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冬奥简史读后感精选

冬奥简史读后感精选

《冬奥简史》是一本由季成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奥简史》读后感(一):奥运舞台真是充满了可能性和意外性

并不热衷于冰雪运动的我(能力有限),想着趁冬奥期间随便看看冬奥历史有关的书,没想到邂逅了一本让我有点惊喜的书 其实文风颇为平实,甚至带点学术气息,但是又讲了很多逸事,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却把我的兴趣勾了起来,对于奥运附带的人文属性和历史背景顺带一提,不过既不振臂一呼,也不唉声叹气,以非常平和的内心去看待历史,这样的姿态我个人很欣赏,没有过多的指手画脚,也没有太多的个人价值观依附 夺冠背后的悲伤爱情故事、一些奖牌获得者并不讨喜的性格、运动背后的大国博弈,都是娓娓道来 相比于夏季奥运会,冬奥确实人气不太足,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依然默默为之努力的人才显得真诚而认真,虽然也有着颇为曲折的纷争,但是能走到今天,也算是人类体育运动历史里值得铭记的一个大活动 "猎人们开始把长木片绑在脚上,以便在雪地上走得更远、更快",这就是双板的早期起源了 "运动是绝对的,世界繁杂的变化无不是从微小的物理位移开始的,人类基因里无法抹去的对于飞翔的执念,总在寻求身体物理位移的速度和高度,而滑行从某种角度上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即便增加的只是绝对时间里的相对快感,那也是对抗时间不可逆流的唯一有效方式" 海登真的很厉害,从冰雪运动冠军退役后,又成了职业自行车运动员,还懂医术之后成为队医…… 瑞典滑雪运动员英格马·斯腾马克:"我之所以滑雪,是因为我很孤独" "一如牙买加雪车队的登场——一个热带国家都可以参加冬奥会的雪车比赛,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具有另一种可能" (体育运动的其中一个美妙之处大抵就在于此) "延庆赛道竣工后,亚洲共有三条雪车赛道,按照国际雪车联合会的规则,亚洲人从此就可以举办自己的雪车亚洲杯。在此之前,亚洲队伍只能参加美洲杯,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场赛事。所以,随着延庆赛道的建立,整个雪车运动都将出现新的转折——更多高水平赛事的出现会使运动员的积分、运动队的参赛配额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冬季运动的未来值得期待,期待在北京冬季奥运会后,雪车世界杯及世锦赛都会在中国举办" (把冬奥会作为宣传和普及冰雪运动的方式,既让其他冰雪专项赛事蓬勃发展,也让全民体育得以发展,也是冬奥的应有之义)

《冬奥简史》读后感(二):《冬奥简史》:浅谈冬奥百年发展史~

在极寒、极冷的条件下超越极限,是冬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对抗寒冷、对抗重力、对抗时间,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对于极限的超越。 ——《冬奥简史》 当我看到这本《冬奥简史》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关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或者是与之相关的一些运动会,简述历史的话,也可以,以漫画的形式展现。 因为无论提起冬奥历史,还是成堆的比赛介绍,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都会和枯燥无、聊联系在一起,如果为了增加大部分人对冬奥历史的理解,有趣的漫画人物和有趣的讲解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这本《冬奥简史》的封面,以浅蓝色打底,特别的简单,没有太多的插画作为点缀,以下就不再过多赘述。 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就觉得书的内容方面可能有些枯燥,准备每天看一点点,然后慢慢的把它读完。 等收到书(读了一些)以后,发现这本书虽然不算太厚,但是内容特别的丰富,不仅仅有冬奥会的发展历史,还讲解了冬季奥林匹克的精神和内涵。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独特的“源头”帮你了解冰雪运动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让你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不仅仅如此,这本书的内容还特别的丰富,不仅仅有体育方面的知识,还涉及了政 zhi 、文化和环境等多种内容,来展示冬奥会的发展史。 还有一处和我想的不同,对冬奥会的叙述,在我的印象里,我以为作者会以1879年的挪威胡塞比滑雪比赛,和1892年的挪威霍尔门科伦比赛打头,来讲解冬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然后慢慢过渡到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而作者的思想则更加开阔,作者的通过远古人类壁画上的记录,以及大量资料的加持,外加时间线的辅助,来呈现了远古人们的滑雪工具,以及滑雪,是如何演化成他们的生存技能的,以发展的角度,来慢慢过渡到冬奥会的形成。

