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和光同尘》的读后感大全

《和光同尘》的读后感大全

《和光同尘》是一本由白贲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光同尘》读后感(一):科幻新星

白老师作为95后,自2017年出道创作作品达20多篇,作品风格迥异,每一篇作品都是对艺术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作品散见于观察者网、《科幻世界》、《科幻Cube》、《临界点3》、《中国青年作家报》、《今古传奇·武侠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银河边缘》等杂志、媒体, 期待白老师长篇早日问世。

《和光同尘》读后感(二):和其光,同其尘;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白老师,自2017年起正式开始小说创作,曾入围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获第四届晨星科幻文学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奖、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银奖、第十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新星银奖。作品散见于观察者网、《科幻世界》、《科幻Cube》、《临界点3》、《中国青年作家报》、《今古传奇·武侠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银河边缘》等杂志、媒体,期待白老师长篇早日问世。

《和光同尘》读后感(三):《和光同尘》自己记录用

科幻小说看得不多,感觉这本还算有点意思。感觉作者很博学。

“井言海不傻,早在五六年前他就看的很清楚,那是人工智能的水平已经可以从技术层面上代替 结构工程师的所有工作。但他也很明白,自己没有被立刻取代,是因为结构设计这种涉及安全问题的行业,法律意义上需要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安全风险。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只是几年的时间,科技的高速发展就已经从概率上大大地降低了土木行业的质量问题,而这种法律上的问责也再效率和经济的大潮之中被彻底弱化,自己被人工智能彻底取代。”

“很难讲,挺复杂的,各种人都有,什么事都会见到。反正在真正的社会上,所以的都与利益相关,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的···”

“从来就不是人工智能夺走了人类的生存地位,从来不是。从有人类开始,就一直是少部分人在抢夺剩下所有人的生存位置,一直如此,只不过他们抢夺的技巧越来越高明了。”

人对从未拥有过的东西会有期望吗?我不太清楚。

具体的记录不是太多,但是,对这本书里的好几个故事都有很多的想法,可是当时忘了记录。我觉得作者的思维很活跃、很有想象力,而且,他要么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要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一个故事是以一封写给儿子的信的形式,介绍了一个楚国留下的古迹,里面的很多描述,看上去都可以和古籍上的内容相对应,感觉很有趣,有点像我第一次看《寻龙诀》的电影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故事影视化也能很好看。

一个故事是以数学的质数知识为背景的,我感觉还挺有意思的,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的,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的时候哈哈。

最后一个讲神女的故事的,也让我觉得很惊喜,人的思维如果真的被统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还有里面主角爸爸和那个教授的死因,也让我虎躯一震,有点恐怖。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偶然看到的,然后借来读了,若干年后可以买一本再看看,有多少已经变成了现实。

《和光同尘》读后感(四):【须叔试读】追逐执念的科幻写作新人

这部短片小说集来自95后科幻作家白贲。“贲”这个字对我来说很陌生,经查字典,有四个读音,各有含义。又向编辑问询,才知道作者选“bì”为读音,引申为光彩之意。随后又查询成语字典,看看“和光同尘”的含义:和光,掩饰自己的锋芒。同尘,与世俗相混同。比喻随俗而处,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从作者笔名及书名来看,作者是不愿露出锋芒的那种能人,只不过是安于现状、隐于当下而已。既然能由科幻世界出版作品集,那么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来看他的九部短篇组成的小说集《和光同尘》。

以《十七年》打头阵的短篇,往往会给头一次读白贲作品的读者留下第一印象,这个很关键,我也很相信科幻世界编辑老师的法眼,能过了这一关的作者,想必出手不凡。在本篇中,因写到科幻作家常常用来描绘人类的星际征途,而容易给读者留下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作者巧妙地将质数周期用在生态模拟圈的人体长期休眠技术,为长达两万多光年远途旅行,保留人类火种而想出的办法,令读者叫绝!开头“我”从长眠中苏醒,拉开了部族经年累月休眠于此地,一位位前辈对所处世界的观察。整个世界只有“我”正在苏醒状态,“我”研究着前辈留在石板上的记录,又在星空下发现远方的“天火”,逃离到无路可走时才发现一面绵延不断的墙体阻拦了“我”。原本是写作远古人类生存的方向,一变身已处于离开地球七百光年路程的恒星级宇宙航舰“弥尔顿号”上,“我”逃离的哪里是什么“大火”,而是参宿二这颗恒星演化到了超新星爆发的那一天!我为何在这个航舰之上?我又担负着何种使命?只有一位即将死去的老者能做出解释。自己又存在沉睡周期,该如何面对接下来孤身一人的旅途?这都是费解的难题。

作者将多个看似不相关的数学、天文学关键词统归入情节中,使得整部小说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在人类情感上,文章结尾处给人一种莫名的悲苦,这征途,到底有没有意义?

《后记:前路迢迢》中,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白贲的印象,2016年他大二时写出了处女作,如今已过了六年就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这个进步是飞速的、令人刮目相看的,不光是在情节设计上,还在于作者对这个大千世界的种种思考。祝福他在科幻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和光同尘》读后感(五):【须叔试读】《和光同尘》:一场科幻盛宴

青年作家白贲的这本《和光同尘》是一部科幻小说集,有些篇目也早已收录在杂志《科幻世界》里里,总的来说这本小说集还是好读易懂的,故事性强,设定也不错,也适合我们这些科幻小白阅读,虽然作家也挺年轻,但文笔流畅,阅读体验不错,下面就说说书里的几则印象深刻的故事。

首篇《十七年》是个寂寞的故事,讲述的是某类人需要长时间的休眠,且一睡就是好几年并且睡的时间是质数年。整篇小说的核心是孤独,设想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两人相爱,但经过沉睡后,两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在此醒来,或者此生两人都无法再次面对面的用语言交流,只能在石壁上或者其他媒介上留下语言信息,这样的爱,是孤独的,是可怕的。文中的“我”作为某两个人的爱的结晶,走在寻根的路上,有碰到过其他的同类人,可惜只能草草沟通。到最后无意间碰上一个老人,才知道真相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落寞与恐惧。可以说这篇的用质数作为核心,探讨的不仅仅是质数与质数之间的连结,更是人与人之间在当下沟通的有效性。总的来说适合拍成大片。

《人间烟火》这篇顾名思义,是充满烟火气也是情节性较强的一篇小说。这篇的设定环境主要是克隆人泛滥的未来。全文时间线清晰明了,男主角和女主角为了完成某样任务以及为牺牲的同伴复仇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冒险。这篇科幻性较弱,还穿插着方言,且全文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很到位,因此读起来格外轻松,而且很有画面感,读完后想看完了一部科幻冒险漫画,让读者身临其境。但缺点也较明显:有点低龄向,且情节较为老套,有些对话尴尬又无力,可以说跟科幻几乎没咋搭上边。

《发条城》这篇可以说很好地结合了当下的社会。这篇带有反乌托邦的意味,且用了很多现代流行的事物如“网络直播”,也是在一栋多户人居住的公寓里展开故事的。作为读者,我觉得作者在篇故事里用了很多笔墨去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其实是揭示了当下现实中人们之间的愈发冷漠,社会缺少人情味。

当然全书还有很多硬核的科幻设定,如《镜》和《天灯》,也是我比较喜欢和带感的故事,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口味,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希望其他读者们都能读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故事。白贲作为一名科幻作家,可以看出他对遣词造句的要求很高,很多都是经过细致打磨过的,那就继续期待这个年轻人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