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锦集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锦集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是一本由[美]彼得·布雷格曼(Peter Bregman)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一):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的女儿喜欢看宝宝巴士的动画片,她很迷恋里面的妙妙医生,不管谁受伤了,医生都能处理好。 她最近常跟我说:“妈妈,我也想当一位医生。” 我说好啊,那你记得好好学习,可没有不识字的医生哦。 回想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许多理想,但随着长大,都被淹没在乏味的现实里了。 你还记得你曾经有过什么理想吗? 去年,我想要发表一些文章。写作几个月以后,突然被一些琐事打断了,至此再也没捡起来。 心里隐隐是有个想法,觉得写作还是要坚持的,但就是不动笔。“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并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我们就算心里有目标,也可能会取笑自己,那不过是天方夜谭。然后想法始终只是想法,从未落实到行动上。 其次,实现它的途中,有很多困难,如果被困难打败了,那就成为不了你想成为的人了。 我就是这样,想继续写作,又想起找素材磨标题时的痛苦,心里隐生逃避的情绪,越拖越久。 “人们普遍缺乏情感勇气。当我们面对富有挑战的任务时,我们不愿感受由此带来的痛苦情绪,这阻碍了我们向前迈进。” 在翻阅《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这本书的时候,我看见了这段话,说的正是我的现状。原来我就是缺乏情感勇气,所以心中有目标却没有行动。

1 有个朋友说:“我有个笔记本,专门记我想看的电影、综艺,它们都在不同的APP播放并且要会员。我想等我攒得足够多,就充一个月的会员使劲看,然后下个月再换一个充,这样最划算。” 我当时在想,如果你干正事儿有这么用心,挣到的钱至少够你充一年会员了吧。 时间和精力都如此宝贵,真的要这样用吗?“我们要先明白一个很关键的道理:尽管你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尽管现在付出的努力不会马上转化成结果,但是你需要为未来花上些时间。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变得富有成效,你可能需要花些时间去做那些看似特别没有成效的事情。” 想起另一个朋友,每天的化妆护肤,社交工作,就已经占据了全部的时间,她总说想要去学视频剪辑,自己做个博主,也是从未行动。 无论写作还是录视频,或是其他事,都是有积累期的。一开始写的东西不太好,一开始录的视频没人看,但是一步一步练习,总有变好的机会,上升的空间。 尼采曾经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有许多人,包括我,已经忘了自己为什么而活,忘了曾经的目标,甚至忘了生活的方向。 追剧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也要记得抽点时间看看书跑跑步,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反馈就在哪里。 不想落后一大截,就要小跑跟上,哪怕是慢跑。 2 不知道你跟我一样吗?闲暇时焦虑,做事时畏惧。 闲下来不知道干点什么,一拿起手中的活儿又觉得十分难,东磨蹭西磨蹭,时间就溜走了。 我们想提升,习惯性会先去看自己有哪些缺点。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并非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而是改不掉。 比如我,知道自己脾气暴躁,经常暗示自己克制,结果换来更大嗓门的爆发。知道自己需要运动,就是懒得迈开步子。 经常想起这些缺点会让我们备受打击,积攒多了更是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都做不好,干脆不做了。 “我不是不知道,我就是做不到。”这种状态很熟悉吧。书里有一条很好的建议,提升自己,不要去看那些自己没做好的事,而要去保持那些做好了的事情,或者是时刻。 比如减肥的你,在某个夜晚吃了宵夜,不要一直懊恼,然后索性觉得自己减肥肯定不成功,直接就放弃了。这时候你应该去想,前面一星期都没有吃宵夜,要继续保持,加强这个状态,减肥更容易水到渠成。 比如内向的你,在某天需要跟人对接工作的时候,内心总有些恐惧,因此导致了一些失误,更不想与人交流了。这时候你应该去想,我那一次鼓起勇气跟人交谈,结果发现别人很热情啊。 坚持做你做好了的事情,不要在没做好的懊悔中浪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提升。让否定自我的声音弱下去,提升自尊的信心才会升起来。 3 在我时常懊恼的事里,有一件是不够专注。看书的时候,听见手机响就会拿起来看,生怕别人找不到我,然而经常都是一些群消息。 找素材就更别提了,经常被八卦吸引,等缓过神来半个小时过去了。 如果能做到专注的话,做事效率一定能大大提升。 不是不知道方法,而是对自己不够狠。把手机放到听不见拿不到的地方,再回来安心看书不好吗?就是舍不得。所以一次次被困扰,一次次自我否定。 解决方法就是,一开始就别给自己机会。 “在中途叫停某件事较为困难,不如在开始时就拒绝。想一想,不开电视的痛苦远比不上在节目中间关掉电视的痛苦。” 不够专注其实有很多后果,有一个就是脑子会被碎片化。做这件事的时候总想着另一件事,心不在焉的,分心的时候更容易被简单轻松的东西吸引,而且还会给自己找借口。 知道自己有哪些事要做,就算心里畏难,也学着去克制。如果实在觉得行动太难,那给自己定个目标,严格执行。 其实懒是一种习惯,勤奋也一样。我觉得吃了睡睡了吃的我,每个细胞都散发着慵懒,要调动它们真的不容易。而运动过后的我,精力充沛,更有兴趣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 这个时代是很容易让人焦虑的,感觉自己起步晚,步步晚,但就此放弃你甘心吗? 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不是被迫成为的人。

