于无限可能》读后感(二):伊甸园曾是一座花园

文/舒念

如何评述诗人的一生呢?

好像诗人是文学工作者里的一个特殊组织,他们时而观察,时而写作;时而困于现世,时而眺望未来;时而存在,时而游离,是因为这种神秘,才给诗句带来了不一样的魅力,还是因为诗句,才让诗人拥有了这种神秘的感觉,我们无从分辨。我们只知道,艾米莉·狄金森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她的一生带着天才性的浪漫,让人难以掌握。

《我居于无限可能》试图用另外一种方式讲述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传记文学,而是一种带有诗人气质的散文传记。同时,似乎所有人面对艾米莉都会产生一种“私心热爱”的感觉,博尔赫斯这样说,这本书的作者多米尼克·福捷也在书中加入了自己生活的片段,仿佛将自己与艾米莉联系在一起,跨过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在文字中找到了共鸣。

艾米莉的故事从童年说起,三兄妹和他们生活的老宅,每个场景都能构建出足够美的篇章。艾米莉的诗作中也不乏对自然的观察。“无人知道这朵小小的玫瑰,它或许是个朝圣者”。艾米莉曾经制作了424种植物的压花标本,至今仍收藏在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从这些已经褪色的花草中,这本书描述了那些采摘植物的场景,她的童年环绕着自然的丰盈,也让她的灵魂就此轻轻地飞上云端。

而后是女校的生活,此时的艾米莉已经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她写道,“我知道-我不喜欢天堂-”。显然,艾米莉的敬畏全部属于自然,那些真实而美妙的变化,而非是“无处不在的上帝”。对于艾米莉而言,《圣经》对她最大的启发,就是伊甸园曾是一座花园,这就是艾米莉的信仰的所在。

所以她才愿意走进一个人的生活,因为自然包容这种孤独的属性,它保护着艾米莉超然的孤独,关闭的房门外悄悄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艾米莉获得了动物或是植物般的敏感,她能够将自己内心的热情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生死盛衰每天都在上演,她默默写下自己感受的一切。

1800首诗,都在这种隐居的环境中诞生。我们惊异于这样的创造力,也不得不承认自然拥有这些多样性,即使艾米莉自25岁之后再也没有踏出老宅的家门,我们也承认她居于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因为自然的造型与语言的变化都在她的诗作之中。这座狄金森家的老宅就是艾米莉的伊甸园,“关上房门,她的宇宙便完整了”。

《我居于无限可能》读后感(三):不为名而作的诗与文

一、藏在诗里的谜底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最难以索解的一个谜。她生前无人知晓,死后却盛誉如潮,被称为“诗界梵高”。

狄金森的诗坛地位可与惠特曼比肩,也是让博尔赫斯唯一公开表达欣赏的女作家。 正是这样一位凭想象力自在驰骋的伟大诗人,一生都住在阿默斯特小镇上,独身未婚。不到30岁便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只留下千余首诗歌,和无数未解谜团。

狄金森是一个“谜”,诗是她唯一的答案。如果人们不曾读过狄金森的诗歌,就无法理解她诉诸笔端的心事。在四处散落的诗歌手稿中,《我居无限可能》这首诗仿佛是诗人的隐秘自白,写出她一生希冀的热烈与无限。

我栖居于可能性-

一座比散文更美的房子-

更多的窗户数不胜数-

房门-更高级-

二、建在纸间的城市

现代人从出生便活在一个喧闹不安的世界中,他们想要逃离而不得其法,只能一边为生存奔忙,一边丢失了真正的生活。相较而言,历史尘埃中的人反而耀眼得多。艾米莉·狄金森凭一腔孤勇,在后半生闭门不出,退避到用自己灵魂建筑的小天地里。

她是如此忠诚于文字世界,在默默无闻中阅读和写作,留下近1800首诗作。

正如加拿大作家多米尼克·福捷(DominiqueFortier)评价的那样,“很久以来,她一直住在自己的纸屋里。人无法同时拥有生活和书本,除非决意选择书本并在其中写尽生活。”在福捷的注解中,艾米莉·狄金森把孤独写成世间最美的诗,再于纸间自建一座最美的城。福捷用笔清醒而笃定,俨然是狄金森隔世的知己。“自省”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外观”,于是便有了她为相知而作的散文诗般的传记——《我居于无限可能: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

