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1000字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1000字

《心灵的整饰》是一本由(美)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 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的整饰》精选点评:

●翻译的极差

●这书不容易啊,赶上中美打架被扣押了小半年的cip,审稿编辑我的年终考核硬生生少了一块……书绝对好看!范例都很有趣!

●设计了封面

●理论资源丰富至极:从弗洛伊德、戈夫曼到米德,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涂尔干,融汇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甚至还有戏剧理论于一体。经验案例不论从选择的典型性,还是视野的充分性都可称之为恰到好处。作者不仅在分析的层面细分了具有使用价值的情感工作与具有交换价值的情感劳动,还刻画了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情感系统的转型,又分别在私人与公共领域内部的心灵整饰活动中分析出展演的表层性与深层性,在经验解释的过程中比较和整合各式理论路径,在不同的层面追问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最精彩的是作者对各种访谈文本的分析,从诸多案例中揭示了当情感劳动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进而被放置在形成雇佣关系的科层制中,我们与我们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何种图景。后记还点明了大量新生案例,皆可作论文选题素材使用。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一):情感劳动

生活是舞台,我们都是演员。我观察到有更多的工作开始强调“情感劳动”,这是不是也是内卷的一种反映?这种工作上的笑脸相迎以及修饰了的情感是否也会在工作之余转向我们最亲近的人?怎么在“情感劳动”上开小差或许是每位疲惫的打工人可以思考的问题,不擅长“情感劳动”的人可以在一开始的职业选择上下一番功夫吧。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二):从新开始标标书吧

很精彩的一本书,主要继承发展了米尔斯在《白领》对中产阶级的研究以及戈夫曼的戏剧理论。首先要注意的是源自戈夫曼的两个概念: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并由此把工作去分成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不扮演,公司让我做一个好的服务员,我就真心成为这样的人了。这种使得生活角色和工作角色同一化了,会让人产生巨大的无法舒缓的压力。第二种是表层扮演,假装成热情的服务员,但是内心其实没有情感投入。这种一来容易被识破,反而招致更加不好的评价,二来这种虚伪也容易让自己产生羞愧心理。第三种心态是深层扮演(自我说服或者自我欺骗),作者将之与方法派表演类似,通过自我欺骗(比如说认为闹事的乘客只是害怕飞行的孩子)来使得自己产生出工作所需要的情感。这就引出了本书的主题,情感的商业化,以空乘人员和收债员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来反映出商业大公司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规则来管理工作人员的情绪,使得空乘人员更温顺,有同情心,而收债员更粗鲁,毫无同情心。最后对于情感工作在阶级和性别上的不平等也值得注意,比如中产阶级因为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所以情感管理的培训从儿时和家庭开始,比如女性因为社会地位被歧视,所以情感更不被重视,更多从事提供情感价值的情感劳动工作(或者说情感更廉价)。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三):锕锕锕锕锕锕锕好大污

锕锕锕锕锕锕锕好大污万一他也喜欢你呢;想和一个人在一起,

>>>点击此处进入【记得收藏】>>>>>

(请Δ点↑↑↑上-方-进-入)

就努力去追吧,就算没有一见钟情,也可以日久生情。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这句话,唯独在感情这件事中,不奏效。感情,不是两个人相处久了,就能产生,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办法去爱,有的人,却只是望了一眼,就再也没法忘记。

锕锕锕锕锕锕锕好大污当你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你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去跟他说话,想跟他分享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希望能让他知道;当你喜欢上一个人,你就想走进他的世界,看看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想要更多地了解他,当你收到他的消息,哪怕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也会让你欢呼雀跃。因为当你喜欢一个人,你就常常会忘记自己,把自己放在比他低的位置,去讨好,去主动。

当你喜欢上一个人,你总是会无法自拔,很难让自己理智地去看清一段感情,陷进去了,就只顾着埋头去付出,去讨好,就像是喝醉了酒的人,看不清方向,只剩下沉迷。对一个人主动,久了,是会累的。我曾说过,人们怕的不是等待,怕的是看不到希望的等待。而主动讨好一个人,就是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对你动心,也许下一秒,也许永远都不会。