这本书,其实是比较适合想要改善领导力的人看的,所以我只选了一节个人感触比较深的写写。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二):《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情感勇气让你战胜弱点,告别软弱!

热播剧《小舍得》中的子悠非常让人心疼,小小年纪完全没有自由,没有童年,一直被妈妈田雨岚逼着上各种补课班、参加比赛,就连最喜欢的踢足球都不被允许。

子悠有自己的爱好,他想当个生物学家,妈妈却觉得这样的理想没有用,反而学习奥数拿奖杯才是有用的。妈妈完全忽视子悠的感受,却口口声声说为了子悠好,而子悠喜欢的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东西。

子悠终于在不停地换地点补奥数的过程中崩溃了,第一次释放自己情绪,大喊:“我再也不补课了!”子悠的情绪面临崩溃,可是妈妈田雨岚完全忽视儿子的感受,反而扇自己耳光说这是为子悠好。

子悠看到妈妈的反应后,难得释放的情绪不得不收起来,跟妈妈说他补课。

子悠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可是他过于懂事了,所有的情绪都被忽视,直到抑郁出现幻觉,妈妈才重视到严重性。这其实就是子悠严重缺乏情感勇气。

什么是情感勇气呢?在《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一书中这样解释道:面对各种感受,能够采取行动从而产生巨大的回报,情感勇气就是感受的勇气,它将使你拥有成就自我和干一番大事业的自由。

这本书的作者是彼得·布雷格曼,他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说家和思想领袖,写这本书的原因就是人们普遍缺乏情感勇气,而情感勇气是成功的最重要基石。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情感勇气呢?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树立信心,看到自己

如果你愿意感受一切,你就能做任何事。但这个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够树立信心。

布雷格曼在一次骑行中不慎摔下沟坡,头撞到树上,可是幸好戴了安全帽。爬起来后继续骑行,最终还是被送到急诊室。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在出现那么危险的事故后,他没有第一时间停止骑行呢?是的,他害怕影响伙伴的骑行体验,从而忽视了自己感受,没有看到自己,也没有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直到进入急诊室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树立信心的前提一定要先看到自己,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联结他人,致力于更远大的目标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与他人建立关系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建立联系的基础就是信任,如果你想要别人信任你,首先你就要信任他人,将你的信任合理的传达给你的伙伴、家人、朋友,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被倾听被信任,这就可以慢慢转化为他们对你的信任,联结良好的关系。

信任他人并不容易,有时候还会有风险,所以我们需要情感勇气。这有时容易,有时也很困难,但是做到一下三点,就会很容易实现:

1、 倾听,认真地听,重复一遍,提问

2、 主动承担苦差事

3、 让人们好受的同时把握住每一个机会。

培养勇气

我们经常忽略我们的感受花费大量无意识的努力,因为那些感受可能带来痛苦。谁会喜欢害怕、不安、愤怒等感受呢?所以仅是承认自己的感受都是需要勇气的,知道自己的感受并且表达出来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却是难上加难。

