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摘抄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摘抄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是一本由[日] 左卷健男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308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一):一本形式很新奇的教辅书,可以买来让孩子开开眼界

整本书一共17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定律,从发现契机——原理解读——原理应用知多少——趣闻轶事这四个部分对定律进行了介绍。

我没读完,因为知识点就还是中学物理那些东西,本质上没有什么新东西。

大约是高中生,或者是初中+非常喜欢物理的孩子可以买一本看看。

不负责任的猜测:这是一本日本的教辅书吧,哈哈哈哈,反正和科普书不一样~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二):《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重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我记得我是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物理的,当时的物理课老师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对物理抓得很严,上课也很有趣,可奈何我似乎就不是理科这块材料,学得那叫一个吃力。 经常是刚进入状态,马上就走神到了爪洼国,自然成绩就不好,偏科极其严重,老师找我谈了几次话,都毫无起色,索性就放我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飞了…… 接触到这本《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可以算是我对我自己过往学科的一次重新学习,想在时隔了那么久之后,我的悟性有没有增加,有没有变得聪明那么一点点,笑。 书从“发现契机、原理解读、具体应用”三个步骤讲解50个物理法则及原理,内容涵盖基础的力和能量,延伸到电磁学,万事万物的传播方式,流体力学,以及热量的产生,时间空间的形成,等等等等。 让我们在了解牛顿、伽利略、阿基米德、开普勒、欧姆、法拉第等一众科学家生平经历的同时,能够萌发对于物理的兴趣爱好,它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理解能力的怀疑,和三分钟热度过了之后的懈怠。 比如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讲述,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存在着引力,但是因为人与人的体积太小,所以很难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当然男女之间的爱意吸引不算,笑,单纯说质量,因为地球对于我们个人的吸引,才让我们能站在地面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力,而通过这个定律,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居然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可以说是非常的了不起,而具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作者也在书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图文并茂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物理世界。 而书中,不单单是有这样,关于物理的应用,也有物理学家之间的八卦,嘿,在趣闻轶事这个章节中,作者点到为止得为我们展示了物理学家们的另一面,比如牛顿与人发生争执,把这位科学家的实验仪器和画像从皇家学会中抹去泄愤。的确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了。 当然这本书,不是为了说明牛顿小肚鸡肠,可能作者想表达的是,物理学家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怨憎会和求不得,也拉近了我们与这样的科学泰斗之间的距离吧。 回到正题,看书的过程也是我思考的过程,科学家们也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出发,从简单的问题出发,找到了重要的定律和原理。 我们把这些原理代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联想和学习,才能更加深入理解和应用到今后的人生经历中去。 读完本书,也真的体会到世界是建立在物理规律基础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End。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三):《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书评

自认为是文理双全,学识渊博。

但是这本科普版的物理书籍还是吸引了我,里面的内容仍然让人受益匪浅。

从知识性上来说,全书包括力和能量,电磁学,波,流体力学,热,微观六个章节,覆盖了所有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从发现契机,原理解读,原理应用知多少三个部分来详细讲解,首先会先提出这个理论的由来,然后用2-3页学术知识的补充进行讲解,这个部分对于没有学过的人或者说是已经不记得太多高中的人来说,会略有些晦涩难懂,因为专业的词语还是比较多的。但也可以当做一个小常识去了解一下。之后第四部分则会讲一些相关的生活运用,有些还会说跟这个原理有关的奇闻逸事。

从寓教于乐上来说,本书也是非常棒的。 这本书与历代科学家一起,愉快地理解50个重要的物理法则和原理。这是科学家们在发现之前的契机和故事。通过与科学家对话的方式先大致掌握了法则和原理,再通过详细的解说来理解。通过身边能看到的事例来实感物理法则和原理。例如东西是怎么动的呢?电磁和能量是如何作用的呢?时间和空间是为什么形成的呢?了解物理学就能发现世界的构造!还讲解了这些定律和原理在现代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的应用。通过阅读本书,能够真正感受到“世界是建立在物理规律的基础上的”

从学业上来讲,物理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学科,但是很多学生们会觉得物理很枯燥很难,所以如何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以及如何把物理和生活应用很好的联系起来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这本书可以说是很好的解答这个问题。所以建议刚入门的物理老师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当然如果是小学初中阶段喜欢物理的学生,也可以拿来作为高中物理知识的预习。

为什么彩虹是彩色的?”“为什么船那么重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石锅鱼里会放石头啊?”……就彩虹而言,本书先讲三棱镜,因为棱镜分光镜可以把把光分散开来呀,也就是光的色散。而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就被称为光谱。明白了大致原理后,再通过一个棱镜分光的示意图,让我们看到原来不同波长的光线是以不同的角度折射的,随着波长的减短,色光的折射角也会减小。而彩虹正是以水滴作为棱镜来分解太阳光谱的,由于红橙黄绿蓝靛紫的波长依次减短,所以我们看到的彩虹颜色才会这样排列,不同波长的光线以不同角度折射所以才会看到悬挂的拱门。一张图,是不是简单明了呢。

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更能深入浅出学习物理。所以多看看《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四):偷偷学习,然后卷起来

关于读这本书时候的故事,现在想起来还隐隐觉得有些有趣。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应该是在回家的那趟火车上,说起来也算巧,在经过一两站之后,坐我旁边的男生下车,另一名男生下车。刚好手上带的小说也看完了(我带了三本书,两本小说,一本这本),于是我拿出了这本《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我没想到的是,旁边刚上车的一位男生坐到了我旁边,拿出了一本大学微积分......