锕锕锕锕锕锕锕好大污你把一腔热情捧给他,他却有可能会用一张冷脸把你的热情全部浇灭;心情好的时候,也许会对你露出笑脸,你以为自己看到了希望,就像一块电池,被冲上了电,继续用力讨好。可是这样反反复复,你只会觉得越来越疲倦。像是用力的一拳,砸在了棉花上,连个回响都听不到。其实,真的喜欢你的人,早就对你主动了,就算这个人性格再怎么内向,也会对你的主动有所回应。所以,等不到的人,就别等了,爱不到的人,就放手吧。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四):从情感工夫到情感劳动

整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脉络下的劳工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霍赫希尔德检视了私人领域和商业领域中情感表达的规则,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美国航空业对一线服务者情感调适的操控。

霍赫希尔德认为个体的情感系统由情感工夫(Emotional Work)、情感规则与情感交换三方面构成。作为信号的情感,喻示着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及反应。在私人领域的情感交换中,个人基于习得的情感规则对内心情感进行调适,以满足外部期待从而避免受到处罚。愈发激烈的商业竞争及时地捕捉到个体所具有的这一能力,并将其推入到市场交换,从此情感成为了能够换取利益的商品,原本发生在私人领域的情感工夫也构成了一种劳动形式。

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意味着,在那些与公众发生接触的场合,个体会通过调动情感记忆、施加自我暗示、建构性别气质等方式展现特定情感,从而唤起对方某种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其所属组织的商业目的。情感调适过程的顺利进行,既离不开资方/顾客的监督,又仰赖劳动者对情感规则的内化。这一过程包括着情感的浅层伪装和深层扮演,但商业组织通常会促使个体实践后者,即通过一系列自我技术使内心产生“真实的”情感,而非摆出虚假的面部表情,因为真实的情感带有更高的交换价值。

由商业逻辑所主导的情感规则,折射出社会对不同地位和性别的群体所抱有的差异化期待,例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更有权利表达自身真实情感、女性要满足男性的情感需要。这种情感规则意味着劳动者与客户之间的情感交换不是公平的,既有的社会期待也在情感劳动的重复实践中被不断强化。当情感管理最终服膺于商业逻辑的要求,情感失去了其指示信息的重要功能并与个体相疏离,人们也愈发珍视那种未被商业逻辑入侵的、带有“本真性”色彩的人类情感。

霍赫希尔德的理论建构和实证分析也留下了可进一步讨论的缝隙地带。首先,西方社会脉络中私人领域的情感交换遵循着礼物交换的模式,双方自由协商情感的兑换比例并有权退出。当我们的视线跨越文化的边界时,礼物交换与自由退出的机制能否解释不同情境中的情感交换?在孝道文化和家庭观念如此强势的亚洲,子女若从与父母的情感交换中退出,未必能换来周遭对其个人意志的肯定,更可能是道德上的污名。

其次,阶级与情感劳动之间的关系复杂而暧昧,并随时/空的转换发生着流变。在20世纪的美国,中产阶级更为看重情感管理的价值。从事情感劳动的职员被视为中产阶级,有别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然而如今却由大批中下阶层的女性在照护行业、家政行业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情感劳动。

再次,作者认为浅层伪装或是深层扮演所传达的情感都有别于劳动者真正的自我,这一观点却遮蔽了现实处境中情感再生产的可能性。例如,在养老院一线护工与老人的朝夕相处中,她们亦会对老人生发出有别于扮演的真正的关爱和依恋。

最后,霍赫希尔德认为,情感劳动是介于体力劳动与劳心工作(mental work)之间的特殊形式。但情感劳动必然牵涉心理状态的转变,劳心工作与情感劳动有何实质性区别?

《心灵的整饰》读后感(五):如何不让情感劳动让自己受伤?