在我看了这本《冬奥简史》的大部分内容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叙述和语言风格,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部分内容不仅仅框在当时的历史框架中,作者还巧妙的和现代相结合,让你了解冬奥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同时,尽可能的缩减你和冬奥会的距离感,让你更加详细的了解冬季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补一补功课,了解一些关于冬奥会的知识,当然,预祝2020年北京冬奥会全体人员取得好成绩。

《冬奥简史》读后感(三):冬奥知识知多少,看了本书就知道

在我印象中,关于运动盛会的记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亚运会开始的,再后来是本世纪初的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对于冬奥会的记忆则乏善可陈。似乎是近几年,才注意到有冬奥这个盛会。

实际上,举办冬奥会已经有98年的历史,从1924年到2018年,冬奥会已经举办了23届,今年则是第24届冬奥会,就是今晚八点,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我觉得自己很必要就冬奥会的相关知识补补课。

翻了翻书库,发现关于冬奥知识的书籍不少,有《冬奥奇缘:遇见冰雪赛场和中国榜样》这类专门为青少年编写的冬奥运动知识读物,也有《苍炎》《苍炎2》这类冰上运动员的自传类书籍,而我的目的是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冬奥会的相关知识,显然是《冬奥简史》这类关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文解读。

《冬奥简史》围绕冬季奥林匹克的历史脉络展开,对1924-2018年已举办过的23届冬奥会的办赛理念、组织模式、赛事概况、文化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阐述。

它不仅是百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程记录,还是贯穿了23届冬奥会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发展史。

冬季奥林匹克是怎样构成的?

哪些是时代背景、自然条件赋予的,哪些是冬季奥林匹克自己生成的特性?

这些经验中可持续、可发展传承的又是什么?

这本书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阐述,将冬奥的历史与中国现在以及未来连接起来。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读者梳理清楚奥林匹克历史的脉络,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冬奥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完整清晰地将谱系呈现在读者面前;更指出在极寒冷的条件下,能够超越极限,是对冬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体现,阐述了冬季奥林匹克相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意义。

从书中,我们还能看到冬奥会的设立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初创阶段也面对重重,幸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的领导下,1924年举办了“国际冬季运动周”,当时只有16国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冬奥会的举办原定也是4年一届,但是因为战争的影响,中途也因二战停摆过。所以,上一次于2018年举办的平昌冬奥会是第23届冬奥会。

冬奥会发展到今天,参赛国家已经超过92个,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数量也早已超过千人。今天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大约会再度刷新这些数字吧。

再过一会儿,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就要开始了。走,咱们去电视机前面看冬奥吧!

《冬奥简史》读后感(四):探寻冰雪世界里的奇迹

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一骑绝尘,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项目的金牌,也被国际滑冰界公认为“冲刺之王”。

虽然在这之前武大靖参加了很多国际比赛,但是真正让观众认识他的却是在这一次奥运会上的夺金项目中。身材高大、个性爽朗的武大靖,瞬间成了国人眼中的热点人物。

在通往冠军的宝座上,是由无数汗水浇筑的。说起武大靖的成长之路,离不开那个10岁就跌跌撞撞滑向前方的少年。东北的冬天在早上6点还是漆黑一片,而这个少年为了抢训练场地,在早晨不到4点的时候,便带着冰刀,去迎着寒风,去冰场参加训练。

东北冬天滑冰馆的室内温度在零下20度左右,室外的温度通常在零下30度,武大靖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他的教练李军回忆道。

