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锦集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锦集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是一本由张秋子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022-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一):文学是万千微尘

阅读文学作品,眼睛应该敏锐,心灵应该敏感。就像是绳索的两头,碰一碰这头,那头就跟着颤抖。

所谓文本细读,不是细在锱铢必较,而是细在书中作者或含蓄或张扬伸出的触角能够与读者的个人经验产生细微的摩擦。

每本书都是一块地,当我们淋漓尽致的耕完这一块地时,果实或不可期许,但摩擦而生的茧确是真实的、存在的。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二):专业读者门槛好高

小爱盲盒寄给我的书,看完之后又让我反思了一次,现在这种白读的读法,让我有种无力感。曾经可以有变成专业读者的机会的,但越是让我读我就越不想读,一身反骨,不让读了开始疯狂看,我连那个专业读者的时期都错过了。 这本书直接跳过了对内容的分析与讨论,开始讲述写作手法,而就像走马观花一样,我的大脑拒绝这么高深的知识,一直对于各种手法走不进脑子。看的时候怎么能注意那么多呢,大概就是要这样,每一年看一遍,因为要教课,所以在每一次教授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学生的不同疑问与讨论碰撞,可能一次次把这本书理解的更透彻。 一个戴帽子的动作,就为后面的qj埋下了伏笔,给老婆买了一块香皂,就代表了,对之前情节偶遇的幻想。要是让我们在读的时候就注意这些太难了。 但是这本书却揭示了很多文学的作用,以及作家是怎样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到作品当中的。可见书得反复读,可是我们哪有时间啊,我们每天都在反复中度过人生,但是却很少将一本书翻阅好几次。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三):一切都是刚刚好

从前读书是为了博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子的名头,沽名钓誉,华而不实。然而是喜欢的,随大流没有选择和偏爱,也因此都是走马观花,收获甚微。

现在读书成为了习惯,放下手机拿起书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学会了选择有了偏向,每每有了类似于“生命化”的感触,都会欣喜不已,又多一粒微尘,纷坠心田。

或许我现在就处于把read book 变成read into book这个状态中?督促人成为人,以及推迟判断,想要做到这两点,道阻且长,但好在不会再停下脚步。

这本书很神奇,读过之后回想之前读过的书,啊,原来有些地方是这个样子的,然后之后在读书应该会更注重该注重的某些地方。它之于我就像某种引领,在刚好的时机出现,告诉我一些方式方法让读书得到更好的效用。

书里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大意是只有老实苦读和沉思加上年龄成长和生活的丰富,才能走向“自我意识”与“自身通透”。我从不曾期盼自己成为什么,做到什么,只希望自己保持“螺旋向上生长”就好,非常之庆幸,一切都是刚刚好。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四):值得再读

拿起书读了一章,就有种相见恨晚的迫切感,心急忙慌地读完了。贴满了荧光标签画满了线。除了谈到浮士德那两章实在无感,其它章节都觉得好极了,看完纪德的《伪币制造者》那章的当晚,我似乎还做了奇怪极了的一个梦,在梦中写小说,并告诉自己可以写成后现代风格。

作为一个文学博士回到自己的故乡去教授文学,作者张秋子的选择本身就颇具非主流色彩。她讲到文学阅读的效用“督促人成为人和延迟判断”,让我觉得有种写出自己所想的心心相印感。小说阅读方式中的文本细读真正贴合我现在想做和在做的读书会的状态,想更多带领参与者不论是成年人和儿童进入到细读的状态,发现作者遣词造句中隐藏的巨大冰山。

我感觉自己在慢慢从普通读者蜕变为专业读者。

除了内容外,我也超级喜欢张秋子的语言,描写精准,把文学阅读的抽象化行为用类比的方式变得清晰可触摸,对各类文学作品的旁征博引自如畅快,毫无掉书袋之感。

绝对值得再读的书。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五):读《万千微尘坠心田》

书分上下两篇,看完全书又重新看了一遍上篇。挺喜欢看书,以前看的书大部分是小说,但集中在中国本土作家。等到接触到一系列优秀的社科书之后,对小说的兴趣渐减。外国名著读了些,但总觉得有些是名不副实。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的小说是白看了。

作者提出“文学阅读的效用”有两方面,一是感受力和自我意识,二是推迟判断。我觉得好看的小说,应该只是正好对小说的内容有一些“感受力”,而远远没达到“推迟判断”的效用。这可能就是普通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感受力不仅小说有,电影电视剧也有,歌曲也会有。许多畅销作品之所以会流行很有可能就是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而“推迟判断”的效用应该是在大量阅读以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推迟判断”与生活经验是相互作用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推迟判断”,文学作品的“推迟判断”能给个人生活带来新的见解、处理问题新的角度。

在谈到“小说与意识”时,讲到文学对内心意识的挖掘分为三个层面:描写你愿意承认的意识,描写你不愿意承认但自知的意识,描写你自己都没察觉的意识。作者分析非常到位,其实从自身出发,我们在对一个人一件事作出评论时,表达的内容可能永远是自己愿意承认的意识,但反思自己表达内容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不愿意承认的意识(自知的意识),至于自己都没察觉的意识,可能只有旁观者清了。

总之,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正如作者希望的它让我度过了一段愉悦的阅读时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