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网上遗产经典读后感有感

网上遗产经典读后感有感

《网上遗产》是一本由[英]伊莱恩•卡斯凯特著作,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网上遗产》读后感(一):网上遗产

我不觉得这是一本多么出色的书,但是它提出了一个现在日渐为大众所接受,但同时又没有深思过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处理我们的数字遗产。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是可预期的死亡,我大概会与这个世界温柔作别,爱过也被爱过,活得幸福满足,如果有遗憾那也是一种美。日记一一烧掉,留下是温馨回忆,可能也有伤害。邮件一一删除,账号消除。朋友圈告个别就关闭拉黑。网上的文章都删除,豆瓣上的书评和影评会留着,以供陌生人参考。反正也只有我最好的朋友知道这个地方,想念我的时候就来读一读,这里也相当于我在网上的纪念碑,留给真正想念我的朋友的一个可以悼念的地方。

如果是意外,那么我什么也不能做,反正也是虚空,什么都不知道了,无论是温馨的回忆还是无意的伤害都与我无关了。不可能有更好的结局也不可能有更糟糕的事情。

我的家人不需要知道网上的那一个我,他们不需要了解我看过的书和电视,他们只要知道我最真实的一面就好,爱我也为我所爱,在他们有生之年愉快地回忆着与我曾有过的时光。

《网上遗产》读后感(二):我在互联网里说的话比我活的更久;我在互联网发表的每一个观点都在完善我的纪念碑。

100年后,如果在科技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的某个后人冲浪看到了我的账号,看到我每天发的这些迷思,可能会像现在我看小学时期的QQ空间日志一样可笑。当然100年后可能豆瓣微博小红书这些“传统媒体”都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进入的是另一个维度的互联网世界。

但与此同时,在未来大家已经熟悉了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某一天,“未连接到互联网“会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焦虑?可能我以为能永恒的东西崩溃也不过是一瞬间。

想写一个【2078年的一天,全世界断网了】

虽然作者的叙事逻辑不是我习惯和喜欢读的那种,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是前所未有的。仅仅是跟着作者提出的各类想法延申的想象和资料查询就总结了一个3000+的文档。谢谢作者的选题。

思考死亡其实就是在思考要怎么活。我好像越来越知道我要怎么活了。

有趣的是刚刚发完书评就弹出了隐私条款,现在会开始阅读了。

《网上遗产》读后感(三):将死亡思考具象化

爷爷去年年底因病去世,这本书的阅读贯穿了临终时光到整理遗物。那些情景还历历在目,随着年龄渐长,我对死亡的感受和看法也在改变。这本书不仅能更全面思考死亡,还带来反思生活的启示。数字时代的死亡,是一个出奇有用的工具,网络能把很多抽象概念具象化,我们可以借助它思考人生中的选择,考虑对我们而言,什么最重要,并相应调整我们的行为。

与逝者继续保持联系(continuing bonds)是很常见、很正常的。你需要有个地方能包容逝者的每一段记忆、每一个失去的希望,才能真正放下它们,平稳地逐步释放痛苦。所以得从现在开始考虑,留下的数字痕迹哪些是私人的,哪些可以公开。数字足迹结构非常复杂,你的银行账户、购物记录、自拍、档案,甚至存储在浏览器中的cookie,都被数字时代追踪算法扒得干干净净。这些【资产】的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困扰着世界上所有的资产规划师、遗嘱认证律师和执行人。谁才是这些记录的合法继承人?是否有权创造和延续亲人的数字遗产?这些横贯于法律和道德上的话题,至今没有明确说法。

我们的电子通讯历史比我们所想更加个人化、全面化,我们在这些记录面前毫无隐私。身份、失去、联系、记忆、控制、所有权、隐私、照管财产等主题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与生和死息息相关,而且深受数字时代的影响和挑战。这种改变不是一点点缓慢发生的,而是突然伴随着数据海啸席卷而来。《黑镜》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一集,大意是无法接受丈夫突然去世的太太,用网络记录克隆了爱人,最终结果并不美好。第一次看时我把它当做恐怖片,但现在我觉得剧本作者,作为一个科幻作家提供的是更加深刻的寓言。失去亲人的悲伤,这种故事背景设定是我熟悉的,而数字克隆才是给我带来真正冲击的想法。而在今天,技术上或许已经足够成熟来完成,那么你会有兴趣有勇气来克隆亲人吗?

