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因死而生读后感1000字

因死而生读后感1000字

《因死而生》是一本由谢宛婷著作,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死而生》读后感(一):《因死而生》76页我想说

当我拿起这本《因死而生》,我在想是不是倒置了呢?

书名让我有种灰色调的感觉,看完序,却让我看到一份坦然、一份从容,一份让我寻找的遒劲,没有华丽的辞藻,前面的三篇序都是由亦师亦友的同事写下的,还有一篇自序,我在看序的过程让我对后续的正文有很大的期待,医生治病是天职,但是从心给患者和家属找到灵魂的指引,这是难能可贵的,医治病是外在,医治“环境”是升华精神,让我很敬佩。

救赎医患心境这事在我看来很难,渡人难渡己,人己共度需要很大的精神信仰,这份信仰是什么?是怎么感悟到的?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次听到“医疗委任代理人”这个名词,当自身无法做出治疗决定的时候,“医疗委任代理人”可以为此做出决定。“医疗委任代理人”从理性意义上讲,可以在紧急时刻做出最终的决定,从感性意义上讲,生命的终点交给上天,“临近终点的决定”交给他(她)。

家属是从感性角度出发,医护是从医学理性出发,二者相互融合、博弈或者针锋相对,双方都在思考、矛盾、挣扎、纠结,竭尽所能的去为病人做出实质性的引导,结果心知肚明,过程有坦然、撕心裂肺、可惜。。。

反思一下,当人生觉得不如意或者没有希望的时候,去重症病房看看,或许会释然一些,但是病人切身感受外人不可能懂,哲学或者信仰此时在病人这里是否通心?亲情、友情、爱情是否达意?

《因死而生》读后感(二):《因死而生》:安宁的善终思索

这是一位台湾医生谢婉婷的自述,作为照护临终病人的医生,她见过非常多的死亡,《因死而生》这本书中有着许多真实的案例,让我对死亡有着重新的思考。

痛苦地活下去还是安宁地死亡。许多医院中的重症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会做许多的手术,治疗。这些手术治疗并不是让他们恢复健康的,而是拖长他们留在世间的日子。也许这符合大多数的人的观念。无论多么痛苦,能活着就多活一天。但谢婉婷医生是反对这样的治疗的。

她作为临终照顾患者的医生,比起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他们更注重的是人性,是病人能否舒适的度过余下这段时光。很多时候,一些治疗除了让病人痛苦地活着之外,没有任何帮助。将痛苦的日子拉长,对一个弥留不久的人来说是否太过残忍了。然而,知道那些治疗只是延续痛苦,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进行那些手术呢?

谢婉婷医生遇到的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病人对家人,对世间还有太多的留恋,一种是家人对病人太过不舍,病人为了让家人好受一些,接受那些拖延时间的手术。他们并不是不知道那些手术无用,他们只是还没有做好分离的准备,对所爱之人太过不舍,没有办法想象失去一个重要的人以后的日子会有哪些变化。

当人生的起承转合写到最后一笔,人们面对的不是只有恐惧,还有无措。安宁照护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度过死亡这一阶段,更有尊严地离开,让生命最后一程更有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在思索更好地生,也在思索更好地死,临终关怀不仅对病人来说是之至关重要的,对无措的家属来说也是一种内心的抚慰。

人间的告别,每天都在发生。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带着痛苦结束这一段旅程,临终关怀是对生命的最后扶持,对于安宁照护的医生来说,陪伴病人安宁地离去是他们的责任,但同时,也离不开病人和家属的配合,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生非常重要,死也很重要。

