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编木拱桥》的读后感大全

《编木拱桥》的读后感大全

《编木拱桥》是一本由刘妍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木拱桥》读后感(一):读《编木拱桥》

非常耀眼的研究,对于艺术与建筑史的研究极有意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深入工匠群体中从其内部视角探究了编木拱桥的建造技艺,令我想起巴克桑德尔对德国椴木雕刻家的经典研究。相较于巴克桑德尔,作者将对工匠群体的历史考察与民族志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甚至亲自主持建造了一座编木拱桥,无疑更加深入。编木拱桥的结构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发现,很容易令读者怀疑存在着跨文化的技术传播。而作者通过极为扎实的考察证明,各地的工匠完全可以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独立探索出编木拱桥的建造技术,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足以说明类型学上的浅层相似并不能导向实证层面的影响关系。面对中国编木拱桥技术相较于古代西方的领先,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因为中国的古代工匠多有智慧,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和西方工匠一样摸索出更加先进的桁架结构,具体工艺的领先无法掩盖技术路线的落后。如果作者没有土木工程的硬核储备,恐怕不能够在美术史/文化史的研究视角中看到这一层,我想这也是跨学科研究真正的意义所在。

《编木拱桥》读后感(二):读后

精彩绝伦!作者成功回应了一个典型的“共相与殊相”问题:编木拱的痕迹散落于亚欧大陆各地,为什么唯有闽浙地区发展出了如此完备而绵延的编木拱桥体系?从中西间不同的结构思维(节点-构造;几何-结构)所牵连的文化取向到极端地理条件与特定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作者以植物的生长周期为喻,终而揭示出“殊相”何殊、又何以成为可能。

在具体的展开上,作者立足于绵密的调查与测绘,并将技术有效定位在其所处的地域背景中,如此既能见专治技术之建筑史家所往往不见的社会动态,又能较不识技术之历史学家走得更深远(作者说,而技术,远非形式的达成,而是将概念转化为建造实践的一整套手段与方法。说得真好啊)。如此,作者对工匠的体察便带有了更为复合而深重的体察与关怀,她意识到编木拱桥的炫技其实源自艰险自然与贫困生活的无奈,正是工匠直面自然,以命相搏(作者自己在测绘中也曾遇险),方有如此巧工。

自己也十分关心形式的共相与殊相问题,比如圆,这一最为对称的形式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十分流行,不同地区的人们因形式近似也常把它们视作日月的符号,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认知不同地域的殊相、又如何处理共相与殊相间的关系(殊相正因普世的共相而得以成立)?;技术与材料的问题也是自己所好奇的,在读完本书后,也开始试着进一步思考南宋川东的工匠群体——他们究竟如何与贫瘠的自然与衰退的社会相搏?很遗憾,自己现在还不懂得如何雕刻石头,因而也格外羡慕作者的经历与研究,一如书名,她真正做到了将个人、技术与社会紧密编织为一体。

《编木拱桥》读后感(三):个人感受,字数太多,不算书评

有幸在2017年,刚刚步入建筑学的世界没多久,作为刘妍老师的学生,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中国古建筑以及一些建筑考古学、测绘的简易粗糙流程。

十分感激老师在整个课程中一直鼓励和帮助我的“小论文”,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一个人在历史资料与史实以及现状间作为一个侦探的快感。

之后随老师一起去测绘,测绘后还随老师去参观浏览了一些古建筑,当时我懵懵懂懂,走马观花。只记得老师的心情和当时山区的天气一样阴沉。提前以一个旁听的身份经历了老师的心路历程后,虽然受到了不小的心理影响,以至于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都对自身和学科充满了一知半解的怀疑。但在看到了老师后来的自述后,当时心里的疑惑多多少少被解答了一些。

一个懵懵懂懂,有点胆怯,甚至都不曾怎么自己独自面对社会的大二学生,面对一些自己曾有过向往的事物,被突然的情绪浪潮轰击,以及被否定和被质疑之后,多多少少还是对这段经历感受颇深。

回到本书,有趣且珍贵的恰恰是跟历史以及人文相关的探索与追问。正像当初老师在测绘后发出的质疑一样,营造法式所叙述的这些规则意义何在。构造,形式的意义何在。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在为社会和人在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风水堪舆之与古建是更重要的存在。看了老师的后记,回想当初老师在我们测绘结果的一片数字中纠结和烦恼,我更能理解了。

那个夏天,像是一次神秘的旅行,现在回想,更像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梦。但自那之后,我对此却无比向往。不过更多是个人情感层次上的罢了。

