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老》影评摘抄

《不老》影评摘抄

《不老》是一部由孔维能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老》影评(一):平淡也许就是见证时间的过程

平静如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就是见证时间的过程

看爷爷奶奶的生活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五味杂陈,有爱情的忠贞,有对时间的无奈,有抵抗病魔的心酸,有对过去的眷恋,虽然是淡淡的,但这就是生活。

同时两位老人家也很可爱,爷爷人很好都不怎么会生气,奶奶有时说话语气不太好,爷爷也只是笑笑就过去,而奶奶是一个急脾气的人,虽然看爷爷行动不便着急,却也时时刻刻照看着爷爷的起居。

不管什么原因,面对要离开老屋爷爷奶奶的态度总是挺一致的,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也许这就是相处久了很容易 爷爷说:“我从来没动手打过她,你奶奶也没有骂过我。自己选择的吵架也丢人。”这句话说到人心坎里,相濡以沫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一辈子走来不容易,希望能和爱的人相扶到老。

再有一点是有些技术上的小瑕疵很容易被看出来,不过后面得知全是导演自己独立成片的,就暂且不在这里减分了。

最后说一句,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花时间在这看导演爷爷奶奶的时间不如回家陪陪自己爷爷奶奶了,我想如果真有这样的效果,那这个纪录片也挺成功的。

《不老》影评(二):电影艺术的魅力是能改变时间

映后QA的时候,主持人问导演什么契机创作出了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回答说:最初是没有想到要拍摄纪录片的,单纯的是想记录一些爷爷奶奶的影像,然后在第二年的春节放给他们看。

看完影片,导演的一席话让我更加感动,就是这样纯粹的创作目的,影片才会如此打动人心,在观影时也同样能感受出来导演的真挚。因为本身也是一名导演,我时常苦恼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能让观众喜欢、能让竞赛评委感动……无疑是在毁掉自己的初心,我在陷入这种功利性的漩涡的时候,《不老》给了我一次善意的警钟,也让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当然再回到观众的角度,影片拍摄于云南,展现的云南的农村生活与小时候生活在四川农村的我几乎一样。土壤、房屋、炉火、鸡的苦胆、叶子烟……都让我觉得如此熟悉,越是见多了高楼大厦,这些影像就越觉得亲切、向往。里面的人文气息,舒缓的生活节奏,让我十分想逃离城市的生活,去感受影片里所提到的二十四个节气。但我的确也这么做过,我时常会回到农村老家感受生活的宁静,所以观看影片时,不知是在电影里还是生活中,而我也在思考是应该拍摄电影,还是在应该“记录”生活?

影片里爷爷奶奶都已年过八十,爷爷有患有严重的腿疾,尽管如此还要上坡下坡,但爷爷仍然不愿意离开老屋,去平坦的新家。影片里对此似乎没有解释和答案,但我的理解是,这座老屋,也已经是他们的“家人”,自然也不会舍弃家里的任何一员。就在昨天我还问了问自己的母亲,外婆家的老屋还好吗?母亲说早已拆完了,盖上了新房。就是这种遗憾,我知道我回去再也见不到记忆里小时候生活过的木屋了。真可惜没有像导演一样去拍拍它,“留住”它。

爷爷的生活愈加地艰难,但影片在这个时候,时间开始倒退了,爷爷的笑容更多了,腿疾也好了。时间再次倒退,爷爷奶奶能开心地跳起舞来。影片回到八年前,大家在一起吃着春节团圆饭,爷爷奶奶也越来越年轻,没有疾病困扰。看到这里,我被电影的魅力打动了,杨德昌导演说过一个概念:一部电影等于三倍人生,这就是电影的魅力。而在这里,电影的魅力还有一个概念:我们谁都不能改变时间,而电影可以,它能暂停时间,能让时光倒退,能让时间永恒。就是因为这样的魅力,在映后的时候导演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答案:

“后面才知道影片里的爷爷在几个月前去世了,而导演为什么没有在片尾字幕里加上框呢”

(片尾字幕人名加框,则代表人已离世)

导演告诉我说:

“爷爷在我心里就像片名《不老》一样没有老去,也没有离去过。”

《不老》影评(三):15FIRST|一场关于爱情的探讨·对话纪录片《不老》导演孔维能

采访|小陀螺

编辑|Y sir、木子君

关于生死的问题我也有和爷爷奶奶聊过,我爷爷之前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但是很遗憾我没有录下来,他说就是怕他先走了,我奶奶没人照顾,我奶奶就开玩笑的说:“你就是个累赘,还照顾我呢,你自己都照顾不好,还不是我来照顾你嘛”,他们会经常这样拌嘴。

《不老》|孔维能|中国|100min|纪录片

纪录片简介:在农村生活的爷爷奶奶,年过八十依然种地,住的老屋已经成了危房,爷爷因中风而腿脚不便,一年四季,死守老屋,他们会经历什么?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若时光倒转,他们变得年轻,他们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

孔维能在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映后现场

木子君:这是您第一部纪录片吗? 孔维能:对的,第一部,以前都是一些短片,有剧情短片也有微纪录片,所以这是第一次参加FRISR,也是第一次创作长篇的。

木子君:当时是何种缘故想要拿起摄像机拍摄自己的爷爷奶奶? 孔维能:就是想给爷爷奶奶留点影像吧,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离家很远,我家在云南,我在东北上学,相当于从中国的西南跑到了东北,由于很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然后爷爷奶奶就很舍不得我,每次过年回家待不了多久就要走,有一次我爷爷就说了一句:“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见到了”,听到这句话就特别难过,也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就想到了把他们记录下来。

木子君:画面中影像应该不是最近的内容吧? 孔维能:是的,是13年的,每年过年我都会拍一点,然后第二年给他们看。

木子君:你在拍摄过程中会遇到让你苦恼的时候吗? 孔维能:这个倒没有,他们特别配合,因为他们知道这不存在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所以我每次拍完会给他们看,他们也很开心。其实我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讨他们开心,因此一直拍摄下来倒没有那么的苦恼。只是说在决定把它创造成一个长篇的时候会不知道怎么去创作。

木子君:那之后又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 孔维能:就是看这种导演的片子,学习他们怎么去开头、怎么去结尾、怎么去布局。

木子君:影片中使用了24节气这个是如何构想的? 孔维能:节气的运用这个是来源于爷爷奶奶,他们这一辈子从年轻的时候种地到现在,他们对于节气的了解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说“庄稼人你要不识节气,你就种不了庄家吃不上饭”。所以在结构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他们平时的那种谚语、顺口溜之类的,但是回头找会发现他们那些顺口溜每个月就一句话,有的是好几个月总结一句话,所以就很难去把素材串起来,因此最后就只能用节气这个概念化作字幕作为结构。