比如你跟朋友因为一些事情生气了,你会主动跟他沟通表明自己的感受吗?应该有很多人都不会这么做。如果做了,可能他注意到自己的问题了,欣然接受,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好了;也可能他更加愤怒,觉得你不懂他,关系都有可能破裂。

这样的情绪有时候就像一个怪兽,那如何让这个怪兽放出来的同时又不伤害到别人呢?这个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它“共舞”。当确定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时候,就可以让自己去发泄去尖叫,感受一下失控的感觉也没什么不好。

我有个朋友,她从小生活着偏心的家庭,母亲对弟弟很是宠爱,弟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她不行,同时还要事事让着弟弟。直到一次考试失利,本来以为母亲会安慰她,等来的结果正相反,母亲喝斥她不好好学习就不要读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用,有钱就好好培养儿子了!

她瞬间情绪崩溃,可是又不想影响上自习的同学,然后我陪着她去了操场,开始陪她跑步,一圈又一圈,后来她开始大喊,发泄了一会后,情绪平稳多了,也不在去想母亲那些伤人话,回到教室安心学习。

但是更多的人都没有她这个勇气,甚至会放弃自己,而她没有,因为他有足够的情感勇气。

情感勇气将改变游戏规则,它能够让你更加自信,摆脱惯性问题,拥有独立行动的情感自由,从而看到我们的人生价值。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这本书可以让你对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有一个可控的精确地洞见,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内心,告诉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做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三):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做“足够好”的自己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正在热播。 儿子子悠成绩保持年级前三,但是,母亲田雨岚(蒋欣饰)仍然不满足。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你怎么还磨蹭啊?都半夜了还写不完。” 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控制不住情绪,批评小孩子的声音有时会穿窗而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也都经历过难以应付的小情绪。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做“足够好”的自己? 彼得·布雷格曼出版的《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它会给你答案。 作为布雷格曼合伙人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布雷格曼在领导力发展、组织变革、生产力和情感勇气等领域极其有名,而且还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说家和思想领袖。 彼得·布雷格曼是《哈佛商业评论》《福布斯》杂志专栏作者、CNN特约评论员和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专业咨询师,作过多场以生活、职场和领导力为主题的全球巡回演讲,对职场和人生有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 他的文章和评论经常出现在《彭博商业周刊》《快公司》《今日心理学》《福布斯》《金融时报》、美国公共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和福克斯新闻网上。 作为布雷格曼领导力播客的主持人,在节目中,他还就如何成为更强大、更勇敢的领导者进行了深入对话。 在这本《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中,彼得·布雷格曼从树立信心、联结他人、致力于更远大的目标、培养情感勇气这四部分内容入手,通过实际案例,为读者们控制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提供了参考。 近30位政商军界知名人物联合推荐。 01拥抱情绪 与“怪兽”共舞 在《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书中,作者彼得·布雷格曼指出:情绪是提升自身专注力的燃料,也是帮助人们指明方向的信号灯。 人是承载情绪的容器,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情绪的传播无可避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善情绪了。 那么,该如何改善情绪呢? 积极的情绪永远是我们可以使用的“超能力”! “超能力”指的就是,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语言、表情或者声调来让其他人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或好或坏。 “理智和情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理智是智力的表现,它就像拉着马的缰绳;而情绪是体力的表现,它就像一匹马,渴望挣脱束缚。” 理智偏向于动嘴,而情绪更倾向于动手。理智和情绪就像是我们身体里流动的能量。 就像信息一样,它会让我们处在一种不断更新、互相联结、并且准备行动的状态里。 但有时候,情绪会盖过自己的理智,当这样的情况发生之时,一个“怪兽”就会接管我们的身体,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失控了。 它们生活在自己的身体里,以愤怒、不安和恐惧为食。 一天天过去了,“怪兽”在逐渐长大,它想要摆脱身体的束缚。 当外界出现刺激,“怪兽”就会发出令人不安的嘶吼声。它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情绪,一种生理感受。 有趣的是,当我们对嘶吼声做出反应后,身体就会放松下来,“怪兽”暂时沉睡了。 如何在释放“怪兽”的过程中不造成伤害呢? 其实,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不要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学会与之共舞。 “怪兽”想出去?那就让它们出!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有一套自己的规则。 探索这套规则需要我们先失控一小下,找个完全安全、不打扰别人的地方偷偷发泄一下,看看身体的表现。 在之后的日子里,遇到其他“怪兽”,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则,去调动身体里的能量和情绪了。 