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锦集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锦集

《电影中的东京》是一本由[日] 佐藤忠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一):.

勾勒出清晰脉络,小津、黑泽明、成濑们的电影是如何记录了战后世界大都市逐渐成型,提到的很多片子待补,对好几个导演有了新的认识:成濑巳喜男在松竹的不得志,后来去了更为赏识他的东宝得以大放异彩,他的性格跟他对于寻常巷陌的关切形成互文;沟口健二和做艺伎供他读书的姐姐之前别样深厚的爱与羁绊,让他的叙事中对艺伎生活投以的关注非常有说服力。提及国外电影时浮光掠影一些,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谢晋的《秋瑾》、文德斯的《东京画》…写作的年代原因,2000年后的片子未涉及,自然也没有《迷失东京》电影有棚拍的,有取外景的,每个电影导演依照自己的性格选择室内搭建或室外的背景。东京,这个城市元素,包括它不同街区的文化阶层,活跃着的人群,背后的思潮,还有在各个年代的东京,可以坐着吃野餐的荒芜、战后的废墟、经济起飞期的喧嚣……皆出没于影像之中,影评人以此切入,一一道破都市元素的微妙意味。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二):这是对都市的感受,一如现在还在一线城市的我们

其实我是一个不怎么看电影的人,每年大概只有电影节期间才会去买票看一些电影,这些大概占了全年八九成的场次。自然地,在家里的时候大多数也只会放一些纪录片。所以在读之前,我其实对于东京的电影、导演、演员是没什么了解的,可能出发点和很多读者是不一样的吧。

佐藤忠男的文笔很简单的让没有看过电影的我体会到了电影中的场景,去理解更多那些属于都市的人想传达的感受。很意外的是第一个导演小津安二郎的故事就很触动我,父母从家里来到大城市看望孩子,期待孩子住在热闹的街区过着美好的生活,却发现儿子的生活状况没那么理想。这和自己的生活何其相像啊!“即使知道在xx的生活举步维艰,人们还是会被其吸引,无论如何都想在这里努力生活下去...在大都会的周边地区默默无闻地生活,只要想到自己也是这美好都会的一部分,便能感到难以名状的满足。”这其中只要把地名换掉,就和现在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你我没有太多区别吧。

第一次知道“组”原来就是找工作的武士组成的打工仔联盟,所以他最后必然会变成犯罪组织。而江户这部分的电影,确实是很难有代入感,也很难读进去。在战后的这个角度,很难看到我国有相似的以废墟角度拍摄的电影。

我缺少对这样一座城市的感觉,或许只有深夜食堂的那份悠扬的音乐声。在这些“名胜”里,大概只有靖国神社需要铭记。忠犬八公是这本书提到的电影中我第一部看过的作品,也着实令人感动。我想我们或许需要更多缅怀战争,纪念亡者的电影,这是我们需要传输的信念。

最后一部分作者本人对于东京和电影的感受反而更为温情,我们都在时代的车轮中滚滚前行,在不同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偶然配乐Dave Stewart翻唱的Zombie非常适合最后这段的心境。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三):一座城市,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座城市,可蕴含的象征和意义实在太多,又因为居住的原因,城市赋予人们的就不仅仅是情怀了。尤其是那些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本身这种城市的存在就拥有着地域的标志性,来来往往的人和事,那些历史,还有地理,都留下了无法消磨的痕迹。

作为世界级大都市东京来说,无论从人文历史,还是经济贸易,甚至于城市名片来说,都是一座令人无法忽视的城市。1868年9月,江户改名为东京,泛指东京都、旧东京府或东京都区部。

由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日本映画大学名誉校长佐藤忠男著作的《电影中的东京》以众多导演拍摄的《电影》为切入点,从历史、地理、人文、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展示东京在电影中的聚焦点,同时也深刻的描述了现实中的东京生活是怎样的,这其中包含作者自己对于东京的一种特殊情感,毕竟他亦是从外地来到东京,并在这里扎下了根。

鉴于时代特色,书中的电影都诞生于上个世纪中叶,在几十年前的电影镜头下的东京,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气息呢?

