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锦集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锦集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是一本由[日] 谷崎润一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一):净素淡雅的日式之美

这是读过的第一本谷崎润一郎的作品。谷崎润一郎,1886-1965,说起来也是和我们国家建国者同龄的人,经历同样的年月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个时间段的大部分中国人的终身目标都是为国奋斗吧,像谷崎润一郎这般诗情画意的,在这个时间段的中国几乎是看不到的。谷崎润一郎带有古代中国文人的气质,对遣词用句、一室一居、一茶一饭有着自己的执着和纠结,这些让他很像一个古代人。而轻易对女性的各种要求(指摘)、对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轻易蔑视,对美英法等国的欣羡等等也显示出了那个年代日本知识分子的基本世界观。

整本书其实是一个杂集,正本《阴翳礼赞》也就是不足百页的短文,各出版社的各版本收录的文章各不相同。看的这本是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偏厚,除了谷崎润一郎常见的对随处可见的生活物件的玩味,还有对同时期作家艺术家的品评,也使得这本书越来越难读(谷崎润一郎同时期的作家谁认识啊,他评价的那些作品谁看过啊!)

美则美矣,但并未感受到川端康成的评价“如此名作,难以言喻,唯有叹息”。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二):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我第一次看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对其人其作,并不了解。本书很厚重,线装,中间有不少的插图画。对于谷崎润一郎的观察不敢苟同,并不能完全投入作者的立场之中。也难怪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这与后来有很多的代沟。

谷崎润一郎以个人的眼光来观察服装、装修、舞蹈、爱情、生活等等,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相比较而产生个人观点的美丑。这并不会引起众人的共鸣,因为美,很难定义。如同“好吃”这一词,每个人的定义也不同。螺丝粉对我来说很难下嘴,但与朋友自豪提起家乡的特色小吃——灌肠(猪大肠灌猪血),提起就流口水。但凡听到的朋友,都紧锁眉加摇头小心翼翼的问是——猪大肠吗?

地域之美,包括人文、历史、建筑、风俗等等。现在的世界却是千篇一律相识,让人乏味,连探索世界的,兴趣淡然无存。人觉得美的东西被实用性代替。凡人以为“美”的,没有永恒的美,只有暂时人以为美而已,如古时体以胖为美,脚以小为美。往往人本性的美,却是永久不衰的话题,也可以引起人的共鸣,这并不分时代与背景。

也许世界本来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已。若有发现美的眼睛,到哪里都是风景,到何时都是享受。昨晚一时兴起与朋友出去捕捉金蝉,在黑暗中即熟悉又陌生,即兴奋也有一丝恐慌。虽然一无所获,也体验了一把儿时的乐趣。现在真正的“黑暗”少见了,大家推崇不夜城,又是千篇一律的相似。

阴翳,原来是阴影的意思,也许画画的朋友与摄像的朋友会在生活中体会多一些。

宿州读书会共读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三):开拓视野,了解日本文化

#宿州读书会共读书目# 《阴翳礼赞》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了十一篇经典代表作品。作者从日式住宅建筑设计、日常生活、处世哲学等方面,揭示了日本美学,在细碎的日常中发现美、享受美。 “美”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主体,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标准。谷崎润一郎笔下的日本美学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神秘而含蓄的阴翳之美。在住宅方面,现代人在不断追求宽敞与明亮,而谷崎润一郎却提出了遮阳、微暗的空间更能让人气定神闲。建筑外观要脊巨大房檐宽阔,内部设计采光阴沉昏暗,呈现朦胧感。餐具颜色要深厚,饮食烹饪方法也要清淡。那些闪闪发光的器具都使人难以静心,认为生了锈的银器使用起来更能让人体会到心情沉静的温暖。日常社交推崇不拘一格的懒,爱情表达要含蓄。对女性的审美也很奇特,认为那些被包裹在阴翳中的女性才是真正的美。衣服要黯淡朴素,平时极少外出,即使外出也须藏在轿子深处,不可将身姿曝露在街头。用现代的思维是很难接受,但是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其不也是同样,随便外出或被人看到都是不雅之举。好像只有这样隐藏起来才更能体现出女性的高雅与神秘。在日本更极端一些,年长的女性甚至要染上黑齿,恨不得将整个身体都埋藏地黑暗之中。现在,随着西洋文化的融合,作者认为阴翳之美正在逐渐消失,他如此重墨赞扬阴翳之美,是想唤回正在失去的阴翳世界,即使只在文学领域。 《关于故乡》、《回忆儿时的味道》两篇回忆录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乡村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在大地震和战争中被毁掉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已经消失得不留一点踪迹,少年时代的梦早已无处可寻。对故乡及儿时记忆中美食的留恋,那种幸福的味道引起我们的共鸣。 还有几篇书评和日本戏曲艺术的描写,对于日本文学及戏曲了解甚少的我来说也只能是看看热闹。文学家谷崎润一郎评论中国的小说《水浒转》、《红楼梦》,都是如此的片面和肤浅,可见对原文章的创作背景及内容不曾深入了解,是很难作出正确理解的。 这本书的插图和封面也是很美的,在炎热的夏季捧着这本书,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四):阴暗里的幽柔

