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1000字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1000字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是一本由[美] 雪莉·杰克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一):短评超字数

阅读过程中无数次想到简奥斯丁,曾经有多爱不来简奥斯丁,现在就有多喜欢雪莉杰克逊。藉由女性主义著作我才能理解奥斯丁(为什么她的文字有时让我觉得市侩厌女),而嗜读恐怖小说的人无论男女立马就能捕获雪莉杰克逊的那一个令内向的弱势者惶恐不安的世界。小鹿般惊跳的主妇不是唯一的主角,这世界中还有无数的小世界,每一个都危机四伏,充满闲言碎语的古老锋芒。除了misogyny 还有儿童恐惧症、衰老恐惧症,“群”的合谋影影绰绰,礼俗表面下的尖锐、天真外表下的残酷,以及无论置身何处都格格不入孤立无依的感受。 我们害怕什么?害怕成为女人,成为老人…总之,害怕成为弱者。憎恨里充满恐惧,同情里也充满恐惧。受害与施害的镜像,正如《变节者》与《隔壁家的怪人》中主角的呈现。最喜欢的是《佝偻地》,如此触目惊心,不仅是因为当我们代入到“老女人”这个角色中感受到的彻骨凉意,更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经提醒)我们又何曾意识到一个“老女人”和一个小女孩一样都会毫无差别地想念妈妈,想念童年…而这种残忍最终会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二):与其说恐怖,不如说荒诞

整体而言,是时时让人惊讶的书,但谈不上什么恐怖,营销语更令人反感。

虽然作者是好早以前的人(听说跟菲茨杰拉德同年),但故事却还很贴近现在的生活,尤其对于家庭妇女,作者所述的细节太能引起情绪共振:哪怕只是餐盘上的一抹晨光,哪怕是掉在地板上的蛋糕渣,哪怕是丈夫和孩子无意中的一句话——总是那么阳光明媚的寻常一天,生活中总有一些黑影会跑出来击垮一切。

这是荒诞,而不能算作恐怖吧。

许多人推荐的《抽彩》、《回家吧路易莎》,我却感觉很寻常,里面可以看到许多老故事的影子。《变节者》和《来与爱尔兰共舞》更让我紧张共鸣,前者让我想起加缪《局外人》的前半部,后者源自真实经历——我也曾虚张声势,为了显得自己慈悲,为拾荒者买了一碗面,结果对方朝我当头一吹,像要吹跑我这种风絮一样轻浮的人。这件事让我大受震撼,反省许久。在阅读《来与爱尔兰共舞》,一开始只是紧张,待读到结尾,体面碎了一地。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也许是我尚未回味过来,在其他故事当中它显得太轻巧了,像儿童寓言,老头儿出门羊换成鹅,鹅换成鸭,老头儿做事永远不出错之类的。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三):每一个“寻常的一天”,都不是你以为的,“寻常的一天”。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好像是个永远无法讨论出结果的话题。和你无话不说的朋友偶尔会想你从世界上消失;依偎在你怀里的爱人可能在计划对你的完美谋杀;朝夕相处的家人曾经有想用水果刀刺向你的冲动;你认为乖巧的孩子在学校里其实是个“无恶不作”的小霸王。而你自己,会不会有时候也会阴暗地想,想如果自己意外离去,有哪些亲朋好友在你的追悼会上如何的痛哭流涕?想,逃离现在束缚着你的一切,做一些出格不轨之事,而不会受到惩罚?

但表面上的人们,是认真工作的员工、努力上进的学生、家长眼中的温顺小孩、朋友心中的最佳倾诉者……那以上这些是假象吗?是,也不是。人本来就是复杂矛盾的多面体,人性本就存在善恶两面,日常生活在正常运转,是因为人们把不能为人知的一面,都悄悄藏在了心里。而雪莉•杰克逊,打碎了平衡,揭露了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或者控制得很好的恶意。她精准地抓住了人们心中的那个临界点,然后让她笔下的故事,不断展示和放大那些被大家隐藏的黑暗、不堪、恶意和恐惧,让读者直面,人性、环境和社会多重因素作用下,生活中不寻常的另一面。

你以为的“窃窃私语”,不过是对方的情绪废品;你以为的“浓情蜜意”,背后暗藏杀机;你以为的“血脉亲情”,其实也会被琐事磨灭。你以为这个世界在自然地运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但每一个“寻常的一天”,都不是你以为的,“寻常的一天”。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四):悬疑反转—女性作家定义的“日常”

这本书是雪莉·杰克逊的小说集,她不愧为“哥特小说女王”的称号。短篇小说的反转的和暗线的蛰伏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像是夏夜你美滋滋在吃西瓜,背后突然吹起一阵幽风,万籁俱静,你悚然停下吃瓜的嘴,一切戛然而止。在最舒适最熟悉的地方,给你最致命的一击。

