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锦集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锦集

《戏很多的医学史》是一本由吴京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一):评《戏很多的医学史》

这本书是我近期的快乐源泉。不论是自己看还是围观读者的评论都很快乐。有惊悚派的,例如:“我的妈!用鸽子粪抹脚底也能治病啊!”“把病人一棒子敲晕然后开刀做手术?!”。竟然还有人发明了新词:传统西医!还有感人派:“真想不到青蒿素是这样发现的,真不容易但技术已经公开了。”“原来我们医学手段仅仅只治好了天花一种病毒……”“那个规范医生做手术前认真洗手的大夫好惨,被贬低去了乡下的小医院,但经过他手的产妇基本上都母子健康。” ,“感谢我生在21世纪!”

在漫长的5000年医疗历史上,惊悚的、搞笑的、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书真的太逗了。每中不足是书里的配图再多点就好了,或者图文的搭配再创新一下可能会更有意思!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二):2022032《戏很多的医学史》

打分:3.5(5分制) 读书起因是参加读书活动; 整本书的感观:说是医学史,更多是西方近现代医学史。(名字喊大了)第一章的前几节很多东西感觉就很不靠谱,类似那种杜撰猜测的东西不少。作为科普书,很不合适。后面以时间线讲了自文艺复兴以后近现代医学的发展倒是还好。所以打了3.5分。 今年读过两本与医学相关的书《抗生素的故事》和《为了生命闪耀之日》。一本书介绍了抗生素的发现以及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几种抗生素的发展。一本书则是现代医学下的伦理问题。 现代医学自文艺复兴开始铺垫,到19世纪末才真正迎来了大发展。麻醉,缝合,输血,护理,抗生素等的发展才使得今天的我们不必经历死亡率300%的手术室。(有时候真的觉得上个世纪实在是人类最残酷的一个世纪,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今天我们的技术很多还是在过去基础上的发展而非创新。)医学从最初开始便希望为人类减少病痛,西方有“希克波拉底誓言”,中国有“大医精诚”。西方人依托解剖学来加强对人体的认识,把病痛化作一个个问题,依着科学的方法猜测原因,确定原因,实验对比,解决方案,随着人类科学不断发展而不断解决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的医学发展也在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如阿尔兹海默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超级细菌等等问题。希望医学不要成为整容那样,把人类塑造成一模一样的人,那一天说不定是人类的末日。 来看看戏有多少: 南丁格尔不是因为水平高而作为护士出名,而是因为大英帝国表现太烂,只好树立典型。 当年的人胆子真的大,有化学家弄出点啥都去尝一尝问一问。拿镭来当装饰。医学上就是直接拿自己或者其他人实验了。 感谢本书让我在今天知道了X光,CT和核磁共振之间的区别。(哪天忘记就不知道了) 在阿尔兹海默症上,充分说明了人体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难以确定,原因和结果的复杂性。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在发展到发现微生物之前,就在多处提到了“消毒”。但是在发现微生物之前,西方人真会消毒吗?拿什么消毒?消哪门子毒?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三):创新是医学进步的第一要素

这是一本医学历史科普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看书有种作者面对面和你聊天的感觉,有时还不忘幽默一把,或是调侃一下,可以既轻松又有趣的去了解医学的历史。 医学的历史,首先从医学人文开始:医学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开始,这是一个仪式感,现在从事西医的人都会进行过这个宣誓。还有各大医学院校的蛇形手杖图徽介绍起来。 然后开始医学的治疗史,有古老的体液平衡理论,由这个不正确理论延伸出不正确的治疗——放血疗法。 由此可见,一个正确的理论多么重要,如何才能真实的判断治疗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呢,就需要去寻找证据。也就是循证医学,但是循证医学的出现却需要走很长的路。一直到近代才快速发展起来。这还是中国人推进的呢,不过却是在国外推进。 中间还说了外科的发展,理发师是怎么进展到外科医生的。怎么从黑色的衣服换成白大褂的,这中间有很多医生在努力,甚至致死都不能得到理解。直到是细菌的发现,无菌概念的产生,这时候大家才注意到,外科医生的手是会给病人带来细菌的,这时大家才开始注意手术的无菌。 听诊的由来也很有趣,是由一个有酿酒家庭的背景医生发现的,扣酒桶知道酒桶酒的多少,从而到扣身体知道身体积水的多少。看来复合型人才才是更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微生物的发现得借助于显微镜的出现,当然中间也是出了很多无私奉献的医生,做了很多实验,有的甚至拿自己和家人来实验,那是一个惨字了得。 护理的发展竟然是由一个富家女搞起来,当然默默无闻的黑人妇女同样做了相同的工作,但是却没有名声,主要是因为能调动的社会资源太少。所以有时政治地位高,或是有一群政治地位高的人更好办事。这就不得不说某些科学家,先搞假数据发高质量文章,获取学术地位从而获取政治地位,再来搞学术,想想就觉得套路太深。 介入的发展也是一样,有一个医生竟然拿着一根管在自己身体的血管捅来捅去,还是活体试验,真是不要命。不过真是他的疯狂,打开介入治疗的新篇章。 当然微生物是重点介绍的,因为人家历史的疾病大流行就是和微生物有关,比如鼠疫,霍乱,还有疟疾。重点介绍了抗生素的发现,这对很多当时无效的感染有了治疗的办法。我国的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为了治疗疟疾做出来巨大贡献。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医学的发展史,不过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医学的发展需要机遇,还需要勇于创新的理念,以及孜孜不倦的努力。 创新是核心,没有创新,医学就不能得到快速发展。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四):医学史上的“热帖”

