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摘抄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摘抄

《妄想粉碎计划》是一部由吴瑭执导,周冰倩 / 崔一帆 / 闫毅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一):写给毕业电影的「最后一条」

可以看电影啦!

我们拍的毕业电影,终于在B站上映了。朋友圈再一次为「妄」而躁热,这像是一个仪式,昭示着毕业电影这件事,从2020年夏天到2021年秋天,可以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我们的两场放映只招待了不到一千名观众,很多没抢到票的朋友也希望能看到这部属于大家的电影。当时我们也差一点,就把室外加映的计划落实了,可是最终没能实现,算是遗憾。现在上线,总归我们可以「云上相见」。

欢迎大家在B站搜索妄想粉碎计划观看,以及希望大家能到豆瓣给我们评分~ B站链接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二):走心但仍然可以在我们心中再深入挖掘的电影(有场景剧透,慎入)

本人华科学子一位,有幸借着友人的东风翘了课看了首映,觉得不虚此行。导演十分走心,有一些不足,但是瑕不掩瑜。

全篇主要讲述三个即将从华科毕业的"大四loser"的一场心灵冒险和自我的救赎。(避免剧透太多,就不多说了)

导演看到并且挖掘了以华科学子为代表的,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困顿和迷茫,并且借主角三人之口之手,道明并且打破它们。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妄想,并想方设法予以粉碎,他们原本是消极的,劝退的;但是一方面在他们劝退他人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过往年轻的自己;另一方面被他们劝退的人们也在看似荒诞,但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中,看到了自己的真实。(大多数人的苦恼果然还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最终大家都在一幕幕生命的进程中拨开云雾,粉碎不切实际的妄想,直面真实的现实。(只是不知道剧中人物,妄想粉碎计划的成员们,是否有想过粉碎自己这荒诞不经的狂欢呢?诸君见仁见智吧)

优点:

1.直面大学生们内心的痛点

2.镜头拉有亮点(李来和许摊牌那一幕)

3.部分人物有特点,鲜明饱满(许和姜爆发矛盾那一幕)

4.音乐和mv片段好评

5.演员总体演技在线

自己觉得还有可以提升的点:

1.情绪感染力不够:爆发矛盾的冲击力不够强。如果说是什么让这几个人的大学生活如此拧巴,其实就是他们爆发矛盾的过程中,被对方揭穿的,放不下又做不到的痛点,压抑了如此之久的情感,反应在表演上也许还有些不够(可能个人情感比较丰富,所以用自己去对照觉得不够吧哈哈)

2.戏剧化和现实结合的处理还有些不够:其实在华科的人都知道其实大多数华科学子压力很大,学业很忙,戾气有时候也是很重的(不针对任何人,只是个人体会);那么其实剧中人物很多离经叛道的行为在现实是哪怕一次有可能收到比较严重的后果的,至少在收场这些事件的时候,还是理想化,且过于温柔了

3.某些片段的表演还是略显生硬,不一一举例,大家在剧中体会即可(但是真的还是瑕不掩瑜,大家的演技总体在线!)

4.对于主题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比如,对于妄想,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应对,没有了妄想粉碎计划的人的帮助,没有了这些经历,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更加本源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答案当然剧里有给出,但是私以为剧情对这些答案的挖掘和诠释,还不够。

5.最后的结尾略显仓促,包括姜和母亲摊牌,原本可以给出一些关键对话的特写(我觉得这个倒是可以做一些文章,因为能来到华科的大多还是在自己那边的别人家的孩子,姜是如何转变,和自己和解,和家人坦白,其实是部分人想要寻找榜样的);大家的转变有些突然,而且前面人物的突然出现,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联系,有些突然。

结尾:笔力有限,学识粗浅,只是谈谈自己的想法。总体还是觉得十分走心,瑕不掩瑜的。诸君请在电影中见仁见智吧~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三):关于毕业

看了很多电影但基本都不会花时间写评论,第一次的长评只为毕电!

