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1000字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1000字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是一本由钱佳楠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一):“我们会把生活过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托同学从国内帮我背回来的书,在独立日那天Libby的生日会上佳楠给我签了名。用了两个周六的下午读完了,读上半本的时候,自己正陷于困顿期,在村里的第一个漫长的暑假有些不知所措。在她的文字里我看见了自己隐秘的情绪和不曾表达的诉求,再一次回头审视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有过去这一年的的high and low。读下半本,我的心情是平静的,我看到的是面对矛盾、复杂、自我怀疑和不确定却依然坚定。“我们会把生活过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是佳楠给我的寄语。她说,这才是我的第一年,以后会慢慢清晰的。希望是,应该是。她在艾奥瓦呆了三年,我至少要四五年,这里真的很小很简单。有时候想逃离,但到大城市没几日,却着急想要“回去”。这里最好看的是天上的云,最可爱的是遇见的人,短暂的交集却可以确信会是lifelong的友谊。“登山的人,不问峰顶在哪”。We are who we are now, we will be what we will be.

#无意也正经的书评,鉴赏能力也不够,只是字数超了。作为读者,可以让我在书中看见自己,产生共鸣,引起思考,有些地方需要停顿、琢磨,还有些要去上网搜索书里提的人和事和书,想知道更多。就这样的阅读体验,那必须是一本好书了。什么衡量指标都是没有必要的,或许也根本回答不了好在什么地方#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二):自序: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2016年八月,我离开打出生起就没怎么离开过的上海,去往久负盛名的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求学。这不仅是地域上的出走,也是文化上的流浪,因为在我可见的未来,我必须用一种我不熟悉的语言来写作。在爱荷华城的三年,我竭尽全力让自己完全浸润于这门新语言,很多时候这意味着和自己的过去做决裂,我每周只给自己留半天的时间读中文书,其余的时间都是英语,不仅是听说读写,更是背——我可以背诵乔伊斯《都柏林人》除《死者》外的所有小说,为的是希望有一天他的声音可以进入我的口吻,抽离也意味着这几年很少回家,一年只回来一次,每次都待不足一个月,工作坊里一位年纪稍长的美国同学能够理解:“你这一去一回,等于又要重新开始。”

是在这样的文化/语言/地域的割裂之中,我的师兄鼓励我写这些信,以便维系和家园,和母语的联系。

我并不奢望有人能理解这个自讨苦吃的决定,但是我深知三年前的自己有非走不可的理由。我的生活和写作都进入了穷途末路,我不想一再重复自己的上海叙事,然而狭窄的生活限制了我的想象,我也深知自己必须更专注,打磨自己的手艺,然而焦虑和虚荣时常裹挟着我,让我陷于追逐浪花的快感里不可自拔。对我而言,英语写作是一切归零,我不能再用娴熟的语言把不清晰的内容含混过去,也不能够再借着自己的老本把原可以修改得更好的作品早早地发表出去,以换取社交网络上的点赞。正因为我操着别人的语言,我的缺陷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必须日日努力去填补我和母语为英语的作家同学之间的鸿沟,我不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扯着才华之类的幌子来给自己遮羞,我需要训练自己具备艺术家的习惯。

当然,我也知道,英语仍是现今世上最具霸权的语言,所以我的选择或许也可被视为野心之举。我从不否认自己野心勃勃,但因为是陌生的语言,我只有写得足够好,才能够被看见,这条近乎不可能走通的道路反而敦促我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不去想其它,因为想了其它也没用。

这些信都写给一位“亲爱的人”,这个人原本是存在的。但是慢慢地,就像我的生活开始延展,这些半私密的信也在公共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听众,公众号后台的每一句鼓励,安慰和理解都温暖着我。文化的隔阂也让我把很多东西看得更通透,在上海的时候,我会对至亲的不理解感到迷惘甚至愤怒,然而如今,我已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才是常态,也正因为如此理解才弥足珍贵。人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唯一的慰藉或许就是一路上邂逅和至交。我是这几年才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道理的,真正的朋友就算几年不见,仍然心有灵犀。我理想中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就像散在各地的星光,偶尔交会,互放着光亮,但我们生命里更漫长的是寂寂的黑夜,也是黑夜让这瞬息的星光显得可敬,切莫糟蹋了它。

