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精选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精选

《孩子的品格》是一本由彭凯平 / 闫伟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一):记录

心理学的作用不在于完全治好一个问题,我们就是给人一种希望、光明、一个援助,让那些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人知道有人可以去帮助他们,这一点很重要。

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

情绪调节:深呼吸,抚摸身体,闻香。还可以沟通,交流,谈心互动,运动,冥想,写作,写日记,

他在撒泼打滚的时候,首先要引导他做的就是缓解情绪,就是我刚才说的吸气、安静下来。或者是拥抱他,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让他发作,这是第一步。如果你在他发作的时候惩罚他,只会使他的行为变得更加极端,

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第一步就要控制他的情绪。

第二步,就是要积极地开导他,让他自己去设想:如果不这么想、不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第三步,就是要转移他的注意力,引导他去关注一些积极的方面,去看书、听音乐、跑步,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当我们关注那些消极的、不愉快的、痛苦的体验的时候,出现哭、闹、叫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二):孩子 让我们一起长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指导,当然,每一对父母也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我们都在慢慢学习。

一些理论又被提及,比如要具象的描述孩子的行为,然后点评,而不是贴标签式的。说起来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以及有意思的沟通方式,想起来最近在刷牙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从一开始说牙齿里有虫虫的吓唬他,到现在跟他一起做小牙刷的山洞历险记,我们刷牙变得顺利,配合度高也很开心,表扬他的牙齿以及适当的配给零食,虽然没有严格的做到延时配给,但好像也养的还可以。

关于专注力方面,我大概就是那个不断打断孩子的老母亲,不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作为,有时候情急之下大概都会想要跟着自己的节奏先走,然后就做了错误的行为,也是要改。之前听一个朋友分享,身边很多二胎家庭,都是感觉一胎养坏了,习惯没有培养好云云,所以生个二胎重投来过,大为吃惊,诚然有了一胎的经验我们从懵懵懂懂到具备一些基本的育儿观念和方法,但是再来一次我们一定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我理解答案一定是不可能,因为时代会变,个体也都是有差异的,此时此刻的真理遇到下一个人下一个时刻可能完全就是不一样的结果。虽然独生子女家庭有点孤单,甚至会养成集全家人喜爱与期望于一身的娇惯,但是我还是不会再生养,只希望把有限的时间都给到现在的孩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个足以,如那一生一世一双人。

关于善良的品格培养,有一个故事,是说孩子用计算指出外婆每天吸烟2分钟会折寿多少年,而后外公第一次郑重地告诉他,善良比智慧更重要。善良,有时候我觉得很重要,有时候又会有人善被人欺的感叹,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人为善。

每年都会机缘巧合读几本育儿的书,知识补充也好、常识修正也好,只是希望自己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三):好品格成就好未来——《孩子的品格》书评

《左转·隐公·隐公三年》曾道:爱子,教之以义方。那么何为义方?怎么样才能做到教之以义方呢?《孩子的品格》作为一本被誉为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的书将告诉你答案。 《孩子的品格》是由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和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所编写,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他的《孩子的品格》一书深入浅出地写出积极心理学对孩子一生品格的影响,更是父母了解孩子心理的一扇明窗。 用积极教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可能在大多数父母心里对于积极教育并不是很了解,甚至还错误的认为积极教育就是快乐教育,积极心理学就是心灵鸡汤。可是事实果真如此么?真的是这样么?答案是否定的。彭凯平主任在书中明确告诉我们: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有证据有逻辑有调查,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问。它是一门让我们在跌倒多次后,仍有意愿和勇气、能力爬起来;能让我们不断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并最终拥有幸福而灿烂的人生;是让我们平凡普通人能够随时拥有“内圣外王”的伟大情怀,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为父母,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我们的心愿也是责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叛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孩子用各种方式伤害自己,甚至自杀?为什么你的孩子永远比不上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而是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哭着喊着要自杀?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在提醒着我们父母,要让孩子在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环境下长大,他们才会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 培养不轻易言败的孩子并不是让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相反,挫折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都会呈现一种极度压抑、有暴力倾向、冷漠、孤独与疏离的状态。他们虽然比娇生惯养的孩子更能忍受外界的批评与责罚,但也更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或者表现出极度的自以为是。想要培养孩子的抗逆力,书中告诉我们一些方法:培养孩子的“我有”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给孩子适当的期望;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除了“我有”还要培养他的“我是”强调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比“我有”更加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我能”。总之书中给我们了很多实用的信息和方法。 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培养问题而感到焦虑?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未来感到迷茫?不妨看看这本《孩子的品格》,它能帮你解决所有的疑虑,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快乐,更加健康。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四):用积极教育浇灌孩子幸福的一生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要怎么样才能够教育好我的孩子,让他聪明、善良、有智慧、能干、皮实、温柔善解人意,做个有用的人。毕竟我可是养育着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翁、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可千万不能砸在我手中。

