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大陆的读后感大全

新大陆的读后感大全

《新大陆》是一本由童末著作,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大陆》读后感(一):顺理成章的矛盾

最喜欢的一篇应该是《全蚀》,我的理解是侵蚀的蚀,连远古战神都可以被侵蚀的现代消费思维研究。我本来以为日全食会发生什么,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人因为追求着未知数X而让每一个当下都价值连城,脱离了这个前提,生存可能会失去意义。

包括桑桑曲乌,也让我联通到这个观点。当认知力成为超能,自我也将覆灭,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认知中探索自认为独有的自我,既害怕平庸,又害怕孤独;既害怕支离破碎,又害怕完满得空洞;既鄙夷用尽力气依然平凡的自己,又在求得一知己时狂喜。

这些矛盾总有点别扭又顺理成章,即使后面几篇回到烟火气中,提及的创作者的创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亲情中的温情与生命流逝的疏离;艺术家追求认同又拒绝服从;都在别扭又顺理成章的矛盾中。

最后的最后,是关于梦境和机械迷城,想不到吧。

《新大陆》读后感(二):困境的自我救赎

阅读的最佳体验或许是在文字中遇见相似的困惑、感知、悲伤,同时又在作者的笔下开辟了新的视角。

我们总是在被世俗的偏见和社会规则伤得遍体鳞伤之后,依然渴望着美好的未来。越是缺乏越是渴望,越是渴望越是害怕,越是害怕越是掌控,越是掌控越是失去,越是失去越是悲愤,越是悲愤越是自闭或报复,如此循环不得出路。唯有自我正视,与心中的匮乏和渴望对话,不拘泥于形式,与自我深入的相处,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达到内心的平静。尽管每一次的欲求总是如此多变,但是只有在不断地正视自己的欲望之后,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细水长流的幸福。

自我寻找正如爱情一样是我们永远的主题。在信息泛滥和随处可得的年代,当我们的大脑每天被各种媒体的信息不断充斥和更新的时候,曾经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是否还能被听见或者想起。当我们带着全新的记忆和信息投入到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是怎样的契机会让曾经那个声音再起响起,唤起我们的初心,原来是我们弄丢了自己。

我们总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时间,完美的地方,完美的状态去开始自己的热爱。但是生活的琐碎总是将时间碎片化,于是我们在一段一段的碎片间忙碌和休整,始终等不来期待的那个完美时刻。怨念不满慢慢占据了心里,吞噬了我们的热情,生活于是开始褪去颜色,直到有一天我们不再等待那个时刻,而是把开始把握每一次可能的时刻。

不要让一切都转化成数字,不要让数字侵噬了情感,不要让情感流于表面,真挚地对待每一份喜爱。

《新大陆》读后感(三):简评《新大陆》

《新大陆》包含了童末06—18年创作的12篇小说,基本上按照时间倒序排列,呈现出作者在不同阶段的语言风格和思考重心。在此谈一些个人感受:

首先较早的几篇写于06,07年。《醉仙游》(2007)和《悬巢》(2006)或许可以归为一类,其写法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质。这两篇人物形象朦胧(或者本不是人),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逻辑松散。情节软软地衔接在一起,细节则像血肉一样在其间充盈起来,似乎可以无穷发展下去。通篇读下来能感受到童话般满溢的想象力,但稍感疲乏。

《玻璃酿》(2006)和《白烛》(2006)则以童年视角对往事进行追忆,着眼于家庭、死亡以及幼年幻想。铺天盖地的细节描写带有回忆性质,使得部分段落甚至像纯粹的练笔。《玻璃酿》的句子绵长流畅,《白烛》中则可以明显感到短句的入侵,比如:

这种语言风格的变化,在童末后续的作品中逐渐显现。

《中等火焰》(2008)、《穿过尘雾的中途》(2014)和《桑桑曲乌,或近似黑洞的天赋》(2018)三篇是关于写作的写作。《中等火焰》是一个女作家的心里独白,也许带点自传性质。主人公脱胎于时代剧烈加速前的一瞬,在所谓“艺术圈”里度过自己写作的黄金期,如今已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文化与资本,写作和家庭,个人与时代等关键词相互拉扯,如同一场热病,无休止地缠绕在女作家脑海中。或者说,也缠绕着作家本身。童末当时也许陷于某种写作瓶颈。她并不知道答案,唯一能做的,就是像文末说的那样:“保持清醒直到那些问题在她活着的时日里获得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答案”。《穿过尘雾的中途》是一则作家的自我劝慰。故事围绕“纯粹写作”和“繁忙工作”间的矛盾展开。有意思的是,小说中又嵌套着一个故事,其互文性很能激起读者对于写作本身的反思。借人物之口,作者表明“透明干净”的写作并不存在,生活对于写作的围剿也不会终止。真正的作家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忍受着平凡琐碎的痛苦,“又能把自己从里面拔出来,去描述这种忍受、这种痛苦,让读的人感到它们变得更可以忍受”。《桑桑曲乌》通过一个具有无限共情能力的巫婆之口,表达了对作家的忠告和对写作本身的警惕——人的渺小和孤独是种福音,企图捕获无限的作品既不可能也不应该存在。如此看来,童末的反思从一开始的迷茫向释然过渡,从现实矛盾向抽象概念过渡。

《干将莫邪之女》(2016)和《全蚀》(2018)是两篇以神话为原型的小说。前者来源于《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后者的两个主要人物原型则是《山海经》里的刑天和夸父。《干将莫邪之女》并列描述了一古一今两个复仇故事,同样具有互文性。形式算不上新奇,但好在文质相符,急促的短句催生仇恨和险意,让通篇小说一气呵成。在《全蚀》中,刑天是都市大厦里的残疾清洁工人,夸父是跨国公司里向上爬升的项目负责人。通过描绘古神们在现代都市中遭受的腐败,直白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正如标题所示,那象征着最高追求的太阳已被腐蚀。

《洞穴》(2016.8)和《拉乌霍流》(2016.9)可以看成是对生命经验的具体描绘。《洞穴》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战后初期,描绘女主人公月娥最后的人生轨迹。语言简洁准确,情节线性平铺,辅以少量插叙。月娥内心的情感(关于人生、家乡、家人)起伏交织成暗线,在剧变的大环境中摇曳断裂。《拉乌霍流》难以评价,是本书中我认为最好的一篇。根据王炜的说法,《拉乌霍流》“是一个区别于作家之前所有写作的短篇,也仿佛后来的作品的序曲”。

《新大陆》(2018)则是一篇完全虚构的寓言性小说,和“反乌托邦三部曲”或有可比性:同样将时间定义在世界大战后的统一时代,将环境定义为经典的隔离场域(镜岛),通过描绘主人公(I6-0,同样只有代号)重拾自我的过程,借此对文化、政治、历史、美恶,以及人类本身进行种种反思。虽然立意深远,但对环境、人物和冲突的表现都略显单薄。部分段落指涉过多,导致言语出现磕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