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容的告别》的读后感大全

《从容的告别》的读后感大全

《从容的告别》是一本由肯·希尔曼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元,页数:201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容的告别》读后感(一):只闻“优生”,不闻“优逝”

抗衰护肤品、保健品、整容整形的热度居高不下,我们恐惧衰老,尝试各种办法对抗衰老,对于衰老谈虎色变,死亡的话题更是禁忌,但衰老与死亡谁能不经历呢?

二十几岁的鼎盛时期过后就已经迈向衰老了,但这本书着重讨论的是较深度程度的衰老,对象是那些由于衰老导致有多种慢性病、意识不清、失去行为能力,甚至是不能自动呼吸、心跳,切断生命支持设备就无法存活的人。下面让我们看下这本书说了什么吧!

第一部分讲述了衰老来临时细胞器官如何变化,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如:易跌倒),这些影响会引发怎样的蝴蝶效应,像在看纪录片,清晰简明不乏味。

第二部分讨论了为什么很难优雅谢幕?到了生命末期,如何治疗当事人几乎拿不了主意;子女等亲属决定放弃会被看成不孝,要面对内心谴责和周围言论的攻击。

医疗体系问题也不少:很多医生不会跟家属完全坦诚,有时会给虚假的希望,举例:同一状况,两种说法,家属的选择会相同吗?a:他现在状况不太好,但某疾病安排手术后可以缓解 b:他身体各方面都在衰退,n种并发症是由于衰老导致的,做手术会使某疾病得到缓解,但对他整体并没有明显改善,病人不断在冰冷的icu手术会比较辛苦,你们考虑让他在亲人陪伴下,平静的告别吗?

医生受到的教育是能治疗就绝不放弃,放弃就意味失败,现在的医生培养是专攻某一疾病,缺乏对衰老病人身体的整体认识,治好一项可能对整体影响并不大,并发症出现也是有的。

医生的收入跟治疗方案(药品、手术)相关,临终关怀专业人士缺乏等原因。

第三部分作者介绍了医疗自主计划,可以说是医疗方面的遗嘱,作者是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也分享了制定医疗自主计划的案例及指引。为了在最后的日子里尽量按自己的意愿告别,提早制定计划:比如你能接受何种程度的治疗、如果出现什么情况时不再积极治疗、如果意识不清哪位信任的人代你做决定等,计划是弹性的,后续可根据变化调整。

看完这本书有点沉重,语言也有点啰嗦,书中也有可笑没意义的实验引用(91页灵魂的重量21g那处),即使这样,我还是想给大家推荐的理由是作者敢于触犯利益群体,在关心当事人及家属的真正需求,还有一个理由是你想这本书如果是中国作者写的,有多大可能不被禁?

注:作者的案例背景在国外,不能全部照搬硬套在我国哈

《从容的告别》读后感(二):当你老了,告别还是硬撑

当你老了,告别还是硬撑

记得柴静写过一篇文章,她说,她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所以她总是对奶奶患得患失,在睡觉的时候,会常常在半夜醒来,摸一摸奶奶是否还是暖的。这样的感触,我也曾有过。我也是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离别我都可以接受,唯一不能够接受的就是爷爷奶奶的老去。

现在我看爷爷奶奶,总是在想啊,如果能让我早一点变得强大,该有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好好报答他们,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了。

人啊,总是不能够很好接受生老病死,不能够接受自己的老去,也无法接受亲人的离去。但是啊,人终有一死,我们有时候还是需要换一个思维去想这件事情,或许会豁达一些。

偶然读了一本书,叫《从容的告别》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重症监护专家肯.希尔曼,也许是基于他的职业,所以这本书他从医学的角度给我们解释了死亡。作者从自己照料的病人身上看到了很多医疗上的不足,也思考了很多关于死亡的问题。同时,他的角度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死亡的思考。

作者在这本书里探讨了20个关于死亡的话题,每一个话题里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这些正是我们现代人应当去关注的问题。虽然这是一本外国著作,但是我们的思考却是丝毫不受国别的阻碍。作者的叙述很客观,很冷静,他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在给我们分析这一系列的问题。不管是从医疗上,还是从道德伦理上,他都冷静。但是读起来又不乏味,作者还带给了我们现实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让你不由自主地跟随他的脚步去思考。

人终其一生,终归是要老去的。从古至今,我们都在竭尽全力让自己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记得再书里,作者也提到了,说人一旦老了,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跟着老去,器官也会走向衰竭。为了让老人活得久一点,医学上会给各种衰老的现象命名,然后作相应的治疗。可是我们都知道,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病症,只不过是老了罢了。作者在ICU里,看着那些所谓的病人,看着他们因为衰老而在这里等待康复,等待死亡,等待命运的安排。他们痛苦吗?想必会有人痛苦的吧。有些时候,让他们平静离开,要比这样来的舒服。

