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一年读后感精选

日本一年读后感精选

《日本一年》是一本由卓玛旺智·安孜著作,69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一年》读后感(一):日式治愈与传奇励志的人生

你是否也向往探索世界的美好?是否也曾对未来感到迷茫?是否也曾对未知感到恐慌?是否渴望爱情却又唯恐被爱所伤?

相信一定是有的。那就请一定读读这本精美的《日本一年》,你的迷茫、困惑、恐慌和犹豫不决,都会得到回应。

《日本一年》是一本精致美好的手账书,喜欢日式风格的人一定会喜欢这样的图文书。但这又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旅行、生活的书,你会在文字和图片间发现无处不在的疗愈和探索。

说到《日本一年》,就要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卓玛旺智·安孜。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曾是外交官,常年在国外奔走,或许正是这样特殊的身份使她拥有了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她的生活和工作曾赋与她无限光环。

然而即便荣耀加身,安孜却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选择成为一名摄影师、作者、歌者、制片人。如今她的简历上已经不再提及此前的工作,但她的经历在众人眼里就是传奇。

再来说说安孜的才华。也许是因为有才华傍身才能勇闯天涯吧,安孜是浑身都透着文艺气质和异域风采的人,而且在多个领域都有天赋和成绩。

她的摄影作品多次在日本、希腊、巴基斯坦和国内展出,99幅作品被巴基斯坦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还曾获得中巴经济走廊“文化大篷车勋章。”

安孜还是一名歌者,发行过单曲《如果不曾相见》《童神》《Never Far》等多首汉语、英语、旁遮普语、日语单曲。

她的经历曾经被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拍成纪录片,她的英文访谈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直播,她还制作了英文和中文版本的数十个微型纪录片。

作为一名作家,安孜在七年里出版了《一期一会》、《日本一年》、《念念好日》、《生活的隐喻》等五本书,文字优雅简练、细腻深刻,包含对生活的敏锐感和无限深情。

《日本一年》就是这样一个阅历广泛、才华横溢的人用细腻沉静的笔触和优美客观的照片写下来的书。

全书图文并茂,安孜将自己在日本留学生活一年的所见所感细细道来,也把自己的身心成长、情感变化娓娓道来,就如同一个亲切熟悉的朋友在讲故事一般。

美好的日本风光、清新的东京生活、地震来袭时的慌乱无措、孤独时的伤感、淡然又深刻的爱情,安孜都在这本书里一一道来。看完后你也许会和我一样,感慨竟然会有人这样过日子:治愈又励志。