木子君:影片使用了倒叙的意义是什么? 孔维能:倒叙我一开始是想着把所有的春天都拿出来作为一个短的片子,当时取得名字叫《如果春天倒着走》,从2020年到2013年这样把日子倒回去。因为对于爷爷奶奶的衰老我是一直见证着,从他们特别活泼特别有力量的一面见证到他们牙齿掉落、皱纹加深、耳朵不好使,就一直有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每年回家的时间也不多,每一年还是不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变化,但是我把这些素材拼凑在一起后,就会发现时间在他们身上的印记会越来越重。所以我就有一个私心,从2020年倒回去,8个春天是不是就能感觉到他们越来越有力量。并且也不希望大家最后看到的是爷爷奶奶衰老的模样,我其实从心底是不太希望这样,我还是觉得衰老特别可怕,衰老就会面临着各种问题,病痛、孤独、很无力的感觉,所以希望他们可以年轻可以不老,所以整个故事我就选择把它倒过来讲述,画面中看到的就是爷爷从一开始走路都很费劲到他能够很轻松的完成重活,所以我是在影像里有这样的一个私心。因此一开始就是来源于《如果春天倒着走》这样的创造构想,但是在看完2020年一整年的素材后,还是决定做个四季的长篇,先讲他们这一年在衰老,在和岁月抗争,然后再讲他们过去的故事,越来越年轻的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木子君:影片中经常听到奶奶会把生死挂在嘴边,你在拍摄的时候心里会受到影响吗? 孔维能:其实我已经习惯了,在他们60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生死挂在嘴边了,我们那边有个习俗就是60岁老人要做棺材,寿木,整个村都是一样,所以在做的时候,可能心里就会想着可能明年说不好就会去世了,所以现在已经说了20多年了,他们已经很坦然了,觉得死了就算了,也不是多大的事,我就觉得他们对待生死的态度还是蛮淡的,包括爷爷是6.25他去世了,但是他走的时候没有什么包袱,我奶奶告诉我的,爷爷去世前很多家人围在身边,爷爷这时候就说到我要走了,你们也别挂念着我,我也不挂念着你们,就这么一句话,去世前几天心态还特别好,爷爷看到邻居过来都还是笑眯眯地看着人家,哪怕不舒服也还是笑着的,那段时间的状态就仿佛一切都看淡了,就已经准备好了的那种感觉,对自己的离开已经意料到了。我奶奶也是,和家里人说话都是“死不是多大的事”、“死了算了”这种。但是关于生死的问题我也有和爷爷奶奶聊过,我爷爷之前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但是很遗憾我没有录下来,他说就是怕他先走了,我奶奶没人照顾,我奶奶就开玩笑的说:“你就是个累赘,还照顾我呢,你自己都照顾不好,还不是我来照顾你嘛”,他们会经常这样拌嘴。

木子君:对,我觉得好像都这样,好像你这样一讲我家好像感觉也是这样的。 孔维能:对我觉得这些细节还蛮有意思的。

木子君:嗯是我爸妈也是这样。 孔维能:他们感情特别好吧。

木子君:对,就是一般只是我妈说我爸,但是我爸不说话,就是尽量不去跟她吵。 孔维能:挺好的不吵架。那他们对你应该没有特别多的,比如说家庭方面带来的那种负面影响,并没有吧,您应该是生活的特别幸福的那种。

木子君:对。因为好他们像就是那个样子,然后又很照顾我,而且可能我们家,我不知道别人家是不是这样,他们现在两个人有一点就是更爱彼此,就是他们的感情是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好,然后更多的现在可能他们会对自己更好一点。可能以前状态是我回家我想吃什么是以我为主,那可能现在回家之后,想吃什么是以他们两个人为主,我觉得他们好像是这样子的一个状态。 孔维能:对你的这种感情观念有没有影响?比如说爱情观或者婚姻观有没有?所以你觉得他们那种状态是不是你向往的或者你期待的?

木子君:肯定,但是这种东西对我而言,我觉得是考可遇不可求,就很难,因为现在尤其像我们这个年纪情感的这种认识是很难达到像他们那么纯粹。 孔维能:对。我们现在对物质好像高于情感。

木子君:你这个成片在那一年? 孔维能:大概今年4月份。

木子君:那时候爷爷还在,那你现在再看这个片子会有不一样的情感触动吗? 孔维能:爷爷去世那几天是不敢看的,一看就会控制不住,但是葬礼结束之后回到北京,我就觉得像个梦一样,这像这事没发生过,好像我只是回家去做了一个梦,所以后期回到北京我又再次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了很多遍,每看一次我就觉得爷爷就在身边,我觉得他还活着,所以我特别后知后觉,当我真是认识到爷爷去世了这件事是在爷爷去世后的一两个月,我现在都还没完全接受爷爷真是不在了,有的时候晚上做梦还会在梦里和爷爷互动,然后醒来虽然我知道爷爷不在了,但是我不愿意承认这个真相。我觉得在影像里他们都还活灵活现的,我为什么要接受他们已经去世了。但是我回家,看到家人在他的坟前,我才会晃过神。奶奶也是,因为她照顾爷爷很多年,她有的时候出去溜达一圈还会下意识的想着爷爷是不是需要她,会下意识的回来,但是回来会发现屋里是一口棺材,爷爷躺在里面。有的时候奶奶会觉得没事情干,因为这么多年都是奶奶照顾爷爷,去哪里心里都装着爷爷。

