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导演读后感摘抄

导演读后感摘抄

《导演》是一本由[波] 西德尼·吕美特著作,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演》读后感(一):导演=指挥家

拍电影的工作跟交响乐很像:加入各种各样和谐的因素会使主题的本质发生变化,变得丰富而且更为明晰。

人物应该在他的行为中变得清晰起来。随着影片的进展,他的所作所为应该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动机。如果编剧必须要把那些理由一一陈还出来,那么他塑造人物的方法一定有问题。在电影中,对话跟其他元素一样,它可以成为“拐杖”,如果使用得当,它还可以增强情感、深挖主题并揭示主旨。

吕美特自己也无法确定他所拍摄的是正剧还是悲剧,他只是试图让故事终结于这二者之问的某个地带,并且更偏向于悲剧。悲到深处,是不会给眼泪留有任何余地的。在那样一部电影中,催人泪下或许太简单了点。悲剧的经典定义在这里仍然适用:引起怜悯、恐惧或敬畏,借此使人的情感达到 “卡塔西斯”(出自亚里士多德《诗学》:净化、宣泄)的目的,这种敬畏的情感要求跟观众有一定的距离,你很难对熟悉的人产成敬畏,于是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选角,明星的天性使然,他们会激发你的认同感,仅仅是明星的广告效应就足以毁掉一部电影。

《导演》读后感(二):吕美特:导演

吕美特何许人也?1957年,执导个人第一部剧情片《十二怒汉》,而他也凭借此片获得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在中国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高达9.4。标记看过的人数有60.5万人,豆瓣电影排名top39有点出道即巅峰的感觉。

在之后的导演生涯中吕美特也还有《热天午后》《东方快车谋杀案》等精彩的电影,其实看这本书前我强烈建议应该先多看几部吕美特的电影,这样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书中有许多有关这些吕美特导演电影的细节,一些情节安排目的书中都有提到。

我在看这本书前只看过《十二怒汉》和《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两部电影,即使就看了这两部电影我也对吕美特导演非常的钦佩。首先作为一名阿婆粉,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改编电影是最贴切原著的了,其他的改编真的惨不忍睹,要么就是删的太多要么是加了些不该加的内容有点画蛇添足,而在看《十二怒汉》时虽然剧情其实看着挺单调而且场景基本就是那几个,但是根本没有觉得枯燥反而觉得非常的精彩。

电影《十二怒汉》

一个电影的制作需要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音乐、美术服装等等,而在这本书中吕美特沉浸式的带我们体验一部电影的诞生。看完这本书首先我觉得吕美特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字里行间也有一种反省的意味,像吕美特在书中两次提到一件非常后悔的事情,在吕美特刚开始当导演时因为女演员哭不出来,随后扇了女演员一个耳光让女演员哭了出来而完成了拍摄,虽然女演员最后感谢了他,但是吕美特一直没有放下这件事。

吕美特的导演视角真的非常的有意思,他说演员的表演一定要释放真实的自己,放的开的演员和放不开的演员最终所呈现的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而吕美特也在导演时遇到许多这种情况,他会让演员放开自己去演电影,所以吕美特的许多电影都很精彩。吕美特也直言自己的一些电影是拍的确实不行,非常的坦诚。

在书中他还正面回应了那些所谓的影评人,根本不懂所谓真正的电影,没有看明白电影,就胡乱抨击说电影不行。果然一手经验还是精彩,听吕美特讲述自己拍电影的过程以及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挺有趣的,还有幕后的这些小故事也都很精彩,奈何书中的那些演员我只认识一二个时常对不上。

一部电影的制作成片真挺不容易的,到成片出来需要经过如此多的程序,吕美特应该是极少尊重编剧的人了,虽然他也坦言不怎么和编剧对的上来。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意思的一本书的,当然看了吕美特的电影之后再来看这本书体验感会更佳。

《导演》读后感(三):一部好电影是怎样做出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为你讲述他的经验

你或许没有听说过西德尼.吕美特的名字,但他的电影作品你一定看过,《十二怒汉》、《热天午后》、《长夜漫漫路迢迢》,这些电影名字一提起,你就会想到其经典的电影镜头。即使这些电影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却也是整个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是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涉及了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还有服化道后后期,是一个部门都不可松懈的,倘若一个部门松懈,所呈现出的电影效果都不会完美。对于电影,多数人只是作为观影者的感受,而好的电影不需要观影门槛,它应该是大众的,是任何人都可以看,都可以有自己直观感受的。也正因为如此,电影的好坏才更为真实。在这个快餐时代,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每年都会有大量电影的产出,而真正能让人们记住的电影却少之又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影的粗制滥造,剧情不合理,服化道不真实,这是主要的原因,资本的横行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引领着观众的审美。但也正是因为资本对观众的引导超出了极限,加上近几年也有好的,小成本电影大爆的出现,观众的审美更为主观,电影在走进大众的同时,也有了向好的一面发展的迹象。如何做出好的电影,我想西德尼.吕美特可以给很多电影人指引方向。