《日本一年》读后感(二):那人、那鹿、那景,从图片和文字中体味异域之美

到日本去旅游。 有两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 一个是,一天早晨收拾好行李,到酒店前台退房,交上钥匙以后,等了半天,也不见前台跟楼上服务员打电话沟通查房事。 就问服务员,这样就可以了吗? 他们说,可以了。 我就拖着行李,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后来跟导游交流才知道:日本的酒店是没有退房之前查房一说的。 第二个细节是,在一个景点儿排队进园。人很多,队伍曲曲折折排得很远很远。 在排队的过程中,我无事可做,就低头刷手机,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一抬头,忽然发现我前面一个人已经走得很远了,我们之间已经空出来一大段距离。 我后面排队的日本人中,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都在那儿排队、做自己的事,但是没有一个人催促我。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边道歉边快步跟上队伍,后面的人也渐次跟了上来。 周边国家大略走了几个,日本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想再次去的国家。 可能有很多跟我一样想去日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成行的读者。 那大家可以先读一读《日本一年》这本书。 作者卓玛旺智·安孜,出生于宁夏,毕业于清华,曾任经济外交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学者。长期驻日本、希腊、巴基斯坦。之后,做起了摄影人,摄影作品曾在日本、希腊、巴基斯坦、中国多次展览,其中99幅摄影作品被巴基斯坦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她还是一位歌者,2019年先后全球同步发行单曲《如果不曾相见》、《月下钟情》等多首汉语、英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单曲。又是一位作家,出版了摄影散文集《念念好日》《生活的隐喻》《日本一年》,长篇小说《一期一会》。 《日本一年》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优美作品。作者把她在日本留学一年期间,游历东京、奈良、京都等地的摄影作品配上或长或短的文字,倘佯其间,美不胜收。 作品具有典型的日式手账风格,用日式形式表达日本本土内容,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东京的面 书中有好几幅有关拉面的照片,看了让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吃面,所以在日本旅游期间是只要有机会就去拉面馆。可以这么说,在日本吃的几家拉面都没有让我失望,都很美味。在吃面的过程中,我发现做面馆的以老年人居多。虽然那些人年龄比较大了,但是他们干得还很认真,能看出来是享受着自己工作的过程。 后来一了解,在日本,因为人口老龄化严重,不仅是餐饮业,在其他服务行业里面也是这样,都是老年人居多。 这个社会问题不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 这也不影响那些老年人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敬业态度和认真的精神。 不仅老年人这样,年轻人是如此,在我去过的所有游乐园,年轻的服务人员帮助一个又一个游客整理安全设备,逐人鞠躬感谢,商场、银行、酒店服务员……都是如此。伟人说: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 如果一个人、一个社会都具有认真的品质、平和的心态、谦恭的态度,想不好都难。 奈良的鹿 作者拍了不少鹿的照片,日本的鹿很有名,特别是奈良的鹿。 去奈良之前,对那儿鹿的神奇就有耳闻,看到以后,果然名不虚传,一是多,整个神鹿公园,简直就是鹿的天下,比游人还多,一群一群的,单个独行的,都是;坐卧起行,各种姿态。二是不怕人,在奈良,鹿是主人,人是客人。它们会主动上来要吃的,并且跟游客互动。网上有不少鹿向游客点头致意,跟游客互相鞠躬的照片和视频,挺有意思。 不过据说受疫情影响,奈良游客锐减,神鹿们有的开始挨饿了。但愿疫情赶快过去,人畜安好。 日本的景。 日本很干净,景色很美,单是一座富士山就造就了多少摄影家。在日本随处都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照片。一年四时,一日不同时间阶段,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富士山的美。 美,需要发现。 时间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摄影师就是那双眼睛。 整本书中作者拍摄日本美景的照片占了一大部分。或黑白或彩色,全远中近特,各种景别,从东京、京都、奈良、横滨、广岛这些名城,再到少有人去过的浦佐、伊豆大岛、青森、汤泽,作者总能发现那些持久的,或不经意之间的美,通过自己的镜头展现给读者。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说到底其实就是审美能力。通俗的说就是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能力。 摄影师们是厉害角色,不仅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而且能够把美好的东西选择呈现出来给人们享受。 一张照片不仅是一件事物、一片风景的记录,它就是作者,就是作者心性和审美能力的反映。 文字亦如是。 卓玛旺智是摄影师和作家的结合,绝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从视觉和情感上敲击和滋润着读者的心灵,是一种至上的美。 美的发现需要不同的视角,旅行者在这方面最具优势。 换一个生活环境,就是换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换一个看待周围环境的视角,在短暂而又刺激的异质化环境里,发现人生还有不同的可能,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正如《日本一年》中所说:“世间的念念不忘,不外乎第一眼的惊艳和离别后长久的回味。时光兜兜转转,长路且行且远。”

《日本一年》读后感(三):清华学霸,辞去外交官成为自由摄影师,她用镜头捕捉不一样的美

01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可以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还记得曾经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和震撼。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我们大多数人日复一日地生活在喧嚣中,再也迈不出寻找远方的脚步。

那些留在岁月里的不甘和遗憾,渐渐成了不敢轻易触碰的地带。还好,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可以。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遥远的阿拉斯加、尼泊尔、布拉格------其实是这个时代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幸运。

最近读到一本特别的手账游记《日本一年》,再次对日本的风光、当地人的生活、文化与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说是游记,其实不全对。这本书是卓玛旺智.安孜在日本生活时,记录下来的所思所见所想。卓玛旺智.安孜从清华大学毕业,曾是一名外交官,在不同的国家奔走工作。

但忽然有一天,她选择成为一名摄影师,用相机镜头记录下岁月的痕迹。自由的心态和自在的步伐,让她发现了许多曾被忽视的瞬间,对生活、对自我都有了全新的体验。

读《日本一年》时,常常不经意间被卓玛的文字打动。她写日本的自然风光、文化和历史、还有当地人面对灾难时秩序的生活。在精美的图片和细腻的文字中,娓娓道来,给人一种宁静治愈的美感。

