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只是一个玩笑读后感1000字

只是一个玩笑读后感1000字

《只是一个玩笑》是一本由[英]劳伦·诺斯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是一个玩笑》读后感(一):是玩笑还是现实?让人感同身受的心理悬疑

前不久,我刚看完一部电视剧《原来我很爱你》,故事中的主人公无嫣因为不能接受好友的去世,产生逃避心理,一直幻想着好友仍然和她住在一起的假象。幸好,她有苏念衾,给了她温暖的治愈。

当一个人遭遇家庭的巨变,他的精神和肉体是否都会有改变?失去亲人的痛苦,能否随着时间的流逝磨灭?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很难感同身受。然而在《只是一个玩笑》这个故事里,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所有的遭遇。 故事以倒叙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失去丈夫的母亲苔茜,突然醒来她在医院中,腹部被捅了一刀,但是究竟发生了什么,她脑海里非常模糊,之后从事发前两个月开始,给我们展现了一位失去丈夫的女子的痛苦。苔茜的丈夫因为一场飞机坠落而去世,接受不了事实的母亲,独自带着七岁的儿子生活,之后她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人,她似乎看到了去世的丈夫还活着的样子,除此之外有心理咨询师雪莉,有去世丈夫的兄弟伊恩……在渐渐接触后,原本让她信任的雪莉,和本来就带有怀疑的伊恩,这些人最终似乎都对苔茜产生了威胁! 故事的最后,一切真相大白,令我们不可思议的是,结局出乎意料。苔茜收到的心灵创伤,是永远不能被治愈的,这不仅仅是妻子对丈夫的爱,也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而最终,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苔茜还是用了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自己内心的脆弱,以及逃避现实的痛苦……

作为一本悬疑小说,它更偏向于心理悬疑。作者在故事里做的铺垫也一直让我们怀疑,是否还有一个幕后黑手的存在。带着这样一种悬疑氛围,我们也跟随作者进入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一种心理悬疑的暗示,也让我们读起来有一些紧张的感觉。最终的结局可能不尽如人意,却也给我一种温暖治愈的感觉。也许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一种幸福。 其实在书的封尾,已经对我们有所提示“别相信任何人,真相在玩笑中”,故事里的真相不是我们一开始所认为的那样,可能仅仅是不经意间的一个小玩笑里,而埋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也是最后要走进所有人内心的。 在看回这本书的原版名字《the perfect betrayal》,如果直译过来就是完美的背叛。但实际上,中英这两个名字,都让我有一丝丝的困惑。如果说这是一个“玩笑”的话,开玩笑的人是谁呢?是上帝,还是去世的人活着是活着的人?那如果是一个betrayal,那又是谁对于谁的背叛呢?

《只是一个玩笑》读后感(二):纯心理悬疑,痛失至爱的确能击垮一个人

本书作者劳伦·诺斯,我之前是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看了下目前似乎该作者在国内也没有其他引进的作品,只能说现在欧美的悬疑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读者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欧美悬疑小说家得以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

本书书名是《只是一个玩笑》,我还觉得作为一本悬疑小说的书名还是比较贴切的,个人还猜想会不会是一个离奇的案子,到最后来一个惊人的反转,发现竟然只是一个开过头的玩笑之类的。然而,读完全书发现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我甚至觉得不能算作悬疑故事吧,或许算作是心理悬疑?另外,到最后我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给了“只是一个玩笑”这样的书名,感觉和书中的内容没有什么关联啊,或许是中文翻译的问题?看了原来的英文书名,直译过来应该是完美的辜负,似乎也和内容关联不大?定这么一个书名难道只是一个玩笑?看了下大家的评论,似乎对书名有疑问的不止我一个,希望有读者了解到其中含义的能给我解释一下,还挺感兴趣的。

本书采用的手法还是比较独特的,里面主要的内容是女主角苔茜的内心独白,而书中读者视角的第二人称“你”是不幸因飞机失事丧生的女主的丈夫马克,作者将苔茜对于丈夫的倾诉直接表达出来,这样的写法无疑可以使感情的表达更为强烈,女主失去丈夫后的痛苦和对儿子的依赖通过这样的倾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对于女主似乎神神叨叨的各种举动只能产生无限的同情。另外,书中还通过伊恩和雪莉的记叙以及萨德勒和苔茜的对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事件的原貌,从中可以看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思想中是有着多么巨大的冲突。

这本书还真是有很多地方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以为书的后段会换一种表达形式,以狂风暴雨般的反转揭露真相,然而最后的结局离我所构想的却相差甚远,并且这种心理描写的方式也一直贯穿到了结束,最后确实是有反转,但这种反转仍旧是维持在心理层面的,当然出于防止泄底的考虑,关于结局我也不做过多的评述了。不过这样的结局我是不太喜欢的,可能这种纯心理悬疑类的作品还是不太合我的胃口吧,当然了,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质感非常不错,纸质很扎实,开本大小、装帧设计都很在线,捧在手里阅读起来感受都是很不错的。