之前我也和朋友聊过一个话题,你希望自己活到多少岁。我说我希望自己活到七十多岁就好。在我看来,当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变得行动迟缓,随着器官的衰老,我们的生活总是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和影响。与其让自己活着变成痛苦的坚持,那我不如选择坦然离去。这样还能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有力的句号。

在死亡面前,患者们的选择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去聆听他们的想法,甚至也不会去考虑他们的选择。有时候,活着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种痛苦。

我们都说,生活太苦,需要一些甜的东西来平衡一下,所以很少人愿意去读这样一本相对来说沉重的书。其实,读多了美好的文字,再来看这样的书,你会发现,世界上的善恶美丑都是一样存在的,而且,合上书的刹那,你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生命的力量,而不是无力改变的颓废。

《从容的告别》读后感(三):生命的悖论

在很多国家的文化中,有关死亡的词汇都是禁忌,汉语当中死的禁忌语不胜枚举:去世、过世、逝世、仙逝、升天、圆寂、牺牲、就义、轻生、寻短见……可见,大多数人都是害怕死亡的。对于生老病死,其实,我们懂得不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关于自身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不知所措。小时候,当问到“我从哪里来”时,妈妈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发大水的时候冲到家里来的”、“孤儿院领养的”诸如此类,但从来没有一个是真实的答案。关于死亡,也是如此,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教育,从来没有哪一门课程告诉我们要怎样面对死亡,对于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无可避免的死亡,我们能做些什么?以至于很多人都存在误区,认为死亡离我们很远,除非自己身边关系很亲近的人经历了死亡,否则,我们对死亡很难有具体的概念。我自己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在妈妈的一个朋友去世的时候,我之前就见过并认识妈妈的那个朋友,直到有一天,妈妈说某某死了,我问妈妈,“死了是什么意思?”妈妈答道“就是那个人再也不会出现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忽然之间,那种感觉好像很空洞、很恐怖,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就再也不会出现了,而且,最令人震惊的是,这是每个人都将会走向的终点,没有人能够长生不老、万寿无疆,我们终将走向死亡,终将离开这个或恋恋不舍、或生无可恋的世界。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动物存在的意义在于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所以衰老不可避免,人虽然是高级动物,却也无法逃脱老死的命运。就像作者说的:“死亡是隐藏在美丽生命中的必然性。”

在《从容的告别》一书中,作者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我们并不愿意承认的真理:人体的许多器官从20岁时,就开始退化,走向衰老。作者描述了人衰老、濒临死亡的状态,从皮肤、头发、指甲等显而易见的身体外部表现,到肾脏、肝脏、肠道等内部器官,再到嗅觉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功能身体运行系统,就连最具有创造力的大脑,无一例外地都会走向衰老,渐渐地不能正常顺畅地履行职责。

既然衰老和死亡不可避免,那么,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是否应当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生命的质量上,而非延续生命的长度上?在作者看来,维持病人的生命,与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有时候相违背的。几十年来,关于安乐死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支持安乐死的人认为,既然出生不能由自己决定,那么死亡是否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呢?与其生活质量不高地活着,是否可以选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结束死亡?

作者作为一名重病特别护理医生,在ICU病房中见到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这些病人并不是因为单一病症而入院治疗,而是因为在变老的过程中生命衰竭而导致的多种病症共同发作,医生对帮助他们康复是无能为力的,医护人员所能做的只是用各种先进的医学仪器延长病人的寿命,而并非提升生命的质量。而且,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大多数医生收治老年病人的时候,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自己负责的专科进行诊治,而非从病人整体的健康状况来考虑看待单一部位的问题。

在《从容的告别》这本书里,作者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尖锐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年老危重病人的临终救治是否应当将生与死的选择权交给病人?病人应当有权力选择是接受可能并不能提高生命质量的救治来延长生命,还是选择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从容的告别》读后感(四):在时珍惜,别时从容

生,死,在我们眼里,一个象征着起点,一个象征着终点,但其实它们本该像是数轴线上对称的正负端,虽看起来一个是正一个是负,但其实它们离原点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只是被充满情感的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比如说泰戈尔的诗句中有这样一句,“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他对生命的意义诠释得很好,对死亡的描述也令人感受到一种唯美和平静的释然。而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由此窥得,中国的死亡教育是缺席的,人人对于死亡都是忌讳谈及的,不能直接说谁“死”了,而要说“仙逝”了,甚至因此连数字4都受到了牵连,因为跟“死”的发音很像便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可世上无论是谁终有一死,无论是怎样哭哭啼啼逃避还是把医疗设备当救命稻草痛苦喘息着到最后,都不过是这一死罢了,那又为何不保持生命的体面和尊严微笑着从容地告别呢?