由后浪出版的电影学院系列第十四期中《导演》一书是非常值得看的,正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说:“如果每个导演都必须分享其创造过程,电影届定会更上一层楼。今天,西德尼.吕美特,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居然愿意如此真诚地与我们分享他的观点,真是我们全体的殊荣。”西德尼.吕美特是好莱坞殿堂级导演,一生创作电影作品45部,其作品共获50余次奥斯卡提名,本人也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他的成功经验,如何做出一部好的作品。

一部好电影首先想到的是导演,导演是一部电影的核心,每一个导演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风格,倘若你是电影爱好者,一部新片的出现,在你不知道导演的情况下也可能猜出导演是谁,当然,这应该是有自己风格的导演,导演的能力是整个电影最重要的部分,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每一个演员都可以看到他最好的一面。

故事的整体逻辑通顺是观众坚持看完电影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在很多电影却连最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好,编剧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编剧会让故事的逻辑完整,观众在观影的时候才不会出戏,所以很多电影与其讲钱花到营销上,倒不如好好打磨一下剧本。编剧是必须的吗?答案显而易见。在《导演》这本书中,你会看到西德尼.吕美特对编剧的认知,他们对电影的共同追求,还有那些与编剧的日常......

《导演》以书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导演自身职业出发,在整个电影的筹备之作中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演员、服化道、剪辑、配乐,还有更多的细节内容。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对电影有一个新的认识。

《导演》读后感(四):《导演》:吕美特一窥&电影拍摄tips

看到书名《导演》,我理解成了名词,以为是导演的个人经历,甚至是自传。不过一看到英文书名是《 Making Movies》,一切误解都烟消云散。翻看目录,吕美特讲述了制作电影的过程——开拍前,拍摄中,后期处理,样片,成片等等。

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

1957年执导第一部剧情片《十二怒汉》,并获得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首战告捷,再战而勇,之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电视台风云》 《大审判》《热天午后》更是相当杰出的作品。什么是导演呢?导演一词英文为Director,从含义来说是指引方向的人,但从具体职能来说,主要能力是沟通,是用剧情和演员表达自己思想(如果有)的人,涉及多方调度,这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于1920年代初才开始使用“导演”这一名词,是由中国电影人陆洁译出。 回到现实中来,观看影视剧时,我们首先会注意到演员,甚至不会意识到导演的存在,更别提其余工作人员。幕前的光鲜异常耀眼,幕后的光芒隐隐约约。幕后人员有多重要?字里行间,吕美特都说明,一部电影的制作完成,不仅需要导演,演员和编剧,还需要许多工作人员。拍摄《东方快车谋杀案》火车镜头,光是摄影这部分,就需要摄影师、掌机、跟焦员、悬臂操作员 4 个人,要想完成一个有质量的镜头,需要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突然浮现出成龙影片结尾的拍摄花絮,工作人员很多,拍摄人员往往结对或成组行动。拍摄电影的设备跟日常摄影设备区别很大,平时背个单反出门都觉得重,电影设备种类丰富,用途不同,体型巨大。吕美特在摄影章节对设备的介绍非常详细,不再赘述。

《奇迹》片尾

有个有趣的地方。吕美特发现,如果演员们很喜欢剧本,并且觉得有挑战性就会乐意接受安排,甚至拿最低水平的薪资。有时他甚至会要求工作人员接受这样的待遇,有的接受了,但有一类从来不配合,是谁呢?司机。大胆猜测,这一点跟工作性质有关。演员、导演、编剧等往往做的是创造性工作,剧组工作人员次之,至于司机,这是一个既不稳定又辛苦的职业。他可以给剧组当司机,可以给个人当司机,也可以寻找其余工作机会,也就是说,司机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为了挣钱,电影拍得好不好,剧本是否优秀,影响是否巨大,都与他们无关,司机更关心的是薪资水平。导演眼里是为艺术的献身和倾注心血,在司机眼里,这就是一种变相剥削。位置不同,心态不同,性质不同。 说到吕美特个人,他爱演员,尊重演员,也尊重编剧和其余工作人员,他感叹业界对编剧工作的不重视,更多次提到不同领域顶尖高手的过人之处。吕美特是一位和善的导演,他尽可能压缩工作时间,照顾工作人员和演员的状态。他并不苛责演员,拍摄《孩童游戏》时,他认为自己无法将精彩的百老汇戏剧搬到大荧幕上,但不得不拍下去。在另一部电影中,他感觉女主演并不适合这个角色,便采取了迂回战术,使用音乐、滤镜等手段来补救。他还会给工作人员买贝果等小零食。他的情绪感知能力很强,拍摄热天午后的时候,看到阿尔·帕西诺的情绪迸发,自己也坐在屏幕后哭了出来。拍摄《山丘》筋疲力尽之后,去发行方的办公室,看到了荒谬的开映广告,吕美特忍不住

