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柏林病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柏林病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柏林病人》是一本由〔美〕娜塔莉亚•霍尔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病人》读后感(一):「不起眼的伟大发现」

约莫两天就读完了,对艾滋病和艾滋病医疗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深感一个“跨世纪、跨时代的伟大发现”在当初看来是多么不显眼,也同样要面临“世俗生活”的烦扰——一个发现不因为其伟大,就超凡脱俗,而免于资金、第一作者、发表、论坛、新闻报道的困扰。

病人、医生、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殊为值得注意:医生与病人存在一种强烈的信赖和人文关怀(至少应当如此),而研究人员则应当尽可能远离具体的个人,以免其数据受到个人偏见的干扰。一句表述很有意思:病人有自己的战斗,研究人员则在制度里跋涉,医生努力把两方拉到一起。

研究过程的偶然性(柏林病人提供的灵感)和艰苦都展露无遗:这本书整体的笔调并非一个“光明伟大的发现”和“无数的英雄”,也并没有刻意渲染一路跋涉的“艰苦”,而给人一种日常感,大量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持续努力(夹杂着一些不体面的学界陋习),最终推动着艾滋病医疗向前进步。

同样,也谈及了艾滋病带来的污名化,以及其相对其他疾病在“烙印”、“标记”上的独特性。心理支持、去污名化同样也是极值得考虑的命题。

《柏林病人》读后感(二):补标

时间线有点混乱,上一本结束在AZT——艾滋患者的曙光,之前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听说过,以为有多臭名昭著呢,这次补充了前后的细节,这种药是霍维茨在研究抗癌药时众多失败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沉寂二十年后,被拎出来治疗艾滋,在艾滋爆发,完全没有有效药物时,是唯一的稻草。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很有道理,病毒RNA转录成DNA,整合入人类DNA,那把这个DNA链中断,不就能控制病毒了。再加上发明检测和支持AZT的都是美国政府,疫情很严重,也没公司愿意投注资源来开发能应对的药物,FDA就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核准药物,即使早期临床试验中有迹象这种药有剧毒。这种药物还是有他的价值的:打败了布罗德尔的“治疗虚无主义”,做到了很多科学家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可以治疗逆转录病毒!而且现在主流疗法鸡尾酒疗法还是有这种药。他的开创性研究,也是今天所有HIV药物的基础。

回到这本书,这两个柏林病人的故事,同样开启了艾滋治疗新思路,从依据布朗经验而来的基因疗法,到根基于哈恩发展出来的及早治疗,任何失败或成功的尝试都有借鉴的意义,最终都通往相同的地方。这本偏医学,有大量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致病机制的内容。

《柏林病人》读后感(三):在新药产生的背后

在艾滋病并不漫长医疗史之中,本书讲述的是两个关键性的柏林病例。即使作者有机会接触到主治医生本人,并对医患之间的关系进行非常细致的描述,甚至涉及到非常多的个人隐私,我们依然发现,病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主治医生所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病人的信任和配合。这种医患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看似稀松平常,然而,对于当时还是“绝症”的艾滋病来说,所涉及的争议性远超医学范畴。

在新药产生背后的黑暗面

医生必须首先获得“同情用药豁免”,试用完全没在人体实验过的危险药物, 一个柏林的社区医生,“邪恶”的给艾滋病人用了抗癌药物,奇迹般“治愈”了艾滋病,这种尝试,游走于法律边缘,更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然而,或许真正的创新就是这么产生的,是对规则的彻底蔑视的前提下的产物。本书还讲了学术界争名夺利的的暗黑面,真正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临床医生,在学术论文上的署名却非常靠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