《因死而生》读后感(三):如何体面的走向终点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说,中国人最不愿意谈到的两个问题:死亡和性。这本书就谈及了死亡的问题。当然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早晚都将会到来的。但是大部分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想不到自己到那个时候会是怎样,甚至也不愿意去想,去面对亲人,父母死亡的到来。 作者是没有办法避免去谈论死亡的,因为她是一名医生,甚至是做病人临死前的安宁缓和医疗的。每天面对的就是生死,是患者,是家属,是抉择,是伦理与法律。个人感觉这份工作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既要坦然的面对生死,又要给患者自己的同理心,希望他们能得到最好的照顾,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但是面对生死又没有多少人可以淡然处之,太过感同身受,则没法进行理性的医疗判断,太过冷淡,又变为了冷漠麻木,中间的尺度,实在是常人难以掌握的。 新生总是伴随着喜悦,可是逝去总是让人伤感。儿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的没法放手,患者甚至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让亲人安心。有的人死亡即是解脱,有的人受了各种各样的苦,也没有办法留下。 书中说我们现在是工业化起飞多年、老龄化踉跄而至、社会福利与老人照护却没能跟上脚步的现代社会,深以为然。老龄化逐步加剧,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当老人不跟孩子住在一起,如何养老,如何善终都从一家家的小问题,变成了社会的大问题。当然我们相信,随着社会需要和多样化发展,这些问题都将慢慢解决,完善。但是临终之时能否得到有效且让人舒适的照顾,在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完善解决。 作为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人,看完书也开始想,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养老院,医院,或者是在家里?即便年老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可是自己是否会悄无声息的死去,无人知晓,抑或是在医院里孤单单的消失呢。 总觉得在睡梦中死去是一件极幸福的事情了,年纪大了,无病无灾,睡梦中悄然停止了呼吸,不折磨别人,自己也不遭受病痛。不过事情并不能尽如人意,很多人临终前受了许多苦。也无怪医生在面对不治之症的时候,说一句想吃点什么就吃什么吧。既然医疗手段已经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了,那么在死前,好好感受一下人间的美味,感受活着的幸福,也能减少些遗憾吧。 其实对这本书,是有着更高的期待的,但是总觉得每一篇都写的有些短,没有真正的触到实处就戛然而止,有些东西没有说透,就开始了下一篇。生死之中的很多东西是那么复杂,纠结,难以抉择。 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人生观,但是极少数人才会有人死观吧。人无法选择生,但也许可以选择怎样死。死亡无可避免,那么如何体面的走向终点,不慌不忙,希望有人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示吧。

《因死而生》读后感(四):陪伴最后一段路

有时,选择是那么难,我们要怎样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呢?什么时候才是所谓停损点、放手的时机呢?决定不可能是迅速做出来的,尤其是困难的决定,我们总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信息,甚至在治疗中尝试着前进与改变,正因为在医疗上往往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所以在现实中摆荡是一种正常不过的。

没有经历过困难决定的人,不应该残忍的去批判他人的选择,有关于生命的抉择,不是只有放手与不放手那么简单,医生和病人一起经历放手前的痛与痛,远比看到放手的结局更珍贵,那一段难以放手的摆荡挣扎,闪耀着生命中最动人的牵肠挂肚。

逐步失去吞咽功能,进入轻微脱水状态,其实是人生终末之时,身体为了保护自己少受苦而启动的机制。减少摄食,不但可以减轻器官衰竭时的水分蓄积,也减少肠胃道的负荷,使得呕吐或使排泄量降低。而强行置入鼻子那会儿灌食物或是输注大量的点滴,不止破坏了这个自然的平衡,甚至会因为灌进去的食物而成为身体负担引发肠胃道出血,有些人更会在临终躁动的状况下,无意识的拔除这些让他不适的管路,而遭到家属或者是看护的约束。

我的姥姥今年98岁,前几天突然发烧,一侧的肢体失去知觉,目前处于昏睡状态,吞咽功能受损,意识不清,认不得人,听不清他人的语言,更不会自己说话,我们家里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也是尽最大的努力陪伴他最后的一段路,看着他的面容,在身旁呼唤他,然而他却没有回响,心中总是酸酸的,眼泪也是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自己还是在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好了,晚上偶尔会一时清醒一下,然后第2天就又重复之前的状态,发烧昏睡,意识不清。我给他买了鼻饲管,打算想要给他进行喂食,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种操作未必是最理想的,有可能会损害他自身的机智,可能会打破了平衡,但每每想到,我要是不这么做,可能真的会失去他,总还想再做一些努力,但又不知道如何是正确的。最后一段路真的是很难,很难去选择,很难去判断,很难去做。