木子君: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但是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你在影片中呈现的不算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孔维能:其实我有采访他们,说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很长一段,就比如说我爷爷他原本娃娃亲的对象是他大舅家的女儿,奶奶的原本娃娃亲对象好像也是亲戚,他们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先见面,他们俩的父母都是有一半去世了,机缘巧合他们的父母先在一起了,然后说反正父母在一起才有了完整的家,不如我们也在一起吧,这样才走到了一起,在相处过程中他们也相互喜欢的,对于指腹为婚的传统,他们也是有所抗拒的。

木子君:爷爷奶奶的感情会让你对爱情的理解发生变化吗? 孔维能:有,他们相处几十年了,没有相互辱骂过对方一句话,我觉得爱情本来的面貌就应该这样的,生活中拌嘴很正常,但都是嘴硬心软的,这真的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我爷爷奶奶有的时候还会说我我爸我妈,因为我父母他们吵架特别厉害,他们就会说我完全无法理解你爸妈这种过日子的方式怎么还能把日子过下去,说什么吵架的时候把几代人都骂进去了,我和你爷爷就从来不会说着这种重话。我爸妈还会相互较劲,说谁干得活多谁干的少,奶奶就会说你爷爷就从来不会,爷爷还会夸奶奶“小脚也能踩碳”,就是夸奶奶能干,当然奶奶也愿意和爷爷一起分担,但是所以我爷爷奶奶和我爸妈他们两代人的感情彼此是不太理解的。我爸我妈还会说他们连嘴都不拌一句,没有生活的激情怎么过的下去。但是我就觉得我的爱情观里爷爷奶奶的感情才是特别理想的。选择点到为止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故事我不想用采访去说出来,因为采访的内容如果我没有相对应的画面去匹配,单纯放两个人坐那里说话,我觉得挺干的,失去了他们故事的美好。

木子君:你的片子里,我觉得是有一点刻意模糊掉你的存在,因为其实很多纪录片导演他在做纪录片的时候,会放一点自己进去,比如说是自己的声音,或者是在剧情里面比较常见的,他们会刻意的去放一个自己在作品中的这种感觉,但是你的作品好像比较少。我不知道那个去拿钥匙开门的是不是你,你好像很刻意的去避免这个事情,为什么? 孔维能:因为记录嘛,我理解的就可能哪怕是拍自己的家人,我觉得我在呈现他们真实生活的时候,我尽可能的是表达我不在场的时候。我就想告诉大家,在我不在场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当然就是摘不开,我毕竟是拿个相机在那站着摘不开,所以是我是尽量的保持这种观察或者旁观的状态,但是需要我进去的时候或者需要我引导的时候,我还是会干涉还是会介入的。

木子君:我是看完片子之后去看了豆瓣评论,然后我看到一条评论是说从片子里面觉得导演非常的冷漠。 孔维能:我看到了那个。就是比如说爷爷下坡为什么不去扶着他?或者去帮帮忙。

木子君:对,最后是爸爸去背爷爷,其实我在看的时候也很害怕,好想上去帮他一把。包括就是说爷爷让奶奶帮他提鞋子,然后奶奶又不帮他,然后爷爷就只能光着脚去走,这些地方好像无论是我或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熟悉的人,选择不帮忙,大家可能会理解一些,但是如果说是作为孙子然后不去帮他们只是在旁边看着,大家可能会不理解,那你怎么看待这个评论? 孔维能:首先因为你刚才说如果作为一个不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可能作为一个别的人,那其实我反而可能会去帮他们,因为在跟别人的相处上拍摄人家,我觉得是一种有功利性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拍别人需要帮忙做介入的时候,其实我是挺愿意去介入的。那因为拍的是爷爷奶奶,首先爷爷奶奶他这样的生活,比如说下坡,然后父亲背他,然后说提鞋,这样的我觉得他因为不是一次两次,但是呢我只是记录下来这一次,那你怎么就知道我没有把它放出来的那些片段里,我没有帮他们呢,而且我去帮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嫌弃我的。我去扶他们,连我爸都嫌弃我,爷爷也嫌弃我,奶奶也说你别碰他让他自己来。就是因为我介入了,就是抛开摄影机,我真的是在生活中去主动去想帮助他们的时候,他觉得我碍事。他觉得因为有我的存在,可能会让他分神,让他好像有了依赖一样,会让他自己心里没数了。反而我不干涉他自己,用拐杖自己试探性的走的时候他心里有数。我觉得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生活,因为你看一部片子,你只能是从片子里面去了解别人,因为你的生活别人是看不到的。