《编木拱桥》读后感(四):技术的社会史与传播形式

坦白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那么好读,技术与术语当然是一个高大的门槛,编木拱桥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结构及这方面的描述又特别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在艰难地读完第五章(营造木拱桥的详细过程)之后,这次阅读才终于渐入佳境,并有些许的感动了。 1、关于桥匠 桥匠,是营造编木拱桥下部拱架结构的匠人。闽浙山区的编木拱桥营造,多于桥上建造廊屋,故而也称廊桥。桥上建屋与平地无异,寻常大木匠即可;唯有拱架结构技术复杂,且多在山涧上空施工,需要专业的桥匠团队来搏命。 作者在闽浙编木拱桥核心区域寻访到三个传承超过三代的桥匠家族。他们都是这片土地的后来者,只能选择这个危险的职业谋生。可惜的是这样的家族子嗣都不旺,绝嗣以后只能传给旁系血亲或者姻亲。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处事的灵活。营造活动中有特殊的仪式,需要在择定的吉时来完成某个特定的动作。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上梁是最重要的时刻,有特定的仪式。营造编木拱桥也有多个类似的时刻。比如下土:第一个木构件到位。在作者经历的某个项目中,吉时在卯时,清晨5点多。时值寒冬,清晨日出前,脚手架上结有一层冰霜,不能上架操作。匠人在前一天晚上就把下土的木构件摆放到位,只在下面垫上一块小木片,不让它着地。吉时的下土仪式,只要随便动一下,让这块小木片滑落,使木构件调整到位就好了。前些年在浙江参加丧礼,有“作七”仪式,按照传统要连做到“七七”。但是现在谁也不太可能每隔几天跑一次,更不可能连请四十多天假。于是,所有的仪式在一个下午走完。 2、关于技术与社会 一株植物的生长,需要种子、土壤和适宜的生长环境。编木拱桥技术与传统的延续,同样是这样多重因素的结果。 编木拱桥的种子是编木构造的理念,作者倾向于筷子桥这种民间游戏。只需要几根筷子或者一些木棍,就可以演示这种支撑结构。 产生编木拱桥需求的地方环境就是土壤。闽浙编木拱桥核心区域,都是不太发达的山区,高山深涧,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又有相对落后的文化、技术和经济条件,属于行政与族群的边缘地区。正是在这种逼仄的环境下,传统的桥梁结构不足以应对现实的需求,编木拱桥才得以施展。 闽浙山区历史上曾是帝国的矿区,以银矿为重。几个世纪的银矿开采并没有给地方带来繁荣,反而带来了沉重的税负,频繁的叛乱。直到矿脉枯竭、矿场关闭以后,民营经济开始发展,人们对道路和桥梁的需求开始增加,桥匠职业才有所发展。这个职业是穷人的职业,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选择的一条道路——不管怎样,搏命,从来都是最后的选择。 了解了这些,再回过头来欣赏那些横跨两岸的廊桥,就不得不在佩服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之余,多一些感慨了。 3、关于技术传承与传播 道器分途以来,掌握技术的人没有话语权,最初的技术来源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筷子桥或许是一个简单又容易解说的雏形。 作者发现,技术与知识的传承与传播是两种不同的传递方式。技术知识在有限的(家族)联盟成员内部,在受到保护的条件下“传承”,而在非联盟的外部世界则分层次“传播”。 刘妍把闽浙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技术知识分为核心知识、核心技术、通用技术、通用结构形式和基本结构原型五个层次,其传承与传播模式呈现出水波一样的同心圆形式。最内层是由核心成员掌握的核心知识,最外层是任何人都有机会了解的基本结构原型。 核心知识主要是编木拱的设计原则,是桥梁成败的关键。核心知识仅在家族核心成员之间共享和传承。核心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执行难度,只能在实践中习得,不能使用语言或绘图来传授,因而很难被复制。核心技术由形成联盟关系的所有联盟成员共享。掌握并控制了核心知识和核心技术的匠人群体形成了地区性的家族技术传承,进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项目机会。外围匠人可以通过参与项目来获得经验,掌握基本原理,并承建小型桥梁来积累营造秘术,少数也有可能成为开启家族传统的匠人。 在传统社会和技术体系下,匠人根据历代经验积累总结的数字性比例、尺度规律、施工诀窍等,是匠人群体的核心机密。这些知识很难通过观察获得,是真正的秘术。 4、关于作者 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作者在一席地演讲,是我喜欢的题材。读过、读完作者后记才知道,为了这项研究,作者不仅在德意志博物馆参加木工实习和模型制作,前往闽浙山区调研,还用两年时间系统性地测绘考察了浙江遗存的木拱桥,然后进入福建。一个女生,不会开车,随身携带近百斤的行李,在山间依靠小巴和顺风车寻找一座座古桥。在野外,使用全站仪测量外部尺寸,再爬入拱架内部,手工测量被遮挡的构件。 最危险的一次,冬至日,从拱架中跌落桥下巨石,脚跟粉碎性骨折,四个小时之后才被人送到乡上,然后坐小巴回到县城就医。 除此之外,作者还三次参加造桥项目,跟桥匠一起工作,掌握了传统的设计方法、施工流程,并最终进入桥匠的精神世界。

