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读后感锦集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读后感锦集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是一本由[美] 拉娜·奥迪什 / Dr. Rana Awdish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读后感(一):令人不寒而栗的病痛

本书是讲一名医生突患重病导致角色互换的落差过程。文采译笔都很好,自己虽然没有重病经历,但读起来感同身受,很有代入感,就是描写病中的内心感受太多了,有点絮叨。

读完最大的感慨是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是挺幸运的,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自己和至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令人悲伤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身体都还健康。人总得在患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身体有多珍贵。曾经偶尔也会闪念过父母如果身患重病会如何?但总是无法再往下接着想了。

作者患病之后已经不记得进过多少次ICU、做过多少手术了,多次死里逃生。身为美国医生,她得到的是国内普通阶层难以想象的医疗资源,为她治疗的还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但作者的回忆里还是对医患之间的沟通方式颇为不满。换做中国普通的中产阶级能进入心仪的医院找到不错的医生就不错了(作者似乎还不愁医药费的问题,看来美国的医疗保险确实全面,在国内又是一桩头疼的问题),指望医生护士能够和患者换位思考、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灵沟通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只能说医护人员占比还是太小了,还远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买方市场。

记得周作人写的《死法》里讲的最好死法之一是“猝毙”,最惨的就是长期被病魔折磨下的病故;不过我觉得前者不完美的地方在于太年轻就猝毙的话来不及享受生活,给亲人们也会带来很大的悲痛。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到了65-70岁来个突发性心脏病之类的疾病,在两三分钟内离世。到了这个年纪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已经历过了,再往后身体只会“加速折旧”。这样走既不会留太大的人生遗憾,也免受长久的病痛困扰、还不会给家人带来过大的情感负担。实在是一个完美的死法。

但最终有几个人能得到这样的“善终”?特别在这些年愈发令人焦虑的老龄化背景下,不免令人又想起安乐死的好处。我相信大部分普通人都不会反对安乐死,但在反对安乐死的理由里除了最常见的担心被别有用心的人作为杀人工具外,我觉得影响更广泛的是: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对于弱势群体比如失能老人或者残疾人等来说,被迫选择安乐死会变成他们的一种道德压力: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潜规则,逼迫那些本来可以继续活着的弱势群体不得不去选择安乐死。就像古代社会不禁止寡妇再婚,但是会给寡妇树贞节牌坊,如此寡妇在道德压力之下不敢追逐真正的幸福。

说回头来,只能默默祈祷不幸不要发生在自己和周围的亲友身上。现实能做的就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确保万一发生不幸有足够的资源保障。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读后感(二):一个医生成为病人后写的回忆录,看完才知道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全球,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让我们重新了解,也重新学着尊重了医生这一行业。

在居家的那段时间里,我把那部医疗题材的美剧——《良医》看完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感慨,他们的医疗好人性化、医学好发达、设备好先进。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他们国家的医院都是那样专业,医生都是那么温暖。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们重新看待了他们的医疗和政策,才发现,国外的月亮其实并没有那么圆。

《良医》作为一部电视剧,里面的角色肯定多多少少会有金手指嫌疑。因为并不是每个医生都会有墨菲那样的直觉和空间构造、推理能力,可以从病人的稍微一点病症中,一下看出深层次的病因。

比如下面这位病人——拉娜·奥迪什。

她自己作为一个医学博士,危重病医师,就职于北美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之一的亨利·福特医院。

作为一个医生的她,突然有一天成了自己医院的病人,并且前前后后经历了大出血、流产、低温症导致的严重凝血障碍、大量输血、肝肾衰竭、呼吸困难、中风、肿瘤、肿瘤栓塞和切除手术、败血症等病症导致的大大小小手术无数次,多次在死亡线上挣扎。

奥迪什把她这次的生病、治病过程写了一本回忆录——《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我在下面的文章中就不写作者是如何坚强且痛苦的熬过治病过程了,总之就是几次三番从鬼门关抢救回来,并且被称为“能活下来真是奇迹”。

其实作者写这本回忆录本身也不是为了纪念自己生病过程,而是通过生病的过程提出思考:他们现有的医患相处模式是不合理的。

比如:医生不信任患者的诉求;医生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医生当着病人的面讨论病情、医生把病人当成“病例”研究,而不是“人”、医生对病人居高临下……

总之就是,作者认为医生应该更有人情味一点,因为医生面对的不止是疾病本身,而是一个活生生、被痛苦折磨的病人。医生也不应该忽视病人的诉求,以及对病人理所当然的情感疏离。

也正是这本书的出版,作者在2016年被任命为医护体验总监,职责就是改善该院的患者体验,并面对全美医疗机构进行宣传与培训。

这种医患相处模式应该是全人类所向往的,就像我看《良医》时的感觉一样,那里面的医生不止要帮病人治身体上的病,还要承担心理医生的作用,开导与鼓励患者,甚至还帮患者解决亲子关系、夫妻感情危机等等。

可是,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一个地方觉得很疑惑:

奥迪什第一次腹痛难忍去医院时,为什么妇产科的医生情愿给她注射吗啡止痛,也不做一个B超,看看肚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疼痛难忍。

作者当时怀孕7个月,她自己也是一名医生,根据她自己推测是腹部内出血,原因不明。但是去医院后,保安看她是孕妇,就给她送去了妇产科。妇产科的医生在明知注射止痛的吗啡会导致婴儿死亡,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方式止痛?并且是在不明病灶的情况下,直接先止痛。

当然,后来婴儿没有活下来是因为早在内出血的时候,就胎盘剥落。但是如果没有呢?

