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100字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100字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是一本由丰子恺 等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一):民以食为天,书中美食顶半边

小时候看电视,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来我知道这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曹操说“靠什么排忧解闷?唯有狂饮才能解脱。”

曹操爱喝酒,我爱吃美食。打小身为吃货,我对这句话非常有共鸣,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顿就完事儿了。如果一顿不行,那就两顿。现在长大了,知道暴饮暴食不可取,于是该看书,从书里也能体会到美食的趣味。

我特别喜欢看丰子恺、汪曾祺等人关于美食的文字,他们的语言能把个不起眼的吃食写到令读者垂涎三尺。《人生苦短,再来一碗》中集结了20世纪20位文化大家的美食散文。一本书读完,几乎成为半个美食家。

丰子恺的黄酒、唐鲁孙的热切丸子、王世襄的熘鳜鱼、汪曾祺的咸鸭蛋、梁实秋的酸梅汤、张恨水的烤肉、周作人的苦茶、苏青的红烧鳗、金性尧的虾饺、朱自清的白水豆腐……听大师介绍品尝过的美食,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

苏青在《谈宁波人的吃》里面写咸蟹,写宁波的毛笋,谢宁波菜的真味:什么是什么,不失其本味。

(to be continue)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二):火腿,253

不知道我是买了盗版书,还是书本身的质量就很差,一章错两处,现在的书,真是差…

不知道我是买了盗版书,还是书本身的质量就很差,一章错两处,现在的书,真是差…

不知道我是买了盗版书,还是书本身的质量就很差,一章错两处,现在的书,真是差…

不知道我是买了盗版书,还是书本身的质量就很差,一章错两处,现在的书,真是差…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三):烟火拾味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时光。

如果你感到疲惫、孤独,不妨暂坐一会儿,

翻一页书、品一杯茶、喝一碗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书背面的语句,书、茶、粥营造出的烟火气,如同揭开沉闷心事的良药,帮助读者一下就静下心来。唐鲁孙的馄饨、梁实秋的佛跳墙、丰子恺的胡桃云片、汪曾祺的手把肉、周作人的羊肝饼、叶圣陶的藕与莼菜等等,书中由20位20世纪文化大家通过美食散文将南来北往、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食物,同与食物相关的人情世故各类故事徐徐道来,整本书中透露着达观、通透。

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讲究吃一个热闹。

三两好友会邀请至家中聚餐,节庆佳节各种请客更是频繁出现。梁秋实先生在《请客》中也说到他常听人讲“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请客在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中有着独特的学问,需要宾客和主人都舒适。

所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一是要看请谁。不同主题的请客对应着邀请不同的人,在座位上也讲究谁和谁认识好坐在一起,谁和谁有矛盾最好可以隔开。对客人的邀请在深层是可以看出是主人对客人了解程度的考题,到底主人懂不懂客人的需求以及客人的真实情况。请客另一个关键要点是拟定菜单,每个人对食物的偏好不同,喜欢的食物也不同。就如果过年宴请家人,需要有适合老人小孩的清淡软糯食物,也需要适合年轻人重口味的大鱼大肉。

笔者喜欢做饭菜,心情好时做出一顿食物时,会觉得心情好上加好。心情差时做一顿餐食,也会觉得氤氲的心情随着洗烧买汰逐渐逝去,心情恢复平静和美好。但每次做完饭,自己就如同耗费了毕生精力,面对满桌佳肴一点都不想动筷子。开始以为只是我自己是这样的情况,直到看到汪曾祺先生的《做饭》,才发现原来也有人如此。

汪先生在文章中有写:“最大的乐趣还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兴,盘盘见底。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做饭的乐趣在于一边做饭菜,一边悠悠闲闲的和客人聊天闲聊,然后再看到他们把食物全部吃完。相对于吃食物,对于一类人来说,享受制作的过程,感受他人对做出的菜的认可,才是更为重要的。

美味不光处于自己的宅内,更多的是在外界的餐饮店内。

独特的各地食材、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东酸西辣,南甜北咸各式各样的特色食物,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也随着南来北往的人口流动加速在全国各地传播。

在看《人间一串》的时候看到就算是一只羊,在大东北和大西南也有不同的做法、吃法。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就算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可以吃到中国的网红螺蛳粉。

在享受外食的时刻,也是在感受着创造着这份食物地区的人文食物特色。

梁实秋曾说:也许我们国人特别馋一点,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

不可否认的是,食物的味觉嗅觉会让人身心变得愉悦。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四):人生苦短,再来一碗,如沐春风,烟火酒来送

不辜负的旧时光里,隐藏在人们心中,最深的回忆,当属美食无疑。恋爱可以慢慢谈,而肉必须趁热吃。美食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古时候,国家祭祀,杀鸡宰牛,美酒佳酿,只为将最好的味道敬奉给祖先神明以祈求神明庇护,甚至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祖先未动筷,子孙误入口的习俗。