外封

内封,和外封一样

先锋的宣传小拉页

《只是一个玩笑》读后感(三):生活本就是一座禁闭岛,有人想要逃离,有人却沉浸其中

看过本书之后首先想到了莱昂纳多主演的《禁闭岛》,主人公泰德和搭档查克来到了一座名为禁闭岛的精神病犯监狱,调查一桩离奇失踪案。最后经过重重困难,泰德发现这座禁闭岛居然与自己有关,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虚假记忆营造的假象之中。泰德最后选择了重新回归自己虚假的记忆之中,或许是一种妥协,又可能是一种解脱。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新锐悬疑作家劳伦·诺斯,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家庭主妇苔茜·克拉克刚刚在一场飞行员自杀的空难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悲伤的情绪笼罩了这个可怜的女人,长达八周的时间内苔茜一直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连自己八岁的儿子杰米都疏于照顾。

为了安慰苔茜的情绪,缓解她的悲伤,苔茜的母亲联系了一名心里辅导员雪莉对苔茜进行心理疏导。苔茜的情况看似渐渐的发生好转,生活中却接二连三的出现诡异的事情。院子里监视自己的陌生男人,小叔子伊恩声称丈夫他一笔巨款,深夜莫名奇妙打来的骚扰电话,这些事情摧残着苔茜的神经,让她变得神经兮兮起来。

这些还不算什么,雪莉的出现逐渐让苔茜感觉到压力,内向的儿子杰米居然与苔茜产生嫌隙,反而跟雪莉更加亲热。再加上以前雪莉曾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苔茜更加怀疑雪莉想要夺走自己的杰米。这种怀疑在杰米生日那一天迎来了爆发,伊恩、雪莉分别不请自来,疑心的苔茜在争夺中,不幸中刀。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噩梦的开端,苔茜也因此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原来身边的人们都在尽力的帮助自己,而自己这八周以来一直生活在自己建立的幻想的记忆中。没有什么神秘的来电,也没有恐怖的跟踪者,更没有什么奇迹,一切都是源于一场悲剧。而正是这场悲剧,改变了苔茜的记忆,让残酷的真相隐藏在虚假的生活背后。

这是一本悲伤的小说,尽管想要探知结局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继续阅读,但是主人公苔茜悲伤的情绪却在心底传播。那种痛失爱人的难过,那种敏感的生活细节,让每个读者都为之掩面而泣。这也为苔茜最终的选择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既然现实如此可悲,不如继续生活在虚构的记忆中,即便这一切都是美丽的泡沫组成。

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的这句经典名言,也可以理解为是否与生活达成了和解。选择直面悲惨的生活是一种选择,逃避残酷的现实生活也是一种选择,只要爱的人还在自己的记忆中,能够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在自己身边,生活就值得继续下去。

《只是一个玩笑》读后感(四):玩笑过后,只剩至暗荒诞的真相

2006年年初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短片,在网络上蹿红。电子音乐人胡戈看了陈凯歌电影《无极》后一头雾水,就记住了一个馒头。所以他截取了《无极》片段,自己重新编辑故事,并用中央台“中国法治报道”的形式,用一种搞笑无厘头的方式,配音剪辑出了一个关于馒头引发的杀人血案的将近20分钟的恶搞视频,诙谐夸张的调侃了电影《无极》,他也一战成名,被誉为“恶搞界的鼻祖”。不过,这个玩笑开得有些大,接下来的剧情迅速翻转,上演了“一场馒头视频引发的官司”。《馒头血案》的网络下载量甚至超过了正在上映的《无极》,加上网络的推波助澜使陈凯歌大发雷霆,盛怒之下起诉胡戈侵犯自己的名誉权。陈凯歌前妻也不甘寂寞前来凑热,发表了博文《前夫与馒头》将这场闹剧推向高潮。

唇齿之戏,谑而不虐,浑不过三,适可而止。“不要相信任何人,真相藏在玩笑中”,玩笑酿就悲剧、玩笑隐藏真相,甚至有时玩笑就是真相,真相就是一个玩笑。英国新锐悬疑小说家劳伦·诺斯的新作《只是一个玩笑》整个故事就是以一个玩笑而落幕,彰显出了现实的残酷悲凉和荒诞不经。

作为一部悬疑小说,作者独出心裁地将书名取作《只是一个玩笑》,读者一般都会习以为常地认为小说故事的起因是由某个不经意的玩笑或者偶然误会引发的,再就是悬疑小说司空见惯的笔法,在破除迷雾疑云中不断地反转递进,最终达到故事高潮而结束。

或许,你会为这种先入为主的“聪明预见”而沾沾自喜时,其实是上了作者的当。作者如同一个高明的魔术师,“玩笑”只是浮在真相表面的“帽子戏法”,里面包裹着一个残酷悲伤的故事。

小说女主人公苔茜的丈夫马克死于飞机失事,她精神崩溃,儿子杰米便成了她的全部。心理辅导员雪莉试图帮助她走出阴霾。然而苔茜遭遇了一些列诡异的事件:莫名其妙的花束、不明所以的巨额借款、接连不断的恐吓电话、神秘的跟踪者……危机不断升级,她不得不怀疑身边所有人。种种冲突、可疑的现实,一切都在杰米生日那天得到了答案。杰米生日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苔茜解脱,还是把她推入更深的黑暗之中?

小说聚焦社会问题,引发读者共鸣和深思。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自白、穿插笔录、采访等片段得叙述方式,将家庭破碎、职场压力、亲密关系、抑郁症等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元素巧妙融合,极具现实意义。另外,作者叙述奇巧,悬念迭起,采用蒙太奇手法,营造一种令人脊背发凉的惊悚悬疑氛围,画面立体感十足,令人欲罢不能,能够满足悬疑爱好者的阅读需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