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锦集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锦集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是一本由[英]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一):警钟长鸣,人类的命运到底会走向何方

相信没几个人不认识老爷子大卫·爱登堡 David Attenborough,每次看到他的新闻就以为是去世了,这个年纪还在不断的贡献能量也真的是活成了一个传奇。这是头一次以影视之外的形式与老爷子接触,文字的力量丝毫不亚于影像。每个地球人都应该读一读,我们对星球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人类的无知和狂妄早晚会把自己置于死地。这里面有一段关于社会进步的精彩描述让我想起立鼓掌:“所有这些社会进步当中,有一项已经证明可以大大缩小家庭的规模,那就是女性赋权。无论哪里,只要女性有投票权,只要女孩不早早辍学,只要女性的生活自己做主而不是听命于男人,只要女性能获得良好的保健和避孕手段,只要女性做任何工作都不受限制,对生活怀有远大抱负,生育率就必然下降。原因很简单:赋权带来了选择的自由,而女性在生活中一旦有了更多的选项,她们就常常选择少生孩子。一个国家的女性赋权越迅速,越充分,整个国家经过第三阶段进入第四阶段的速度就越快。”类似的精彩片段书中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一本增长知识的书,更是一本让我脑海中的警钟长鸣的提醒之书。推荐指数:5/5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二):放弃幻想,准备改变

人类给地球和自身带来的危险,已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也正因为这样的话题总是缺乏“保鲜度”,或者说问题在思维层面上超乎寻常的复杂性,又或者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导致了我们在直观感受上的滞后麻木,总之,面对快速失衡的生态环境,我们(绝大多数人)往往止步于发现问题,而拒绝真正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

“我们过得舒舒服服,头上却笼罩着我们自己制造的灾难的阴影。造成灾难的正是使我们得以享受舒适生活的东西。我们会很自然地继续这样生活下去,直到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证明不应维持现状,并且有另辟蹊径的完善计划。”

阅读的过程,既触目惊心,也很受感动,“虽千万人吾往矣”,在大多数人或浑浑噩噩或视若无睹的危局之中,还有很多人在努力收集证据、完善计划、呼吁改变。“实现可持续性革命,推动重新野化世界,采取稳定人口的举措——这些将重建我们这个物种与周围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

阖卷自问,从个人层面而言,我们能做得比现在更多吗?“我们若想继续存在下去,需要的不只是智力,还有智慧。”具备这样的智慧吗?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三):真正热爱地球才有的感悟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豆瓣8.8分。大卫·爱登堡,爱看纪录片的人,应该对这老爷子一点都不陌生,无数近乎满星的自然纪录片,让这张脸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全球明星。所以最开始我买了这本书再加上这本书很有情怀的书名,让我以为它就是一本文字版的地球脉动,正准备领略一番地球之美的时候,却意外的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老头,与时俱进的展现了对地球生态的思考。

让我没想到的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家,关于这个星球很多事,哲学和理念,甚至一些关于碳中和的技术,了解得非常前沿。你要说这些理念从一个小年轻嘴里说出来吧,多多少少会让你觉得天方夜谭,要么就是过于狡黠得一种表现。然而在一个半辈子游历全球,见的鸟比你吃的鸡都多的老爷子,这种非常前沿的理念,就显得非常有说服力。

书里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所谓的可重复利用不仅仅是能源,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人造肉,海带养殖碳中和,以及牧场内的生态放牧,将不同的动物叠加起来饲养,结果牧场内的生物多样性比一些自然公园做得都好。老爷子有一个总体的指导目标,即让自然恢复自然。我们再如何努力,都是受控性的生态保护,然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自然本身对自然修复力量强大。所以一旦这些日常所需衣食住行,全部或者大部分源自人类的造物时,被过度捕杀的动植物,就会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大自然对自己的修复就开始了。

总之书写得即与时俱进,又很有底蕴。值得一看。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四):越是热爱,就越怕所热爱的,不能永远

副标题是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作者是拥有“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之称的大卫·爱丁堡。94岁的老爵爷的这本书,半本历数职业生涯中的与生命奇迹相遇的惊奇时刻,半本因人类越来越出格的生态破坏忧心忡忡,呼吁人类即刻采取行动。

这本书的第一个画面是11岁的大卫骑着自行车,在乡间用掉整天的时间翻找海中生物菊石化石,镜头从1937年跳至1954(加入BBC电视台),又跳至1968年(他与万千人类共同见到了太空中地球的照片),之后的每一年都过得很快,他出品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蓝色星球》均享誉全球。而伴随着这一过程,是人口猛增,而地球上未经开发的荒野,从66%一直锐减到35%。

回望自己90年的所见,带着对整个地球和所有人类的爱与关切,他发出吹哨人的呼喊:纪录片中丰饶可能是假象,野生动物持续受到威胁,而人类若不回头做出改变,也将被自然教训。

爱登堡爵士呼吁人类扼制自己的贪婪,放下对经济增长的执念,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和普及更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举措有大有小,但都是不分国界,也不分群体的,是相互关联,又应该达成“星球内共识”的理念。举个例子,日常生活增加植物蛋白比例,替代肉类,不仅能够节约食物链中的能量折损,同时也缓解了养殖农场的压力,养殖农场规模缩小,农场恢复野化会给野生动物更多生存空间……是一种观念颠覆后带来的整个星球的运行方式改善。

体量不大的一本小书,但也是因为限于篇幅,很多观点点到为止没有展开,也是因为WWF合作,难免措辞官方了些。种草了爵爷的Life on Air自传以及相关纪录片,等待明年一一解锁。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读后感(五):放下我的增长欲,放不下作为人的同理心

读这本书到一半时,我忍不住感叹,人们究竟还要多便利?我虽也是追求物质满足的俗人一个,但觉得世界够快了,令人惶恐,因此作者后段提到“增长”和“成熟”时是无比赞同的,也被其中许多数据所震撼。但终究格局与论调很高,仔细想想身在人类社会中,诸多细节并不是有全人类的憧憬就可以掩盖的。

以下是我从短浅的可见的世界出发,表达一点片面的,小小的见解。

现在的人类福祉来源于人类文明,来源于试图解释,并控制地球上一系列自然物质的过程,这是一个对地球来说短暂,或者对全新世来说也并没有多么长久的时期,而这一过程,对于生活于每个世代的个人来说,是什么样的时间概念?是无比漫长,是一百个我的一辈子。

作为人,我关心农地和食物,肉是否新鲜,蔬菜是否绿色;当作为一个物种,我会在看《复联3》时,成为站灭霸的那一个,极端地,抛弃人类视角下的道德主义,更关注我们的罪恶,让一切福祉又毁灭于人类文明的行为,我希望这一切能停止,像书中所说让出空间、野化世界、减少碳排放,那一切是美好的趋势,对群体充满善意的选择。

当再次回到此世代的个人,这场变革是一场对许多人的牺牲,和战争一样,不管多么正义的战争。作为【人】这种物种,我不能坦然面对现实下,发生在一个个人身上的具体牺牲,这不是即将发生,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狭隘地说,人类文明诞生了许多文化,古老的,对自然语境下有害的东西,尤其对于我们这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那些传统会在这场行动中被移除,还有在我们这个年代依旧靠那些东西活着的人。

总的来说,基于人自负的主宰力,我们有对万物负责的使命感,但逃不开人性的弱点,我可以不贪婪,不再要更加便捷的生活,但无法忽视我能看见的个人的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