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一):一点感受

没有完全看完,但是大致上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地缘,财政和认同三个角度很好,但是感觉有很多文字的内核和以前的成果相比没有太大的创见和突破,这种感觉在看了杨念群老师的《“天命”如何转移》对大一统观念的论述之后还挺明显的。不过作为历史学科普和入门还是比较合适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二):中华从来是中华

作者试图突破专门史或通史的圈囿,力求从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入手,点缀以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结局无非重又验证了中华文化历史一脉相传的沿承性——不论“老大帝国”,还是现代国家,我们变了,但好像从来都没有变。另有黄仁宇著《现代中国的历程》,因为黄著是后人纂录而成,相较之下,这本反倒更显自成一体。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三):百年斗争,英雄儿女

现代中国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清代,这本书栩栩如生的介绍了现代中国的成因,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籍。然而这一块儿的通史知识,我个人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这本书翻阅的非常快,一天就看完了。

最近这几天看书都超级快,基本上都是一天一本,当然吸收的知识也不多。《资本论》没有看的多深入,只是自己比着马克思的理论设计了一个算法,然而卡在 scipy.fmin.optimize 上面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代码调通。

还记得《倚天屠龙记》的一个书评,《射雕》三部曲写的是中华儿女的百年抗击外侮的历史。今天读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四):评《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华人作者,讲中国故事,最初以英文写作,然后再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这样的书最近看了好多,从《江村经济》到《跨越边界的社区》,再到这本《现代中国的形成》,都是这种类型的。

这本书的很多的观点都是第一次听到,比如,作者把“帝国”和“民族国家”当做最主流的两个国家类型;比如,作者替清朝说了一些好话,认为清朝尤其是晚晴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屈辱的历史”,清朝的一些作为,对于现代中国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既大且强”,放眼全球的各种国家历史,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了“两京十三省”这个概念,似乎这个概念对应这中原核心区域,很好奇这个“两京十三省”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五):看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幸运

最近看的几本书都是论文框架:导论先提出一个问题,而后梳理一遍这个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综述),指出现有成果的不足,跟着提出一个自己的理论框架并说明其合理性,再跟着自己这个理论框架逐步展开全书的论据论证。

这本《现代中国的形成》也是这样一个结构,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结构和身份认同三方面进行梳理,论述中国是如何从一个只知道华夷之分的中古帝国转变为现代主权国家的。个人水平所限不足以对论点置喙,只能说整个论述逻辑很严谨也很通畅,也顺便感慨一下中国很幸运,从晚明到清到民国到共和国,基本保持了疆土完整,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遗泽匪浅。

探究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有爬梳史实构建文本记忆的历史意义,也有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体系去说明我们这样一个主权国家正当性的现实功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李怀印教授这部专著,似乎更能感受到其研究视野的开阔和宏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