那年夏天,我们一同走进这茂密森林,在懵懵懂懂的摸索中成长,慢慢地就从新生走到了毕业生。玉兰花开四年,东九小吃街拆了,韵苑生活区也拆了;光谷修好了,地铁也通了;校车由小绿变成大熊猫了,院楼翻新了,光电大楼也修好了……而我们要离开了。 毕业电影现在是每年都有,去年因为疫情停拍一年,基本上每年都会关注毕业电影。还记得18年《同学帮帮忙》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候,当时觉得毕业还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而现在我就已经坐在修好的光电大楼看属于我们的毕业电影的点映了,不得不说时间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毕业电影是一项大工程,要想以一个低成本制作出能被毕业生们喜爱的作品是非常不容易的,主创们不管是剧组还是主演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好多天没见过lwl了(昨天学院毕业典礼结束后兄弟们还去剧组看望他,怕他猝死在剧组)。 电影以“粉碎妄想”作为切入口,呼应18年的“帮帮忙”,讲述了由郭浩、姜来、许枝三人组成的妄想粉碎工作室帮助三个同学粉碎妄想的故事:第一个是粉碎计算机专业同学转人文社科的妄想,工作室通过让其感受哲学的晦涩难懂以及广电拍片剪片的疲惫崩溃打消其对人文社科的美好想象,这个故事拍的形象生动,在引人大笑的同时也在揭示文科类学生的苦闷,打破理工科关于“文科养老”的固有印象;第二个是粉碎plan z乐队主唱想要留住乐队签约公司的妄想,工作室通过让主唱认识到自己更喜欢的是音乐而不是乐队,就算没有了其他四个小伙伴还是可以一样地去做音乐,这个故事感觉有点牵强,也没有那么的接地气;第三个故事是关于粉碎男朋友是好男人的妄想,这个故事太狗血了,至于多么狗血大家自行体会,而且通过女主的情感共鸣会给人一种“学长是渣男”很普遍的错觉,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关于演员,今年的主演只认识黄哥,但其他的客串的例如教我们水彩画的广电团宠“甘老师”等有很多也认识,整体的颜值和演技都还在线。至于主演则是非常喜欢郭浩以及许枝俩个角色扮演者的表演,他俩的表演十分自然,感觉都能直接作为演员出道了。 关于后期导演lwl,李奥文龙又称李二叔,他是我们的hxd,在新闻学院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基本上人人都会“lwlnb”。近些日子,二叔被“lwl剪片子”的魔咒所控制,在剧组潜心闭关修炼,最终在点映前二叔给毕业电影画上了一个句号,完成了一个让大家喜爱的作品。首映仪式上,二叔穿着一身帅气西装,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憨憨地走向舞台,那孤独的背影映射着强大,那矫健的步伐透露着轩昂,那响亮的声音侧漏出霸气,手机屏幕那端的兄弟们像父亲一样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在此,我只想说10000句“lwlnp”。 在学校踢了三年的华工杯,很荣幸作为一名新闻足球队的队员参加毕业电影的群演工作,哪怕只有0.5s的画面,也值得让我在多年后看到这个电影回想起自己三年和兄弟们踢过的所有比赛。电影有那么多的群演,我的名字被放在群演第一个,怕不是二叔默默地给hxd加上去的,“lwlnb”。 毕业电影已经越来越好了,希望每一个毕业生也都越来越好,找到自己的方向,活的开心精彩。 少年路远,未来可期! 毕业快乐! lwlnb!lwlnb!lwlnb!

