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台北上河圖读后感锦集

台北上河圖读后感锦集

《台北上河圖》是一本由姚任祥著作,姚任祥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000,页数:4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上河圖》读后感(一):你是光还是水

你是光还是水

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但我最喜欢的是七彩的秋天。

树林里,枫叶火红火红的,像我们的手掌。银杏叶金黄金黄的,像银光闪闪的金子……田野里,稻谷黄了,一阵微风吹过,它们像在跟我们打招呼。高粱笑红了脸,使高粱地变成一张红地毯。棉花雪白雪白的,犹如一朵朵棉花糖。果园里,柿子红彤彤的,像一盏红灯笼。葡萄紫红紫红的,但有些葡萄是其他颜色的,晶莹透亮,宛如一些漂亮的玻璃珠一样。花园里,牵牛花五颜六色的,像五彩缤纷的小喇叭。鸡冠花红红的,像一个爱心,在表达它们很喜欢七彩的秋天。菊花有的黄黄的,有的红红的,还有的白白的,美丽极了。秋天真美啊!我爱秋天的景物,七彩的秋天!这是我用七彩笔描绘的美丽景色。

《台北上河圖》读后感(二):看见

台北上河图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时间线的形式,作者从旧报纸当中寻找新闻要点(当然这里存在主观性),相当于编写了一本近一百年的台湾社会新闻要点,不过私以为该要点还是不能够代表台湾的全部情况,正如作者自述当中提到的,在翻阅这些大量史料的过程中她本人也几度抑郁,因为同样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着——这里的所谓事情,指的多是青年男女男欢女爱求之不得因爱生恨,或者臭皮囊带来的欲望之罪等,当然还有小偷小摸制假贩假之类唏嘘之为。

下册讲述了部分更早时期的历史,以及收录了一些名人的文章,比如林青霞、蔡康永、季季等,其中明星咖啡馆的佚事我就是从这里得知的,将来有机会去台北游玩时可能会留心一下。

同样地,部分材料我读得也比较快,因为不能感同身受,文笔也缺少美感,所以匆匆掠过。

现在已经是3月23日的夜,春令时即将到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新春来,新的生活将来。

《台北上河圖》读后感(三):风景相随美好心情

风景相随美好心情有一道风景,或者称不上风景。它夏天时杂草从生,冬天时冷风彻骨,起风时尘土漫天,下雨时满地泥泞,可就是这样的地方,偏偏是我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座用建筑垃圾堆起来的山,不仅是葎草的住所,也是我与好朋友最初的乐园。当初怎么找到那个被高楼环抱的不起眼的土堆,我已经忘记了,就像我已经忘记再去那里看一眼一样。去到这座山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要闯过一片阴森森的树林,这儿的树虽然不是很大,但很多,冬天阳光本就不好,而即使在夏天,成堆成堆的叶子把想要撒在这片土地上的阳光都拒之千里,这儿依旧是不光亮的。特别是在秋天树叶半落的时候,既见不到阳光,又要听踩到树叶时吱吱嘎嘎的声音。正因如此,我们很少走这条路,除非是为了避开嘈杂的人群的时候。另外一条路是要穿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当我们站在麦田的一端看向另一端的土山时,总觉得那才是风景。麦田的尽头,也就是土山的下面,有两棵柳树,我总期盼它们都是迎风飘摆的软软的垂柳,可有一棵偏偏是直冲云霄的旱柳。

要爬上这座山,可以说是毫不费力,但我每次爬到山顶后却还是有一种征服的喜悦。顾不上鞋子里全是细碎的沙土,找到最高的地方,静默一会,找一找君临天下,俯瞰众生的感觉。在这时,我终于能摆脱树或者楼房的倒影,用目光捕捉挂在树梢上的夕阳,头顶的天空像一个调色板,近处是澄澈的蓝,然后越来越浅,到再远的地方就有点灰蒙蒙的感觉,夕阳附近的色彩更丰富了,不同于近处天空的素雅,那边的云都像是被阳光焚烧了一样,是火红的,是橘黄的,仔细观察,好像还透着一点梦幻的紫色呢。

这道风景有一个真正的冬天,这儿的生命在十二月份都已经沉睡了,听不见鸟儿的窃窃私语,也没有松柏墨绿的身影,枯枝虽然挡不住沁骨的寒风,却能遮住本就不怎么明媚的阳光,下过雪后,土山更显的寂静,本就不多的色彩这是缩减的只剩两种,一种是雪的白,另一种是枯树的棕色,这是最冷的时候,这也是最寂静的时候,更是最美的时候。

我没有来到这个地方时,它称不上是风景,就是一片荒芜,而我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它时,它便是最美丽的风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