接下来,就是保持这份规则: 不和情绪较劲儿,学会调动甚至享受它,我们就能逐步培养起属于自己的情感勇气。 02 感受一切 在《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书中,作者彼得·布雷格曼指出: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我们不承认它们,情绪就会潜伏在身体里,伺机而动,最后产生不好的后果。 如果想要避免这种结局,那么,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那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更充实的重要技巧:感受一切。 一种情绪不会压倒另一种情绪,它只会让感觉变得复杂起来。 感受一切并不意味着表达一切,并不意味着不分青红皂白地和周围人分享一切。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1)感受自己感受到的一切,真实地面对自己。 深入体验各种情绪,不做任何主观的筛选。 要知道,我们不会只有一种简单的情绪,情绪通常杂糅在一起,不如勇敢地去感受这一切吧! 我们的理性思维可能无法整理好所有情绪,所以,不要试图让所有情绪完全符合逻辑,也不要总是认为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是积极向上的。 (2)找到自己可以信任的那个人,放下复杂的自我,然后完全相信他们。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至少要有这样一个人:当我们和他在一起时,可以真正做自己。 那个人不会批评你,随着你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他对你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 这个人可能是自己的密友或爱人。 如果我们身边并没有这样的人,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冒险,冒险向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展现真实的自我,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要自我审视。 (3)在分享你的感受之前,先关注一下你的听众。 每个人的处境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不怎么有把握的话,先等等,最好少说或者不说为妙,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审视就合适且明智了。 当我们觉得自己撑不住了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上面的方法,感受一切,相信它会带给大家一份快乐。 03 学会倾听 在《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书中,作者彼得·布雷格曼指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某人想要“安利”给周围人一种事物,他会不断向对方提起,最后对方才有可能去看,因为只“安利”一次成功的概率简直是太低啦。 从这件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想对他人产生影响,或者用某种方式影响他们的行为,那就必须不断分享和传递信息,而且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持之以恒地传递。 很多人认为,传递一次信息就足够了,他们自认为自己“安利”得很完美,所以当其他人的行为偏离了自己预期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感到异常惊讶和愤怒。 某些事只有自己才懂,通过语言上的输出,我们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的输出,表达的也就不那么清晰了。 所以,为了让被传递的信息冲破误读和其他信息的束缚,我们要学会倾听,必须要不断重复这些信息。 要知道,重复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特别是我们试图建立和强化一个简单关键的聚焦点之时。 但有时,一个与之相反的方法也同样有效,学会倾听。 比如沉默,沉默可能就是那个可以让别人注意到的一种特殊力量。 沉默,加上一些引导,就是一种精妙的聚焦手段。 而倾听,不仅是听,而是要“听到”。 04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在《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书中,作者彼得·布雷格曼想要买个新自行车,但他不知道买个什么颜色的,他在想象自己骑着每种颜色的车时候的感受,不断权衡,希望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此前,他已经在网上搜索了很多次自行车,有时候甚至为此耽误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并向身边无数朋友征求意见。 按理说,他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不应该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请求他人为自己做出选择。但很明显,这就是他。 最终,他选好了自行车的颜色,并把它骑回了家。 但就在第二天早上,他却后悔自己买的不是另外一个颜色。 他暗自自责了很久后才意识到:这就是他,并不完美,但自己已经尽量做到了最好,这也就足够了。 有研究表明,人们面临的选项越多,就越难做出选择。 高期望有时候会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比如说人们需要一个高标准,来让他们能有更加广阔的天空去施展才能。 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期望有时候会过高,他们经常用这些期望来评判自己以及周围的人。这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善待自己,那么自身的感觉会变更好,我们也会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果你的朋友犯了错误,不如宽容一些,意识到“足够好”其实比“完美”更加重要,因为它能让我们承认并接纳一个完整的自我。 最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自己也会犯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每一个部分,甚至是自己的阴暗面,才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蕴藏着每一个人在职场中、生活里通向幸福的指南,它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更顺畅,让自身在生活中获得更多快乐。 作者:华千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个用笔记录生活、用文字记录时代的70后,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享喜悦生活。