毕电点映

学院毕业典礼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四):关于毕业

看电影不喜欢写评论的我的第一篇长评,献给毕电。

那年夏天,我们一同走进这茂密森林,在懵懵懂懂的摸索中成长,慢慢地就从新生走到了毕业生。玉兰花开四年,东九小吃街拆了,韵苑生活区也拆了;光谷修好了,地铁也通了;校车由小绿变成大熊猫了,院楼翻新了,光电大楼也修好了……而我们要离开了。

毕业电影现在是每年都有,去年因为疫情停拍一年,基本上每年都会关注毕业电影。还记得18年《同学帮帮忙》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候,当时觉得毕业还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而现在我就已经坐在修好的光电大楼看属于我们的毕业电影的点映了,不得不说时间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毕业电影是一项大工程,要想以一个低成本制作出能被毕业生们喜爱的作品是非常不容易的,主创们不管是剧组还是主演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好多天没见过lwl了(昨天学院毕业典礼结束后兄弟们还去剧组看望他,怕他猝死在剧组)。 电影以“粉碎妄想”作为切入口,呼应18年的“帮帮忙”,讲述了由郭浩、姜来、许枝三人组成的妄想粉碎工作室帮助三个同学粉碎妄想的故事:第一个是粉碎计算机专业同学转人文社科的妄想,工作室通过让其感受哲学的晦涩难懂以及广电拍片剪片的疲惫崩溃打消其对人文社科的美好想象,这个故事拍的形象生动,在引人大笑的同时也在揭示文科类学生的苦闷,打破理工科关于“文科养老”的固有印象;第二个是粉碎plan z乐队主唱想要留住乐队签约公司的妄想,工作室通过让主唱认识到自己更喜欢的是音乐而不是乐队,就算没有了其他四个小伙伴还是可以一样地去做音乐,这个故事感觉有点牵强,也没有那么的接地气;第三个故事是关于粉碎男朋友是好男人的妄想,这个故事太狗血了,至于多么狗血大家自行体会,而且通过女主的情感共鸣会给人一种“学长是渣男”很普遍的错觉,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关于演员,今年的主演只认识黄哥,但其他的客串的例如教我们水彩画的广电团宠“甘老师”等有很多也认识,整体的颜值和演技都还在线。至于主演则是非常喜欢郭浩以及许枝俩个角色扮演者的表演,他俩的表演十分自然,感觉都能直接作为演员出道了。 关于后期导演lwl,李奥文龙又称李二叔,他是我们的hxd,在新闻学院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基本上人人都会“lwlnb”。近些日子,二叔被“lwl剪片子”的魔咒所控制,在剧组潜心闭关修炼,最终在点映前二叔给毕业电影画上了一个句号,完成了一个让大家喜爱的作品。首映仪式上,二叔穿着一身帅气西装,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憨憨地走向舞台,那孤独的背影映射着强大,那矫健的步伐透露着轩昂,那响亮的声音侧漏出霸气,手机屏幕那端的兄弟们像父亲一样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在此,我只想说10000句“lwlnp”。 在学校踢了三年的华工杯,很荣幸作为一名新闻足球队的队员参加毕业电影的群演工作,哪怕只有0.5s的画面,也值得让我在多年后看到这个电影回想起自己三年和兄弟们踢过的所有比赛。电影有那么多的群演,我的名字被放在群演第一个,怕不是二叔默默地给hxd加上去的,“lwlnb”。 毕业电影已经越来越好了,希望每一个毕业生也都越来越好,找到自己的方向,活的开心精彩。 少年路远,未来可期! 毕业快乐! lwlnb!lwlnb!lwlnb!

点映现场

学院毕业典礼

《妄想粉碎计划》观后感(五):痴痴《妄想》,会随青春被吹散吗 |首映一周年导演札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芜塘子”

《妄》海报

今天是2022年6月18日,朋友们,距离《妄》首映,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里,无数次连上硬盘,点开那个200多G剧组素材的文件夹,光标静静地在每一段视频上悬浮许久,却始终没有能按下。

从感情的复杂程度来看,《妄》远超出我前22年生活经验所能理解的总和。所以在首映结束后,我下意识地选择了逃避,和老胡去云南呆了一个月。

我们在雪山脚下的民宿打工,在昆明的街道游荡,默契地对《妄》闭口不提,默契地没有再拍视频,就好像生命在一夜之间蒙上了太多不可说的东西,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

《妄》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片名诞生的那一刻,是否就对这场巨大的努力许下了谶语?那我们这一群人的不甘,又证明了什么呢?

