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海之滨》读后感精选

《死海之滨》读后感精选

《死海之滨》是一本由[日] 远藤周作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海之滨》精选点评:

●耗子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死亡方式,同样没有奇迹能力,只能注视和陪伴痛苦的人们的耶稣通过奉献生命达成了对众人的爱。

●他穿越你我生命留下痕迹

●看完介绍就下单买了,远藤周作的作品很容易沉下心去读,仿佛一种默默的陪伴,没有鼓励,没有劝慰,只是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待着而已,却让人那么舒服的感觉。非常适合这个时期读,舒缓紧张。

●远藤周作的杰作不只是《沉默》和《深河》,还有《武士》《死海之滨》《耶稣的生涯》。他是那种读了会让你不由得去思索终极价值、信仰、爱等大问题的作家。《死海之滨》重塑耶稣的形象,读着仿佛耶稣来到眼前,与你我同行。

●信仰就和爱一样,怎么能要求回报呢。《哀歌》短篇的扩写,对远藤周作有点审美疲劳了。

●耶稣和所有神一样,除了爱与同情外并无神力。于是对村民来说,“他们只是想要奇迹。他们也很快就会恨你的”。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起黑塞的《悉达多》。

●人们祈求耶稣的神迹降临,而耶稣却说他不能。书中一改耶稣圣洁的形象,把他描述成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神迹从未降临过,只是一种面对痛苦的信念,基于内心的怜悯。伟大的不是神,永远不是。

●在火把的光亮下,捂着脸的木匠像是在哭泣。人不会只满足于陪伴安慰,人期待着拔除苦痛的彻底治愈,而木匠知道他什么都做不了,无法施展法术的自己终将被所有人唾弃。“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或许人很难懂得柔情与坚忍已是最大的奇迹。

●远藤周作继《沉默》七年之后,叩问爱与信仰的深沉之作

《死海之滨》读后感(一):。

继《深河》《沉默》后读的第三本远藤周作的作品。这本书仍然延续了前两本作品里那种深沉绵远的悲哀。这本书有两个时间线,一个是在耶路撒冷探寻神迹,一个是六个人不同的角度下的耶稣受难。在群像之人这条主线中我看到了些许《沉默》的影子,仍然是对神的叩问,世人在受苦,神为何在沉默?这里刻画的耶稣并不会扭转乾坤,临死的人终将会死去,痛苦的人仍然在痛苦。如他所说:“我能做的只有跟你们一起受苦。”他能给予世人的只是爱。最终,他穿越了每个人的悲哀人生,他通过奉献生命达成了对世人的爱。

有意思的是里面耶稣信徒背叛耶稣后的内疚,众人对卑怯丑陋东西的厌恶,众人的跟风,好像并不单单存在那个时代,它蔓延扩至生活的方面,与现实的生活一一对应。

在朝圣这条主线中,则以寻找耗子为线索揭开了迫害犹太人的历史,通过户田之口表达了神迹和《圣经》的怀疑,认为耶稣根本没有来过这里,没有做过一些事情,而出现这些神迹都是后人思想的产物。

