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贡达》观后感摘抄

《贡达》观后感摘抄

《贡达》是一部由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挪威 / 美国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贡达》观后感(一):《都灵之猪》+《潜行鸡》+《奶牛马戏团》

上影节看到目前最喜欢的一部,《都灵之猪》+《潜行鸡》+《奶牛马戏团》,用大师的思维拍动物应该是前无古人了。 摄影不仅仅是一眼的惊艳,而是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语法,即与动物平视。在剖离拟人和俯视的动物纪录片标准拍法后,导演有意识的将镜头的视点降低,给予它们最大的尊重,尤其是对动物眼睛的捕捉,让人深深相信在它们身上也是存在情感的。在这种语法下,结尾人类机械的出现在低机位下制造出宛如启示录的末日景象,这就是完全被带入动物视角才能产生的视觉体验。但同时,导演同时没有为了制造共情佯装客观,而是最大程度保留了家畜身上的动物性(母猪踩死幼崽,猪崽抢食时的斗争),这样就完全不能把结局看做所谓动物的“人性”,因为把母性单纯当做人性实质上也是人类的一种自以为是。 这部片在我这里更可贵的一点是印证了影像本身剖离故事与叙事是完全可以流畅的传递情感的。传统的蒙太奇风格之所以成立是建立在桥接背后的叙事心理学的,而在我看来长镜头最大程度上消解了情感与故事的联系,而是用影像本身去抒情,此时情感的位置是等于甚至大于叙事的。《贡达》最大的特点便是完全放弃制造传统意义的故事,实际呈现的都是家畜们日复一日的日常,但藉由视听的手段,这些动作变得时而如诗,时而如受难一般,这一点非常有《都灵之马》的意味。最后的十分钟长镜头也是如此,在没有直接呈现小猪被带走的情况下,完全凭借母猪的反应将情感和背后的议题讨论释放出来,太精妙了。

《贡达》观后感(二):该吃吃该喝喝

这可能是让我最感到亲切的电影了,我初略地看了几个片段,所有的活体角色都是熟悉的,我养过牛,养过鸡,养过猪,我还养过羊,但每个镜头都让我想起他们的结局,无论是膘猪还是母猪将来都是会被杀掉的,动物农场的动物可能获得生育权,可能活得长一点,但是他们都没有机会安享晚年,老弱病残被无情淘汰。我喜欢他们,喜欢牛奔跑,喜欢看他们吃饭,喜欢他们发呆,喜欢他们打闹,但是我也喜欢鸡肉、猪肉、牛肉。以前我喂养的鸡被卖掉我哭泣,我家的母猪生的小猪死去我伤心,我喂养过一头牛,从牛仔到做了母亲,每年她生的小牛都能为我家带来至少3000块的收入,3年前她被卖掉,我再也不能割草喂她,回到家我看到牛不在我就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没有哭,但我永远记得她刚来时我领着她慢慢爬上一个陡坡去高处吃干草,永远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给她加料结果喂得太多,第二天一上午她都在反刍,我永远记得有一次下雨她踩住我的脚,此刻她的尾巴又在甩动驱赶苍蝇,有时她脱开缰绳四处撒欢,我就会惩罚她,我永远也不想知道她的最终结局,尽管我知道她有什么样的最终结局。她走后,我逐渐不参与动物养殖劳动,猪圈的母猪换了一代又一代,每次看到她们我都不知道她们是新母猪还是老母猪,我希望动物们能活得久一点,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但我还是会继续吃肉,家里的公鸡每年只会留下一只其余的都会杀掉,我喜欢鸡肉,400多斤的母猪被长刀捅几下喷出鲜血,她试图站起来鲜血溅到我的脸上,然后被抬进大锅,肉刚刚放到塑料袋上,人们就已经预定了各个部位。

所有的事物终将会消失,作为人来讲去经历去感受即可,犯不着可怜动物,要是觉得动物可怜,走路也是不行的,谁知道一脚下去有多少微生物会死。

翻看相册,记忆中拍下的照片已经没有了,大概他们只能活在我的脑海里了。

《贡达》观后感(三):讨嫌的扣带皮层

在养狗子之前,我是喝过狗肉汤的。铺子就在学校附近的羊汤馆对面,喝之前唯一的担忧就是这种非常规肉类会不会有风险。

影片是在惊蛰前后Laemmle的限时免费场看的,打开前没看什么简介,所以开头盯着老母猪贡达头顶的那一分钟里,脑袋里转的都是天有点儿凉,真该用这个时间去泡个汤云云。直到从贡达身上噗噜噜滚落一只小猪,心里才突然被点亮。

就这样,在开头的几十分钟,心情持续明亮,还一直试图从小猪仔们喝奶、钻拱、探索的大段的镜头里,数清到底有几只。此刻的愉悦,来自于前扣带皮层——这个哺乳类动物特有的,负责情感需求的脑组织。

