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摘抄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摘抄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是一本由[日]河合隼雄著作,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90元,页数: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一):从三种状态来思考父母的引导作用

河合準雄是日本知名的心理医生。今天读了一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表现出儿童一样的喜怒、哀乐、恐惧。父母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模仿自己的父母,成人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开始认识自己。

从教育的角度,作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的这三种状态:

1、保持与孩子的沟通,与孩子共情,倾听孩子的声音,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这样,孩子长大之后,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以“你好,我也好”的平和心态去面对,而不是以“你好,我不好”的自卑心理,或者“你不好,我好”的职场暴力心理来处事;

2、做好父母的示范,孩子写作业时,给孩子创造出安静的环境,并且尽可能在这个时间内,安静地阅读或者写字。注意保持家庭平和的氛围。这样孩子长大后,切换到“父母自我状态”时,就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

3、引导孩子阅读哲学的书籍,思考哲学的问题。这样在孩子成长后,遇到困难时,会主动独立寻找答案,寻找自我。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二):最好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父母

河合隼雄是心理学家,这本书和一般的育儿书相比有更深的理论造诣也有着更高的人文关怀,对于其他育儿书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育儿的问题,看上去是亲子问题,上升起来是夫妻问题,是母亲的自我修养问题,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再往大了说,受到所处的时代和经济形势影响,作为一个妈妈在育儿中碰到的纠结和烦恼,很多其实是时代病,放到更大的语境里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可能当时并无解。这样想来,可能妈妈们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养育孩子,如果是一种最有效的自性觉醒,人终究有一死,更大的人生无力笼罩在这种终点绝望中,那么孩子的到来更多的给我们一种修炼的机会,如何找到爱人的方式,如何面对无法控制的孩子,如何意识到除了自私的欲望之外我们还能在这个世界中留下些什么,可能就是孩子带给我们的一些体悟。

很多人因为和孩子的交往中产生了矛盾,会在有了孩子之后后悔,但木已成舟,更好的心态是思考孩子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改善,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成为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收获对自己更多的理解,这就已经是成功了。

至于孩子的人生,终究还是要交还给孩子。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三):最好的父母就是真正“用心育子”的父母

五一假期期间在宝贝时不时地帮忙翻书的“陪伴”中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具体怎样做才是最好的父母,而是提出了很多问题,让我们自己思考应该如何去做。

其中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自己“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河合先生的回答是“如何兼顾二者,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因为这个问题的困扰,我经常会有讨厌孩子、厌烦了哄孩子等情绪,看到河合老师说“人类的心灵真是不可思议,竟然同时拥有两种相反的倾向。嘴上说爱孩子,反过来对孩子多少有些恨意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要是索性能肯定消极情感的话,积极情感也就能释放出来。一味抑制消极情感,压力得不到缓解,这样的话,就连积极情感也没法释放了。关键是不要着急,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复杂情感。”感觉自己得到了理解,也促使我跟老公沟通了这个问题。

做父母要有做父母的觉悟,牺牲一些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间,转而为孩子付出,并不是“牺牲”,而是一种享受、一种选择。老公说的一句话也提醒了自己:把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作是第二次的自我成长过程。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丧失了这种成长心态呢?一味地强调、抱怨生孩子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去认真看孩子带给我的幸福感和成长机会!

对我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材”,时不时就可以翻出来看看,不同的阶段看应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四):见多见深的心理专家看法

专家说了几种有违背常识的说法。

孩子不如父母所愿才是常态。

父母养孩子不要太苛求自己,以为孩子出问题就是养育方式导致的,没有这么绝对的联系。

有时候反而孩子不听话才代表希望所在。

其中关键的一条客观规律,叫一体性,母亲和孩子之间,婴儿一直在寻求这个,和母亲融为一体,或者某一个稳定的养育者融为一体。

如果没有得到过,孩子长大后,还是会一直找寻这种。男性找包容性强的女性作配偶来体验一体性。女性则会用和异性性融合的方式来再次体验。

孩子在10岁时会有一个叛逆期,会有退行的行为,比如要求和父母再睡在一起。父母这时候要包容体恤。

青春期的孩子激素分泌会让他们在身体思想上发生巨大变化,他们有时候自己无法控制这种行为,会表现出异常。

养育孩子,是养育一个和自己一样又不一样的人,是一种自性实现。自我实现是做符合社会规范的追求,像《月亮和六便士》里的六便士。自性实现则是月亮,潜意识无意识追求则是自性实现,是月亮。据说在荣格时期,很多功成名就,自我实现了的人出现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被发现有一个自性实现问题。

养小孩是养一个和自己很像,却不在意识控制范围内的另一个自己,养得好了就是自性实现?

父母对待小孩最重要一条看重孩子的情绪,要有耐心听取孩子的讲话,而不是把自己的大道理讲给孩子听。

孩子想表达自己,不会像大人那么顺畅,需要大人等一等,耐心等着,孩子才会把他的意思一点一点表露。认真听小孩要表达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读后感(五):千万别以为新生儿什么都不懂,抓住机会建立“一体性”

一个和我同一时期生了宝宝的妈妈,出了月子就给宝宝断了奶,把孩子丢在了婆婆家,自己去上班去了。

“他还那么小,什么都不懂。我还不如趁着现在多挣点钱,将来给他好一点的条件。”妈妈说。

我无意去评价这位妈妈的对与错,不必单听别人说了什么就去做判断,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但孩子是不是那么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么?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一书中告诉我们,婴儿从出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需要充分的体验母子一体性,即虽然已经脱离了妈妈的身体,但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和妈妈做一样的动作。

这和我们后天人人都会的模仿并不相同,小宝宝与妈妈有一样的情绪和动作,全在于感受,并不是受意识支配的刻意模仿。

新生的孩子不会说话,如果妈妈不在,一体感的缺失会让孩子不安,会通过哭来获取帮助。

如果哭了妈妈就会来,孩子会明白,分离是暂时的,这个世界就算妈妈不在,也是安全的。

但如果怎么哭妈妈都不回来,孩子的一体感就会缺失。

说到这里,贩卖焦虑的文字会告诉大家,这样会有严重的后果。但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不会这么说。

如果妈妈缺位了,孩子还是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取一体感,但常常是别的女性。这让不得不和孩子分开的妈妈稍微有了一些安慰。

毕竟女性的情感细腻丰富,来自男性比如爸爸的关心很难让宝宝获得一体性。

但所幸,一体性虽然转瞬即逝,但需要在家里建立安全感却可以补救。

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给予健康的情感帮助,有助于建立安全感。这种情感帮助,怎么做也不会过多。

因此,虽然有些育儿理论中会说,孩子0-3岁是关键,3-6岁也来得及,6-12岁是最后的补救机会,但单从获得安全感的角度来说,没有“曾经给过就可以了”一说。

千万别小时候关爱孩子,等到大一些的时候就不管了。家庭建设,是幸福一生的终身修行。

毕竟,家是所有人一生追求的港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