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为奔跑》的读后感大全

《生为奔跑》的读后感大全

《生为奔跑》是一本由[美]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为奔跑》读后感(一):斯普林斯的摇滚人生

提到摇滚,我想很多摇滚乐迷的脑海里都会瞬间浮现出“斯普林斯”这个名字,即便没有听说,也多多少少听过他的音乐。作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位叱诧风云的摇滚巨星,同时也作为美国现代社会文化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的经历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都极具吸引力。我们不由发问,究竟是什么促使斯普林斯成为一代巨星,又是什么使得斯普林斯能够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摇滚乐。在这部斯普林斯历时七年历程写就的自传中,他以非常坦诚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自己镁光灯之外的一面,让我们得以在音乐之外,通过文字的方式,走进斯普林斯的内心世界。 整部自传一共分3部79章,卷帙浩繁,分别讲述了斯普林斯的成长经历,成名经历以及生命的见证。他的文字情感真挚而又无比详尽,正如他的音乐一般,坦白率真而又扣人心弦,真实地揭示了斯普林斯走上音乐之路的历程,展示了他的为人,家庭,人生观,以及创作理念。 斯普林斯演艺事业的开端就和那个年代的很多音乐人一样,在披头士以及猫王极富魅力音乐的感染下,走上了音乐的道路。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亲,斯普林斯的父亲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整个家里的平衡全靠他的母亲来维持,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又充满爱的港湾。当斯普林斯走上音乐的道路的时候,同样的是他的母亲,顶住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花费了昂贵的价钱,给他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并且在斯普林斯今后的人生中,坚定地支持斯普林的音乐道路。可以说,没有他的母亲,就没有今日的斯普林斯,这样一位独立而又伟大的女性,终其一生,都是斯普林斯的榜样与骄傲。 斯普林斯的音乐生涯固然辉煌而又值得称道,然而,读罢整个自传,最令我感受到钦佩的,还是在911之后他所做的工作。2001年,震惊整个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民众的心灵遭受重创。在这样一个时刻,斯普林斯汀参与了“美国:向英雄致敬”的慈善演出,并第一个出场,演绎了《废墟之城》。这场演出除了由包括ABC、CBS、FOX、NBC等全美7家主要电视台、31家电视公司联合制播外,全球156个国家也同步播出。整场演出长达120分钟,没有一条广告,旨在向恐怖袭击的受害者——所有在9月11日被夺去生命的消防员、警察以及平民英雄致敬。在《废墟之城》这首歌中,他所描写的“希望”与“重生”,治愈由于悲剧和混乱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所带来的双重创伤。从中足以见得斯普林斯高尚的品行。 成就伟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读罢整本自传,我们可以看到,斯普林斯的人生,正如其自传的书名一样,生为奔跑,永远在奔跑,永远在前进!

《生为奔跑》读后感(二):摇滚巨星的一生

这本书是美国摇滚歌手Bruce Springsteen的自传,分3部79章,讲述了作者的幼年、成长、走上演艺之路、成名以及各主要专辑创作、巡演的历程,揭示了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灵感源泉及对他影响大的艺人,包括他自己的乐队成员。Bruce今年71岁了,书里比较详细地写到他自己的弱点,他深爱却有很大缺点(包括抑郁症,Bruce也继承了,经常泪流满面)的爸爸,他对三个孩子的热爱,他的贪婪、危机感、迷失与救赎。

如何成为一个摇滚巨星

之前我也看过滚石乐队吉他手Keith Richards的自传(Life)(中文名《滚吧,生活》),滚石比Bruce老一点,这些人赶上了摇滚的黄金时代。摇滚会不会死去我不太确定,我偏向于认为摇滚是年轻人的鸦片,只要有青春,有激情,就有摇滚。

摇滚巨星有什么好处?花不完的钱。名声。排着队等着临幸的年轻姑娘。几万人在你面前随着你的音乐若痴若狂。可以说是男人的终极梦想。Keith Richards也提到,因为吸毒,他把全身的血全换过一遍了。