宿州读书会共读书目,没拿到书之前在手机上阅读了部分,手机上可能版本问题,阅读不全,拿到纸质书后因为忙于毕业,只得抽出琐碎时间读上一节,也有点琐碎的阴翳之美了。

谷崎润一郎礼赞阴翳:“美,不在于物体之中,而在于物与物所创作的阴翳波纹和阴暗之中。夜明珠在黑暗中会发出光芒,宝石暴露在阳光下就失去魅力,如果离开了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了。”在光与影的重叠,明与暗的交汇中寻找一种美感,也颇具辩证法的思维了。谷崎润一郎喜欢阴暗里的幽柔,或许也代表着日本人普遍的审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旧日式房屋构造上,纸张夹裹的门窗削弱窗外的光,简单的室内陈设靠光线的移动投射出阴影增添灵动。作者在西洋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审美的侵袭下怀念旧时光叠影里的柔美,甚至对旧式厕所都平添了一份怀念,认为在阴翳的氛围下才能更好的帮助启发创作的灵感,清洁白净的瓷砖反射的光芒太过耀眼。这种心态仿佛看到别人拥有好东西时倔强的小孩,怀抱着旧的玩具不肯服软。谷崎润一郎所欣赏的阴翳像摇曳烛光里的歌姬吟唱,在阴暗的恍恍中沉醉,有种《聊斋志异》的氛围感。我也喜欢阴翳,是那种阳光透过树叶撒下的斑驳,是月光投影在墙壁上的影影绰绰,是光在黑暗里起舞,相对于谷崎润一郎钟情的阴翳,好像太过光亮了些。可能所处时代不同,如同我无法欣赏他的阴翳一样,也无法赞同他对女性的关注点。女性的隐秘、夜的隐秘,好像也带着一份阴翳。和中国文学一样,女性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及男性,在刻画王侯将相的同时,鲜少描写女性和爱情,女子的出现往往也只能作为风流韵事。在浮世绘的画作中,也几乎是同一张换着不同的服饰。在传统观念的挟持下,女性只能被藏在黑暗里。

此外,此书还收录了谷崎润一郎的读书感悟,对故乡方言、美食的眷念,对自然主义与优雅的写实主义的评判。通读这些也辅助我们对谷崎润一郎口中阴翳的理解,回归自然,怀念过去的他,也镌刻着一部分日本人的时代记忆,展露出日本人的复杂性格。即便不喜欢作者的审美,我们依然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

《作家榜经典:阴翳礼赞》读后感(五):阴翳人生

“美,不在于物体之中,而是在物与物所创造的阴翳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在黑暗中会放出光芒,宝石曝露在阳光下就会失去魅力,如果离开了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了。”这是作者谷崎润一郎的话。

谷崎润一郎,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小说家,散文家。幼时家境富裕,谷崎是七个孩子中的长子,六岁读小学,天资聪颖,被誉为神藤,八岁时遭逢名字登经大地震,家中受灾,自此恐惧地震,15岁时,家道中落饱尝生活艰辛,在亲友资助下进入东京福利第一中学。谷崎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随笔,都致力于对美的探究,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这本书我是分两部分读的,前半部分谷崎从对“阴翳”两个字进行了各种解读。但是,作者总得观点还是“阴翳”让很多美的东西让人们看到了美,如果没有“阴翳”的陪衬,也许,这种美根本就不会被发现甚至根本就不叫美。对作者的这种解读我还是很赞成了,美在哪里,美在对比之中。

后半部分作者主要写出来东京和大阪的各种不同的风俗和人文。特别是介绍大阪女性和东京女性时,作者说:“在大阪人的处事信条中,有一句话是“娶妻当娶京都人”,如此看来,京东女性比大阪女性更擅长打理家计,也善于做家务,但在我眼中,大阪的女性丝毫不亚于京东女性。”这让我想起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从整体性格特性来讲,上海人与北京人堪称是南北两地文化的典型代表,上海人和北京人的第一重差异,自然是南方人和北方人之别,这既包含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还包括更为基础的有遗传造成的人的体貌特征,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区别。而作者在这里把东京和大阪进行各种比较,我感觉他偏爱大阪一些。他感觉,比起东京,面色苍白的知识分子,大阪更活跃、更男性化、性格强势而且开朗的感觉更好。

唯一感觉很不好的是作者对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和《水浒传》的解读,跟译者焦阳一样,感觉谷崎在这里面对中国作家的看法并不准确,是片面的,肤浅的,其并未深入了解两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批判现实主义的问题主旨。但是,再好的文学作品,有批评总归是好的,这应该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