我发现是不是他们国家的医生不会随便给人照B超,因为在后面几次作者因为腹部疼痛去医院时,医生第一反应都不是查明原因,而是让作者躺那里等着,或者直接下止痛药。

这一点太奇怪了。

还有一点,可能是和他们国家的环境有关系,那就是当患者说疼痛难忍时,很多医生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又想来骗止痛药。因为这类药会上瘾,所以会有很多人以身体疼痛为由,要医生多开一点药。

作者就被同医院的医生用这样异类的眼光看待过很多次,遭受了医生的冷嘲热讽,并且只能生生忍住疼痛。

我看到很多人说,这本书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医患关系,以及医患关系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者自己也在书中说:在很大程度上,医患关系是医疗培训的一个盲点,医生要学会对患者投入感情,仅仅只专注于病情。但是患者并不是失灵的机器,医生也不是修理机器的机器人,这种疏离不但伤害患者,也在暗中侵蚀医生的心理健康。

我想,有这样的反思肯定是好的。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觉得不太现实,也要求太苛刻。

就拿我和小勋看病的两次经历来说吧。

我当时挂的一个专家号,专家简介上写着1969年生人,以为是一个和我爸爸差不多大的医生。进去后发现,那个医生满头白发,说他70岁,都有人相信。

当下第一感觉是:读医这么苦吗?

我看完病、拿好药,走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但是排队处还有很多人在等着。听护士说,那位医生知道大家都是从老远的地方赶来看病的,都不容易,所以每天都会把上午挂号的病患全部看完才下班,一般都要到一两点。

心里瞬间对医生肃然起敬,要知道就在一个小时前,我还在心里嘀咕:这医生态度不怎么好啊,全程冷冰冰的。

还有一次,小勋得了手足口病在医院住院。我每次去办公室找医生时,都要等半天才能挤过去和医生说一句话。有时候特地赶在饭点去,想着肯定人少,但看到的场景都是医生一边匆匆趴两口饭,一边对着电脑输入病患资料。

医生多忙啊,我们怎么敢和这样的医生说: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的情绪?你为什么一点都不热情?你为什么不能同情同情我?

因为医生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治好你的病身上啊。

也许像《从白大褂到病号服》的作者说的“医生要有同理心,要和患者感同身受”,确实是我们所向往的医患关系,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我们也深知,以我们的人口基数、医生数量以及患病人数之庞大,短期内是做不到的。

可是,我们的医生专业且认真负责,这难道不是一颗最大的定心丸吗?至于情绪方面的问题,就留给家属吧!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读后感(三):当医生变成患者:为什么医生看不到我的存在,也听不到我的声音?

一年前的怀孕生孩子,让我接触了不少的医生和护士。有些医生第一眼看去就很和蔼可亲,让人不自觉地信服;有些医生看起来非常严肃,即使自己有想问的问题,也不敢多问;还有些医生一开始接触觉得不好相处,但长久下来却发现非常健谈.........

我怀孕的时候出现过比较多的问题,例如孕酮低需要保胎,贫血要补血等,在我生的时候还要面临着胎儿胎位不正和脐带绕颈等。

当时医生的建议是剖腹产,听到要剖腹产,我本能是拒绝的。所以当医生让我们办理住院手续让我们签名和缴费时,我签名的手是抖的,头上也是不断地冒虚汗。

我的主治医生及时地发现了我的恐惧,她从抽屉里拿出纸巾帮我抹汗,细心地询问我在害怕什么,还安慰我说不一定是剖腹产,万一孩子的头部自己转过来,那就可以顺产了。

医生还细心地跟我普及其实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现在的医疗条件都是很安全的,让我可以放下心来听医生的指示去做就行了。不得不说,医生的那些简单温暖的话真的让我放下心来,不再是害怕地冒冷汗。

这次的经历也让我知道医生的话竟有如此大的威力,他们的寥寥数语可以让病患快速地安静下来。直到我读到《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这本书时,我更加确信医生这个职业不但可以医治我们的病,还可以抚慰我们的心。

技术高超的医生可以治疗病患的疾病,但拥有同理心的医生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治疗病患受伤恐惧的心。医生和患者,其实拥有互相治愈的能力。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的作者是拉娜·奥迪什,她是一名医学博士和危重病的医师,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肆虐之时,她荣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医院英雄”榜单。

奥迪什是一名医生,但一场疾病也让她成为了一名病患,差点夺走了她的生命,也是这次的疾病让她经历了治疗过程中的误诊、对病痛的忽视以及对情感的疏离。

这样的经历让她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从医信念以及她所接受的教育和现下的医疗制度,于是有了《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这本书的诞生。奥迪什在书中说:“医生不能凭空治愈患者,他们需要的是与患者建立联系。”

而与患者建立联系需要医者不但是治疗患者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灵,要做到这样就需要医者懂得倾听患者的声音和拥有同理心!

