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读后感锦集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是一本由[英]乔希·科恩著作,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读后感(一):书摘

守护修普诺斯宫殿的埃吉娅是懒惰女神,她是胸怀宽阔的大地之母盖亚和“太空之神”埃忒耳的女儿。……使她成为睡眠和懒散的捍卫者。 基于真知灼见的行动是懒惰与虚度光阴的唯一解药。 本书核心的四章讨论的是四种惰性人格:倦怠者、懒虫、白日梦想家、游手好闲者。 这种冷漠态度在他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又怎样。”(So what.)纵观沃霍尔的一生,这句口头禅已失去了轻松惬意的色彩,只有一种非人性的残酷冷漠。 沃霍尔一生都在追求“无所作为”、“不去感觉”以及“不去成为任何人或事物”,而这本身也正是他惊人创作力体现。 快乐的终极目的,至少在拉摩和弗洛伊德看来,不是兴奋,而是平静。 温尼科特认为,我们创造力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能否与心灵深处那方“稳定宁静之地”持续接触。

最好的生活就是政治最少介入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社会正义的首要及唯一目标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自己。 王尔德 梭罗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读后感(二):需要停下来的时候,那就停下来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是很有内容,很值得思考的。确实是一本比较严肃的书,与封面不太符合,会容易错过这本书。还有就是翻译者对于书名的翻译,我觉得不是太好,还不如直译英文,正好最后一章有点题,通篇都是事实依据。以及列举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四类比较典型的人与表现。书中有些词汇的翻译居然还是网络用语,如果不是里面大量的引经据典,名人事迹,影视剧,文学著作,以及心理学,精神分析法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内容,还以为这是哪个网络文学家的书籍,花里胡哨的封面(虽然猫猫挺可爱的,但是色彩太花了),以及不是很能突出主题的书名。真的很耽误真本书,这本书有点类似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我医生的主旨,虽然两本书书写内容不同,但都属于心理类。看完了本书可以对抗焦虑,挺治愈的,作者也在发问,我们毫无目的的过劳生活真的是一种健康的,在别人来看有事干,努力拼搏奋斗的正能量吗?为什么在人生或是心理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与自己心里叫停的声音背道而驰,仿佛停下来就是一种极大的罪孽。选择怎样的一种过法,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发性的,没有对错,这世界应该多一些包容。我想这是作者最想告诉读者的。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读后感(三):你敢挑战这个时代的社会准则吗?

《不工作——我们为何要停下来》是这本书的原名,书里写了好几类人——倦怠者、懒虫、白日梦想者、游手好闲者——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内容。

归根结底,作者并不是要批判他们,反而借由自身的感受对这几类人产生了共情与理解,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现在的样子?以及他们选择如此的生活方式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好处?

最终作者想引发的思考是,停不下来、永远在(不得不)努力工作,是现在社会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群体准则。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活得停不下来,甚至忘记思考、忘了自我。而书中这几类人只是未曾违背自己的心意,未能与社会群体的目标一致,从而使他们看起来像怪胎一样。

人真的可以不工作吗?这个大难题作者并未回答,只在书的结尾处呼吁:“停”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内心自由,不要再对自己想要“停下来”的需求感到内疚。也许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做到停下来不工作,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停下来散个步、凝望一会儿窗外,在谈话间抑或在沉默中体会一下漫无目的与潜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需求。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读后感(四):在这本书里看到疲惫和无助的自己

这本书列举了四类人:倦怠者、懒虫、白日梦想家、游手好闲者,每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举例分析这些人的特征,第二部分享真实事例,其中第二部分人名太多晦涩难读(其实全书我感觉翻译都一般般。。好像中信的书都这样)。

这本书只是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去展示和分析了这几种状态者的心态和行为,但没有明确的告诉你,假如你正处于这种状态该如何调整过来(或许这种状态也没什么不好),而假如恰好你也处于这种状态,这本书可以帮你更好的了解自己,或许你自己可以找出你想要的答案又或者你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

我看到短评里有看不下去的人,这些人或许就有书里倦怠者和懒虫的某些特质吧,在繁重的生活中,没有什么耐心去看完一本一眼看不出彩的书。

花了一个晚上(大概5小时)读完,并且写完七千多字的笔记和重点摘录(ipad分屏阅读和笔记效率比较高),至少我从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也悟出了一些道理,除了比较难读和无聊的真人病历外其他部分我都比较满意,因此推荐在生活中遇到同样问题的你阅读。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读后感(五):第二部分 反重力 白日梦想家

1. 身心忙碌加深着人们惯性般的一成不变,未知和意外也就无法闯入其中。存在就是治疗这种永不停歇惯性行事的解药,是一种抵御重力把我们往下拉扯的方法。144-145

2. 当痛苦不再折磨我们时,倦怠就会接管剩下的人生。绝望和满足竟然变得难以区分。167惩罚性过度劳动,是为了诱发疲惫,让自己累得再感受不到失去的痛苦。168

3. 诗人唯一的力量就是一种有意地无能。目睹她在可能的国度里拥有的无限力量,便可明白在行动和改变的国度,或者我们更常称为现实的世界里,她必然什么也做不到。172

4. 诗人为我们提供便利,,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得以看到隐藏在内心和周围的无尽图景。她珍贵的想象力赋予了我们在想象上偷懒的权利。173

金钱和名誉都是有限的东西,失去了就无法挽回,而诗意的想象和无意识则是无限的资源,任我们随意取用,永不枯竭。174

5. 做白日梦并不总是一种忧郁退缩、绝望无助的表现。做白日梦也可以是爱情、质疑和反抗最深刻的展现。17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