02 旅行,并不是换个地方看风景

有人说,旅行就是换一个地方看风景。但在卓玛的眼中,旅行的意义不止是所见美景,还有异地生活时感受到的心境和启示。

卓玛在日本生活了一年,从日本的首都东京、到名城京都、奈良、横滨、广岛,甚至少有人去的青森、汤泽,我们也从她的照片中欣赏到各种美景。

东京繁华热闹的商场,就像一个流光溢彩的美梦。不起眼的乡野山间,却藏着最出名的越光米和清酒。令人惊恐的核爆废墟上,和平纪念公园给人无声的震撼,公园里枝繁叶茂的枝垂樱又似乎让人忘记了时间。

卓玛觉得,旅行并不仅仅是在他乡生活,而是在完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感受全新的自己。这让我想起了自由不羁的奇女子三毛,当她选择去撒哈拉生活,所有的人都以为她疯了。只有她内心笃定,那是她最想要的未来。

真实的撒哈拉沙漠远没有图片上看起来美,初到撒哈拉的三毛和荷西却丝毫不受影响。狭小的房子、肮脏的水槽、甚至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但三毛愣是一点一点改变,从垃圾堆里捡木头,自己动手做家具。还把废弃的汽车轮胎清洗干净,装上红色的坐垫,成了特别的单人沙发。甚至还有荒地里散落的骆驼头骨,也成了三毛的书架珍宝。

三毛把枯燥的沙漠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沙漠上的生活也给了她无限精神滋养。无论是三毛还是卓玛,旅行对她们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

03 直面生死,更珍惜当下

在日本生活期间,卓玛经历了一次可怕的地震。从最初的惊恐无助,到后来的平静勇敢,这一次直面死亡的经历,让卓玛对于生死有了全新的认知。

浪漫的东京塔,曾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但卓玛还没看完美景,就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那种控制不住的眩晕感,会让一个人瞬间陷入无助。

地震断断续续,持续了好几天,卓玛也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人共同感受这种眩晕。

在真实的灾难面前,人类真的无比弱小,卓玛能感觉到所有人都在惶恐,但所有人都自发地排队、整齐静默地前行。余震不断,人们却从不慌乱,这种平静和秩序再次震撼了卓玛。

前几天郑州5号线发生的意外,牵动了无数人的担忧。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留下的只有生者的遗憾。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来。很多时候,我们也许真的就再也看不到明天。

卓玛坦言,经历震感的一瞬间,最想念的就是远方的亲人。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徐徐前行。但正因为忙碌和疲惫,我们才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身边关爱自己的人。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我们向往的生活。但我们也不必遗憾,跟着作者的文字,走近那些不再遥远的远方,从文字中感受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无论是安宁的晨曦,还是静谧的夜晚,翻开这本《日本一年》,一段段细腻的文字和一幅幅精美的图片,都能瞬间俘获内心,让人感受到笃定的力量。