翻开吴京平的《戏很多的医学史》,处处都是吸睛的标题:《恐怖手术室:300%的死亡率》、《准妈妈的鬼门关:保大人还是保小孩》、《正常与不正常:飞越疯人院》、《在健康人脸上动刀:医疗整形》……桩桩件件都是大事,医学史上的重大进展也的确是“戏很多”。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吴京平深挖医学史背后能引起热议的话题,以说书式的热情将始末娓娓道来,让人听着听着就入了心。 医学史上的“热帖”不仅在当时广受关注,在今天同样“脸熟”,比如经常出现在狗血剧中的“保大人还是保小孩”。在古代,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确定:保小孩。因为古代女性都是自己生小孩,倘若到了请医生的地步,通常是母亲已回天乏术,剖腹取子赌一把孩子还有救。女性分娩是鬼门关,上过医学院的医生接手了接生婆的工作,试图应对各种困难的情况。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产钳曾是发明者张伯伦家族的大机密,为了不被同行窥见,他们接生时赶走外人不说,还要制造大量干扰声,就这样保密了100年。过去的剖宫产手术也极不安全,麻醉和抗生素普及之前,这样的手术是致命的。随着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倾向于主动选择剖宫产,但这未必是对母婴最好的选择。 关于美食的话题永不过时,医学史上也有许多故事是跟吃有关的。最耳熟能详的,大概是得了坏血病的船员和维生素C的关系。找出疾病的真正病因,这里面用到了医学史上第一个对照实验:分组投喂不同食物,来比较发病率。19世纪的日本水兵头疼的却是脚气病,当兵前,他们在家乡只能吃糙米饭,能在船上吃到白米饭是相当知足了,哪知,正是打磨过的精米失掉了宝贵的B族维生素,是致病的罪魁,食不厌精对于健康未必适用。还有最最可怜的糖尿病患儿,当时的医生认为,既然肥胖容易得糖尿病,节食减肥就解决问题了。于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被折腾得越发面黄肌瘦。直到胰岛素的发现,才让青少年糖尿病患重获新生。 展望医学的未来,我们和过去的人类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我们在设想干细胞移植、基因编辑技术、AI工具的应用前景,他们在设想在脑子和心脏上动刀、透视身体内部病灶、定制特效药,在所处的时代,都是困难重重的高精尖技术。像是心脏手术,仅仅一百年前,提出这一构想的医生还在苦苦寻找敢于下刀的人。心脏不能停跳,那要如何做手术呢?挑战技术的极限,突破性的尝试颇具想象力:低温手术、人工心肺机,更有堪比科幻电影的名场面:连接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管,让后者充当活体心肺机。愿意尝试的“活体心肺机”何尝不是救人心切!当然,其中也有伦理争议。当下的医学发展,同样伴随健康的愿景、勇气和想象力、以及伦理探讨。至今还无法攻克的疾病、事关公众健康的难题、普通人对于健康和长寿的期许,都让医学史的发展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闭门造车。我们希望了解的“热帖”,科普推广、共享信息、参与探讨的“加戏”,或也是科学进步的助推。 ——壬寅年读吴京平《戏很多的医学史》

《戏很多的医学史》读后感(五):戏很多的医学史-让我们重新认识人类走过的路

吴京平老师的语言风格非常有趣,这让原本严肃又艰难的医学史变得格外吸引人且十分易读。这是一本应该买回家放在书架上,随时需要就翻一翻的那种书。

原本对生物医学不了解的我现在明白,原来西医也是从哲学思想发展起来的,原来自古巫医不分家。

公元二世纪的盖伦重视解剖,是影响后世最大的医师之一,但他也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发明了影响后世一千多年的“放血疗法”,即不管什么病咱都先放点血试试,要是没效果那就再多放点儿。

爱德华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来对抗天花,从而人类第一次战胜了病毒。

英勇的南丁格尔重新正名了英国的护理学,名扬全国。但另一位女护士玛丽西可也在战场上救死扶伤,而且是无差别救治但她最后死于贫困潦倒。

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鼠疫席卷亚欧大陆造成近一千万人口死亡。

公元十四世纪,黑死病(即鼠疫)再次席卷欧洲,造成两千五百万人死亡。

公元二十世纪初,我国东北爆发鼠疫,造成六万人死亡。

据估计,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青霉素每年救活一千万人。

胰岛素的发明让全世界的糖尿病人能吃饱饭了。

音乐精灵莫扎特,乐圣贝多芬,舒伯特,诗人海涅,印象派画家高更,梵高,哲学家叔本华,尼采,大文豪福楼拜,莫泊桑都死于梅毒。而梅毒风头一时无两,竟成为了某种古怪的荣耀象征。

对于精神疫病的治疗和讨论,最后竟能到达哲学高度,什么叫正常,什么叫不正常?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精神类疾病注定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的。

现代大部分人对于这些历史并不了解或者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已,其实这反映出了人类的进步,因为绝大部分人可以不必关注这些就可以平安的生活。但了解这些历史无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走过的路,甚至人类的情感。

人类的医学史说到底是人类的发展史,是人的历史。人类风雨飘摇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海浪掀翻,但却依然惊险且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而那些改变时代的人们,挽救人类的人们,也渐渐被大众忘记,从而成为了一个个书中的名字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