这本书围绕艾米莉·狄金森展开记述,但比一般的传记更具精魂,即用散文诗般的语言,完成了对这位天才诗人的灵魂追溯。在多米尼克·福捷看来,将灵感与表达寄托于书与纸上,并非叛逆少女的突发奇想,更不是文学怪才的灵光乍现,而是源于狄金森三兄妹儿时的一场纸上旅行,他们在翻阅地图册时发现了一个凭空编造的城市,这带给狄金森无限灵感。就像艾米莉·狄金森翻开书籍,能看见纷繁多样的城市跃然纸上,她留下的篇章字句中,同样藏着她耗用毕生时光构筑的纸屋、城堡、森林……

除了疯狂的创作,诗人只留给历史她沉默的背影。写传记的人目光如炬,能够穿透狄金森冰封的外表,对准她脑中的浩瀚宇宙和体内的熊熊烈火,并经由文字将其还原成生动可感的场景。

我们由是感到真实且信服,艾米莉·狄金森在实践着她从书中读到的力量,找寻并提取出能为她所用的东西,连缀成纸上的微妙咒语,将死神步步逼退。即使是在离群索居的环境下,诗人的创作依然呈现出开阔的诗意,她敢于剖白内心,坦诚女性在家族期待与自我认同间的挣扎,传递出关于人生的诸多经验,并用诗歌留存希望和勇气。

为了让读者在诗意氛围中了解现代主义诗歌,感受诗人在荒野中燃烧的生命,《我居于无限可能》的中文版邀请到国内狄金森翻译与研究专家王柏华,选译了四十余首狄金森诗歌穿插其间,更完满地展现狄金森的诗歌热情与传奇人生。

三、越过现实的对话

博尔赫斯说:“诗歌是神秘的棋局,棋盘和棋子像是在梦中一样变化不定,我即使死后也会魂牵梦萦。”或许是出于类似的执念,世人往往顺着艾米莉·狄金森的神秘足迹苦苦追寻,试图用一些遗落的历史片段去填补诗人生平和作品之间的诸多裂隙。

此前,狄金森的传记作者大多有揭示谜底的野心,他们从残留的诗文中找寻蛛丝马迹,阅读大量法律档案等文献资料,追踪狄金森的人生轨迹。而多米尼克·福捷却把追踪视作“舍本逐末的寻找”。如果说“诗歌是生活尽情燃烧后的留下的灰烬”,她要追寻的不是纸上灰烬,而是生活本身,是艾米莉·狄金森每日浇灌花园的忙碌身影,是她用钢笔画出的掌心纹路和命运漩涡。福捷相信,诗歌是生活的见证。就像童年的狄金森喜欢把花朵夹在书里,成年后她创作的每一首诗,都是为无名之物所立的渺小墓碑:

“她写在纸上,是因为她无法将春日的骤雨,秋天的凉风、冬季的雪花做成标本。”

因此,多米尼克·福捷反常道而行之——她甚至不曾到访狄金森旧居,尽管这座小洋房距离她的住所仅仅四小时车程。写作中,她视角轻移,通过诗意文字在现实与创作两端精心编织,间或流露出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以这种方式与狄金森进行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起分享灵魂里的寂静与风暴。这让《我居于无限可能》没能成为一本传统的关于狄金森生平的传记,却超越于此。

正因为《我居于无限可能: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运镜越过了常规意义上的传记视角,我们得以在这趟奇特而甜蜜的旅程中,与更加鲜活的艾米莉·狄金森和多米尼克·福捷结缘,读到她们不为纸上有名而作的诗与文,以及居于无限可能的自我想象。

《我居于无限可能》读后感(四):艾米莉·狄金森:宁静的热情

By艾晨

因疫情被迫在上海长期居家期间,看关于主动深宅的艾米莉·狄金森的传记,实在是有种“不合时宜的时宜”:狄金森闭门不出半辈子,却有着名副其实的“诗和远方”;我们呢,当下只有日复一日的“眼前的苟且”,比如早起依然抢不到的菜,高价也要感激的团购,以及为健康故而战战兢兢下楼做的核酸检测;狄金森有一整座花园的花花草草,我们只想关心除胡萝卜之外的那些粮食和蔬菜。