有的时候陪伴临终的过程需要一点勇气,而那样的勇气又该如何去拿捏呢?在有限的生命内想要用怎样的方式度过这个发言权应该交还给病人,然后其他的人在参考病人的健康情形、可以提供的照护协助以及彼此对于成就这一件事的重要性做讨论。世界上的事每一件都有风险,如果把风险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方式都讨论好也准备好了,那么一起度过与承担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事情。

这真的是一个需要勇气而备受煎熬的过程,对于临终者和陪伴者都是充满了矛盾的心理,但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应该交还给临终者,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在身旁支持他,陪伴他,走完这最后的一段路。

《因死而生》读后感(五):放下才是慈悲

放手才是慈悲。我承认当我在谢婉婷的《因死而生》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被感动到了。生与死的选择,不管对于病人本人还是对于家人来讲,都是极为艰难的。活着是本能,但是当活已然成为一件不再有希望的事情之后,我们能不能够做到有尊严的离去? 谢婉婷是一位安宁缓和照护医师。在大陆这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名词。与其对应的是安宁缓和医疗,它所探讨的是如何让人好好地活到最后一刻,或者用一种我们更熟悉的说法来解释就是安乐死。这是在我们目前法律范围内不被允许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谢婉婷的从业经历与她笔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尝试去探讨这种方式在未来的可行性。实事求是的说,当一个人选择了安宁缓和医疗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被死神下了最后通牒的时候,所不同的是,有人在这个时候依然还想着最后搏一搏,而有人只想着安安静静的离开。说白了,这就是一道选择题,做题的人,除了濒死者还是活着的家人。如何去做选择,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的极好,好好死,就是好好生的终极表现。 在谢婉婷的笔下,死亡其实已经变了一种样子了。虽然很多人最后还是无可避免的迎向死亡,但是这种死亡所带来的不再仅仅是绝望或者悲伤。在她的笔下,有一位孔大哥,虽然罹患肿瘤,连进食也成为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他却一直坚持着用身体仅存的身体功能,非常认真且热切的生活着。他的妻子与儿子在面对孔大哥无可逆转的命运的时候,也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豪气,虽然日子没有很好过,但是都是过得去的,没有泛滥的泪水,也没有过多的忧愁。孔大哥最终死于肿瘤大出血,于睡梦死去,但是就在前一晚,他可是还喝了一碗鱼皮汤呢!看着孔大哥的故事,似乎死亡也并非是一件值得惧怕的事情,反正总是要来的,又何妨更洒脱一点呢?又或者如黄伯伯的故事。在他最后的时间中,他将所有的决定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小儿子,虽然他们真正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儿子的态度则是这是我的责任,没有问题,可以承担。黄伯伯人生的最后一段,儿子选择了为爸爸的生命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儿子的选择站在旁人的角度很难去评价,就像是谢婉婷也曾经因此陷入迷惘,在安宁缓和照护医师看来,让不能再承受维生医疗的人,在无意义的维生医疗中被带走生命,或者增添病人的痛苦,这是她们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儿子依然选择坚持,最终他的父亲死于两次洗肾的间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下,虽然最后的结果殊途同归,但是对于死去的与活着的人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在我的私心想来,让自己的父亲一次次在痛苦中从死亡的边缘强行拉回来,未必就是一件多么值得的事情,真实的痛苦在病人的身上,而活着的人可能求的只是一个日后的心安理得。 在很早的时候,我曾经对妻子说,如果有一天自己得了什么绝症,不免死亡,一定不要煞费苦心的去挽留,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有尊严的死去则是自己最后能够做的选择。如今,读了谢婉婷的《因死而生》,看了书中那么多人的故事,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毕竟放手才是慈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