《从容的告别》是关于衰老与临终选择的理性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死亡教育读本,作者肯·希尔曼是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重症监护专业教授,辛普森健康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英厄姆应用医学研究所成员,更是国际公认的建立医疗急救团队的先驱人物。作为每天与生命打交道的专家,他对死亡的领悟显得更加深刻。

我从小一直是个“贪生怕死”的小孩,可能是因为“生”是我们所知道的能看到的东西,而“死”是未知的猜不透的,而人生来对未知都会有种害怕的情绪,所以即使有那么多版本的关于死亡的民间故事,不论是天堂地狱、黑白无常阎王爷和孟婆奈何桥还是死后变成天上的星星,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故而都抵不消心中对死亡的畏惧,那些故事只是给死亡徒添了层神秘的面纱罢了。可死亡实在是件很普通的事,也没有那么神秘,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得它的真面目,细胞的凋亡让我们开始衰老,而衰老的必然结局是虚弱,虚弱最终迎来死亡。其实人的死亡和一朵花的凋零、一片叶的枯萎又有何区别呢,不过是万物更替中的一员罢了。

我一直很庆幸相比一些朋友获得的爱更多一些,因为我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健在,但偶尔这种庆幸中又夹杂着一些担忧和害怕,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得到的越多,失去时就越痛苦。”我一直不敢想象我们离别的那一天是怎样,我一向是一个很爱逃避的人,可是自己又爱想很多,初中的时候因为很喜欢很信任班主任老师,我把自己的害怕和难过写进周记里,后来周记本发下来,老师只给我留下了一句话——“珍惜眼前人,不留遗憾”,这句话抚平了我所有的小情绪,很有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像是找到了接下来的目标,找到了将来面对生死离别的勇气。

正如奥里利厄斯所说,“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好好珍惜,他所应害怕的是留下了遗憾。纪伯伦曾说过,“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从容的告别》读后感(五):疾病、衰老与告别

关于死亡,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词,很多都不愿意提起更不用说讨论了。医院,应该是见过最多生离死别的地方,有新生儿的喜悦,也有因各种疾病而离开人世的悲伤。有人说,如果想要真正看清楚一个人最真实的面目,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在医院。

“我更注重理智的悲观主义,而不是虚假的乐观主义。”我喜欢这句话并且赞同这句话,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医学很发达,从前很多束手无策而轻易夺人性命的疾病在如今看来已经不算是什么,然后却也出现了更多新的病症,在这些病症面前,病人在承受痛苦的同时却也无法全面根治。这些不仅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很多疾病的年轻化,导致病灶出现更多的变化。

本书中关于ICU的介绍,侧重点跟国内略有不同。国内医院的ICU注重重症监护病房,通常都是在做完手术之后或者病情恶化之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由护士进行专业的护理与观察。在这里面,一旦病人出现突发状况,值班的护士与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及时抢救。

有多少人,在突发疾病面前无能为力。前公司有位领导的小孩,聪明伶俐,考上本省最高学府就读,却在当年寒假放假期间,跟家人一起度假时,突发脑补疾病,在当地进行抢救后,家人决定转回本省医院进行更好的治疗。而经过抢救后,病人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领导有次跟我们说,最开始的时候最怕接到医院的通知,说已经尽力,每次听见电话响就如同惊弓之鸟。而现在,对于这件事的接受能力,较之最初已然好太多了,每天在医院,能看见自己的孩子还活着,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也听不到孩子开口叫他爸爸,但只要孩子还在就觉得总有醒过来的那么一天,都抱有希望。领导说最后悔的是,早知会如此,当初就不会对孩子那么严格,让他开开心心的过,多好。然而,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早知道。最终在医院躺了3年的孩子也还是没能醒过来,而离去了。而同年,他的同学们也大学毕业了。孩子的离世,对于父母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打击与伤痛,时间也很难磨灭。

老年人的疾病,如果一个工作很多年的机器,随着器官的老龄化,需要维修的地方越来越多,骨质疏松,器官衰竭,都会导致各种各种慢性疾病的到来。其中最为常见的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的摔倒,摔倒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最为致命。老年人一旦摔倒,极有可能导致当场死亡。我有个同学的奶奶,因为摔断腿,送入医院治疗,医生说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手术,然而奶奶的年纪太大,并且还有其他疾病,手术对于老人的身体状况来说如同催命符,现在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并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在入院治疗半个月之后,奶奶在医院去世了。在住院这段时间里,奶奶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并且清新的时间并不多,伴随着疼痛,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整个人是非常痛苦的。我同学事后跟我讲,到现在她都没办法走出失去奶奶这件事,并且极度害怕衰老。

“要想寿终正寝怎么 就这么难呢?”人人都希望,最后能够寿终正寝,无病无灾的离开这个世界,而且伴随着衰老一起来的疾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避开的。所以在人们听到某位老年人是在睡梦中去世的消息时,心里在悲伤的同时却也有着祝福与羡慕的。很多患有疾病的病人,严重的,家属会对其隐瞒真正的病情,希望病人能保持美好的心态渡过最后的时光,然而对于很多病人来说,更希望能对自己的病情保有知情权,这样能够在最后的时光里,去完成那些不曾完成的事情。

人们都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光里,去做完那些想做却没能做的事情,然后再跟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能更为从容的离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