东京是很多的理想,但同时也是很多人的噩梦。大城市机会多,但竞争压力也很大。在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独生子》(1936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母亲毕其一生精力供儿子上了大学,去了东京工作,等她在东京与儿子相聚之后,才发现儿子只能住在东京的边缘,儿子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东京的人实在太多了……”不得不说是东京这座城市,给人们希望,但又无情的浇灭希望。

有些人因生活所迫,在离开东京的时候,又舍不得,在夜晚注视着这座喧嚣繁荣的大都市时,也发出无尽的感慨:东京可是个相当好的地方呀《麦秋》(1951年)!很多人对东京充满无限憧憬,但真的来了才发现是那么的,就此离去又非常的不甘心,但又不得不离开。东京对于这些人来说,究竟算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京这座城市也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发展,在电影中的镜头中,在导演的目光下,在电影人物的处境中,在现实人群的感触中,东京一直都按部就班的在行进,文化、经济、历史、地理,每个发展阶段的浪潮,每个历史时期的形象,跟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东京所承载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多部电影中描述的东京场景,也许就是想要阐述一下自己内心对于东京的真实想法。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东京所表现出来的情愫,那种情感,一直都萦绕在作者的心中,挥之不去。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四):我私人的东京电影

佐藤忠男以非常闲散的漫谈笔触作成了这本书。大部分人可能是以《迷失东京》的异邦目光来观看东京的,相形之下,佐藤忠男之眼所见则更琐碎、亲切一些。换言之,此书所介绍的东京并非一个“地标”,或一个笼统的日本征象,它是“当地”的,类似一间只有邻里才知道的小饭馆,它的去处只有你在街边偶遇的絮絮叨叨的老爷爷才能指给你看。佐藤忠男的书写远离了“观光”之眼,它不仅在繁华的街区留下足印,也曾至荒郊、入暗巷。它旨在呈现一个气质交杂、形象不统一的东京,并点出其长久以来被异邦人忽视的部分,及对比区域与区域间的细微差别——他们不同的口音。

全览此书,它的时间跨度很大,它所提及的东京电影横跨了自江户时代始,至21世纪末的时间轴,勾勒了东京许多地区的发展过程,或许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即是在一圈一圈地数着东京的年轮,也数着佐藤忠男本人身上的年轮。在这本书中,佐藤忠男的个人口味似乎对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成濑巳喜男及他们所处的电影制片厂时代较为偏重,为此花了许多笔墨。他点出了一个地缘细节,即不同导演的电影中呈现出的各异的东京气质其实也和导演们所处的制片厂——尤其是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而东京的气质也在形象不同的女星身上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田中绢代代表的是极富小市民人情味的“下町”,原节子代表的则是更洋气的,新兴世代所向往的“山手”。

佐藤忠男所著的“废墟中的东京”这一片段尤为感人,它既是对战败后的影史碎片之打捞,也是佐藤忠男对过往经历的回望——一本绝对的“私货”之书。佐藤忠男提起自己在一片断壁残垣中的观影经历:“我记得我是在没有座位的电影院站着看完这部电影的。用来造椅子的铁都在战争末期被上缴了。”相形之下,电影院的银幕上呈现的依然是棚拍电影那虚假的、塑料般永恒的美好影像(而这“美好”由战胜的一方来定义),这些影像散发出的“神性”之光射向惨淡的现实,射向连座椅也没有的影院,射向东京的疮痍——使被照射之物的破败显得刺目了。

令笔者感兴趣的是“浅草 - 银座 - 新宿”这条时间线,尤其是日本电影新浪潮时期,作为青年文化据点的新宿。书中提及的街头剧以及《新宿小偷日记》等片,都能带领日影初心者一窥六七十年代新宿的躁动因子。新宿本身已成为了一处巨大的露天剧场,所有渴望舞台的人汇聚于此,在这里运动,在这里倒下,又在这里重新站起来。如同街头剧的形式,只要你身在其中——其实便已被拽了表演,成为了表演者。在佐藤忠男的表述中,新宿依然是前卫、新颖、实验的——而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却只好一边翻页一边艳羡了。

在“电影中的东京名胜”一辑,与其说佐藤忠南收纳了各国的“东京印象”,不如说他借此机会对异邦人之目光进行了再审视,与之交锋,他的书写是一种回驳(尽管读上去没有那么锋利),也是一种对外来目光的补足。他言及:“外国人只要踏上未知土地,一定会先发现并拍摄那些看上去稀奇古怪的东西。”确实,这率先控制双目的猎奇的兴奋往往也使人忽视了日常生活中更为平凡的要素,而这些平凡恰恰是使日本成为日本、使东京得以是东京的精髓。不正是后者才造就了小津吗?无论如何,“当地”的声音都是被需要的,它能将玻璃保护罩下的隐形之物连根拔起,看清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深藏的不可见者。

可以肯定,此书是佐藤忠男基于自己在东京生活的切身感受写就的。与其说他在他笔下的是历史,不如说是印记。读罢,笔者想,也许这本《电影中的东京》还能拥有另一个名字:《我私人的东京电影》。