不同导演有不同风格,但我偏爱闪耀人性光辉的他/她们。 他热爱影片,热爱导演,热爱演员,热爱在工作中奋斗的每一位同胞,每一名创造者。‍

《导演》读后感(五):拍电影与看电影

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在影迷中几乎无人不知:燥热的一天,十二个性格迥异的陪审团成员,围坐在房间里,根据庭审情况,裁决一个少年是否犯下谋杀罪。吕美特出色的场面调度让这部几乎只有一个场景的电影,精彩纷呈。他在《导演》这本书中详解了创作思路:“对我来说,最为重要的戏剧元素之一便是被困住的感觉,这正是那些男人们一定会在那个房间中感受到的。”

如何将这种受困感传达给观众,吕美特想到了通过镜头变化制造递进的压抑感的方法:“随着影片的展开,我想让房间看上去越来越小”,“一开始是标准镜头(28mm到40mm),后来逐渐变成50mm、75mm和100mm。另外,这部影片前三分之一的部分从视平线上方的角度拍摄,然后降低摄影机,从视平线机位拍摄,最后三分之一是在视平线以下拍摄。这样下来,到最后,天花板都开始出现在镜头中。”

[十二怒汉]

观众也许不会注意到镜头选择和机位变化的逻辑,但这个逻辑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电影的感受。电影从来不是机械地将文字说明的故事,转化成活动的画面。演员、摄影、剪辑、配乐、服装、布景等,共同赋予故事可以被感受到的生命。电影有时是将抽象的感受具象化,有时则是颠倒过来。无论是哪一种,它都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让故事在其中得到延伸。

拍电影靠的是集体协作,人尽皆知。不过,很少人有机会对这个协作过程一探究竟。不同制片体系、创作风格、文化传统下,过程不尽相同。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制片人中心制”,赋予了制片人决定一部电影从构思到完成的决策权,日本电影产业虽然学习了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但他们走的却是“导演中心制”,创作围绕导演展开。

作为经典好莱坞到新好莱坞过渡时期,最富成就的导演之一,吕美特的履历完全有资格现身说法,以说明一部电影从构思到完成,方方面面的事务。拍电影对导演来说,不只是埋头伏案创作,更是要处理堆积如山、乱七八糟的事务。许多创意是在解决细节问题的时候诞生,甚至能产生吕美特所说的意料之外的“第三意图”。这个“第三意图”即是导演和编剧在创作过程中才想到的东西,超出了他们预设的意图。

《导演》这本书既是在说电影创作中的常识——流程处理、沟通协作、技术困难等,也说了作为导演的吕美特个人的工作经验。例如前文说到的如何为[十二怒汉]选择镜头和摄影机角度,此外,当然还有如何与演员、编剧、剪辑等其他部门合作,处理冲突,实现想法。这些实际上都有助于观众理解电影的表达意图。

电影完成后,经常有创作者为影片拍摄之艰难而自我感动,上映前电影公司可能会以此作为噱头,大加宣传。不过,吕美特对此泼了一盆冷水:“不要因为这个镜头拍摄难度大就认定它有多好。在看片时,没有观众会了解你花了三天时间布光,用了十个人去移动摄影机、景片墙或随便什么。”观众看到的只是画面,能传达情感的也只是画面,不是幕后。

说到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这里想要稍微扯远一点。如今,经常听到有人说:“这片太长了,不想看,我去搜短视频解说看一下”。言外之意,看完电影解说,就算是看过整部电影了。

没有一个热爱电影、被电影打动过的人,会认为那种将剧情快速复述一遍,放大暴力、情色和猎奇的解说,能够还原电影的魅力,不单单是情感,还有纯粹的美。以吸引粉丝为唯一目的的电影解说,不会帮助观众从合适的角度恰当地审视电影。他们更爱解说烂片和冲突激烈的类型片,并且不会考虑真正让电影散发魅力的因素。黑泽明、小津安二郎、英格玛·伯格曼、费里尼、戈达尔等大师的作品,根本不适合被如此解说。

无论是作为娱乐,还是所谓高高在上的艺术,电影都得依靠集体创作。不同专业人才服务于同一个故事,通过美术、摄影、表演和科技等,实现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它不是将文字简单转化为活动画面,而是赋予其可被眼睛捕捉的信息,创造激发情感的空间。若是对电影感兴趣,“看”自然是最直接的体验方式。唯有看全片才能体会到情节之外的丰富情感和不可言喻的感动。

导演不能要求观众必须做功课才能看懂他的电影,但观众也不能自大地认为导演就应该拍即使他们一无所知,也能看懂的电影。理解电影没有唯一渠道,每个人都有他的感受,对不同情感和表达方式敏感度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信息和知识的累积,人们对一事一物的感受力也会增加。所以,不能沉迷于简单粗暴的思维中,适度有意识地让自己从中抽离出来。

(原载《看电影》2022年5月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