《日本一年》读后感(四):《日本一年》,一本日式手账哲理书,带你领略外交官的别样温柔

还记得那个温柔似水的志玲姐姐吗?还记得她漂洋过海远嫁的日本吗?你是否曾经好奇那个与我们有无数瓜葛的遥远国度,究竟有怎样的风土人情,又有怎样的民俗习惯呢? 有这样一个人,她叫卓玛旺智·安孜,毕业于清华大学,曾是一位外交官,由于工作的关系,她有过许多国家,也体验过许多不同的文化,特殊的身份曾赋予她许多美丽的光环。 然而这份荣耀在安孜看来却并不是她最想要,她终于还是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成为一名摄影师、作者、歌者和制片人。如今,她的履历上早已看不到早年作为外交官的信息,但是她的才华和传奇人生却依旧让人欣羡。 一、300多张照片,一场视觉盛宴 不同于很多充满商业气息的广告照,这本书中的照片,总能给我一丝温暖,如初春拂过脸颊的微风,宁静而温暖。 在《日本一年》里,照片记录的有林间的小路,有美术馆的展览,广岛之恋的恬静,也有可乐饼的香甜。生活中每一幕,或纯净,或朴素,或开怀,或慌乱都被安孜用相机记录。 你想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嘛?看这本书。你想看看日本的建筑和街道嘛?看这本书。你想知道日本人的一日三餐、饮食起居都是怎样的嘛?看这本书。你想知道安孜的留学生活有多精彩嘛?看这本书。 安孜的快门就像一个捕捉美好生活的小精灵,总是能恰到好处的给予人们温暖的安慰。美好的日本风光,清新的日本街头,充满故事的广岛,每一副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份心境,安孜用快门记下了她的每一天,也传达了了她的每一种心情。 二、365个日夜,10万字记录平凡的一年 安孜说“忽然明白,无论这风起自何处、去向何方,我所要走的路都应当只是属于我的方向。” 读到这段文字,我的内心不由自主的激荡起来,回想自己的人生,进入一所父母觉得不错的学校就读,选择一家大家认为不错的企业就职,到一个领导认为适合你的岗位工作,过着众人眼中体面的生活,以为这就是自己的选择,却发现,自己不过是随风漂泊的浮萍,早已分不清哪里才是自己的方向。 安孜则不同,她坚定脚下的路,无论风吹向何方,她都义无反顾的坚持自己的选择,即使拥有无数的光环,她也毅然放弃外交官的身份,做自己想做的一切。 《日本一年》里,安孜用她的文字,记录着她的留学生活,丰富又优雅,温暖又治愈,哲理又淡然,字里行间溢出的美好,让人心向往之。 三、坚定前行,创造传奇人生的安孜 安孜说: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出抉择,并非由于别无选择,而是因为选项的繁杂和内心的迷乱。我们不知道自己所要的究竟是什么,于是迷失在满目纷杂的机会之中而已。 于是安孜坚定自己,她去做一位摄影师,摄影作品多次在日本、希腊、巴基斯坦和国内展出,99幅作品被巴基斯坦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还曾获得中巴经济走廊“文化大篷车勋章。 她做一名歌者,发行过单曲《如果不曾相见》《童神》《Never Far》等多首汉语、英语、旁遮普语、日语单曲。 她做一名作家,七年里出版了《一期一会》、《日本一年》、《念念好日》、《生活的隐喻》等五本书。 她的传奇经历被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拍成纪录片,英文访谈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直播,她甚至还制作了中文和英文版本的微型纪录片数十个。 她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却用文字感动着世人,用她的阅历、她的感悟,给读者带来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温暖又敏锐。 写在最后: 拿到这本书以后我产生了一个疑惑,这究竟该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籍?游记、日记、随笔亦或是手账,或者也可以说它是一本温暖治愈的哲理书。 安孜用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点滴和情感,用文字记下了这一年的心境,或喜或悲、或地震来临时的慌乱、或孤独时的伤感、或爱情来临时的淡然又浓烈,一个人独在异乡留学,不懂日语,安孜只能用英语与人交流,但是她依然活的优雅,过得率性。 当你闲来无事、当你彷徨无助、当你难以抉择、当你心情低落,不如坐在角落里,放上一段音乐,打开《日本一年》让安孜来温暖你疲惫的心灵。

日本一年

评价人数不足

卓玛旺智·安孜 / 2020 / 天津古籍出版社

《日本一年》读后感(五):《日本一年》:精致的思考,淡然的心态,更好的去与自己的过往重逢

你见过富士山的雪吗?你见过洋洋洒洒的樱花吗?你喂过可爱的奈良小鹿吗?你感受过北海道的白色浪漫吗?你挤过东京人满为患的地铁吗?

《日本一年》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生活一年的事情,里面有美丽的图片,和淡雅的文字,记录了她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书里展示了日本的自然风景,文化历史等等,而且还加入了作者含在里面的淡淡思考。

本书作者卓玛旺智·安孜是有着十分传奇经历的宁夏女作家。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担任经济外交官,长期在日本、希腊等多国生活工作过。之后,她毅然辞掉了工作,当起了摄影家,摄影作品也曾于多国展览。之后,她又爱上了世界音乐,先后发布了多种语言的单曲,还出版了自己的摄影散文集。

她说她是一个喜欢挑战,喜欢去开拓世界的人,她希望告诉读者,生活是可以有多样性的。而她这本《日本一年》则是讲述的,她在日本留学一年的故事。

这本书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在日本观察到的种种细致美好的生活。

01 精致小巧的日本公寓

众所周知,日本的精致是出了名的。他们崇尚断舍离的生活,但是又会努力把自己简洁的空间打造得十分精致。

作者住的这间小公寓,有个小小的玄关。按照日本习俗,别人进门是要脱鞋的。

玄关旁边就是壁柜,壁柜旁边则是一个小小的电冰箱,冰箱旁边就是开放式的厨房,台面下则是滚筒洗衣机。

房间是木地板构造,里面有单人床,落地式壁柜和长长的黑色工作台,以及椅子和黑色餐桌。

一切简单朴素,一切又恰到好处。

现在在各国,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单身公寓或者酒店,或者就是模仿日本的这种单身公寓而来吧。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过分追求住所的豪华,却忘了,我们真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02 广岛之恋