平日里看过诸多写艾米莉·狄金森的文章,落笔点各有不同:想要噱头的,就猜她的性倾向;想要猎奇的,就挖她的深宅;想要硬核的,就写她的“女性主义”;想要清新的,就讲她的花园;当然了,还有正正经经写她的诗的。这些都是狄金森,但又不全是狄金森。

而《我居于无限可能》则是多米尼克·福捷对狄金森一生的一次探索和重塑,即,它是一本传记,却又没有一般传记的刻板样子,写些诸如从出生到死亡的所遇种种、以及天才生而孤独之类。在这本书里,福捷用散文诗般的文风,和狄金森进行了一次隔空对话。这就意味着,整本书不会有非常强的故事性,——众所周知,多数传记里,这种故事性通常带着或多或少的渲染甚至夸张,——但是代之以福捷细腻入微的情感共鸣,并在这种共鸣中勾画出狄金森的形象:“宁静的热情”。

宁静是什么?白天无风,夜晚无雨,便是宁静。

宁静的是她的生活。艾米莉·狄金森在世时,不过是阿默斯特镇上一名默默无闻的独身女子,有些叛逆,有些古怪,还有些神秘。她最高光的时候,或许就是烤面包在镇上的农产品品评会拿了二等奖,知道她写诗的,只有少数几个人而已。“人们说,一开始她只是不愿进城,后来她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到了她的花园,再后来她足不出户,渐渐地,连楼也不下了。最后,除非有绝对的必要,不然她连卧室的门都不出了。”一个连房门都懒得走出一步的人,生活中大抵不会有多少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经历值得书写。她选择独居一隅,却在纸片上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城市。“我栖居于可能性/一座比散文更美的房子/更多的窗户数不胜数/房门/更高级-/房间皆如雪松/肉眼望不穿/一座永恒的屋顶/苍穹的扇面/访客/完美无比/来这里/安居/伸展我狭小的双手/把乐园汇聚”。

宁静的也是她的声名。艾米莉·狄金森曾在诗里写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无名之辈”。这个美国最富盛名的女诗人,生前写了一千七百多首诗,公开发表的只有几首,留下的照片也仅有一张。她享受着深夜写诗时周遭的一片静默,不为声名所累,创作反而因此更加纯粹,更加自由;她一次又一次地在诗里和自己的灵魂对话,至死守着心中的信仰和追求。“曼荷莲的女学生们终究都成了妇人。她们中的大多数都结了婚,成了母亲。她们年轻时曾穿着白色的睡裙,围坐在一起,倾诉彼此的梦想,然而在艾米莉看来,没有一个人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没有一个人,除了她自己。”

热情又是什么?水中是火,冰下藏焰,即为热情。

热情的是她的花草。在艾米莉·狄金森成为著名诗人之前,她首先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园艺家。少年时期编撰的标本集里,汇集了她精心制作的四百二十四种花卉和植物的压花,有的至今残留着当初采摘时的色彩;她的诗和信件里,也大量提及自己喜欢的花草,从路边的野花,到花园里的珍奇,不管是爱与恨,善与恶,还是现实与想像,死亡与永生,都能找到对应的象征。据说艾米莉·狄金森按照十九世纪的花卉字典,给每一种花都下了具体的定义,将朋友、家人和爱人与不同的花卉一一对应起来,福捷因之感慨,“在一个小小的荷包里,她保留着夏末时节从小鸟那儿偷来的种子,这便是未来的花园。”

热情的也是她的诗。“她写诗,是为了见证:18XX年的7月,一朵花曾经开过三天,一个清晨它遭到了暴雨的摧残。”静谧而又带着生机,温存但却满是炽烈,就像花园里的四季。艾米莉·狄金森把战争存放在书里,用白日梦制造一片原野,还说最好的事物住在看不见的地方,上帝会翻过篱笆试试草莓有多可口。诗就是艾米莉·狄金森写给世界的信,说出简单的消息,带着温柔的壮丽,“如同亲人相见在一个夜晚/我们隔墙交谈/直到青苔长到我们唇上/且淹没了我们的名字”。至于具体的生活是什么,要有多精彩,她丝毫不以为意,心之所向,始终是那片净土。“那一晚,艾米莉读了一本书,作者是法国人,在书中讲述了一个犹太人活过一百次人生的故事。一百次人生,那又如何?他一次都没有当过小鸟。”