文章首发https://m.toutiao.com/is/ekVb5dp/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四):遇到问题就畏难?你需要培养21世纪的超级力量――情感勇气

01不逃避不退缩的终极秘诀是拥有情感勇气

近日,马伊俐结束了与文章5年的爱情修复长跑,带着两娃恢复了单身。有很多人可能会说经过了5年,结局还是离婚,为什么当初马伊俐就不能痛快点,快刀斩乱麻地把这婚离了?

诚然,在对方犯错时选择骄傲地离开,一点都不难。但关键是:你离开了,问题就解决了吗?那种骤然分离时撕心裂肺的痛,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和年幼的大女儿还需要爸爸,这一切现实的问题都需要面对。如果说那个时候的离开是一种潇洒,那还不如说是一种骨子里的莽撞。

离开何其简单,但他们是家人,是曾深爱过的对方,如此生离,倒不如说是逃避伤痛更来得贴切些。谁也不愿意面对这种痛苦的经历,但不巧马伊俐碰上了,她没有退缩,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句“且行且珍惜”挽救了自己濒临绝望的婚姻。

人生谁无过?谁又没有偶尔的动心?马伊俐选择原谅,不是卑微屈膝,不是委屈求全,而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文章一个机会,更是给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家庭一个机会。

如果能修复,一生就伴着一双儿女老去,恬淡过完一生,如果不能,再选择离婚也不迟。正如马伊俐的离婚官宣:“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这不仅是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交代,也是为这段感情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有勇气直面人生最惨淡的危机,有心性走过人生最深的泥潭,最终以最优雅的姿势在岸上告别,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倔强的身影,更是一个情感勇气的超级化身。

马伊俐的选择是痛苦的、是艰难的,不过也是更明智、更正确的。这来源于她强大的情感勇气。在坐月子期间,被曝丈夫出轨,又被别人拿“姐弟恋”来说事,就要被人塑造成咎由自取的弃妇,然而,马伊俐认真审视这段感情,为自己树立信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段感情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面对艰难的处境,我们无法逃避,只能接受一切,进行艰难的对话。虽然结局不一定完美,但经历过努力,不让事情留有遗憾,不让自己的心再停留在纠结,我们就会变得更坦然,心里的结终于放下。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正是从这个主题出发,向我们讲述在艰难时刻,改变改变我们的决策方式、发言方式及每一天真实感受的方法。

感受一切,接纳一切,包括人性的弱点,包括本能的痛苦,面对潜在威胁,勇于承担风险,发起难以启齿又不得不为之的重新谈话,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激发他人承诺,就是作者彼得.布雷格曼提出的理念。

彼得.布雷格曼是布雷格曼合伙人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在领导力发展、组织变革、生产力提升和情感勇气培养等领域,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说家和思想领袖。他也在播客上担任主持人,专门发起与思想领袖就如何成为更强大、更勇敢的领导者进行深入的对话。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深层角度,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诠释了内心领导力,发掘了情感勇气的领导力之道,让我们明白逃避虽容易,但往往是错误的决策,它不仅会把问题滞留,还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后遗症。只有通过艰难的对话,我们才可能走向比较正确的方向,慢慢获得成长带来真正的改变,建立更多可信赖的关系。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八个章节阐述了直面艰难的四大要素:树立信心、联结他人、致力于更远大的目标、培养情感勇气。每个要素分别以两个章节来详细加以讲解。在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树立信心