无论是耶稣还是耗子,最终都死去了,那么他们都会穿越每个人的悲哀人生吗,会注视和承受世人的痛苦吗。

《死海之滨》读后感(二):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两千年前,他在拿撒勒镇上干木匠活。突然有一天,他去了旷野,一直走到圣城耶路撒冷。“他为什么要抛弃工作、家庭和城镇,来到这荒野呢”?“看见太多活着的人的苦难和悲哀,谁都会想一个人独自去思考神到底是什么吧”。 在旅途中,他握着麻风病人的手,替热病患者打湿毛巾,为娼妇拭去眼泪。他仿佛就是一个拒绝人生的美好而偏爱腌臜的疯子。他所选择的地方,不是被打扫干净的洁净神殿庭院,而是焚烧耶路撒冷污物的火焚谷。加利利海岸的渔民安德烈,寄希望于达尔达拉山的奇迹,“想请你为孩子治病,请治治他吧!这孩子什么坏事都没做过。可是,神为什么要夺走这孩子?”耶稣眉眼低垂,眼眶湿润。一只手抚摸着孩子被汗水濡湿的头,另一只手握着安德烈的手“神知道这孩子的纯洁,也知道你的悲伤”,“我做不出什么奇迹” ,“神愿如此,神愿如此”。孩子终究还是死了,死得无声无息。耶稣拖着疲惫的身躯,留下悲悯的同情,在众人的谩骂声中踏上宿命之旅,他的追随者也一个一个相继离开了。 耶稣、马蒂神父和诺萨克神父,用把脸伏在花光岩上的亚勒腓、红肿着眼睛的耗子和被刑警逼问的我。时局艰难,生活困苦,胆小之人为求生存的背叛,并不如战争年代那般卑劣、随处可见以至于令人麻木了。党卫军用犹太人的尸体制作肥皂,耶稣却用自己身体里榨出的痛苦脂肪洗去众多人们的悲哀。他的追随者,马蒂神父用自己的生命洗去逃脱者死的悲哀。耗子也在死亡钟声敲响之时把生的希望留给还是个孩子的医生。《辛德勒名单》里的那缕红色,仿佛在我眼前的黑白世界跳动着。 高尚与卑劣,仅仅是一念之间。在耶稣的爱与指引下,落叶埋入泥土,花朵在来年春天盛开。胆小、孱弱的肉体孕育出的伟大灵魂,像一块肥皂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却替受苦受难的人洗净了污秽和罪恶。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或者说,祂还活着。

《死海之滨》读后感(三):信仰是追寻奇迹还是爱?

这是我的第三本远藤周作,依然是以宗教为主题,风格也是一如既往的深沉。远藤的文字总能写到人内心很深的角落,刺痛你,让你思考。

“看见太多活着的人的苦难和悲哀,谁都会想去思考神到底是什么吧。”

本书有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主人公“我”去耶路撒冷“朝圣”:探寻耶稣的足迹并自我反思和质疑的过程;第二条线是耶稣的故事,这个故事中耶稣被同伴抛弃,衣衫褴褛、贫穷瘦弱,不堪一击。

结尾部分,我读得热泪盈眶。人们爱耶稣,是爱耶稣的神性还是人性?书中的人们不断向他所求的是治愈的奇迹但是他能给予的只有爱与陪伴,于是信徒不断减少和离去,他自己也被当作“替死鬼”钉上了十字架。

“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救世主,是我们要把他当成救世主的。”

那么,信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耶稣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远藤的书从来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看完你会有自己的想法。故事中除了主角之外,你也会看到很多对立面的角色,无私勇敢的人和胆小懦弱的人,他们都是信徒,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行为。爱,这个贯穿耶稣人生的字,在现实面前,看似渺小无力,但是又充满了让人感叹的勇气。在那样混乱的世界,在众人摒弃后他依然能持守着心中心中的信仰以及爱、对人的爱,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母亲为生子而痛苦,而我现在为生爱而痛苦。我的死会助人不再孤独吗?”

如文中所说:“他穿越你我的生命留下了痕迹”。

《死海之滨》读后感(四):“我的性格的确是自甘堕落”

“我的性格的确是自甘堕落,像带着湿气的被子。” 十一月份成都的天气总是阴沉的,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只有白天或者晚上。被毕业论文开题折磨了两个多月的我,读到这句话就像是被击中一般,用纳博科夫的话而言就是“脊椎骨的震颤”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羡慕那些强壮又果敢的人们,我的生活就像是窗外笼罩城市的那一层黄色尘霾,总是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同时又心有不甘。宗教、受难、赎罪、犯罪、人性……这些主题对于这本小说而言,统统大得出格,又统统十分贴切。作家十分巧妙地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理解了耶稣。

