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锦集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锦集

《中国建筑史》是一本由梁思成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裸脊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一):谁懂这本书的含金量啊!!!

“拆掉一座城楼就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梁思成先生太知道中国古建筑的脆弱和珍贵。

从1932至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和营造社成员考察了137个县市,调查古建筑1823座。他们在一步步丈量和探索中国古建筑的痕迹,在和岁月的侵蚀对抗。

烽火岁月中,梁思成在四川南溪县李庄,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著作。林徽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还对全稿进行校阅补充。身体上的病痛,生活的艰难,消磨不了他们的意志。

这是我国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一页页翻过去,都是他们的心血和期望。主要论述了从上古时期到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历史、实物和特征分析。

书中有大量梁思成实地调查摄影图片和珍贵建筑测绘稿(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让我们对这场建筑美学盛宴有了直观实感。

石窟,木塔,佛寺,祠堂,宫殿,勾栏,柱础,月梁,藻井,雕饰……一张张插图,看得我泪目,那是穿越千年的浪漫与情感。

专业限制,很多内容看得不太懂,但不妨碍我自豪感满满。我从窗外看去,一栋栋火柴盒,对比之下,我们的古建筑真的太美了。

希望,通过对古建筑的保护、研究,我们可以把中国建筑的技术、特质、优势传承下来,融入到现代城市的建设中。

写在最后。我看得是新华先锋的特装版本,裸脊锁线装帧,可以平摊阅读。

好喜欢封面的设计,浅浅的蓝色,映衬着古建筑的勾勒图,两枝烫金雕花。上下书口都是刷金的,刷边是传统建筑纹样,太精致了。文前还有5幅梁思成林徽因精美手绘水彩画全彩图。太值得珍藏了!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二):不能错过的大师扛鼎之作,一览中国古建筑千年历史

最近全国各地文旅都纷纷卷起来了,山西文旅也不例外,发了各种喊麦、变装、美女、美食、风光等视频,但最能吸引我的,还是山西最大的宝藏——古建筑。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有种特别的喜爱,也许这就是中国人都会有的埋藏在内心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自豪,以及古建筑无法磨灭的魅力。

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是独一份的艺术遗存,有着完全独立的结构系统,散布在华夏大地上,历经岁月风霜,虽然随着不同的朝代有所变化,但仍保持着一贯独特纯粹的结构系统,印刻下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

建筑学巨擘梁思成认为,中国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显著表现者”,是中华“艺术的大宗遗产”,“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关注和了解中国古建筑及其变化发展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华夏的文明历史和民族性。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凝聚了他的心血,也是喜爱和欲了解古建筑之人不能错过的经典论著。

在近一百年前,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走遍华夏大地,对两千多个古建筑进行了勘察测绘,留下大量宝贵的资料。

本书根据中国的历史发展时期,从上古一直到明清,对各朝代的建筑特点、形制、构件、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包括宫殿、古塔、佛寺、石窟等,并配有梁思成的手绘平面图,还有大量现场勘探照片,图文并茂地将古建筑的历史流变系统地展示出来,是一份珍贵的中国古建筑历史档案。

这本书可以说专业性很强,但也宜于大众阅读,从中可以看到梁思成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学术严谨性,也感受到他对古建筑的热爱和呵护之情。

这本由新华先锋出品的刷边特装版,经过精校精注,以原始油印本手稿为底本进行比对校注和勘误,内容质量保证。另外还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珍贵手绘水彩画。

此外,吸引我入手的还有它的颜值——精美的装帧,裸脊线装,封面是雅致的烫金雕花设计,天头地脚都是滚金印刷,书口是激光雕刻印刷的传统建筑纹样,典雅精致,整本书有种古风盎然的历史感,很值得收藏。

梁思成说,古建筑的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

也许我们会看不懂里面一些专业的内容和图绘,但不妨碍收藏这本经典之作,感受古建筑之美,也许还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答案。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三):书架上一定要有的一本书|中国建筑史

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史》是他的经典之作,本书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特色与演变,包含了梁思成对于中国建筑的独到见解,是他及团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卓越贡献。

梁思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并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他的严谨、勤奋在《中国建筑史》中得以完美体现。梁思成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对北京故宫测绘时,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辨识、测量、记录;同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于是书中才出现了如此多且详细的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测量绘图、对构件与装饰的摄影记录、碑文、史料的准确抄录。

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上古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辽”“元、明、清”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做了详细的叙述。他不仅关注了古代建筑的形式美学,更深入挖掘了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此外,梁思成对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对于建筑材料、工艺的细致剖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建筑的演变过程。

梁思成深刻认识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提出了保护传统建筑的理念。正是这一理念,促使他开始编纂《中国建筑史》。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呼吁人们要珍惜传统建筑,通过合理的修复和保护手段,传承古代建筑文化,以维护中国建筑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梁思成在1954年出版油印本付印的前言中提到,林徽因同志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收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阅补充。《中国建筑史》算的上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共同心血。

对于接触文言文不多的我来说,有些阅读挑战,不过边读边查也是乐趣十足。

新华先锋这版《中国建筑史》装帧非常美,天头地脚滚金工艺,切口激光雕刻工艺,铜版纸四色印刷,倾情呈现中国建筑美学盛宴。很值得收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