除了这类“温情日常”反转以外,还有作者辛辣的笔触,对世情的讽刺。《隔壁家的怪人》开篇说,他本人最讨厌说别人背后嚼舌根八卦,实际上他就是这种人,洋洋自喜毫不自知。

首篇收录的《抽彩》是其扬名之作,精巧构思令人称奇,玩石头的小朋友,被召集参加一年一度抽彩的成年人都汇聚在广场,满心以为是什么农耕大事,不知幸运的彩头会花落谁家,谁知道结尾急转直下,竟然是一个暗黑的宗教祭奠仪式。草蛇灰线,前面所有平常的举动,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作者是在抨击宗教亦或是写作手法老辣,都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短篇小说的迷人之处是有限的篇幅,却结构精巧环环相扣,有点像我们的文言文文体,凝练却自有沟壑。

其中还有一篇《睡衣派对》印象深刻,原因无他,就是太日常了太生活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仿佛在我家安了一个摄像头。小女孩之间鸡零狗碎、矫情做作的关系;做父母的任劳任怨,忍着不能发火满足孩子。我虽然未做父母,但为人子女回想青春期的自己,真是讨人嫌,代入一下现在的情绪就是做父母的也太累了。

一样有生活共鸣的是《一念之间》。有时候就是鬼使神差想做一些疯狂出格的事情,没有理由,没有情绪,就是倦了,想搞破坏而已。

一篇篇短小精悍,读之觉爽,想一揽子看完的冲动。在书的最后,译者介绍完了作者的生平,作者四十多岁英年早逝,经历了不幸的婚姻和痛苦的精神方面的折磨,真是文章憎命达。

她的笔可能是她倔强的意志,在颓丧的人生中不屈不挠地斗争。心中有恶魔无法摆脱,双眼看世情愈加锐利,手中的笔越发畅快,畅快地描摹人的恶意,撕开日常生活的伪装,给世人陈情她看的虚伪,令人共鸣。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读后感(五):在出人意表中观照人性

读罢雪莉・杰克逊的《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说实话并没有预期中的“头皮被削掉”的感觉。本以为是惨兮兮、血淋淋,让人读后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恐怖小说,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直接和赤裸,而是西方作家少有的含蓄,充满了意味深长。

雪莉・杰克逊极其善于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细微动作,这让每一个故事都十分可读、可信,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似曾相识,但她总能在这些令人再也熟悉不过的现实情境中,展现出人性让人不寒而栗的一面或多面——不能算恐怖,但耐人寻味,充满讽刺。

在这几个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头第一篇《抽彩》,这篇也是雪莉・杰克逊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前面兴高采烈的铺垫,让人错以为“抽彩”是抽一个人人都渴慕的奖品,可结局却是选一个人祭神,被抽中的倒霉蛋必须被群众活活用石头砸死,而这时候也明白了原来开头孩子们堆石头的一幕并非玩游戏那么简单。当然,《抽彩》的恐怖并不只是结局的出人意表,而是隐匿在人们对话、动作中的冷血和残忍让人窒息,同时令人绝望的还有对传统习俗的盲目崇拜,哪怕它是那样的反人性,也必须坚持而不需要理由。

而在故事的表达方面,雪莉・杰克逊把更多的思考聚焦到了人性上面。《抽彩》自不必提,《失踪的姑娘》《回家吧,路易莎》《有花生的寻常一天》《度夏的人》《邪恶的可能》……几乎每一篇都让人印象深刻。《失踪的姑娘》中,人与人的感情只是出于表演的责任,流泪只是给别人看的;《回家吧,路易莎》,亲情抵不过怀疑和猜忌;《有花生的寻常一天》,为善和作恶都可以只是一种扮演,善恶也在一念之间,一个今日行善的人,明天也可能化身恶魔;《度夏的人》,没有了金钱的诱惑,人类势利冷漠的本性便暴露无遗;《邪恶的可能》,善到极致也可能是恶,一个自以为替人着想、捍卫环境纯洁的“卫道士”,也能轻而易举地毁灭他人的生活……

雪莉・杰克逊的小说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所以每个故事不看到最后,也很难猜到最后的结局,这也难怪她的好几篇作品都获得了“欧·亨利奖”。但雪莉・杰克逊仍旧是含蓄的,有时候读完一则故事,往往还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这?这就完了?她要表达什么?”我认为,这些令人遐想的留白,恰恰使她的故事有了更多解读的可能性,这样的“点到为止”让人意犹未尽,让人更愿意去回味和咂摸前面的细节和品味其中的深意。

至于你悟到了什么,那就是100个读者有100个哈姆雷特了,也许作者自己也没想那么多。就像她回应“抽彩”时说的:“我很难解释我希望通过故事传达什么。”而谁又能说这不是雪莉・杰克逊小说独特的魅力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