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与死间的花序读后感100字

《生与死间的花序》是一本由谢络绎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0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与死间的花序》读后感(一):能力不配野心的翻车之作

看目录就猜双线叙事,果然。

第一章是个巨大败笔,完全是爽文化,人物单薄刻板,人物关系毫无逻辑完全是作者钦定,还有那些什么真迹,这种噱头现实吗?那个“我”的反应真实吗?几千万上亿的真迹的流通,一个圈内策展人没兴趣?不好奇?没传闻?那后面怎么又有传闻了?别墅本身价值被纵火明显刑事案就能随便打法?这种降智写法让人简直怀疑作者写的是不是无脑网文。第二章,感觉和第一章不是一个人写的,语言风格不一致,坳句很多,语病和看不明白的句子和段落逻辑也出来了,叙述视角开始混乱。而且年代感很差,很多情节设计假,那么长时间抗战就轻飘飘几句话带过去了?

后面开始,整个故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编排和狗血之处,尤其是当代线就是三流悬疑,过去线世相很弱,写法很虚,就是扯人物关系,很浮很漂,和那些经历过那种年代的老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们比,差远了,笔力和当代线比明显弱。后面的章节里人物都很平面,人物逻辑和动机性很差,不少地方是强行钦定。

另外作者还喜欢用些不可靠或诡计式叙事方法,但是偏偏逻辑绕不过来,设计的很尬,有些地方明显玩脱了。

整体而言,这部作品作者大概有点野心,想在结构,技巧和情节上做出点东西,但是除了结构上还凑合,其他方面都是败笔。

《生与死间的花序》读后感(二):宏阔的美学定势之外的微观丰饶

小说从乡场、政界和商圈多个维度展开对历史的漫溯,鲁、万、陈三姓人家的聚散沉浮既是个体性的,也折射着被时代塑造的普遍性。在小说人物塑造方面,谢络绎写出了这些人在跌宕时代里的心理内面:他们的自我和性格在诱惑他的命运。在这里,人物的心灵也被作为历史复杂总体的有机部分而被作者把握和记录了——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虽然小说的追记部分极少正面写到心灵,但在叙述者罗漫的探访之中,却不断借对画作的评断,带出关于心灵的思考,比如“垂死”部分中,面对《溪山行旅图》,叙述者的感慨是:“原作让我真正明白,这世上存在着一种高超的艺术创造,它们的好是要好到太古虚空中去的,如此才能与深不见底的心灵内在产生幽微映照,与观者产生魂魄上的交汇。”而对“深不见底的心灵”的“幽微映照”其实是整篇小说的追求。小说所引王阳明“心外无物”两句作为引子,亦含有此意吧。

除此之外,这部作品的史诗追求与必要的节制也令人印象深刻。对于新时代的写作者而言,史诗性品格是诱惑也是风险。虽然批评界不断有宏大叙事解体的说法,但是写出乡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艰难转型,表征民族国家的历史尤其是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特殊发展历程,呈现中国农村面貌和农民精神状态在不同时代的嬗变,依然是很多写作者念兹在兹的事情。就时间跨度长、人物辐辏、事件纷繁、冲突剧烈这几点而言,《生与死间的花序》具备一定的史诗品格,其厚重处自不待言。不过与此同时,作者又始终自觉警惕这种史诗品格的创作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愿在既有的史诗审美范式中做简单增量。如“花序”的书名所喻示的那样,小说的叙事确像一个总状类花序,但开花的顺序不是花序下部的花先开,然后渐渐往上,而是先从当下写起。罗漫这个叙述者固然承担着对鲁开悟及其他江黄人物来历的揭秘重任,更重要的一点或许是,她的个人化的视点,她与小画家、鲁凌星等的碰撞在不断对线性的追溯造成阻断,小说中关于情爱、绘画和艺术史的描写,尤其是对红蓼入画的讨论其实是对史诗感的一种回调,在宏阔的美学定势之外建立起一整微观而丰饶的极具超越性的精神背景,从而让它与那些有着题材上的交叠和共同史诗追求的作品有了根本的区别。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生与死间的花序》读后感(三):去吧,去那红蓝中,打开那扇门