斯人已逝,悲伤也在慢慢消退。这本书的启示在于,对死亡的思考,在这种静态超然的设置下,带来更多维度,不囿于哲学层面,而更多引导我从现实生活中,从网络空间中找出映射。

《网上遗产》读后感(四):Reaching out to the Loved Ones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木木有梦”。文章内容有改动。

之前读了《奥德萨》之后,写了一篇书评《写给逝者的情书》。

而那本书中夹杂的老照片及其就此展开的叙述,完全和《网上遗产》这本书呼应而上;《网上遗产》尝试探讨并引导我思考了诸多话题:

——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我们如何面对离别,如何处理回忆?

——互联网时代如何定义关于死亡的法律与伦理?

——那些死后的“数字遗产”究竟意味着什么?

——“集体点蜡”真的有意义吗 ?……

《奥德萨》告诉我,当一个人逝去,他的某种体态也就此不见踪影,他的某些肢体动作和瞳色也就此消失,我们将不会再见到他的手、手臂、外表、嘴唇和腿的任何一种表现形式——尤其对于不保存视频或录像的人来说,死亡会体现得更加完美和有效。

而卡斯凯特则在《网上遗产》中告诉我(当然我其实已经多多少少知道了),作为数字时代的居民,数字不朽的理念和不断进步的物理与技术,也许可以让我们的数字遗产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地存在下去。

只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

……

《奥德萨》和《网上遗产》两本书让我知道,在失去所爱之人时,我们会面对怎样的悲伤,以及也许我们可以为此写一本书(手动狗头),而与此同时,获得和知道更多,并不总是意味着感觉更好。

在悲伤中,人们常常会“寻找”失去的亲人,并贪婪地搜寻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东西;而信息时代一方面似乎展示了诱人的永生前景,但死亡依然能找到战胜永生幻想的法门。

当然,不论我们将面对的会是什么,我们始终都可以用海德格尔的格言来安慰自己——

死亡依旧是人的未来能确定的唯一事实,但它不再仅被理解为人生的终结,而被定义成生命的歇息。

结束语:我和阿梦合作建了一个个人微信公众号“木木有梦”,该号主要用来分享我和阿梦的影音书、戏剧、育儿等个人分享。如果对我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微信搜索“木木有梦”,关注我们。

《网上遗产》读后感(五):如何面对数字时代的死亡

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我们以往的头脑观念和生活经验。数字时代的死亡发生了哪些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就算你不在人世,你的手机和电脑也还活着”。2019年,“如果突然离世,微信、支付宝等网上遗产怎么办?”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相关媒体统计,对于如何处置网上遗产,网友观点大致分为三类,一类认为可以随意处理,一类认为账户上有许多隐私,可以直接将账号进行注销,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可以通过设置遗嘱来决定自己的账户是否需要被继承。国内一些社交APP对此也做了一些详细的规定,大多表明账户中的虚拟财产可以转移,但是账号不能继承,只限注册本人使用。

如果说这种讨论引起了大家对“网上遗产”的关注,那《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一书则是从更多元的角度,通过许多鲜活的案例,更详尽地探讨了网上遗产背后更深层次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本书作者伊莱恩·卡斯凯特是一名心理学家,敏锐地察觉到数字时代人们对死亡、记忆与爱产生的认知疑问和矛盾处境。学习处理离世亲人网上遗产的“网络移民”、管理网上遗产的社交平台工作人员、有意研发“虚拟永生”的管理者……她采访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人,倾听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对网上遗产应该如何正确处置的态度和看法。在抛出一些问题后,卡斯凯特并不急着下结论,而是会举态度相左的案例进行探讨,启发人去思考。

