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100字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100字

《大英博物馆》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汉密尔顿著作,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全彩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一):评《大英博物馆》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着重描述大英博物馆的扩容,主要讨论展品数量和分类的增加与细分。作者对“第一座”一词的讨论勉强符合,同期一些博物馆的比较略微欠缺,可谓还差强人意。但对“公众”一词的论述就真的是少的可怜了。公众到底包括那些人?在读者看来,“公众”一词在十八、十九世纪需特别注重阶级之分,十九世纪后期及二十世纪需强调性别,期间还穿插着不同种族的差异。公众需面向不同阶级,性别,种族,作者前期提到博物馆准入标准时,明确博物馆需“体面”“博学”之人方能人内,但十九二十世纪的章节内便只简单提了某一议员面向工人阶级的提案,后就不了了之了。在性别方面,也只简单说到女馆员的出现,对于博物馆女性准入标准,和馆内女性设施建设都不曾提及。或许书名为《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博物馆的诞生》更为贴切。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二):评《大英博物馆》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着重描述大英博物馆的扩容,主要讨论展品数量和分类的增加与细分。作者对“第一座”一词的讨论勉强符合,同期一些博物馆的比较略微欠缺,可谓还差强人意。但对“公众”一词的论述就真的是少的可怜了。公众到底包括那些人?在读者看来,“公众”一词在十八、十九世纪需特别注重阶级之分,十九世纪后期及二十世纪需强调性别,期间还穿插着不同种族的差异。公众需面向不同阶级,性别,种族,作者前期提到博物馆准入标准时,明确博物馆需“体面”“博学”之人方能人内,但十九二十世纪的章节内便只简单提了某一议员面向工人阶级的提案,后就不了了之了。在性别方面,也只简单说到女馆员的出现,对于博物馆女性准入标准,和馆内女性设施建设都不曾提及。或许书名为《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博物馆的诞生》更为贴切。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三):感觉周边看博物馆的人多了起来,介绍的读物应该跟上来。

那天说起来博物馆来,细数国内的博物馆还真看的很少,在西班牙法国英国美国看过,法国看的最多,当朋友问起来哪个最好,我说奥赛。其实细想起来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是应该好过它的,估计是因为奥赛是最后看的,加之看的最亲切,特别对我来说是读“罗丹艺术论”长大的,馆又比较小,阅读绘画的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缘故。记得入馆的第一眼,我便狐疑的说,这很像罗丹的作品呀,因为我只记得这样一位艺术家,当发现真的是他的作品时,内心还是蛮得意和兴奋了一下的。除了综合博物馆外,还看过火车博物馆巧克力博物馆地下渠道博物馆。

那天聊起这个话题来便想起来大英博物馆,便去搜了一下大英博物馆的介绍,不料不知道为什么大英博物馆的书很少(不似卢浮宫),或许是卢浮宫的绘画作品很多而大英博物馆的器物多的原因?大英博物馆留给我的印象是各种生活物品很多,而卢浮宫是不是算美术馆,都是美术和艺术作品,所以更多的人喜欢。

八十年代的时候,见到一个日本朋友,他很奇怪问,你对你居住的地方一点都不了解,为什么呢?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得到这些知识的正规渠道少,二是很多说法都含有虚假成份,特别是现在网上和小视频的内容。但现在慢慢的人们开始喜欢博物馆了,在各地的博物馆里也常见年轻人,非旅游者也多了起来,说明一是有闲二是有追求了。人们也在开始重视文化遗留下来的东西了,就如同来了重庆,第一站去的卢作孚纪念馆,而后便搜了三峡博物馆和建川博物馆,但一直心心念却没有成行,主要是交通和天气的缘故。

这书的内容不多,只是简单介绍了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属于资料性的书。相对的文化影响、藏品趣事、历史八卦基本上都没有。翻译的水平也正常,没有明显的瑕玷。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四):不如叫诞生背后的野史吧

又是来自亚朵的发现,是被书皮吸引而来以为会是一本非常有内涵的书,但是读完觉得更像一段混乱的“野史”。

倒也不是不能读,只是读完跟书里某位权贵半小时参观完大英博物馆后一样的感觉“我出来相比进去的时候,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