信心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并受外界反馈的影响。当我们能够做出发自内心的决定时,都是在培养信心。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每一个部分,甚至是我们的阴暗面,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自信,让我们觉得既不用担心失去什么,也不再需要证明什么。当你不再需要担心你所做的事情带来的影响时,你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自我。

真正的自信存在于一个人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人的身上。当我们把时间花在我们关注的领域时,就能专注于我们的核心主题。中世纪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曾说过:“与犹豫不决相比,错误决策的风险更小。”

因此,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主题,防止精力分散,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如果你想培养自信心,可以这样做:

1、注意你的精力花在了哪里;

2、了解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

3、明智的做精力分配计划;

4、注重规划你的精力分配方向;

5、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想某件事。

所有事情都不可能做得完美,不要长时间纠结某事,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现在正在处理的那件事以外的任何地方。

2、联结他人

我们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必须与他人创造联结。因为我们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明白了我是谁、才有了自我概念。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信任是建立联结的基础,倾听则具有某种魔力,它能表达我们对他人本身和他情感的信任。

同时好奇心会让我们更渴望了解他人,保持好奇心是我们学习新东西的唯一办法,不仅仅是对人而言,对问题而言也是这样。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探索一种新的有用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领导者,没有掌控一切的权利也没有掌握所有的信息,但我们仍然有力量影响我们自己的力量。情绪是我们的超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表情、语言或声调,来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感受,也许是好的感受也许是坏的感受。好的感受为我们带来快感和信心,同时,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一样,也具有传染性。

因此,为了与他人创造良好的联结,我们必须在沟通前问自己4个问题:

1、我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2、为了得到预期结果,我应该沟通些什么?

3、为了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应该怎样沟通?

4、为了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应该在什么时机沟通?

在与他人互动时,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失当,要勇于承担结果向对方道歉,并让别人知道你在关注他们。这样不仅会化干戈为玉帛,还会增进双方的交流。

3、致力于更远大的目标

对于艰难的谈话,我们总是采取逃避的策略,是因为我们只注重于当下的问题,而没有致力于更远大的目标。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害怕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使矛盾激化。但是,只要我们致力于更远大的目标,希望通过一种双赢的方式找到目前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就能够放下成见,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一起讨论。

但是直面艰难的对话,等我们能够放下成见来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我们必须要知道讨论的基石和标准,共同致力于一个长远目标的实现。在我们讨论时,必须明确以下五点:

1、明确期望

在讨论结束之前,让对方总结一下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他期望获得的结果是什么、他将如何实现预期,以及他将如何判定自己是否获得了成功。总结的目的是确保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一致的。

2、明确能力

在讨论中你需要清楚对方的能力,以及对方为了达到你们约定的期望,会付出多大的努力。这将决定你们明确的期望,是会最终实现还是只是一句空话。

3、明确标准

在你们讨论的过程中,应该对达到期望的进度达成一致意见,必须有客观、明确、可衡量的目标。如果一个目标出现了问题,就必须停下来讨论,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一旦确定了新的解决办法,就马上重新规划,让事情快速回到正轨。

4、明确反馈

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双方必须真诚、开放、不间断的进行反馈。让我们都能知道对方的真实感受,并取得一致性的理解。

5、明确后果

不管最终期望能不能够达成,双方都要明白期望达成后的结果和期望没有达成时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要做到双方都能够接受这两种后果的产生。如果期望达成,双方携手共进;如果期望不能达成,双方一别两宽毫无怨言。

4、培养情感勇气

我们的情感和情绪是复杂的,有时候我们遭遇不预期的伤痛,第一反应可能是远离,但可能会在后来留下长久的伤痛,或者会一遍又一遍与自己较劲,“如果当初我能……,结局可能会……。”

这种情况看起来或许有些自相矛盾,但其实这正是我们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无需逃避无需掩饰,只有我们能有勇气接纳一切情绪,我们才能不为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才能不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伤痕累累的根。

感受一切,接受一切,不让一种情绪压倒另一种情绪,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到更加理智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感受你所感受到的一切,真实的面对自己;

2、找到你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放下复杂的自我,完全相信他们,向他们倾诉;

3、在分享你的感受之前,先关注一下你的听众,通过他们的反应审视自己。

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行动的关键在于勇气,但是――行动勇气的基础是什么?