如果我没有显得太过狂妄,我希望这些信笺会是黑夜里一闪而过的星光,虽然转瞬即逝,但让我们知晓了彼此的存在和坚守——这也足以支持我们抵达下一个光明时刻。

钱佳楠

2018年11月24日

于爱荷华城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三):尽管现实中道阻且长,仍要记得微小的曙光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

——尽管现实中道阻且长,仍要记得微小的曙光

今年7月出版的《有些未来我不想去》是一本由33封写给“亲爱的人”的书信编织而成的随笔集。作者是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创意写作(英语)艺术硕士、现任教于美国艾奥瓦大学的钱佳楠。这本书的书名听上去有种少女的偏执,还夹杂着一丝对于未来的浪漫遐想,刚看到书的封面设计的时候,我疑心会是一本鸡汤读物,险些没下单,扫了一眼书籍的段落摘要,决定买下来。

买这本书之前,在豆瓣上搜到了书籍作者钱佳楠的个人主页,和她有过一来一回的交流。当时我不揣冒昧,给佳楠发了一封豆邮,向她讨教如何运用非母语写作。佳楠很快回复了我,并将微博上有关的长文链接发给我。虽然后续再没有其他交流,但佳楠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真诚、很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虽然书的设计略显鸡汤,但文字内容却一点不鸡汤,反而呈现出一种严肃文学的内核。佳楠在自序中说:“这些信都写给一位‘亲爱的人’,这个人原本是存在的,但是慢慢地,随着我的生活开始延展,这些半私密的信也在公共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读者。”这些有关她在外求学的历程、精神生活的困顿、与人沟通的无解、文化上的隔阂乃至世界的未来走向等等她想述说的话题,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累积,以潜移默化的态势,从一种内心自我的问询,转化为能与大众分享的公共议题。

对于写作者来说,或许从一开始,会在内心设置一道“防线”,任何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企图,都要先在精神上与作者达成一种默契,或者说,进入任何层次的文学作品,都要先与作者签订一份无形的“契约”。这份契约,限定了作者的义务——他或者将自己的故事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读者,或者,刻意制造一种与读者的疏远感,当然,这个距离的“近”或“远”只能依靠文字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同时,也约定了读者的权利——面对作品,他可以表现出各种姿态,反感也好,质疑也罢,他只有读下去,这份契约才算生效。所以,在未进入真正的文本之前,任何的臆测、推断、分析、演绎,都将只是自我的幻觉。在整个阅读的行进中,作者逐渐隐退,读者将调动全身的各种感官,来完成这一趟“默契”的心灵之旅。

读了佳楠的这本书,让我想起我在豆瓣上结识的朋友们。几年前,我在豆瓣发表的书评(评论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被当时还在浦睿文化的编辑“游水儿”发现,她立刻给我发了一封豆邮,同时向我发来三本书的链接,以极谦逊的口吻向我约评,我们的缘分自此展开。没两年,“游水儿”跳槽到了国家人文地理旗下的百代旅行,向我约写商户文案,前前后后修改了多次,我们合作的很顺利也很愉快。2017年,我从太原坐高铁去北京看望她,她陪着我轧马路、带我去看剧、逛书店;后来她的朋友在我们太原结婚,她又过来给她当伴娘,我们在“老太原菜馆”吃了饭之后就匆匆道别;去年我结婚,想到身边没有一个未婚朋友能来给我当伴娘,抱着愧疚又紧张的心态给她打电话,没想到她居然爽快地答应下来。在我结婚的头两天,坐飞机从大连赶过来,帮着我和我的家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两天。从心底来讲,她真的是一个特别懂事、特别宽容、特别能理解人的挚友。从小到大,相处的模式基本都是从同学变成朋友,唯有她,是从豆瓣的网友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她的喜好、她的文艺品味,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