木子君:那当你把自己的家庭、家人向大家曝光,你有没有什么担忧? 孔维能:有过这样的担忧。就是因为之前也跟爷爷奶奶谈过,我说爷爷奶奶我如果把你们的这些我拍的影像给别人看会怎么样?你们会同意吗?他们非常支持,他们说行,你带到北京去,你让北京那些人知道我们是这样过日子的,知道你爷爷奶奶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们这么大年纪了,反正也出不去也跑不太远,那你把我们带到北京去,见更多的人那不也挺好,但是后来我成片之后参赛之后说要展映,然后其实我有一点担忧,我怕因为网络上还是有很多的那种就是不友好的人,我怕他们伤害到我爷爷奶奶,就是会评论这样的一对老人,但是还好,他们都还蛮喜欢这对老人,觉得爷爷奶奶蛮可爱的,那反而批评到我身上来了,然后觉得唉还蛮好的。

木子君:剧情片和纪录片你更喜欢那种类型? 孔维能:剧情片。其实如果是作为观众的话,我更喜欢纪录片,但是作为创作者我更喜欢剧情片,因为创作纪录片是件很难的事情,生活经历或者生命经验都非常有限,我觉得我驾驭不了这样的方式。但是做剧情片,因为你可以虚构,你又可以有更多别的可能,比如说我剧情片可以是以故事为主的,可以是以状态为主的,那也可以以实验为主,它有更多的可能。倒不是说纪录片没有这种可能,只是说我对纪录片的了解或者是学习还没有到达很高的那种水平。

木子君:之后有没有什么新的拍摄计划? 孔维能:嗯有。但是偏向于剧情片,因为我对纪录片的创作,我觉得还是讲缘分吧讲机会,就是我觉得创作纪录片不能太刻意,我比如说我要去寻找一个主题,寻找一个人,我可能是要遇到这样一个人,然后或者遇到这样一个有故事的或者事件,让我感兴趣了,让我有记录的冲动了,我才会去记录,所以我接下来创作可能更偏向于剧情,当然如果遇到了说很有意思的人和事,想让我有冲动拿起摄像机的时候,我还是去做纪录片。

木子君:谈谈这次来FRIST的感受? 孔维能:因为是第一次来,来之前其实还蛮紧张的,因为有好多场,比如说返场谈,然后有活动有沙龙要参加。我本来就是那种很闷的人,很内向,也不知道怎么说话的人,就是来之前特别紧张,不知道怎么准备,但是来了之后就发现这个氛围就特别好,因为都是一群热爱电影的人在一起聊天啊什么的。然后来了之后就是跟很多人聊天,然后他们也都特别的友好,而且就是在我要表达的时候他们愿意听,对,其实我也是一个没有什么自信的人,就在以往的时候我说话一旦有人插嘴他就成功了。我就会闭嘴,但是在这儿没有人说插嘴,他们会认真的听你说完,对我而言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体验,我觉得在这里跟热爱电影的人一起真的特别幸福感爆棚,尤其是看到自己的片子在大荧幕上面对观众,虽然说也紧张,然后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在大荧幕上放自己的片子,应该是每个电影人最骄傲的事情。

木子君:这次看到自己的片子放映,然后有很多人去看,而且对这个片子进行探讨。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孔维能:我的感觉就是挺好,他们愿意来看愿意来探讨这样一个片子,我觉得蛮好的,但是呢我又同时觉得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利嘛,就好与不好我都不会太在意。

木子君:感谢您接受木子记录的访谈,谢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