行文至此,关于艾米莉·狄金森,倘若再写些“这个女人,在花园别墅里宅了半辈子,却写出了影响美国甚至美洲的诗”,或者,“她的爸爸是律师,她的一生,就是和花园别墅里的花花草草对话”之类的文字,无疑是让人不快的。这也是《我居于无限可能》这本书所摒弃的东西。是枝裕和在《云没有回答里》写道,“人不是为故事和主题而存在的。正如我们的生命那样,只是作为生命自然而然地存在。”艾米莉·狄金森便是这句话的最佳注脚,尽管一生波澜不惊,别人的故事里再琐碎不过的日常,都能成为她生活中的一段剧烈篇章;然而那些寂静无声的夜里,都有无数的热情在燃烧;那些宁静的热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高亢的音调,便能让世界知晓她的姓名。

2022年4月19日

《我居于无限可能》读后感(五):人生有无限可能,听从内心的选择

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室内装修的书,我本来也挺喜欢看room tour之类的,后来发现副标题是“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这才明白过来,哦,传记作品。

我没有读过狄金森的诗歌,我买下这本书纯属缘分。因为突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腰封上的那句”她半生闭门不出,却写出最叛逆奇崛的诗作”。

若不是疫情期间,我恐怕还不会对“闭门不出”这四个字这么敏感。疫情第三年,虽然已经渐渐习惯了禁足在家的生活,但胸中偶尔还是会涌起一阵难以疏解的苦闷。

于是,我很自然而然地就对这位长达30年足不出户、被后世称赞为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女作家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到底是怎样的人?

美剧《狄金森》剧照

我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严格来说,它不能算是一本人物传记,作者福捷女士只是按时间线索追溯了艾米莉·狄金森一生中的某些生活事件,都是些简短的、不连贯的片段。

不过,这已经足以让读者将这些碎片收集、串联起来,一点点还原出这位诗人的模样。

艾米莉·狄金森出生于1830年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狄金森家是镇上的名门望族,父亲还曾当过国会议员。她在家中是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她热爱烘焙,她烤出来的面包赢得过镇上一年一度的烘焙比赛。

她精通园艺,她精心制作了400余种植物的压花标本集。现在都保存在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

她随时随地都在写诗,写在包装袋上,写在废信封上,写在任何一张可以用来写字的纸片上。她有生之年写了1800多首诗,却只有少数几首发表,而且大多还是匿名。

艾米莉制作的植物标本

艾米莉制作的植物标本

写在巧克力包装上的诗句

她生前不为人知,自25岁后就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终身未嫁,甚至都没有几个人知道她在写诗。直到1886年她死后,她的妹妹拉维尼亚才震惊地发现她藏了一千多首诗的箱子。

在拉维尼亚的四处奔走下,艾米莉的诗本第一辑才终于在1890年得以出版。

当时谁也想不到,一个小镇上终生默默无闻的独身女子,有一天她的名字会和沃尔特·惠特曼一起,成为美国诗歌天穹中最闪耀的两颗星辰。

福捷女士的写作更像是散文诗,不是对事实材料一字一句的冷静描述,而是带有想象的美化,你甚至觉得书中的某些场景完全就是作者臆想出来的。

比如有一段讲的是艾米莉的父亲抱怨他的餐盘有缺口,艾米莉说完一句“我很抱歉”以后就端起那只盘子走到院中,看准一块大石头,一松手把盘子摔得粉碎。

随后她利落地返回餐厅,面对瞠目结舌的父亲宣布道:我向您保证,绝不会有下次。”

你无从分辨这一令人错愕的事件的真实性,但这其实不重要了,毕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艾米莉的一生,还有福捷女士写作的独特构思。

通读全书以后,你不难感受到这些文字里面存在着的某种思想和情绪的表达,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比如,就摔碎盘子这件事而言,它背后表达的可能是一种愤怒的情绪。

——为什么只有母亲和女孩们要在厨房忙碌,为一家人准备晚餐,而家里的男人们却理所当然地坐在餐桌前等待,还要对她们指手画脚。

书中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迹象比比皆是。

例如,母亲批评艾米莉叠不好衣服,说她以后当不了贤妻良母时,艾米莉回应道:“您说得对,有些女人生来就不是做母亲的料。”

当艾米莉对月经初潮感到害怕时,母亲告诉她说你不过是成为了一个女人,以后每个月都会来一次。艾米莉想的却是,每个月都有几天会成为女人,那剩下的日记就要用来写诗。

在艾米莉生活的那个年代,成为一个女人和母亲,和成为一个女诗人是相冲突的,而她无比渴望成为后者。她最早意识这种女性的困境是关于她的姓名。

狄金森(Dickinson),意为“迪克之子”,艾米莉想,为什么姓名中有那么多的“之子”,却从来没有“之女”?难道自己就那么微不足道,连自己的姓名都不配拥有?

