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精选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精选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是一本由周成刚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一):非常好的题材

大家都在八卦俞敏洪董宇辉的事情,我在八卦之余,还买了这本书。所以,只要有流量,很多事情就好做些。

感谢作者写了这么好的题材,这本书还有吴军写的《大学之路》,都让我开阔了眼界。作者照片拍的真好看,我还专门找出了我拍的东京大学,构图也差不多啊,但是作者拍的就是好看些。

看这些图片和文字,很向往那样的生活,我要是也能在这些名校里读过书多好。来者犹可追,当下要努力,以后去旅游也行。

守正出奇,一方面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另一方面,明天去买个彩票。如果中奖了,就沿着书中的线路,一个个学校逛过去,想想也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二):用心体悟教育的意义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原因,我的工作变得更忙了,很多时候都要加班熬夜,睡眠严重不足,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破了,跑步、阅读等时间已无法保证,这本400页出头的书看了将近3个月。虽然阅读的战线拉得有点长,但收获依然很多。

因为各种原因,至今我没有出过国,谈不上什么崇洋媚外,但一直想到国外去转转,开阔一下视野,不做井底之蛙。在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这本书带着我穿越时空,去旅赏了世界各地的学校,可以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深受启发。

看完这本书后,我第一时间把它推荐给我正在上初一的儿子,希望他也能通过阅读此书,开拓视野,明白教育的内涵和学习的核心意义,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此书我也推荐给更多关心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看,还有那些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相信大家都会从中受益。

就个人而言,我很羡慕周成刚老师,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兴趣爱好当做工作来干,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幸福呢?现在,我也人到中年,虽然工作稳定,但到处都是“死气沉沉”。回头看来,还是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太“傻”了,只知道学习、考试,却没有仔细琢磨为什么要这样做,盲目的提升学历,到头来从事着和所学专业毫无相关的工作。现在,已无退路,只能迈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前行。

最后把周成刚老师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让我们拥有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成为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和身心健康的人。

内容摘录:(个人整理,分享给大家)

1. 大学自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它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自由的基因,承载着一份追寻精神自由、解放思想、科学真理和人性光辉的重大使命,这种大学精神装载于一代代师生心中,千百年来薪火相传。P4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普通个体的职位之高地、财富之多寡并不足以充当衡量人生成功的尺度,但是每个人在平凡的社会角色中所从事的工作,真实积累起一个民族的光明未来。自由的教育使得求知不是为了世俗的标准,亦不是为了他人期望的目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为了浩瀚的思想自由。P36

3. 永远不要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和爱的追求以及人类发自本能的同理心。无论兴趣何在,我们的视野都应该比眼前的世界大一点、再大一点,唯有心系寰宇,才有远走的冲动;唯有心怀苍穹,才可岂止远方。

4. Learning is supposed to be fun.

5. 真理与支持率无关,与权威和地位无关,与流行和习惯无关。当真理呈现的时候,它的本身就是力量。

6. 学习一门音乐乃至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你需要更多地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每一段乐曲的背后,都是音乐家基于当时的大环境完成的艺术创作,对乐曲的理解,离不开其诞生的时代背景。不仅要专注于乐器练习,更应该多花时间学习历史和文化,将自己的心灵和思想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努力体会艺术家创作是的心境。只有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是富有生命力的。P260

7. 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P267

8. 坚持优秀的教育是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并非仅仅通过开设分校或者派几位教师授课就能进行简单嫁接。P341

9. 更好的教育是对孩子的放手、尊重和新任。P358

10. 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大自然中浸泡,释放独一无二的个性,寻找自己的天赋密码,没有人工的刻意雕琢,没有外力的拔苗助长,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成长为自己。爱因斯坦讲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改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鱼在水中游,猴在树上爬,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才能彰显自己的才能。P362

11.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让我们拥有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成为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和身心健康的人。P401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三):用心体悟教育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原因,我的工作变得更忙了,很多时候都要加班熬夜,睡眠严重不足,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破了,跑步、阅读等时间已无法保证,这本400页出头的书看了将近3个月。虽然阅读的战线拉得有点长,但收获依然很多。

因为各种原因,至今我没有出过国,谈不上什么崇洋媚外,但一直想到国外去转转,开阔一下视野,不做井底之蛙。在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这本书带着我穿越时空,去旅赏了世界各地的学校,可以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深受启发。

看完这本书后,我第一时间把它推荐给我正在上初一的儿子,希望他也能通过阅读此书,开拓视野,明白教育的内涵和学习的核心意义,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此书我也推荐给更多关心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看,还有那些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相信大家都会从中受益。

就个人而言,我很羡慕周成刚老师,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兴趣爱好当做工作来干,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幸福呢?现在,我也人到中年,虽然工作稳定,但到处都是“死气沉沉”。回头看来,还是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太“傻”了,只知道学习、考试,却没有仔细琢磨为什么要这样做,盲目的提升学历,到头来从事着和所学专业毫无相关的工作。现在,已无退路,只能迈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前行。

最后把周成刚老师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让我们拥有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成为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和身心健康的人。

内容摘录(自己整理的,分享给大家):

1. 大学自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它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自由的基因,承载着一份追寻精神自由、解放思想、科学真理和人性光辉的重大使命,这种大学精神装载于一代代师生心中,千百年来薪火相传。P4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普通个体的职位之高地、财富之多寡并不足以充当衡量人生成功的尺度,但是每个人在平凡的社会角色中所从事的工作,真实积累起一个民族的光明未来。自由的教育使得求知不是为了世俗的标准,亦不是为了他人期望的目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为了浩瀚的思想自由。P36

3. 永远不要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和爱的追求以及人类发自本能的同理心。无论兴趣何在,我们的视野都应该比眼前的世界大一点、再大一点,唯有心系寰宇,才有远走的冲动;唯有心怀苍穹,才可岂止远方。

4. Learning is supposed to be fun.

5. 真理与支持率无关,与权威和地位无关,与流行和习惯无关。当真理呈现的时候,它的本身就是力量。

6. 学习一门音乐乃至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你需要更多地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每一段乐曲的背后,都是音乐家基于当时的大环境完成的艺术创作,对乐曲的理解,离不开其诞生的时代背景。不仅要专注于乐器练习,更应该多花时间学习历史和文化,将自己的心灵和思想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努力体会艺术家创作是的心境。只有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是富有生命力的。P260

7. 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P267

8. 坚持优秀的教育是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并非仅仅通过开设分校或者派几位教师授课就能进行简单嫁接。P341

9. 更好的教育是对孩子的放手、尊重和新任。P358

10. 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大自然中浸泡,释放独一无二的个性,寻找自己的天赋密码,没有人工的刻意雕琢,没有外力的拔苗助长,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成长为自己。爱因斯坦讲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改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鱼在水中游,猴在树上爬,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才能彰显自己的才能。P362

11.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让我们拥有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成为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和身心健康的人。P40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