《编木拱桥》读后感(五):【泛读】从精微到辽阔

(如果)我来定位:

本书是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扩展而成,以“编木拱桥”为研究对象的一本结构科学(桥梁史)-技术史(建造史)和人类学-社会学交叉的一部著作。也因此本书最突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即在于原本在技术史的范畴的一种历史上特有的桥梁类型的研究被作者在扎实的“建筑考古学”的基础上,结合了丰厚的文献,通过对宏观历史到微观家族,以至匠作体系的回溯,呈现出背后的“文化”价值,相信读过的人都会被这样看起来仅仅是一座桥背后所具备的文化/历史/地方/遗产意义所震撼。

(如果)我来理解:

不同于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套路:首先构造出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可能建立在一系列经典理论之上,比如x柯、x伏尔、x图尔,会详细argue出为什么这样,以及这样的意义等等所有严密的逻辑条件;随后是几个案例或者是一个主题的几个部分或者分类的几个项目,这几个案例(部分/项目)的写作会相对严密的置于预先构造出的框架之下;最后得出结论。

写作结构/内容角度,本书的作者直接呈现了四个案例(实际上也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1. 凯撒(第一章一);达芬奇(第一章二);2. 日本圆月桥(第二章);3. 虹桥(第三章);4. 闽浙编木拱桥(第四到八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未能明确的证明凯撒和达芬奇桥之间的联系,就如同虹桥和闽浙编木拱桥之间并无明确的联系一样,那么应该算是俩案例。此外,虹桥一章虽然且算案例,但实际是一部中国木拱桥学术史的回顾,甚至可以理解成中国木拱桥史学史。此外的此外,诚如本书的书名,这四个案例通过明确的详略明示了本书的主体,闽浙编木拱桥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余的三个案例连带中国木拱桥的学术史回顾都可姑且充作国内学术写作体例中的“文献综述”部分,此功能以外,这三个案例还有趣的将闽浙木拱桥的时间拉长,空间拉大,的确有“云图”的味儿。

方法角度,除了圆月桥、如龙桥考古等章节展现出的“建筑考古学”方法(“细致”且“钝感力”十足的测绘和记录导致了本文好几处推理般的写作段落)外,本文引用了纵贯德文、法文、英文、日文和中文的大量各个时期的出版物、图档以至于族谱等各类文献,作者将它们进行了合理的组织进行了很清晰的写作表达,这部分也称之为“文献考古”。

(如果)我来好奇:

1. 当并置了凯撒-达芬奇-日本-宋代-明清至今的闽浙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流传自然是每个人都好奇的地方。尽管作者明确的陈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普世的独特性”,然而这个问题也许足够的重要值得更多的论证(考证)和笔墨。普世的独特性足够凝练,但也许读者会有更多的些许的心有不甘?

2. 桥梁所在的区位和选址应也有更多的笔墨,而这部分需要有更丰富的调查和研究,桥梁应该是一个聚落生活和生产网络的一部分,它的位置,结合了各类型的流线和风水以及自然规律的考虑也许足够玩味。

3. 建筑学看传统总有那么些“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劣根:如果解决了编木拱桥的部分不足,是否有可能形成更多的编木拱桥的优势?

4. 建筑考古学的方法是什么?

5. 注意到书中部分编木拱桥桥面上存在彩绘颜色,这部分有何讲究?

6. 本书所完成的研究以及写作已然值得敬佩。但与详实的本书主要部分相比,如四个案例的写作,闽浙编木拱桥的文献考古以至于如龙桥的测绘的“建筑考古学”中呈现的丰富的史料和测绘以及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而的推断,本文的结论部分相对薄弱,对四个案例的“普世的独特性”,细分类型,原型的回溯猜想,东西方结构思维的对比等总结看起来略有遗憾(只是对比起来对比起来),具体而言,比如,编木拱桥既然已经不在桁架分类之列,那么对桁架的讨论以及东西方结构思维的对比似乎也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7. 编织对于建筑学而言是个G点,森佩尔!

8. 本书的研究堪称完美,除了从一个精微的对象以小见大到一个辽阔的历史和文化外,对于建筑学当前的研究(建筑学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历史理论以及建筑技术理论的极端分裂而言)堪称是一次羞辱,因为本书近乎完美的结合了设计理论、历史以及技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