但显然,这不会是一部让人一直处在舒适区的片子。接下来秃毛的、瘸腿的鸡和瘦骨嶙峋的牛都在让人往一个不舒服的边缘靠近。不过当下会有点怀疑导演是在故意卖惨,尤其是牛周围环绕的苍蝇被放大的嗡嗡声所带来的那种僵尸感,反而显得很不真实。因为觉得不真,所以心情还是松弛的。

缓慢的节奏,加上咕咕咕的叫声,把我带进了农场,当下甚至觉得能闻到鸡屎味,还一度放松到摘了眼镜,恍恍惚惚地沉浸其中。直到贡达不小心咬到电线,发出一声刺耳地惨叫。

电篱笆是现代农场应用最广的设施,简单一搜就会蹦出许多关于Electric Fencing极具成本效益的宣传,因为往往只用一根电线,就能把家畜圈在固定的范围。当然,这也要考验动物们的前扣带皮层是否完好,因为如果疼痛带不来痛苦,电篱笆也就没用了。

接下来,就是仔猪迎来了离别,被带离了贡达。猪妈妈抖着乳房四处乱转,不断召唤。对比前面的悠哉,能明显感觉到它的焦虑。我不清楚这批仔猪是多大被断奶的,只查到了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断奶时间从传统的2个月不断提早至当今的2周龄。

播到最后我实在有些不忍心,但又想看完整,于是退了投屏,把屏幕缩到很小很小,坚持到了最后。

我明白此刻的不适,同样来自前扣带皮层,这个会抑制痛苦,也会回应痛苦的地方。

如果你也发现自己因为“残忍”而感到伤感,这就意味着,自己的前扣带皮层是完好无损的。但我实在说不出恭喜,因为“了解自己残忍”可能是一种被诅咒的能力。它甚至会让我们为了其它物种的痛苦而痛苦。这种“了解”让我自从养了狗,有了情感连接,就再也无法不为喝过狗肉汤而自责。

经常看到有文章会提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那个三角,把情感需求放在生理需求之上,但不论是神经科学还是经济、经营学领域,这个上世纪40年代提出理论都是极具争议的,甚至是被颠覆了的。现代研究更倾向于需求没有层次之分,物理疼痛和精神愉悦都依赖于同一些神经机制,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样重要。真难想象,如果真的有一天,代肉食品产业成熟到人类可以放弃吃肉了,那么精神上可以得到怎样的满足。

片尾,华金作为执行制作在线上采访了导演,这两个理想主义者,显然是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很痛苦的位置。看他们做这个片子,成就感远远覆盖不掉自我折磨。也许中段的刻意的“卖惨”是给观众最好的缓冲。

《贡达》观后感(四):我们真的需要吃那么多肉吗?——看纪录电影《贡达》

现实就是,即便我们并非故意,但我们在过度索取,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无辜。无非就是为了创造更多就业,更好的生活,做好本职工作,吃肉能有什么错?每个人都有说辞。讽刺的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无数动物不必要的死亡,人们自身健康的损害,以及我们留给下一代的更加脆弱的地球。

一场有些迷幻的观影体验:跟随摄影机的视角去“看”,不管是贡达、她的猪仔们,或是不知为何出现的牛和鸡,以及自然中的泥土、雨滴和树,这种凝视本身会让我出神;在感受生命本身的同时,抛弃固有的定义去重新审视身边熟悉的一切,这是一种与“造物”连接的宗教体验。

注意力被不同资本竞相角逐的当下,能够放空并回到对于自然最简单的凝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是种奢侈。有很多道理和奥秘写在自然里,光是看和思考就可以带来无限的乐趣。

看《贡达》的时候,我在想象猪眼中的世界。当卡车这个庞然大物突然间出现的时候,她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人类认知里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于贡达而言如同神谕。当我们用这种视角看猪的时候,也许有一个更高阶的智慧(甚至无法猜测它是否具备生命)在审视我们。就像我们会忽略猪除了营养价值之外的其它价值一样,在这个更高阶智慧的视角,人类除了忙忙碌碌破坏地球和自相残杀之外,也没在干什么正事儿。也许某天会突然有UFO降临,我们会像贡达一样不知所措;或者在风和闪电中就写满了智慧的设计,而人类一无所知,也完全不知道肉体消失后是被运去了哪里。

我们把所有的猪都称做猪,而不存在“贡达”或“旺达”的区别,即便我们看了这部影片知道了有一只猪叫“贡达”,为她感动和流泪,也不会改变它做为肉食生产机器和最终被吃掉的宿命。

我们确实有必要去重新思考我们与自然,以及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联。我不是一个极端的素食主义者,我喜欢烤肉的滋味,但医学院接受的教育,和对于家人“三高”慢性病的关注也足够让我明白,现代很多疾病源于人们不加节制的饮食,尤其是肉类。我们是否需要如此多的肉呢?当工业化的养殖和屠宰方式让这些生物的产生和屠杀都如此有规模和效率,资本的驱动和商贩的利益又让美食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刺激人们的味蕾和欲望,人们贪婪舌尖上的美味,而不会去考虑动物的生存环境,大量动物脂肪对自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更不用说工业化养殖所产生的污染和温室气体。