看到儿子的训练辛苦,武大靖的父母通常不忍心去看。运动员的战场不是比赛场地,便是训练场地,在一次次的比赛中,武大靖的技术越来越熟练,逐渐在短道速滑中展露头角,并迅速成长为中国速滑队的领军人物。

谈起2022年北京冬奥会,武大靖为自己目前状态比较好,“虽然竞争对手有很多,但是真正的对手是自己,所以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把目标设计好,竞技状态调整好,全力突破自我。”

说起武大靖与短道速滑的缘分,源于2004年的一次电视节目。电视屏幕上李家军,杨洋等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身影,打动了年仅10岁的武大靖。老一辈运动员的坚毅精神打动了武大靖,他决定学习胆道速滑。

而中国冰雪世界上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的探索和辛苦付出。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即将举办,一起绽放的不仅有中国文化、奥运精神,还有运动员们一次又一次的征跃。

说起奥运会,在人们印象中更深刻的或许是夏季奥运会。而现在冬季奥运会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世人的关注和欢喜。《冬奥简史》,详细介绍了冬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历届奥运会的解读,阐释冬季奥运会的发展和变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东奥简史》,

北京大体育大学体育文学社会学博士后季成著。季成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致力于冰雪运动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奥林匹克教育,从事冬季奥林匹克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冬奥简史》中,作者从人类冰雪行为的历史渊源探讨冬季奥林匹克精神。冬奥会的诞生与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项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一段的历史背景,而如今越来越有活力的冬季奥林匹克离不开奥林匹克人和运动员的努力推动。

在作者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解读中,从冬季奥运会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体质、意志和精神的不懈追求。

而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将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用东方古国的独特魅力和神秘,用现代中国的力量,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和平发展,共享盛会。

《冬奥简史》读后感(五):细说冬季奥运会的百年历史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赛在即,在书店偶遇了这本《东奥简史》,拿起后,一口气读完。虽说作者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从事冬季奥林匹克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以为会很枯燥的学术研究,谁知我还是一口气看完了!

这本书作者季成发挥跨学科的优势,以独特的视角将冬季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和人文价值娓娓道来。作者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逐一分析冬奥会的历史演变过程、恢复到繁荣发展,再到进入21世纪直至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以期将一个横跨百年的东奥谱系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冬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对抗很冷、对抗重力、对抗时间,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对于极限的超越。书本从东奥的溯源、初创阶段、复兴、走向成熟的12年、“冷战”、转向、差异到改革,从多方面阐述了冬季奥运会的百年历史,虽然冬季奥运会并没有夏季奥运会那么闻名,但如今冬季奥运会想必对世人来说也不陌生。

冬奥简史

评价人数不足

季成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书本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为对象,打通体育、政治、文化、环境等多领域,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展示东奥大历史,凸显冬季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核。“人类的个体或集体总在谋求发展和进步,运动是绝对的,世界繁杂的变化无不是从微小的物理位移开始的,人类基因里无法抹去的对于飞翔的执念,总在寻求身体物理位移的速度和高度,而滑行从某种角度上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即便增加的只是绝对时间里的相对快感,那也是对抗时间不可逆流的唯一有效方式。”这段话描写了人们对化学、滑冰行为的一种心理需求,冬季奥林匹克能成为正式赛事,离不开这些因素。

冬季奥林匹克还拉动了举办赛事当地的经济效益,从冬季奥林匹克的未来来看,奥林匹克就像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体,成长那个意味着自我更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见一些坎坷,但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好的。举办北京冬奥会对我国体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我们无法衡量,但在这四点价值取向上:回溯人类冰雪历史起源、重构冰雪文化自信、促进包容创新的多元文化发展、塑造奥林匹克新时空来说,吸取经验教训去克服遗留的弊端,通过纠错来确立一种新的品质。

奥林匹克作为现代人类闻名发展来说,它的历史将交由我们一辈一辈后辈继续书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