是情感勇气。情感勇气的匮乏和不足不仅会限制你行动的自由,还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和业绩大打折扣。有人能力超群自信心爆棚,有人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有人会为自己或公司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和那样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了面对艰难谈话的第四个要素――情感勇气。

在越来越多变的社会,在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时代,具有强大的情感勇气,是我们在21世纪赖以生存、在逆境面前永不言败的超级力量。

培养我们的情感勇气,必须从直面艰难谈话的第一个要素树立信心开始,不断锻炼联结他人、致力于更远大目标的的方法,最终形成我们个人独特的情感勇气。拥有超强的情感勇气,它就能帮我们面对人世一切纷繁复杂的艰难时刻,勇敢无畏的走过人生的四季。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读后感(五):如何避免成为你厌恶的那种人?从接受自己的阴暗面开始

前几天,我在头条刷小视频的时候,看到令人气愤的一幕。

一个男人拿着食物,想喂高枝丫上的猴子。

本以为是一个善意的举动。

接下来的行为,实在是太阴暗了。

引得猴子站在悬着站在树枝上不说,还是故意缩手,逗得猴子几次整个身子向他伸去。

那下面可是悬崖呀!

男子戏弄猴子的过程,引得网友直呼那男子:“做个人吧。”

人的真的本心为恶吗?

那些看似好人好心,往往掩盖的是他丑陋的本心,暴露的是他阴暗的一面。

或许,在当事人眼中,不过是一件早已习以为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活得还不是一样“潇洒”。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悲的,令人“恶心”的人!

《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这本书中,有一节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讲的是关于人的阴暗面,不想成为自己的厌恶的人,你需要认清自己的阴暗面。

“阴暗”并不是一个什么讨喜的词语,所以很多人也会对阴暗和阴暗带来的事物抗拒。

即便,意识到自己存在着某些阴暗的举动,自行选择忽略。

其实,这是因为人在一些情景时,偏向了自己,让自己站在了“好人”一方,而与你对立的,则是“坏人”。

比如书中举的例子:

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自己永远是明亮着的“好人”,你必定的阴暗的“坏人”。

这是糟糕的思维定性和习惯定性。

这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三观。

我们需要勇敢、自信地去睁开双眼审视我们自身的阴暗面,别试图忽略它。

在知乎上曾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个网友的回答非常绝妙。

短短的二十几个字,精简地回答了问题的本质。

因为抗拒阴暗,又享受着阴暗带来的满足,才是最无用的人。

这样的人,同样是内心空乏的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事事皆是人云亦云。

现在,我们常说的,“越是没有什么,越是喜欢炫耀什么。”

因为自身没有,所以内心渴望;

因为渴望,所以嫉妒;

因为嫉妒,所以盲目地恶意地揣测别人。

这是多么的可悲呀!

说白了。

人内心越是匮乏,阴暗的面越是恐怖。

我想一个内心阴暗的人最多的表现是,颓废、抑郁、情绪不稳定、反感等等。

我一直觉得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是一个“矛盾体”。

导致人阴暗的因素千奇百怪,但当阴暗出现时,我们不该忽略它,不要抗拒它。

尽管它是那么的令人厌恶。

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秘密”,但是接受自己阴暗的一面并不是多难得事。

去勇敢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每一个部分,接受我们的阴暗面,也是大有好处的。

其实,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自信,让我们觉得既不用担心失去什么,也不再需要证明什么。

或许,从那一刻起,我们可以不再勉强去尝试成为“某个人”,我们可以开始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不后悔,不盲从,人永远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而这时我们才真正相信自己能够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关于“人性阴暗”话题,我也是在看了《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这本书后才深思过这个内容。

我一直觉得读书总得有点收获,才不会白白浪费一本好书。

尽管当时获得了些知识没什么用,甚至可能转头就忘了,但至少它在习惯中,慢慢地改变着我。

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本更适合职场行动的书。

其实,不是的。

只要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能学到的,它就是有用的。

实用“工具书”,值得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