这一路奔袭,至此回首。

如果你也愿意听一听我们的故事——

首映剧组合影

尽管对作品质量有基本的信心打底,但《妄》的首映反响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从迈进场地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包围着。整整十个月,从灰头土脸的幕后骤然走到聚光灯下,“炖糖分甜美遮掩,不曾为你端出台面是我心血。”

我坚持向活动制片要来了下午场的现场问答环节,出发点很简单,艺术的场域里不应该只有一方的声音,这是我们对作品和观众表达的尊重。余老师和子璇很贴心地准备好了planB,如果没有观众提问,就由主持人代劳,这样我也不至于尴尬。

后来回答了几个观众提问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永远记得第二个举手的男生,他站起来对我大声说: “谢谢你们带来这么好看的电影,我觉得比很多院线电影都要好。”

在那一刻,我浑身紧绷的肌肉终于松弛下来,好像终于被这个陌生的时空接纳了。我的面前是乌泱的人群,背后是浓缩了十个月的光影。

部分豆瓣短评

《妄》的第一场正式拍摄

回到2020年9月,《妄》的开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没占。

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第十部毕业电影”,似乎比以往来得都要艰难。

因为疫情停摆了一年之后,交到我们手上的毕业电影处于青黄不接百废待兴的状态。没人、没钱、没剧本、没知名度,头顶上还悬着疫情再度爆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情,不一定能办得成。再加上,华科从来就没有过电影相关的专业,我们这群人,最多也就是电影爱好者而已。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毕业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群学生聚到一起做一件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事情。内外交困的环境,给我们这个刚刚组建的团队奠定了谨慎、务实、谦逊甚至谦卑的基调。

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对于作品来说是这样。费洛姆说:“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或许信念和敬畏是一体的,你无法将之区分开来。越是在困顿的环境,动机越是纯粹,坚持本身才更彰显价值。

更何况,创作的道理历来由买账的人决定,我们能做的只是埋首当下。在创作的过程中只关注未来,认为当下的全部意义在于它会为明天的自己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坏习惯。

《妄》还处于“2021毕业电影剧本征集”阶段的时候,我们对要拍什么、能拍什么毫无概念,但有几点“不要”很早就在导演组内达成了共识,我们的三位主角甚至可以说就是这样被“反推”出来的。

我们不要刻板的女性形象(温柔善良纯洁美丽天真云云),所以后来有了暴脾气直性子的“恋爱大师”许枝。

我们不要从头发丝优秀到脚趾甲盖的完美学霸形象,所以后来有了几经浮沉的“(前)别人家的孩子”姜来。

我们不要开着全知视角念着说教独白的叙事者形象,所以后来有了和我们一样迷茫于理想的“普通男孩”郭浩。

我们不要脱离真实的励志故事鸡汤故事缺少逻辑只剩正确的故事,所以有了这个围绕三个“loser”丧丧的开始。 主角的数量也很早就定下来了,和我们“野心很小”的宗旨一致(没钱另说),集中笔墨塑造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好过蜻蜓点水地勾勒所谓“群像”。三个主角每人都有一千多字的人物小传,详细到他们是哪里人、家庭关系如何、几段恋爱经历、有什么小习惯和怪癖、个性形成的因素等等。之后的很多情节发展,我们都会激烈地讨论类似“许枝到底会不会这么干”“郭浩和姜来的立场区别及原因”。

《妄》剧本最终稿局部

讨论到后来,大家时常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觉得这三个人如此真实地活在我们身边——姜来会顶着黑眼圈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打哈欠,擦肩而过的许枝正在欣赏自己新做的指甲和头发,而郭浩,我到现在还管饰演郭浩的崔一帆叫郭浩改不过口来。