《电影中的东京》读后感(五):一千个导演,一千个东京

世界上只有四座城市可以称得上是电影之都,纽约,巴黎,香港,还有一座,就是本书的主角——东京。

即便不是铁杆的影迷,恐怕也能随口报出几部以“东京”为名的影视剧,如果范围稍稍扩大,把东京下辖的区域,比如浅草、银座、新宿、涩谷等地也包含在内,那么你能想起来的电影将会更多。这个世界级的超大都市,配得上所有电影人的礼赞,当然也有嫌恶。

《日本电影中的东京》,书名摆出了一副博士论文的架势,其实没那么正儿八经,更像是在报纸副刊发表的同主题随笔的汇成,带着点漫不经心,同时也不乏严肃的观察。作者佐藤忠男,日本电影的研究权威,居住在东京,脑子里似乎装满了关于东京的全部影像,他就像一位博学的都市漫游者,带领读者穿街走巷,重新“发现”东京。

东京如此多娇,以至于佐藤不得不单辟一章,分节描述三位日影巨匠的东京,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和成濑巳喜男,就像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位几乎是同一时代的导演心目中的东京也何其不同。小津全力描绘“冷清、寂寞,又潦倒的”东京,塑造那些人“在大都会的周边地区默默无闻地生活,只要想到自己也是这美好都会的一部分,便能感到难以名状的满足”,这几乎“称得上是恋慕之情。对方越是无情,恋慕就越强烈”。不同于小津无意展现东京的都会风貌,且崇尚谨严秩序的美学风格,更国际化、更年轻的黑泽明则从东京混乱的街头发现了极富动感的影像,这个由黑市、贫民窟、高级商店等共同构成的丛林世界,警察、盗贼穿梭其间,上演惊心动魄的戏码。成濑巳喜男青睐于平民生活,他讨厌大路,撤退到后巷甚至小巷深处的住宅,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关注那些“平凡无奇的、难以翻身的人们,这些人明知抱怨只是徒劳,却还是一直絮絮叨叨着”。他不煽情,也不批判,只是怀抱少许同情,淡淡地听着。

集中回顾完三位巨匠的“东京映画”,佐藤带领我们回顾了从江户时期一直到战败前后的东京。江户人崇尚“侠”(英雄主义)与“粹”(追求快乐的高级趣味),作者有些恶趣味地提醒我们,反映江户的电影绝大多数都是过于美化(他称之为“弥天大谎”),简言之,过于干净,对于事关城市正常运行的如粪便污水如何处理等大事,都避而不谈。日本“开国”后,洋溢着奋进的“成功精神”,再到战后从废墟中重建、经历民主化改革的东京,这些都在日影中有生动描绘。

作者还以东京繁华区的变迁为线索,讲述东京城市中心的转移和时代变迁在电影中的呈现,从最初的摩登城市(如今倒有些古色古香了)浅草,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银座,这里有能让年轻女性昂首阔步的街,有极富日本风情的酒馆(我心目中日影最高作之一《女人步上阶梯时》的故事就发生在银座,不过作者并未提及这一作品,在我看来,它比《银座化妆》要好上太多)。到了60年代,新宿开始大举“入侵”电影世界,伴随学生运动、嬉皮士运动、反越战运动与反安保运动等,可谓风生水起,进而成为青年文化的据点。不过我熟悉新宿,还是因为有大量日式黑帮片在此取景,所谓“无仁义之战”,展现出比香港黑帮片更为残酷和嚣张的气质,作者调侃道,亚洲各地区的黑道势力在都市中竞争,就是日本电影对“国际化”的理解。

作者还巡礼一般地讲述了东京各名胜的“电影故事”,由此我知道了“忠犬八公”像的来龙去脉,颇有点管窥日本现代史和国民性的意思,很是有趣;也论述了外国电影中的东京,可惜较为简略,我想这会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主题。

总体来说,《电影中的东京》是对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影东京的一次导览,90年代只略略提及,没有新世纪的论述。如今读来,有些意犹未尽。就我有限的日影阅片量,比如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1995)中混合了香港城寨景观的未来东京,颇值得大书特书,而新世纪以来是枝裕和、滨口龙介两位颇有声誉的电影人镜头下的东京也别有意味。国际方面,索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2003)和阿巴斯的《如沐爱河》(2012)以一种想象异域的方式,极为动人地捕捉到东京这座霓虹都市中无法排解的孤独。

祝愿佐藤老师长命百岁,早日写出续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