因此,当佳楠在书中写到她与她身边那些挚友、文学同好、可尊敬的师长等人的相处以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品质、习得的经验和创作的灵感时,我也想到了我身边的朋友们。佳楠这一路的求学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有无所不在的充实和满足。虽然佳楠写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但每一种私密的感悟、每一处创作的火花、每一份师友的叮咛,无疑是她漫长而孤独的写作道路上温暖的火焰,而且,我们有理由坚信,这样的火焰会越聚越多,必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力量,不仅仅为佳楠的写作事业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也将鼓舞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将自我奉献于这份崇高的事业。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四):阅读后的短小感想

在整篇读后感中,我没说的还有对作者的感谢。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名字时,我是一点都不想买这本书来看的。这本书叫《有些未来我不想去》,名字乍一看上去就没进入我多加思考的范畴,或许是基于青春期阅过太多青春小说和抒情散文的经历。

一次、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友邻至秦的相关转发,我先是注意这本书是至秦写的(我常常忘记自己关注友邻的原因与豆瓣认证),再次我注意至秦写的书评,书评让我对她以及她能力的代表之一—这本书有了一丝好奇,最后我注意到至秦转发的短评提到“信”与封面的一些调侃,我想或许这不一般的书名与封面下,会有一些特别的阅读体验呢。

不过,拖延懒惰的我也没马上付之实践去购买这本书。意外地,有一只挥动的马鞭驱策我走进实体店买下这本书,这只马鞭有力而又虚弱。未注意日期的某一天,看到豆瓣上的出版业的友邻诉着工作的不易、出版社难以为继的担忧,相关信息的广播陆续登上我的首页,在一本书的成形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对现在与未来都不太积极。这看起来与我和我的生活距离很远,如此地无关,毕竟阅读量少的我还有许许多多的经典待读呢。不过我内心却不是这么想的,我害怕以后看不到好而新的书,担心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这个行业,如果做这些工作的人都变成以盈利为主不想其他的人,那么对于买书的我、不太聪慧的我,该怎么选择?我应该相信谁呢?或者未来我们这个时代会变成文化匮乏文学贫乏的时代吗?这个时候胡思乱想的我,脑海中想起了关注的其中一个友邻至秦以及她近期出版的作品,我决定摒弃我那小小的很不应该的偏见,打乱我的读书计划,来支持一下勇敢的年轻写作者。

这个消费过程让我不禁想起作者书中提到的“碎片化”,我的见闻、思想与行为也是那么碎片化,有了这么一个结果,却仿佛无法完整。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读过一两篇,我感到有一些小开心,不是悲春怀秋,不是酒和故事…彼时恰逢家庭聚会,阅读时,表妹到了并看到了封面,她称赞封面很好看,我小小惊奇一下,马上又意识到审美的个人化,但另一种冲动马上在我内心胀满,我想买这本书送给她。虽然有的人说阅读是很私人化的,但文字的沟通交流作用却是一直存在的吧,无论我们是怎样不同的人,无论我们会产生多少个哈姆雷特,我们看的都是同一本书,成长、成熟或是变老遇到的困境可能会有许多相似。

只阅读了几篇,我已经在其中看到许多和作者相似的疑惑,作者探寻着,找到答案,并将之阐述。我想,有的问题其实我已经想通了,并且没有经过别人的点解和那些繁杂的过程,作者也提到有的事情别人很早就明白,而她却经历许多探索思考才能想通,而我想的却是有时历尽千帆所获与站在岸边所获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捡起来都是贝壳。同时,我又感到钦佩与叹服的是,作者说出那么多我曾思考和正疑惑的问题,而这些我很难使之跃然纸上,而这应该就是作家的不同吧。