一个经历二战创伤的小说家在以色列寻找另一个在集中营中受难的懦弱者的故事和重写的耶稣受难的故事相互交叉,这样的结构算不上有多新奇,好的语言却胜过一切,不知是作者原文的功力就非同一般,还是翻译的增光,整个漫不经心又怅然若失的语调用在这样一个褪去神性光环的朝圣故事之中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耶稣是神子,耶稣也是人子,在真实的世界中,没有奇迹,只有苦难。耶稣的奇迹被户田的解说解构,成就的却是人子的伟大。小说中的耶稣受难,不是因为奇迹,而是因为百无一用,只会忍受,只会爱,只会懦弱,众人的罪过不是背叛,而是试图掩盖自己的苦难和懦弱。圣人只是比普通人更加坦诚一点而已,无论是否认自己身份的彼得还是躲在城墙后面最终放弃耶稣而不曾被耶稣放弃的病人,无论是只想归乡、害怕惹上麻烦的彼拉得还是随着众人喊出赦免巴拉巴的普通人,耶稣大概看穿了他们伪装背后的恐惧。我们总是对真正的坦诚感到恐惧和敬畏,就像那个百夫长面对耶稣临死前的喃喃自语所感受到的那样,从这个角度而言,作者确实成功地展示了神迹,对彼拉得的描写和对百夫长的描写实属全场最佳。

而在另一个朝圣的故事里,一个懦弱者追逐着另一个懦弱者,一个自我寻找另一个失落的自我。耗子神父被故事的叙述者描绘得卑琐,与他的绰号一样散发着腐臭的味道。耗子却不过是这个叙述者的幻象——一个需要被杀死的遥远的沉痛的过去,终于在多年以后圣地的一次偶遇中得到释放。“我”在过去的懦弱,在军官质询时否认信仰,在诺萨克神父被捕时落井下石,那个自甘堕落的”我“将所有的恐惧、自责、胆怯和忏悔都投射到了耗子神父的身上,于是耗子成为靶子,如同耗子成了“我”被军官教训时的替死鬼一样。耗子才是那个受难者,令人厌恶的受难者,他背负了所有人的痛苦,他卑微、懦弱还怕死,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还从集中营里活了下来。然而耗子终究不是耶稣,耶稣自愿承担人类的痛苦,终于成了神,说出那句传世的”我与你同在“。耗子不过是个幸存者罢了,”我“同样不过一个幸存者。耗子在文末终于重新获得姓名了,”我“也就不必再去写那本没有写完的小说了。

我与你同在,应该写成我与苦难同在。谁让我们都是凡人呢,神从来都是过于遥远了。

《死海之滨》读后感(五):远藤周作:人们究竟在向神渴求着怎样的爱与救赎?

多年来,我一直将自己投射在《圣经》中那些熟知耶稣却最终离他而去的弟子、祭司和其他各类男性人物身上。近年,我一直想提笔写写行走在死海之滨和犹太荒野的耶稣,然而我最终描绘出来的却是耶稣在被其改变了人生之后,舍他而去却终究无法将他忘怀的那些人眼中的形象。

——远藤周作

1923年,远藤周作出生在东京的一户富裕人家。他3岁时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随家人一同迁往了中国大连,他是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然而这段回忆对他而言不能说是愉快的,父亲的外遇让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远藤跟着母亲回国后住进姨妈的家中。

远藤周作与夫人顺子

1955年,他凭借《白种人》获第33届芥川奖。1958年,讲述二战后期日本军方对美军俘虏秘密进行活体实验的反法西斯作品《海与毒药》同时斩获新潮社文学奖与每日出版文化奖两项大奖。

1966年,描写江户幕府禁教背景下葡萄牙传教士罗德里哥前往日本传教并探寻恩师弃教缘由的长篇小说《沉默》获第二届谷崎润一郎奖。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远藤周作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远藤周作(1923-1996)

1972年,远藤同日本作家三浦朱门、曾野绫子谒见罗马主教,并为完成作品《死海之滨》特地前往耶路撒冷考察。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远藤周作的名字并不陌生。此前他已有《沉默》《深河》《海与毒药》与《哀歌》等作品被陆续引入国内。 同时国际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翻拍的同名电影《沉默》也于2016年在全球各地上映,并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

电影《沉默》剧照

宗教是贯穿于远藤写作生涯的主题,远藤孜孜不倦地刻画着一个个为自己身份所困扰的形象。

从《白种人》中向纳粹秘密警察出卖灵魂拷问反法西斯人士的法德混血儿主角,到《死海之滨》里作为日本人却在战争期间仍信奉西方基督教的“我”,他们同自身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内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拷问和煎熬。