后来她观察到自己的母亲只能待在家里频繁地走神,而父亲则要经常进城,和其他男人一起讨论和决定世界的命运,包括她、母亲、宠物一切在内的附属品的命运。

让艾米莉受到巨大打击的是她最亲密无间的好姐妹苏珊嫁给了自己的哥哥奥斯汀这件事,她心痛地感到,他是一个律师,而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律师的女人,往后自然还会是一名母亲。

我认为艾米莉身上有一种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她已经预感到了自己往后命运中阳光所不能及的阴影,所以她从25岁就选择隐居,与诗歌为伴,这样她的命运才是自己所把控。

现在有太多人谈女性主义,其中有很多情绪化的东西,也不乏一些过激的言论和做法。可在我看来,女性主义,并非是把两性完全对立起来,也并非是全盘否定传统意义上的女性。

我粗浅地认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其实是一种生命中自主意识被唤醒后的反思与选择,即女性开始反思,社会对女性的规劝是否是合理的?社会定义的女性角色是否是自己想要扮演的?

正是在认真地反思过后,女性才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最想要的选择。女性当然还是可以做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但这是基于女性自己的选择,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女性身份的期待。

关于林登这座城市的讲述,贯穿了这本书的始终,虽不知虚实,但我觉得十分迷人。

少年时期,狄金森家的三兄妹一起看地图集,大哥奥斯汀指着“林登”这座城市的名字说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条路我走过好多次,那里只有一个小树林。”

艾米莉感到很诧异,奥斯汀解释说,这是画地图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凭空编造出的城市,如果他发现有人也在地图上标注了林登市,那就证明这个人剽窃了他的作品。

”林登是一座纸上的城市”——从那以后,艾米莉就始终对此满怀念想,一直到她去曼荷莲女校上学,同学在一起谈论未来的规划,轮到她时她说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我要去林登生活。“

直到她生命的最后,她眼前出现的画面是:某个远方,在一条铺满白色石子的小路尽头,林登在散发光芒。

“艾米莉”的名字来源于百合花

艾米莉或许会给人一种死宅、极度社恐,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任性遨游的印象,但其实她也不是真正孑然一身的归隐于世。

虽然她足不出户,将偶有的几个前来拜访她的人都拒之门外,隔着房门与人交谈,但她一直通过书信与人来往,其中不乏一些当时的名流和知名作家。

在她拥有的身份中,她依然是女儿、是姐姐、是姑姑,她对身边的人饱含了爱意,她的内心是充实的。她认为只有诗歌才是孤儿。

艾米莉会感到孤独吗?当她年过四十,躺在浴缸里看到自己从未孕育过什么的肚子皮肤松弛、布满沟壑,我感觉她或许会的。她从不认为诗歌是她的孩子,它们顶多是一团雪絮。

但她依然选择住在一座纸上的城市,这是她内心的声音,她的房间通透明亮,是诗歌在散发光芒;她从未去过海边,但她却能看见巨浪。

不管在世人眼中,艾米莉是多么不可思议,她的人生是多么难以置信,但她自始自终不过是做了一个选择,她选择了摆脱人情世故和繁文缛节,紧闭房门潜心创作,选择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再回过去看“我居于无限可能”这句话时一下很感动。现代社会的女性很大程度仍会陷入迷茫和纠结中,因为这个社会依然有太多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告诉你应该走的路。

人生从来不只有一种模样,更没有所谓”正确的“选择。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一个选择触发的都是一段实实在在的经历,而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罢了。

正如艾米莉诗中所写的那样:

我栖居于可能性

一座比散文更美的房子

更多的窗户数不胜数

房门-更高级

房间皆如雪松

肉眼望不穿

一座永恒的屋顶

苍穹的扇面

访客-完美无比

来这里-安居

伸展我狭小的双手

把乐园汇聚

the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