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锦集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锦集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一):中华从来是中华

作者试图突破专门史或通史的圈囿,力求从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入手,点缀以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结局无非重又验证了中华文化历史一脉相传的沿承性——不论“老大帝国”,还是现代国家,我们变了,但好像从来都没有变。另有黄仁宇著《现代中国的历程》,因为黄著是后人纂录而成,相较之下,这本反倒更显自成一体。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二):看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幸运

最近看的几本书都是论文框架:导论先提出一个问题,而后梳理一遍这个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综述),指出现有成果的不足,跟着提出一个自己的理论框架并说明其合理性,再跟着自己这个理论框架逐步展开全书的论据论证。

这本《现代中国的形成》也是这样一个结构,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结构和身份认同三方面进行梳理,论述中国是如何从一个只知道华夷之分的中古帝国转变为现代主权国家的。个人水平所限不足以对论点置喙,只能说整个论述逻辑很严谨也很通畅,也顺便感慨一下中国很幸运,从晚明到清到民国到共和国,基本保持了疆土完整,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遗泽匪浅。

探究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有爬梳史实构建文本记忆的历史意义,也有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体系去说明我们这样一个主权国家正当性的现实功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李怀印教授这部专著,似乎更能感受到其研究视野的开阔和宏大。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三):从早期近代疆域国家到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型。

本书内容主要关于中国从早期近代疆域国家到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型。其中包含三个关键环节的连续过程,一是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上半叶清朝的边陲用兵和疆域整合政策,二是19世纪下半叶清朝在纳入全球国家体系过程中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政策调适,三是20世纪上半叶统一集权的现代主权国家巩固成型。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清王朝疆域政策的出发点,即将自己定位为统治合法王朝而非外来占领者,上袭明朝天命。其核心需求为自证法统,而非受宗教和经济目的驱动对外征讨。对边疆区域最低限度行政干涉,保留其原有政治生态环境的策略,是服务于集中资源确保对内地各省统治的稳定。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清朝财政的低均衡陷阱。即其轻徭薄赋的政策及稳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合理的人口土地比例和相对稳定平缓的外部环境前提下。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人口膨胀以及同时来自海上和西部的边境威胁,使得该平衡被打破,导致清朝经济迅速崩溃。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清末至民初各地督军、军阀的“地方化集中主义”,国统时期的“半集中主义”,直至“全面集中主义”的过渡过程及各阶段对社会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本书有两个点的论述尤为精彩透彻,一是民国肇建之际能够保持清朝疆域领土基本完整,传承让渡国家主权的原因。 二是清朝与奥斯曼帝国过渡至蒋毛与凯末尔的比较政治研究。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四):现代中国的形成,或许和我们认知的不一样。

人不仅要真实的活于当下,并且要更加真实的去了解,关于这个当下之我们的过去,因为有着今天的状态,它不是凭空,而是又过去的一点一滴,在经历着不同的变化,自身的变化,而最终呈现出来的。

虽然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中国历史,大多以流水线以及重要事件串联,让我们去了解着,中国的过往。可一些事件的深入分析,一些因果之由,怎么发生,怎么联系,互相如何影响的,我们其实了解的并不太多,甚至可以说,还比较少。

而《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这本书,不仅聚焦中国这几百年内的历史,还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切入进去,同时,还做了许多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一步步,一章节的跟我们讲述着“现代中国的形成”。

可以说是非常专业,同时又非常丰富,并且容易读的一本书。没有所谓的过多的学术话语,没有过多的专业名词,而是以一种平铺直叙,却又“切中要害”的,跟我们讲述了,中国这几百年的变化。

书里讲述了“现代中国”的建立和特点,并且将其和“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

还细化的讲述了“建造现代中国”的三个关键环节,也就是三组关系:汉人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三组关系的如何处理,他是形成“现代中国”的关键。

书中有很大一部分讲述着清朝时期的独特治理,作者有些观点,提出了和我们日常许多认知不太一样的看法,并且他认为清朝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作了详细说明。

如果想要了解现代中国,这本书还真是一个必选项。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读后感(五):中国如何完成国家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最鲜明的特点是大而强:兼具辽阔的国土和强大的行政力量。大的角度上,现代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在旧日帝国疆域之上的民族国家。

作者认为,中国成为现在的中国,继承了三大历史遗产:大而同质的主体民族、清朝的边疆建设以及财军政权的地方化。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的转型,核心是三组关系的重建:汉人与其他族群;中外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

第一组关系的重建核心,是由清朝完成了从明代汉人为主体的族群国家转变为多族群疆域国家。清朝自身建立在满蒙联盟基础上的建国之本,使得其地缘从明代的以华北为核心转为东北内蒙为核心、内地为腹地、靠边疆防卫。为了保障其核心安全,1690年代到1750年代,清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过程中将蒙疆藏纳入了有效治理范围,解决了地缘安全问题。而内地人口高度同质叠加儒家文化对忠诚的强调,使得清朝统治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财政在低税率下维持了稳定平衡。

第二组关系的重建核心,是由晚清完成了由自居于周边各国之上的疆域国家转变为近代主权国家。转变的含义一是在外力下终结宗藩体制,承认各国平等;二是在列强环伺下维持领土和主权。清朝后期面临人口、外力、汉人认同三大危机,但仍通过对财政、军事和行政体系改造、加强地方权力挺过来了,其间在应对外力过程中精英形成了中国的共识,完成近代化转型。但清末试图重新集权叠加对汉人不信任导致了认同危机,清朝覆灭。

第三组关系的重建核心,是由军阀、GMT、我兔先后接力完成了由军事、行政上非集中化的国家改造为高度集权的统一现代国家。重建焦点转向内部。民初军阀混战,形成地方集权,自下而上开始重建。最终赢家是地缘财政优势下的广东GMT和东北张作霖。GMT实现了不完全的统一,虽被日本打断,但仍能组织有效抵抗最终成为战胜国。我兔则实现了全面集中主义,且有东北地缘财政优势,最终完成了重建大业。

此书改观了对清朝后期失败与屈辱的认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证是,在近代非西方国家中,主体没有被殖民而完成了现代化转型的不过五个:中、日、泰、伊朗、埃塞俄比亚。如此,当为中华文明之复兴更添一份自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