死海之滨

评价人数不足

[日] 远藤周作 / 2019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死海之滨》是继姐妹篇《沉默》结束七年后远藤又一部对人性进行深刻探讨的砥砺之作。

远藤在该书中提出了“人们究竟在向神渴求着怎样的爱与救赎?”一问,描绘了二战硝烟下牺牲与苟且背后的人性抉择,同时探寻了信仰之间追随与离弃的终极问答。

我在心里回味着昨天看到的压顶的炽烈阳光和形似骷髅的群山,回想着黄昏里孤独的死海之滨。夜琴降临,万籁俱静,一片黑暗。这时,有一个人在思考着爱。他在想现实将被这种爱染成血色。但我是我,我已经到了懂得爱对现实是多么无用无效的年龄。

——《死海之滨》

《死海之滨》延续了远藤在《沉默》中借主角罗德里格发起的绝望质问:神为何要对人们的悲叹声无动于衷。故事在双重的时空下展开,现代的“我”在死海之滨追寻耶稣的足迹,耶稣时代的众人则跟随着耶稣见证他如何一步步完成献身。

来到耶路撒冷的“我”在从事《圣经》研究的好友户田带领下共同游览留存的耶稣遗迹。旅途中“我”回想起学生时代遇到的修道士“耗子”。他利用教徒身份牟利,怯懦贪婪,最终却像其他许多被纳粹迫害的无辜犹太人一样横死在了法西斯阴云笼罩下的集中营。“我”发觉自己其实也同“耗子”一样,弱小而卑鄙,背叛了耶稣却又从未将他遗忘。

另一条故事线则设置在“新约”时代,门徒追随着耶稣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之旅。渴望奇迹的村民谩骂耶稣的无力,追随的门徒在苦难的煎熬里将他离弃,大祭司用他充当政治斗争的牺牲,犹太总督在他苦痛的双眼下遁逃,旁观者哄笑他的狼狈。 最终在百夫长的注视下耶稣吼出一声“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后拥抱死亡。

《死海之滨》是一段追寻耶稣真实面貌的朝圣之旅,也是一部探寻爱与信仰的长篇力作。有如耶稣在犹太总督彼拉多的质问下所作的回答“我只想穿越每个人的悲哀人生,去爱他们”,这同样也是远藤周作对心中耶稣形象的诠释。神所散播的爱在信众的身上化为刻印,伴随他们的整个人生。

爱,就像是浮在死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喉咙干渴的牧羊人总会觉得沙丘后面就是甘泉。好不容易翻过沙丘,却根本没有甘泉。我这样多少有些人生阅历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爱就是海市蜃楼。 ——《死海之滨》

谈及这部作品,远藤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将自己投射在《圣经》中那些熟知耶稣却最终离他而去的弟子、祭司和其他各类男性人物身上。近年,我一直想提笔写写行走在死海之滨和犹太旷野的耶稣,然而我最终描绘出来的却是耶稣在被其改变了人生之后,舍他而去却终究无法将他忘怀的那些人眼中的形象。”

《死海之滨》是继《沉默》之后,远藤周作又一次对信仰文学的挑战,在对“罪与罚”命题的浓厚思考之外,也对信仰为何物进行了更为沉重的追问。

他在延续《沉默》对信教与弃教行为的意义进行解读的同时,也对爱同信仰之间共通而不可磨灭的联系给出崭新的诠释。

正如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山本健吉所言:“就像女人会渴求男人的爱一般,耶稣用“爱”将世人拥入他的羽翼……远藤选择在死海之滨的荒野上写下耶稣一生中最为艰辛漫长的痛苦。”

可以说死海之滨既是远藤周作探寻信仰的起始之地,同时又是他追逐爱与救赎的终点。

日本著名评论家河上彻太郎称赞:“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耶稣受难、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战时日本对国民控制的情景。”

死海之滨

评价人数不足

[日] 远藤周作 / 2019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