成为一个摇滚巨星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要会玩乐器,而且玩的极好,花大量的时间练习,练习,练习。美国艺人大多重视营销,要让自己的音乐大卖才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非常重视独创性、与众不同,他知道自己的先天嗓音条件(所谓“烟嗓”)不行,因此特别努力在创作、表演、与观众互动方面弥补,真的非常努力。我个人认为比起Beatles、Bob Dylan,他没有太多杰作,但他找到了为蓝领代言这样一个定位,写的歌极多都是有社会目的(反战、反对华尔街等等)。在这一点上,刘欢的《从头再来》也有类似风范,但这歌不是他自己写的。另外,领导一个乐队也需要成为一个好的经理人,为追求卓越,不惜将团队逼到极限和悬崖边上。

原著写于2016年,本书翻译的还行,对这个歌星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生为奔跑》读后感(三):让我们聊聊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原生家庭吧

对于摇滚乐的老大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音乐,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得够多了。本书640页的篇幅,对于他的奋斗史也很清楚了。相信98%以上的人读这本书是听着他们的音乐读下来的,我也不例外。回过头来,抛开他的奋斗史,抛开他的通顺得好像大口大口吞咖啡的文笔,我们来聊聊这位大佬型人物的原生家庭。

先从布鲁斯的母亲说起,从他的字眼里“她可是头号秘书!”,我们能感觉那种自豪感,小时候被妈妈带去办公室的情形印在里布鲁斯的记忆力,他很自豪,先是母亲的同事的殷勤照顾和陪伴,然后是母亲给他展示自己的打字技术,最后用十个形容词来形容母亲的品质,那种骄傲的感觉透过笔墨溢了出来。我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会经常好奇,好奇在孩子的眼里我们是什么样子的,留下了哪些画面,这段简直就是给了我一个启示,努力做个榜样吧,哪怕是细节,也可能很深刻。当布鲁斯的妈妈九十多岁的时候,仍旧是个可爱优雅的老太太。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母亲是支持布鲁斯玩音乐的第一人,即使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很努力的给他买了第一把和第二把吉他。

来来来,到重磅人物布鲁斯爸爸出场了,被抑郁症折磨的爸爸,偶尔会被妈妈指挥的布鲁斯从酒吧里叫出来,妈妈轻描淡写的一句 “进去把你爸叫出来”就很有画面感了。其实成年以后的爸爸,也是很难以捉摸的,二十多岁已经身价可观的布鲁斯突然被爸爸的电话叫去钓鱼,那段钓鱼的经历也是又好笑又心疼。其实全书只要出现爸爸的画面,都很深刻。比如爸爸带布鲁斯去看“玛丽女王号”,那是爸爸曾经服役的船,布鲁斯说他自己“揪着过去不放,无法认可老爸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无法尊重她的人生过往”,多心疼。书中提到爸爸在老年时期被精神疾病支配的时候,会开车很远,“就想和你打声招呼”,抑或是突然爸爸说“布鲁斯,你对我们一直都很好“。这些细节多么让人心疼,相信布鲁斯在写自传的时候,早都已经释怀了,那种父子之间微妙的关系,描绘得疼死我了。世界上所有写爸爸的句子都会让我难过得想哭。

布鲁斯有着太多可以展开的内容了,他的自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成名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有同性,艾滋病,警察故事,还有《在路上》以及911,当然他的奋斗史,那个每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巡演之前都要读一些关于那里的历史的书籍,那个可爱的样儿。那个哭得稀里哗啦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抑郁症患者布鲁斯,当然了,唯有爱才能消散一切。帕蒂也够写几万字了。还有哦,布鲁斯有点帅啊!