所以只是当作一段日常段子,了解背后的故事也不是不可。至少会感叹,三百年前的权贵,甚至比三百年后的自己,依旧更充满智慧、远见与视野。所以来自阶层的差异,依然能透着久远时代的隔膜继续攻击人类。

边看书边感叹,如果自己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每天读懂一副大作,每天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热爱,会不会跟想象一样美好(虽然理智告诉我并不会,但我依旧不能放弃)。

因为是借的书,又不想带回深圳,所以在候机和机上,非常高效囫囵吞枣地翻完了一遍,当然我忽略了所有记不住的中译英的名字(我宁愿他们是英文,可能还好记忆一些)。

想起三年前自己去英国,真的是非常可惜那个时候还是懵懂的自己,甚至并没有意识到那有可能就是自己人生中仅有的不可多得的去大英博物馆的机会之一。后来后悔没有买街对面的那张明信片;没有去看古埃及馆;精美绝伦的中国馆也只能走马观花。

还是在找机会再回去一次吧。

意外收获是,原来阿什莫林博物馆是比大英博物馆历史更悠久的博物馆,而我有幸又去过了!真的好开心啊!

BTW 里面的每一张配图,我都希望可以拥有一张明信片。

我真的太爱博物馆了。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五):《大英博物馆》——让你的足迹自此永远地踏入知识的海洋

大英博物馆的发展,就像是一场生命的演化,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和国力的见证,从混乱到整齐,从无序到有序,可以感受到最初建造者的格局和用心,而之后的每一任管理者,都将不断地经受着世人的检验和拷问... 它的成立,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至今仍是许多人的朝圣之地。它是权利争斗下的结果;它的提名早早暗示了英格兰终将与苏格兰统一;它以公共财产之名,杜绝了任何想要去私有它的可能,在斯隆(大英博物馆最初一批文物的拥有者)的遗嘱中,他不断强调了一个重点:不可分割,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但在成立之初,这家来之不易的博物馆,却因为管理者未进行系统的分类,粗犷的模式导致许多想要认真观赏的人,在面对上千件文物,只能匆匆一瞥,用了极短的时间,就结束了这场旅行...... 而大英博物馆成立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做一部大百科全书,兼具着承上启下的重任,让事关人类利益的各门类知识都能在此得到增长,而不是被当作一个一团乱麻的珍品汇聚地,因此如何让这些珍品发挥最大的价值,实在不是一件易事,甚至要付出超越几代人的努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日渐增长的宝物,使得大英博物馆难以承受它的的结构逾显脆弱,因此斯隆要求的不可分割也因为现实不得不低头。其中也不乏别有用心的人,企图通过交换,捐赠来获得一笔可观的财富,同时自己的收藏也能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样看来倒显得功利了一些。 同时,博物馆的发展,也深深受到国力的兴衰,文化的发展的影响,部分新收的藏品,要"得益于"英国海上霸权的势力,从收纳,馈赠,到掠夺,难免会获得争议。 当然我有时也在想,来自某国的文物一定要回到它的国家么,就像在最开始,斯隆医生不远万里从牙买加收购那些奇珍异宝,在后世只因为出自他国就要拱手让人? 当然,我不否认一个国家的文物,在自己手中才最具意义与价值,譬如台北故宫的颜真卿的真迹曾在送到国外展览时,险造破坏,我也同感十二兽首回到祖国时,许多人激动地热泪盈眶,无疑证明只有本民族的人,才会更感同身受那段历史,但是真正懂的人,会尊重每个国家的文明,我相信斯隆在细数它的宝物时,每一件都是无比重要的存在,就像他的遗言一样,无法分割。 伴随著知识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它影响着博物馆每一阶段的进化,而管理者的野心,也夹杂着"以政治杠杆实现扩容"的目的,但是最终达到的效果,仍是唤醒一批群众对于文化的热情。 我特别喜欢文中的一句话:“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有藏品,等待属于它们的时刻到来。”这个时刻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数百年,在这里整个时空都将被无限拉长,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终有一天将扣动理解它的人的心弦,从而产生共鸣。 回首大英博物馆的发展,是各方势力不断拉扯下的结果,或有人出于私利,或有人坚守正义,我能感受到在这背后,是无数人为了社会进步做出的点点努力,他们站在过去与现代的交汇处,坚定着捍卫者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保卫文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