因为更新区图的卡要跑一趟老远的区图,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白费本来没有借书计划的我临时从豆瓣想读里面挑了这本书回来看。情感劳动这个概念我有兴趣有了一段时间了,不过兴趣也没有特别强烈,所以一直拖着没看。现在看完觉得还挺不错的。

因为从来没有接受过社会学的训练,所以这本书对于一个入门基础的我来说有点难。看前半部分社科论述感觉好吃力,也许也由于自己也没有太多情感劳动的工作经历,我一度都没有收获阅读的乐趣。我不知道我看这本书是为了什么,仿佛只是一次比较艰难枯燥的社科阅读训练。后来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半途而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天看一章,最多30多页,只要两小时左右就可以,靠着打卡和完成任务的奖赏激励自己这才啃完。

直到看到第八章“ 性别、地位和情感 ”,我才体会到那种内心充满感慨的状态,这次阅读也仿佛终于有了意义。虽然我没有做过需要大量情感劳动的工作,从前的我也一直不觉得我想要并且能够去做那样的工作。可是身为女性,情感劳动的训练是我从小就背负着的。更何况,我身上许多自带的标签,比如女性,比如来自一个有着土气口音的落后省份,还是我天生的敏感思辨(说难听点就是犹犹豫豫,无法确信)的性格,的的确确让我体会过身处社会地位洼地时候的感受。完全就是书中所说的情感信条那样:

尽管当时的这段互动是发生在我与一位女生的关系中,但是我们两个人性格上的性别标签也非常明显:她标榜自己身强体壮,不喜欢女性化的衣着打扮和一切兴趣爱好;而我身材纤瘦,喜欢女性化打扮和兴趣爱好,还喜欢动画片。尽管生理上同为女性,但是她却比我优越,因为她“更男性化”。因此,我的一切不满和我的所有思考,因为这样的性别标签,会被她直接认为是“幼稚的、敏感的、脆弱的”,我的感受不需要被尊重,我只要好好做好一个依赖她照顾的吉祥物就好了。我需要小心翼翼地照顾她的自尊和感受,不应该对她感到愤怒更不应该情绪化地反击,这样就会做实她一直给我的“脆弱敏感”的标签;但是她却可以享受当众羞辱我的快乐,享受抬杠和讥讽我的观点时候的dominating的快感。真的太扯了。

当然,我会经历这样也和我从小接受的乖乖女的训练脱不开关系,也和社会上性别与社会地位之间的根本连接脱不开关系。不过,虽然社会是这样的,但是不代表我自己就无能为力了。至少在我的观念世界里,性别与社会地位之间的连接从此我要彻底切断。

其实这也是我想学习社会学的原因,虽然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是通过学习这个社会里潜藏的影响规则,我能够保护自己不被社会的规则给吃抹干净。毕竟我已经天生就带着很多容易被贬低的那些标签了。

既然明白了情感劳动是怎么一回事,下一步该做的如何让我的劳动给自己带来利益,而不再惨惨地被人剥削利用。

在我没有找到真实自我之前,我就已经感受到了我的虚假性。而且这是一种混合了自恋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的虚假自我。我的虚荣促使我一直在训练自己的获取爱与仰慕的情感劳动能力,我对于社会对自己乖乖女角色扮演的赞赏的渴望也同时逼迫我去锻炼自己照顾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尽管有的时候会觉得我这样被社会规训出来的一个演员是有点可悲,但是既然我废了这么大劲拥有了这些能力,总归是技多不压身。我需要做的也就是找到我自己关于书里提到的一个根本问题的答案:

我其实已经厌倦了演戏,我痛恨曾经在我身上怎么费劲都摘不下来的假面,我也受够了把自己的宝贵精力消耗在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对抗之上。根据书中的内容,我总结了一下自己以后在情感工作中的行动准则和努力方向:

让自己的真实自我更加强壮和完善,这样在展演的过程中就可以自动展现本真的我,这样帮助自己欣赏和接纳真实自我的同时也能减少在人际交往中的扮演感觉。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扮演的时候就努力将自我与角色分离,要能够清晰的界定,正在表演的自我和没有这么做时的自我。

对良好的工作条件、实际决策要有控制权(其实就是当自己的工会主管)。例如,对于我认为值得我尊重,值得我为他们创造良好心理状态的人,我乐意奉献上我的情感劳动;对于另一些人,例如曾经霸凌我的那些人,就完全没必要再因为照顾他们的心理状态而牺牲、委屈自己的心理健康,这些人真的不配,该叫他们滚或该诛心反击都直接用上。况且我都并不为此拿工资。

总结一下我看这本书之后得到最深刻的感悟:

情感劳动是一份礼物、是一种有价值但是也很辛苦、有风险的工作,所以千万不要同意别人白白剥削自己的劳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