现实就是,即便我们并非故意,但我们在过度索取,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无辜。无非就是为了创造更多就业,更好的经济,更好的生活,做好本职工作,吃肉能有什么错?每个人都有说辞。讽刺的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无数动物不必要的死亡,人们自身健康的损害,以及我们给下一代留下的一个更为脆弱的地球。

其实方法很简单,学学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就好了。捕猎,但不去过度索取;吃鱼,而不是竭泽而渔;饱腹,但无需贪婪。多看看膳食指南,或是关注那些被冠心病折磨的人们。感谢为我们的营养付出生命的动物,但同样知晓过量的肉食只会增加我们的身体负担和有损健康。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畜禽肉食用每周控制在500g以内。

《贡达》观后感(五):农场动物与“人”那些相似又相异的地方,但却都富含感受力的生命

电影中的猪是在演戏吗?

她能意识到镜头、拍摄者的存在,和影像背后的观看关係吗?

从另一个角度提问:

作为演员的梅莉史翠普,可以不只是演员吗?

她也可以有独立而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思考吗?

梅莉史翠普作为一个人当然可以,那片中的猪呢?或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把猪看得像“人”一样,才能赋予应有的尊重与同理吗?这样一句不怎麽好的比喻,可以成为我们思考人、动物与影像关係的起点。

分别于挪威、西班牙与英国三地拍摄,全片以观察视角记录了农场动物的生活,许多对动物的超近特写都让人大感不可思议。在访谈中,导演也提及为了能够拍到更多无人介入的画面,剧组参考被称为甘妲(Gunda)的猪本来居住的小屋空间,仿造了一间极度相似但更适合摄影机拍摄的农舍,因此电影得以呈现她与刚出生的孩子的私密互动、小猪为奶水毫无保留的竞争卡位。同时,经过降噪处理,观众得以清楚听到他们一举一动所发出的种种声音(也或许是后制拟音)。

相较于以文字语言积极解说、介入,镜头如此贴近,与他们的视线齐平的效果,就像是看著电影中的演员,即使他们无语,或发出不可以人类语言理解的声音,依循著电影的剪辑推进,凝视他们的种种行动、猜测行动背后的心思,叙事便自然开展,一般观众所熟悉的电影在此是成立的。

然而,为什麽拍摄农场动物,而不是其他野生动物?为什麽选择位在相对开放的自然环境的农场拍摄,而不是更常见的、精密控管的大型养殖场?电影刻意不拍到人,却时刻暗示人类痕迹的在场,固然暗示著缺席的事物更具威胁,但也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仍是一个非常人类中心的电影。

稳定的中远景焦距下齐整的黑白农村影像,慢速移动、调整焦距的长镜头,低声迴绕的氛围音乐,高格数、稳定的剪辑节奏,让动物的身影在壮丽的风景中,如同值得被称颂的电影英雄,像是那些凝视公鸡在草石间的一步一伐与昂首,摄影机迫近地特写乳牛有力的眼神。电影种种引导对于母性、自由、独立与互助关係的投射,让农场动物显得更有“人性”。

一方面,我们可以直觉地从身为素食者的导演,和本片监制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长年试图提昇动物福祉的努力上,来理解这样的策略:共感农场动物与“人”那些相似又相异的地方,但却都富含感受力的生命;另一方面,这样对于“人性”的假设也是很侷限的,我们真的能从这样的影像更认识动物吗?再者,难道人就没有受休戚与共的“动物”所影响,而产生变化吗?

身为观众,发现眼前愈是和蔼流畅,且无介入、少有积极引导的观察式纪录片,愈需留意影像成为“镜像”的效果,意味著这样状似直面“现实”的影像中,观看者受那如同实时(real time)发生的事物所触动,不可避免投射自身的慾望与思维。

故事从农舍狭小的门口开始,观众看进去农场动物的生活,电影也在这个门口结束。当小猪被货车载离,最后一组镜头是甘妲一边叫喊,一边绕著摄影机与农舍来回走动,或许是为无可挽回的小猪悲鸣,也或许是在向摄影师求助,十分刻意地安排母亲失去孩子的形象,强调人类对农场动物的剥削,作为简单有力的结尾,紧抓著观众的心,质问食肉的正当性。问题是,农场动物又会如何解读自身与人的关係呢?

当然,如果有人看完本片大受感动,而决定要吃素或少吃肉,我举双手赞成;还是无法放弃吃肉的人,也绝非就需要感到罪恶惭愧,或遭受“伪善”的指责,转而否定任何试图提昇动物福祉的努力。

电影吸引我们用一定长度的时间,凝视这些长久被刻意忽视,却实际上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动物,专心的观看永远是第一步,正视这段驯养历史中的明暗,人与农场动物之间的共生与衝突。但也必须认识到,身为人的我们,不可能代为诠释“纯粹”的动物观点,也不可能代表其他“人”来诠释人与动物关係,终究要留意自身视野的局限,意识到一个人所认知的世界,总是与其他生命有所差异,却也总是相互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