广岛,曾经遭遇过最黑暗的时刻。

广岛的核心区域永远矗立着一座废墟,有很多老人会到那里祭拜和祈福。

而让作者感触最深的,却是一枚下水井的井盖。它的图案是三种颜色的千纸鹤,图案里没有控诉与抱怨,只会让人感受到对和平的向往。

广岛虽然曾经遭遇了最深的恶意,现在却是一座恬静平和,开阔宁静又安然的城市。

它是一个遭遇了挫败却没有被打垮的城市,现在反而愈加欣欣向荣。

作者也在这座城市,确定了她未来的人生,深深思考一定是她生命里很重要的事情。

遇到困难,不要从此一蹶不振,而是要积极抗争,直到胜利为止。

03 美丽镰仓

镰仓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它有著名的打卡景点,特别是动漫《灌篮高手》的那个原画取景地,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

喜欢宁静思考的作者,去的则是日本国宝,镰仓大佛的所在地。

经历了数不清的地震和海啸后,曾经相伴大佛的随殿都不见了,只剩下一座巨大的青铜佛像。

佛门的安静,让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有时候,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我们只能一个人去面对,别无选择。我们会经历出生,第一次考试,第一次生产,第一次遇到亲人离世,最终还会遭遇死亡。

这些第一次,都是我们一个人要去经历的,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

而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许是世界上最深的孤独。

独自穿越孤独,抱着坚定的信念去寻找爱和温暖,是人类必经之路。

作者镰仓之行的最大收获,是与孤独和解。

04 关东煮、拉面与味噌汤

说起日本的食物,除了寿司与生鱼片,关东煮与拉面,以及味噌汤也是非常有名的。

它们,都是能温暖身心的食物。

作者冬天从学校回来的晚上,被冷雨浇透,进到一个关东煮的小店,里面温暖的气息,食物的香味都让她瞬间感到了安慰。

而拉面则是日本人普遍都喜欢的食物,作者去的是著名的一蓝拉面店。店内有着特别的装修,每个顾客都有一个专属的小隔间,面汤浓厚,更是有着其它店少有的唐辛子。

这是一家精致的,为客户着想的贴心面店。相信每位在这里用餐的顾客,都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作者最钟爱的,则是味噌汤。

在日本,白米饭配上味噌汤是标准的和式早餐。很多家庭主妇都是这样为家里准备食物的。她们也会用各种配料,金针菇、香菇等等。作者喜欢配上豆腐与海带,这成为了她自己独特的标准。

日本人对待食物是很敬重的,他们并不喜欢浪费,在用餐时也会很正式。他们崇尚吃东西的时候不说话,以表示,对食物的尊敬。

对任何人,任何事,我们都应该保持尊重之心。

05 异国他乡的春节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拘泥于只在国内过春节了,由于假期少的缘故,很多人愿意在春节带着一家老小出去旅行。

也有人说现在春节联欢晚会越来越不好看了,或者春节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气氛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春节现在更像是,一个七天的假期而已。

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春节,也入乡随俗了。

虽然网络上,到处是铺天盖地的春节标语与喜庆气氛,日本的中国城也有举办热闹的活动,中国同学也要邀请她一起回家过节,但这些都被她拒绝掉了。

东京的街道上依然忙碌,大家一如既往的工作,或者安静地去超市购物,并没有显露特别的气氛。

作者喜欢这样平常的感觉,她选择在春节的日子里,回到自己的单身公寓,过如常的一天。

有时候,我们会夸大春节的气氛,炒的过于热烈,反而让人忘记了初心。我们真的需要这些热热闹闹的烘托气氛,吵吵嚷嚷的喧闹吗?还是我们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保持一颗安静淡然的平常心,才能处变不惊。

写在最后

作者在日本的这一年是宁静祥和的,是充满思考的。

她用了大量的优秀摄影图片,和浅浅的优雅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在那里生活的日常,旅行与各种思考,让我们似乎也感同身受,与她产生了丝丝共鸣。

她在这一年里,最终和时间达成了和解,和自己达成了和解,也带领大家从这些小小的文字中,产生一些对人生的思考。

或许,当我们和过往的自己重逢时,就会感受到,一切的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