认识谢老师五年有余,知道她每年都有新作品,中短篇为主,比如《他的怀仁堂》、《空港逆旅》、《六渡桥消失之前》、《一只单纯的野兽》、《鹤舞》……偶尔看到也好,有意寻阅也罢,我都算不上及时,然而总归是每年都在延迟阅读。12月初,关注到她新长篇《生与死间的花序》出版,今日送达,因此除了作家出版人等外,我应该是作品出版后的第一批纯读者。预定就是有这点好,在你遗忘的片刻它如约出现,仿佛是留给你窥探时间的一道缝隙。

从文学爱好者与文学专业的学生角度来看,《花序》展现谢络绎近几年的功力积累和身为专业作家的持重,显然这一长篇里能看到不少理论家、作家甚至佛典之于她的遗留,理论的注入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成度,反而使故事具备了批判思索的内在理论逻辑——主要人物的追问、反思,颇具哲学意义,同时更使她在双线叙事(书中书)里把“此与彼”做了鲜明的区分。可以说,谢络绎受到了良好的理论素养与中国古典文化的滋养。

小说中对画家的描写是神秘的男性形象,追溯这种神秘成为小说的线性叙述。从少年到当下,追溯历史,揭开悲恸。谢并没有选择以章节来归类当下与历史,而是不断用罗漫与小画家鲁凌星的碰撞去反拨可能要宣泄而出的记忆。那是属于集体的、历史的、区域的、我们父辈祖辈的经验意识。因此,整本书的叙事便如同红蓼,存在着一种秩序。先是根植于一种土壤,吸收水分,而后故事的叶片逐渐展开,再抽穗开花,那是故事最惊心动人的地方,最后复归于大地寂静无声——鲁开吾给罗漫留下“影子是不发声的”。阅书时,我没有看具体章节标题,主要是并无直接奔主题而去的习惯,就像叙事人的名字——罗漫,并不是最开始就出现,我也并不着急一开始就得借助标题把作品读个透。事实是,好几个章节看完后产生的奇异的感觉恰如作家自己所拟的章节名。

蓝红基调贯穿整部小说,江黄大地雄浑的品格始终牵引着身为读者的我,令我疑惑、奇异、思索。从画家寻找原始意象开始,谢书写着询唤、实验、复归的时间跨越。如果说前面还有些刻意为之半遮半掩式的迂回行进的话,后面历史记忆大面积的奔涌,一则如林白所说的“流泻感”,二则像是时代的河流奔腾的景观——既是大江大河,又是小河流水。我在网上查询了红廖的寓意,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它代表对爱的志向与执念,一种是别离。执念在小说主要人物里面几乎全部存在,而别离一方面指向了与故乡往事的断裂,一方面却又成为了冥冥中的一道门,我们要打开它。红蓼某种程度上是卑贱散漫的,它的肢体有着女性般的香艳,其实同样也象征了男性对于大地最深沉的欲望,他们和她们疯癫吗?是挺疯癫的。疯,才能将那些喜与悲,一点不留地,全部交给时间,还给大地。

将作家分成两类,一类是如余华这般成名已久蜚声海外的,他们挥动如椽巨笔,文字内外流溢出时代的凶猛厚重,对他们今后的作品,读者一面期待,一面犹疑他们从高声部到中声部的滑翔试验。另一类则是如谢络绎这般虔诚站立着写作的,你不必过分关注她们。事实是,她们的故事从最为细碎的生活走出,闪耀出对或小众事件或隐疾异常的关切,善于写人的自处,给予你关于某一类人巨大的想象,在你以为她置身事外时,又能感受到她的在场,时有惊喜。即便写大跨度的历史,她们也能准确捕捉那些潮湿的细节。可以说,《生与死之间的花序》兼具了史诗般的笔调和现代化的艺术气息,厚重亦平和。

阅读过程像是体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时间实验,让我确信我会再次打开它。作家说,这会是她新的起点,这句话绝对是有底气的。你写,你画,去吧,去那红蓝中,打开那扇门,继续写出画出无限可能的人性与无限深邃的内在发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