古人常说:“民以食为天”,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美食,其原因在于我们独有的名族文化。不得不说,中国人是聪明的,我们喜欢将各种不同的食物相互搭配,取长补短,我们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蒸煮炸焖炖炒煎,凉的热的,生的熟的、干的水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将其变为可口佳肴。

最近有缘得到一本新书,说实话真的爱不释手,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吃的人来说,真的如获珍宝,在里面,我可以品尝到许多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美食,人文。本书收录了20世纪的20位文化大家,书写我们浑然不觉却不曾辜负的美食信仰,在这些大师的文笔中,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在文章中,细致的品尝每一道佳肴,领悟作者的心境,感受每道美食的文化背景,人文故事。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这是一本被称为读完,你就是半个美食家的美食散文集,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感受来自五湖四海的味道。

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这是唐鲁孙久时小饭馆混沌的味道,也是丰子恺胡桃云片,黄酒三杯的洒脱;三餐四季,吃咸看淡,这是梁实秋饺子蘸醋意未平的味道;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来看看丰子恺、周作人、鲁迅酒水一挥间,茶饮两三人文人的情怀;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肚大能容,肠宽无忧,岁月不居,好好吃饭……在这本散文集中,我们一起聆听大师们介绍品尝过的美食,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在故事中,许多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也十分精彩,末代皇叔教大厨炒菜?蒋介石爱吃馄饨摊?腊八粥喝咸的还是甜的?日本羊羹的祖宗是谁?……

新周刊曾这样说过:“想让生活有质感,想让日子过得有滋味,并不一定需要多么繁复的仪式。一口简单的吃食,有时候就能够满足我们的身心所需。”

美食唤人心,一道好的菜肴,能够诱发人心理最深的情感,这是美食特有的魅力。当我们远在他乡,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故乡的山川河流,家人的欢声笑语,都会随着味蕾映入脑海,让我们暖心至极!

现在,我们的食物在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新的菜色,新的口味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我们的需求。美食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跨越了餐桌的局限,变成了一种表达和创造的媒介。《人生苦短,再来一碗》就是这样的媒介,链接着现在与过去,连接着天南与地北,山川与河流。书中那一道道别具匠心的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结晶,也有我们最渴望留住的人间烟火,人生苦短,再来一碗,如沐春风,烟火酒来送。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读后感(五):中国顶级文人谈美食,一整个惊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大概是全世界最善吃的民族,纵观古今,我们甚至有满汉全席,一个面食都能整出十八班武艺,更何况其它美食。

那么中国人是如何吃的呢?那我们就可以说说刚过完的春节了,从除夕到元宵,几乎每一天都绕不开一个吃字。

除夕,家家户户要吃年夜饭,这时候得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各式各样的吉利菜得来一点,甚至是锅里的白米饭都要多煮一点,寓意来年有得吃。

整个年,走亲访友就是“吃”,今天一起去这家吃,明年一起那家吃,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在过年的时候奉献出来,大家围坐一张桌子,吃得欢腾、吃得热闹、吃得情谊满满。

吃完正餐还得加餐,午饭后,一杯茶,一个茶配,大家围坐一炉,喝茶的喝茶、吃零食的吃零食,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吃就是年味。

到了正月十五还要吃汤圆,北方叫元宵,软软糯糯,寓意吉祥,也意味着春节正式结束,新的一年要开始努力工作、学习,步履不停了。

那么,既然中国的吃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吃又是如此重要,我们的中国的文人们又如何绕得过去。那么,文人又是如何来谈吃的呢?

过年的时候看了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太绝了,不夸张的说,它几乎囊括了文学界所有的美食家。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汪曾祺、唐鲁孙、梁实秋、丰子恺、周作人、张恨水、苏青、叶圣陶、金性尧、周绍良、陈子展、曹聚仁、朱自清、王任叔、鲁迅、王鲁彦等顶级文人谈美食,比如他们爱吃什么美食,他们喜欢的美食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的朋友爱吃什么美食,他们是如何制作美食的,他们的笔下,即使是简单的豆腐也不禁让人动容,让人赞不绝口。

这本书分为6个篇章,从东酸西辣到南甜北咸,从三餐四季到吃咸看淡,每一个篇章都让人不禁口水直流,这里有丰子恺的黄酒、唐鲁孙的热切丸子、王世襄的熘鳜鱼、汪曾祺的咸鸭蛋、梁实秋的酸梅汤、张恨水的烤肉、周作人的苦茶、苏青的红烧鳗、金性尧的虾饺、朱自清的白水豆腐……原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美食,在文人的笔下是如此诱人,看完这本书,我甚至想喝一口酸梅汤、吃一顿烤肉,即使是这白水豆腐我都想去尝一尝。

这本书可以让人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也可以我们学习如何去描写美食,如果说你想要了解中国的美食,那么,看这一本就够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