有了孩子后我总能想到梁启超的诗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未来是科技的年代,看到现在很多工作岗位都被机器和电脑取代,将来的ai会比我们还要厉害,我不禁陷入沉思,我要究竟怎么培养我的孩子才能成为时代的、科技的弄潮儿,而不是被科技取代呢?

直到我看到了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与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学习中心副主任闫伟写的《孩子的品格 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我明白了孩子的积极的品格才是最重要的培育孩子的抓手,具体可以从这7个方面入手:情绪力——接纳、理解和管理自身的情绪;抗逆力——坚韧,心怀目标不放弃;自控力——自律、自洽,不惧诱惑;天赋优势懂得欣赏自己,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专注力——全情投入,获得巅峰体验;善良,懂得感恩,赢得他的人的信赖与支持。这些优秀的品格最终将造就孩子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同理心,让孩子从容应对未来的竞争和机遇。

这是一本即难读又好读的书,难读是因为有很多的专业术语,拥有很多干货,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好好吸收。好读是因为解释很到位而且故事很精彩。书里有一个我最喜欢的小故事,那是彭凯平从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毕业后,申请求职的时候,因为美国心理学专业名校全部收紧了编制,他发出的16封求职信,迟迟没有收到回复,在内心被焦虑和不安充斥的时候,仍对自己充满了希望,保持了积极的态度,最终等到了16份求职申请100%通过的回复。多年过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心理学负责人聊起他的求职的经历时,他们说因为彭凯平教授的观积极和朝气蓬勃,让他们印象深刻,更愿意和他成为同事。

岁月漫长能拥有稳定的情绪,能够很好地驾驭情绪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幸福的能力啊。

现在很多小孩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弱,在与父母发生争吵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极端的行为,比如伤害自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如果我们能够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关爱他,教给他们积极的心理学,培养孩子驾驭情绪的能力和抗逆力,能够正面挫折和困难,也许孩子能够更加幸福。

也许在孩子成才之前,我们更应该追求成就他美好的品格,也许在教育之前,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多一些爱的浇灌,让爱和关系先行,让品格先行。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五):为什么你懂的再多都教不好孩子?

每次听关于亲子教育或者孩子教育相关的书

最害怕的一个误区就是

父母都太期待这本书又提供了哪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技巧与方法

每每你焦虑地去实践书里的方法

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本最棒的地方就是让我们拨开迷雾

解开困扰无数家长的一个最大的迷

为什么我也这样做了,在我们家怎么就无效了

书中的一句话就是答案

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就是父母不良行为的反射

家长们陷入了

只顾“育儿”,忘记“育己”的坑

在之前芬妮昂的《硅谷超级家长课》提到了5个原则

这本书中又提到的培养孩子的7种品格优势

那么,所有的父母都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吗?

当然不

最大的前提是作为父母必须拥有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

“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用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情绪

在积极的情绪下孩子才会生出抗逆力

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孩子才会长出自我效能

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染孩子才能慢慢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用爱的观察来发现孩子的天赋

父母还需要知道,我们了解的仅仅只是我们了解的

用杨澜《大女生》里的一段话做结尾再合适不过

“比催促孩子更重的是发现孩子内在的动力,

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比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展示你的活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