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暗暝读后感100字

乌暗暝读后感100字

《乌暗暝》是一本由黄锦树著作,后浪 |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暗暝》读后感(一):乌暗冥

1.刚读第一篇小说,作者的独白传达着那个时代南洋潮湿、溽热、与世隔绝的感觉,整体的感觉是低沉、压抑的2.《梦与猪与黎明》写的果然精彩,从一点可见当时马来华人的生活之悲惨,虽然穷也要不断的生,生一个多一个劳动力,但是生一个又供不起读书,父母只有每天浑浑噩噩一般忙碌于家务,每天浑浑噩噩、浑浑噩噩,也不知是现实还是梦境,作者的文字真的很传神,夹杂着众多的猪屎味的描述,仿佛身历其境,赶紧憋一口气读过此段。3.不知是黄的风格还是马华作家流派的风格,一篇文章,总是有大部分的叙述在烘托气氛,嗣造一种与主题相近的味道,一开始看觉得云里雾里,后面找到主题之后就还好,就能让读者更深刻的尝到主题环境的味道,可能是写作背景的原因,这种味道多是尿屎、尸体腐烂等,难闻让人作呕4.后面就读不进去了,文章整体没有太多的逻辑,读起来云里雾里,快速翻完,闭上书籍,换下一本

《乌暗暝》读后感(二):黄锦树给的新年惊讶

其实道长和杨照老师早就推荐过马华作家,23年一月也开年就看了一本马华作家黎紫书的流俗地,可能需要对马来西亚比较熟悉的人才能看出与其他华人文学的区别,虽然也是很草根的故事。

但是黄锦树却不一样,才刚看了一两个短篇,就有一股野风吹面的感觉,象谁说的,强风拂面,呵呵。又有点从阳春白雪突然转到《赛德克巴莱》的味道,没有转换时间,没有转换余地。。。。,只突然那些文字和画面冲到你的跟前,让你措手不及,。。。给的惊吓,让你只有直接的生理反应,其他都还没回过神来。

当然非常不一样,没有人写他这样的内容,也没有人象他这样写,也许我看书的类型太少了点,总之,他给我新开了一个世界,没有他,我没有地方,也没有渠道了解到马来西亚的华人是怎么样的生存境地,不要以为华人出去了人人都过得很好,可能有两到三辈人都在苦难中挣扎,受到各方的排挤而无处诉说,并不是所有华侨出门去都可以衣锦归来,他们面临的乱,与内地的乱又是另一番景象。

感谢黄锦树先生有这样的描写,让我们了解小日本侵华不仅仅是杀中国人,其他战争中的屠杀只分有武器和没武器的,不分国家、不分人种。。。。只是强力都对势弱都的占有,这种血腥是需要几辈人去消化的,不仅仅是入侵者,可能都有其他的外来者,可能还有大家都和平了以后的几方不同势力者,华人的凄苦不仅仅在国内、也不仅仅在抗战时间段。。。。走出去的中国人为自己发声和书写,希望有黄先生更多的作品。

不一样的马华文学,给中国文学补上了一块天空。

《乌暗暝》读后感(三):哨兵回报

第一次读马华文学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竖排版和繁体字的原因的,还是有对于外国华文作品的偏见,还是因为这些热带雨林景象我从没看到过,文字描述上总觉得有熟悉和陌生共存的感觉。

很多很多的列举和排比句来描述眼前。当我读到的时候,列举得像孩子一样一一列举一一展示。

显然是走的匆忙。哨兵回报的事无巨细。列举的有点太细致了。哨兵的这段列举就像是一段新闻事无巨细。这是平民百姓的有烟火气的日子啊,正是中午,做了的饭,洗了的衣服。正是干着这些琐琐碎碎的日常的小生活的时候,士兵来了。于是他们迅速得躲起来了。宛如一段报菜名的哨兵回报,是不是他也憧憬这样的小生活,他也想回到这样的小日子。

这一段里面也有列举,乌鸦的声音和颗粒的附着。还有一句小病句,“许多士兵都已忍不住呕吐之声大作”,中文里面会说:“许多士兵都已经忍不住呕吐,呕吐之声大作”, 或者 “许多士兵都已经忍不住大声呕吐” 如果是英文的语序直译就显得更加顺畅: Many soldiers can't help vomiting loud。

我不知道是不是列举文字给了一种语言上的节奏:“塞毛、头发、胡子、鼻毛、睫毛、眉毛”,还是他列举出来这些物或者是细节给了一种体验感,有一种真实感和代入感。类似的例子全书里有不少,大段大段的列举,这些和平常我读到的当代文学挺不一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