“最美夜戏” 凌晨三点拍摄完毕

拍电影十个月,至少前九个月二十九天,都是件极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外校的朋友以为我们拍的是毕业设计,或以为学校会给报酬。当我表示都不是、纯粹用爱发电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多少都会带上诧异和不理解。 务实如我们,走到最后,也常常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尤其到后期,迫近的时间、昼夜颠倒的疲惫、消耗的人际关系,导致的团队摩擦越来越多。

这里我必须得立正挨打,作为导演,我在协调合作关系方面不但不称职甚至还帮倒忙。胡老师说导演是团队内的润滑剂,而我在写剧本的时候一意孤行,在片场和摄制吵到要四姐来拉架,和制片闹矛盾一气之下跑到碧山去。老张作为执行导演,很多时候充当了我坏脾气的缓冲层。

我和老张在片场 头顶梧桐絮

我一直认为,投身艺术的那一瞬间,是需要你有自大的核心的。更何况,以为自己无比重要,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常有的误会,或者说是大多数人到死都保持的错觉。加缪说“一个人常常因为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才选择了艺术家的命运”,但他同样也说,“他只有承认他与众人相像,才能给予他的艺术、他的不同之处以营养。”

创作始于自大,成熟于与他人和集体不断的往返之中。

事到如今,我也想请朋友们谅解我当时的偏执,常常会把事情搞到尴尬的地步。密尔说“在真正关心的事物中怀有不宽容之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我对答应下的事情又常常过分认真,长期处在极为紧绷的状态,拒绝被任何人安抚。这种脾气在小圈子里还能得到朋友们的纵容,但在一个庞大的协作系统中,无疑增加了许多阻力。出于对作品的负责,大家很少让我当那个让步的人,而我总是后知后觉。

我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是快首映的时候,总制片靖淇有一天和我说,其实她为导演组顶下了很多,让我们能安心创作。稍微一想确实是这样的,从剧本雏形开始,胡老师就委婉地表示故事不够“正能量”,估计之后会过审困难,但我既没听进去也没打算改(导致的结果是首映当天突然到来还坐在第一排中间的校长结结实实挨了一声震耳欲聋的“RNM退钱”)。

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潜在要求和显而易见的经费限制,我们的创作自由度还是相当大的。当时天真地以为是理所应当,殊不知我所以为的“正常”,正是因为有人在背后负重。这里要对老师和朋友们说一声迟来的谢谢。

现场问答环节

距离那个盛大的夜晚,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鲜有人能够拒绝鲜花、掌声和红地毯,尤其是在经历了那么长一段艰苦卓绝的劳动之后——但说实在的,没有人可以在这种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们最终还是得重新投入一种沉重。 B站上《妄》的评论区里有一条评论让我印象深刻,或许是每年的毕业电影都难免会遇到的质疑。

在这一点上,我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就像这条评论下面回复说的那样,“华科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是由无数个具体又模糊的瞬间组成的,我们相信“接地气”的生活细节可以带给人瞬间的感动,却远不够讲好一个包含起承转合冲突矛盾的长片故事。

“拍摄,从而拯救平凡、老套和卑微的事物,是一种个人表达的巧妙手段。但这是一种拔高的抹平,而不是降低的抹平。” 苏珊·桑塔格如是说。 现如今,我们四散在天涯,各自面对着人生的困顿。

在新朋友面前,我鲜少主动提起《妄》,也多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狗都不拍”。但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还是要到整整一年之后才稍微明白了一点——岁月带来的经验是无法被压缩的,你想要有一年的体验,就得投入一年的时间——谈选择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迟早会承受不住体内流动的东西,我得把自己敞开,像花朵一样裂出一个小缝,不然就会有外力来将我敞开。这个外力不一定是《妄》,可能是任何一部作品,但他们无一例外,都会将我撕裂,让我痛苦、揪心、失望、重生。 我们都一样。

《妄》老兵们的近况

无糖 2022年6月18日于深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