我们谁也不说话,各看各的,时不时拿出草稿纸演算。过了一会,男生估计是忍不住了,他问我:“这个是大学才会学的定理吧,你看得懂吗?”当时我好像是看到了角动量定理,学期结束前刚学没多久。我被他这句话问得有点懵,思索了一番,这位男生大约是把我当高中生了,于是我索性就当一把高中生,跟他说我看不懂,问他那个定理怎么推导的。男生来劲了,还真讲上了(笑哭)就这样回家的旅程因为这一本书产生了奇妙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回到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五大板块——力和能量篇、电磁学篇、波篇、流体力学篇、热篇,一共包含五十个原理,也约等于五十个故事(其实不止)。每一个原理的开篇,都会有一个卡通版的物理学家头像,挺有趣的。接下来会用物理学家的口吻将他的生平和这个原理的发现契机叙述出来,蓝字是本人,黑字就有点像是该物理学家的崇拜粉丝或者是记者。整段对话读下去,文字不多,但却将许多信息给我们读者一一揭露。

原理的来源解释清楚以后,便是解读原理,作者生怕我们读不懂,还配上了许多图片,每一个小点都会有对应的图片和公式文字解释,还时不时出现一两个问题引入我们思考。解释清楚原理之后便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欧姆定律将人当成电路去思考,做出了测谎仪和体脂秤。可即便是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那就意味着人类真正掌握了这一原理吗?在每一个原理的最后,还有一个趣闻轶事,将一些人类目前研究还存在困惑的地方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告诉我们读者。这个对于启蒙初入物理学或者是已经对物理有所研究的人继续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方向的重要性。

初高中学物理的时候,总是觉得物理课堂十分的枯燥。由于学校简陋,实验设备有时候也不能提供给学生使用,对于一些根据实验去验证定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大多是通过视频或者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又亦或是黑板上用粉笔画出的线路图,去记住一个定理。当实际应用的时候就会一无所知。有时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可能是那个学习原理时候的实践过程吧,太危险的肯定是看看视频就好啦。

说实话,有时候挺羡慕一些小学时候就能接触到物理学的小孩,也但愿国家教育发展能越来越好,学生们对物理学的热爱永不消散,仅此,便已很好。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读后感(五):打开这本书,让我们的世界也跟着物理学家们一起清晰明白起来吧

如果说有一门学科能让我们堪透日常生活的本质,那非物理学莫属。语文是我们生活交流的根本,数学是我们明白日常的方法,而物理学就是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运行的,真正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可以说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建立在物理学规律之上的。 可是对于物理学,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都还是很陌生。我们学校学过一些物理学知识,但在我们现实生活的运用并不多,慢慢也就还回给老师了。更何况物理学还是一门一直在发展中的科学,我们一百年前认为正确的物理学知识,现在可能就会有局限性了。怎样去增加我们的物理学常识?怎样让我们更明白我们这个世界的搭建规则?我们就需要继续了解物理学。

成人学习物理学是要了解这个世界,但孩子们是必须要学习物理学,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中学学习的物理知识,为什么会感觉很困难,为什么找不到兴趣点,找不到学习的方式方法呢?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日本东京大学讲师、科学教育工作者左卷健男用这一本《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带我们深入浅出了解物理学界的各种法则,带我们走进物理学的世界。

这本书为什么能够让我们更有兴趣来阅读、也更容易读懂呢?因为作者就是按照这些物理学的规律发展过程而讲述物理学定律的,这就像我们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总是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些方案的应用过程中,又会有问题出现,然后再去解决,物理学界的发展就是在这样螺旋中上升的。 本书开篇第一篇就胡克定律,这是在我们现实中应用很广泛的定律,比如电子秤。但这个定律的发现契机就是胡克做实验时的意外发现。当物体受力是会发生形变,而形变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这本书用胡克现身说法的给我们介绍了胡克定律发现的契机,用我们更容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进行了原理解读,而相应应用和各种逸闻趣事更是增加我们的阅读性。一个物理学定律也就进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对他更清晰明白。

《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有着50条重要的物理学法则与原理,而作者的相应介绍也让我们进入一个真实的科学世界。打开这本书,让我们的世界也跟着物理学家们一起清晰明白起来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