《生为奔跑》读后感(四):像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奔跑

刚拿到美国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耗时7年撰写的自传《生为奔跑》的时候,不禁感叹到:“原来真的有这么厚重的人生”,但当走进自传了解完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的人生故事后,又的的确确为这位摇滚巨星多彩又励志的一生深感敬佩。 说起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热爱摇滚乐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对他的E街乐队。这位出生于新泽西弗里霍尔德、坚持为普通人而唱的摇滚巨星,在他超过半个世纪的创作和演唱生涯中,可以说拿奖拿到手软,包括奥斯卡奖、全球奖、托尼奖、格莱美奖……,甚至入选了“摇滚名人堂”。可在这些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有太多太多成长不易却鲜为人知的故事。 正如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自己所说:“像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奔跑”。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小镇一个大家庭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童年时期并没有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宠爱,恰恰相反,小小年纪的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不得不承受家庭的贫困、和父母关系疏远、父亲酒后的暴力以及无尽的孤独失落。这周遭的环境也渐渐让这个成长中的少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无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奔跑。有人出生便在罗马,有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罗马,但这不阻碍我们好好过完一生。成长中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在人生的轨道上积蓄自己的能量,一步一步扎实前行。 事实也不断证明,生来就要奔跑的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并没有因为害怕自己并不是一颗明珠,所以就不敢去刻苦研磨。童年时期想要成为音乐人的梦想悄悄在心里生根发芽,那些危险黑暗的岁月推动着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走上了音乐道路。随着《生为奔跑》的大卖、E街乐队的组建,让他名声大噪,成为一颗璀璨明星。随后的《城镇边缘的黑暗》《河流》《内布拉斯加》等系列精品歌曲也一步步成就了布鲁斯•斯普林斯丁摇滚巨星的地位,入选“摇滚名人堂”。 《生为奔跑》全书虽厚达600余页,但整体按照时间顺序被划分为79个章节,读起来并不会让人觉得冗长烦杂。其次,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虽被称为摇滚巨星,但在个人自传中,并没有因为耀眼光环而大肆炫耀成绩、掩盖以往不堪的历史甚至是刻意制造骇人听闻的故事,反而能够谦逊的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回看总结过去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以及为人友的经历。再次,更值得敬佩的是,成名后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并没有停止学习、停止思考、停止尝试新鲜事物,反而在创作的道路上依然不断虔诚创作求索,这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凭什么可以做到。 出生于1949年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现已进入暮年,但摇滚精神不死,在喜爱他的粉丝心中,他仍然是那个勇敢明媚的少年!

《生为奔跑》读后感(五):布鲁斯的摇滚人生

《生为奔跑》是美国著名的摇滚巨星布鲁斯 斯普林斯汀的自传。没有显赫的家世,能从美国的平民家庭,不断地走到舞台的中央,成为摇滚巨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布鲁斯一直努力的状态。

布鲁斯把歌唱当成了一项毕生追求的事业。“你可以歌唱你的痛苦、世界的痛苦、你最悲惨的经历,但汇集起来的人群会带走你的忧伤。它是我生活的意义,当我不会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时,它是连接我跟其他人的生命线。”

布鲁斯的成名之路,走得跌跌撞撞,他多次与不同的人组建乐队,但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迫解散。在早期的摇滚之路上,他经历了很多生活的打磨。没有演出活动,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状况,甚至为了吃饭而到处凑钱,交不起公寓的房租。在要流落街头时,找到了能借钱给他的朋友。乐队成员的背叛,没有人观看的演出,与唱片公司的纠纷,乐队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等等。看了布鲁斯的经历,让人很深刻地体会到,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特别难能可贵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每一首的写作背景。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下了一首什么样的歌,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哪些真实的感受。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的大多数歌曲在情感上都带有自传性质。我明白了一点,你所写的东西首先要能打动你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你的观众。观众也会感受到你的真诚。”他提到了,所写的东西首先要打动自己。我们可以看出,布鲁斯的创作,其实都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流露。其实,不管是创作歌词,还是写作小说、诗歌,这个都可以成为共同的创作原则。要学着去打动自己,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去打动别人。

“写自传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但说穿了,只不过是另一个故事,你从人生的事件中挑选出来的一个故事。”写自传的过程,除了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梳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梳理自己的情感状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剖析得过程。虽然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很好,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冲突,但是却没有打破他情感经历中的怪圈:与异性相处三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并且想要逃离这种关系。

成名后面临的纸醉金迷的名利场,让他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种感情的漩涡。他的焦虑,他的消极的情绪,似乎都一拥而上,在抑郁情绪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他曾经需要靠服药来维持。

作为一本自传,《生为奔跑》写出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布鲁斯所面临的人生问题,为了追求音乐梦想,他一路所经历的种种问题,以及他所付出的努力。这本前前后后用了七年功夫写出的文字,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布鲁斯对于自己的剖析,对音乐的理解,对家人的感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体现。而这一切,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与舞台上的不同的布鲁斯。阅读这本书,能够拉近我们与摇滚巨星布鲁斯的距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