奥迪什是一名出色的医生,在《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这本书中,她也是一名患者,当医生变成患者,身份的变化让奥迪什有了不一样的经历,同时也让她开始反思:为什么医生看不到我的存在,也听不到我的声音?

因为医生和身为患者的奥迪什并没有建立联系,他们在接受培训时,也没有被教导如何倾听患者的声音和用同理心去对待患者。

奥迪什在怀孕7个月时突然腹痛难忍,被送到自己所任职的医院之后,奥迪什因为注射了吗啡,7个月的胎儿胎死腹中。也是这一天,她才发现原来医生和患者之间是需要建立关系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奥迪什在注射吗啡之后,被产科实习住院医生要求做超声检查,奥迪什在看到机器中的图像时,用尽力气说出了一句话:“已经没有心跳了。”

但帮助奥迪什做检查的实习医生却反问身为患者的奥迪什:“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这个冷血的问题让奥迪什浑身颤抖,原来自己在医生的眼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则病例!奥迪什迫切地想让这个实习医生看到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一则病例,但她失败了。

医学的教育让医者们只关注病理,却没有教他们如何关注患者。这也就造就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医生只是建立了和疾病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和患者之间的联系。

奥迪什也是在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以前的自己也是如此的冷血,她同样也没有真正地看到患者这个人,这也导致她在对待患者时出现了偏差,她忽略了患者的存在,把患有疾病的个体当成了一种附属品。

医生和患者之间是需要建立联系的,医生要真正地看到他们的患者,如果医生的眼里只有疾病而没有患者,那医生是不能与患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无法帮助患者脱离险境的。

奥迪什在疼痛难忍的时候,她清楚自己需要马上到急诊室去做手术,然而她却因为是个怀胎7个月的孕妇而被保安送进了妇产科,保安的说法是:“这是医院的规定,妊娠六个月以上的孕妇都要进妇产科。”

但奥迪什十分清楚自己的疾病,她一直在强调孩子没事,是她有事,她需要呼叫手术室!然而当场却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倾听她的意见,而是让她做了各种确保胎儿安全的检查。

即使是在自己就职的医院里就诊,奥迪什在面对着她的同事和科室负责人时,她的话也如其他患者一样石沉大海,她不可避免地被延诊和误诊了,她失去了已经7个月的孩子。

身为患者明知道自己的疾病却无能为力,那一刻,奥迪什深深地感受到了医患关系的不平等。即使奥迪什多次表明自己的身份也没有用,因为制度和身为医生的惯性思维就摆在那里。

倾听是相互的,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恐惧和担心,而患者也需要倾听医生专业的意见。

患者来到医院就医的目的是担忧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在见到医生时,可以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恐惧直接告诉医生。如果放任我们的恐惧不管,那恐惧将愈演愈烈,但如果将恐惧表达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而这时候的医生先耐心地倾听患者的描述,无论患者说了什么医生都应该尊重患者的观点,并在必要时予以补充。当然,医生要在患者出现明显的情绪不对时,要及时地发现并安抚好患者的情绪。

可以通过明确地告知患者会达到什么样的治疗结果,或者建议患者要怎么做可以加速治愈的可能性,亦或者是告诉患者某些治疗是不需要担心的,总之就是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恐惧。

奥迪什在手术中活下来后,给她接生的护士来到她的病房,这位护士把当晚事件的细节都告诉了奥迪什,并且建议奥迪什应该抱一抱她死去的孩子。

护士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是“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母亲抱上一次!”所以当奥迪什拒绝这位护士的建议时,护士对奥迪什的举动感到遗憾和不理解,并且还以威胁的态度告诉奥迪什:“以后恐怕没有机会了!”

奥迪什在进手术室前就已经知道孩子没有了,现在这位护士却再一次来到身为患者的奥迪什面前,残忍而又多余地告诉她关于孩子死去的细节,这让奥迪什十分痛心。

护士出现在病房只是自作聪明地想让患者奥迪什感到自责,却没有意识到这无异于让患者揭开自己的伤疤,在一次经历当初的痛苦和无助。

奥迪什后来反思起这件事时,她说到身为医生要有同理心,也就是说医生应该具备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关爱患者,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

同理心要求医生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患者。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真正的关怀和感同身受的,真正关爱患者具有同理心的医生,会超越医患之间的心理边界,与患者达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同理心不是要求医生用冷淡而又专业的名词来让患者产生更大的担忧,而是带着一种到访者的谦逊,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帮助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

正如《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医生和患者,其实拥有互相治愈的能力。

医生和患者不应该是一种疏远冷淡的关系,而应该是彼此信赖的。当然,倾听和同理心不但在医学上十分重要,在其他行业同样重要,具备同理心的人更能获得别人的信赖。

例如在师生关系中,具备倾听和同理心的老师和学生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多倾听别人的内心,多换位思考具备同理心的人,并不会让我们的心被掏空,反而会在倾听的过程中被填满,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互相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