难以被消除的数字自传

如果有亲朋好友突然离世,以往我们可能只能通过留存下来的照片和视频来表达思念。但是如今,通过他们生前的朋友圈或者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你能清晰地感知到他(她)生前的心路历程和情绪状态,也因此多了一个纪念他(她)的窗口。

同样是有亲朋好友去世,如果你因为时间的紧迫或路途的遥远未能到现象祭奠,那还有另外一种选择,便是在网上公墓纪念对方,又或者为他(她)在社交平台建立一个专门的纪念页面,你和其他朋友可以将你们的合影和相关视频上传到上面,以表达对他(她)的思念。

于此,不管是个人有意塑造,亦或是别人无意参与,也不管你愿意与否,一个人的网上足迹最终会成为他(她)的数字自传,并且在形成后就很难消除。

对如今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数字自传从出生那时就开始了。书中,卡斯凯特对如今广大父母热衷的“晒娃”问题是否涉及孩子的隐私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将自己与女儿的日常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女儿的照片一起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这让小姑娘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明星。小姑娘好奇为什么大家对她如此了解,也对妈妈总是“晒”她照片的行为表示过反对。

对于“网络原住民”来说,使用网络的时间越多,在网上留下的东西或者痕迹就越多。如果你想在自己离世后这些记录被删除,或者是完整保留给特定的人,你都需要事先有所准备。事实上,当你注册一些社交平台时,会弹出一些隐私注意事项,里面包含“是否在去世后保留账号”等内容,但是这些信息很少被人们留意到,这也为网上遗产的处理带来了困难。

对于数字自传,有人欣然接受,有人苦恼如何消除。“被遗忘权”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词,指如果一个人想被世界遗忘,相关主体应该删除有关此人在网上的个人信息。2018年播出的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也讲述了围绕着专业承接在委托人死后为其删除电脑、手机中的电子数据所发生的故事。

可以选择的网上遗产

数字自传可能只是网上遗产的一部分。网上遗产也叫网络遗产,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大多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而广大网友则把互联网上自己死后遗留下来的诸如QQ、微博、微信、电子邮箱和网游账号等都统统归到网上遗产里。

书中,卡斯凯特对网上遗产相关问题的探讨并不总是开篇上来就亮出问题和观点,她善于从自己身边的事开始说起,慢慢引出网上遗产、其与以往遗产的不同,以及哪些问题需要大家进一步思考。提出“死去的人是否有隐私”这一问题,便是卡斯凯特在家人翻看离世的外祖母的以往信件时突然想到的。但与书信这种私密性的实物不同,网上遗产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为发布的内容是对一些人开放的,但这部分人可能并不会包含自己的家人。于是去世后,网上遗产应不应该对家人可见,家人能否继承这些网上遗产,这些便成为引发人自然而然去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这些情况总会陷入两难,正如对于社交网站上的账号在人去世后是否应该被注销,有的亲人希望能永远留存以作念想,但有的却表示希望被删除避免伤心的对立情况一样,网上遗产的一些问题似乎难以达成某种统一标准,也考验着平台的相关管理。人死后的网上遗产愿不愿意被他人看到?家人能不能拥有浏览、修改和删除这些内容的权利?亲人的愿望和相关平台的条例有出入时该怎么办?在国外,Facebook等做了一些努力,也一直在调整相关措施,包括设置网上遗产联系人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每个互联网用户在网上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东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可能还会出现网上已离世之人的账户数量超过在世的人们的账户,如何处理如此庞大的网上遗产,是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我们可控的部分,便是培养自己提前设置网上遗产遗嘱的意识,并带动身边人对这件事的重视。这并不容易,因为有立遗嘱习惯的人并不多。卡斯凯特在本书最后列出了“在数字时代面对死亡的十条建议”,如开发一个能让某个可信任的人访问的主密码系统、如何立一份数字时代的遗嘱和尽可能多地谈论死亡和数字化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大可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