卡尔维诺说“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尚未书写的世界能够通过我们来表达自己”,我想我是缺乏这个能力的人,但依靠他们—这许许多多的作家来表达某个世界,我也会感到幸福;而我看到我写不出的那个世界刚好被作者所书写,幸福感更甚。

读完这整本书,我感到书中五分之四的篇章说了我想过的事与情,里面的小故事不是我的,但里面的问号就是我。我很想送书给某某某、某某某与某某某,可是送书有向他们传输思想观念的嫌疑吗?或者,这本书能让她们获得与我一样的认同感吗…

因为赠书被弃之高阁,我产生了一些心理阴影,就像想走进别人的心门却被拒之门外。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还待定,看完这本书时,我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时,心情不好或者某些事情再现时我拿出这本书读其中一篇或者两篇,或许我会坚定起来,现在我想,送不送书或许会在我再次阅读这本书时得到答案。

有时我想,如果当初没那么用力,现在会不会执着于融入繁华热闹呢。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读后感(五):第30封信,给佳楠

亲爱的佳楠:

高考结束了,有很多话,我想说给你听。

我并不是高考考生——事实上我24岁,早已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写信给你,是觉得在18岁的女生和31岁的你之间,我是个中间值。我知道 twenties 的前半段,不知道后半程。生活的许多碎片曾在我心中一闪而过,失去痕迹,而你的出现,好像一座灯塔。

关于高考。说到高考,其实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如果说在大学期间我还会每年想起高考,那么到如今,我的印象真的已经模糊了。在后来的人生里,我再也没有遇到可以和高考一样直线抵达的目标。但我也并不觉得,高考就是容易的——成年人的难题可能没有解法,也可能有一万种解法,但高考只有一种解法。我想,或许人大附中和上海中学的学生能游刃有余地度过高三一年,或者他们很多都干脆没有高三,因为本科就要直接出国。而我在三线小城市的高三,是被剥夺了所有娱乐和爱好的那一年。高中时的困顿,让我在大学前两年也难以为继,常常在怠惰和紧张之间撕扯自己。后来,我就是一个普通211大学里出来的最普通的那种毕业生。

关于工作。我不是没有名校情结,但在工作了将近三年(实习大半年)后,我已经很少再去想高考。那是一场需要拼策略,却很少有人能拿出策略来的战役。我们大多数人,只有「惯性」可言。工作教给我的,比学校要多很多。

和你一样,我本科时非常想出国,但没有自费出国的条件。在工作的这几年里,我看到了更多的消失和沉默,也同样懂得了日常生活的珍贵,懂得了人世间的种种苦衷。也许过几年我也会再出去读个学位,但我想,这一段在社会上挣扎自立的经历,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感激命运的每一分馈赠。

令我羡慕的是,尽管你曾做了五年语文老师,但你心里一直有热爱的东西——写作。在生命所有灰暗的角落,你都拥有一盏灯。今天我看到GQ的新报道《孤独后厂村》,写那个聚集了全国一线互联网企业的荒凉区域。我在后厂村实习过,但后来去了东直门。对实习生来说,把自己用到极致,才能换取成长的机会;而正式工作虽然要负起更多的责任,却也让我明白「自我」的重要性——一个无法持续获取生活热情的人,也是无法持续输出热情的。评论里有人说,只要生活被绑架,哪里都是后厂村。工作永远无法脱离真实的生活。假如一个人能早早从「完成目标」的单一标准中挣脱出来,而真正地去享受过程,那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关于城市。我在一个二线城市上大学,在学校的时候,我对一线城市有很多的想象——CBD那些大楼光洁的墙面、充满设计感的咖啡馆、北欧风装修的loft和绿荫连绵的小区……后来我知道,我的北京不是这样的,你的上海也不是这样的。更多的是老居民楼,污水沟,每天穿行的小巷,一张张被生活磋磨的脸。

我读《有些未来不想去》,你是这样写的:

「来到洛杉机的第二周,我没再去上课。后来发现,要了解铁栅外的生活没这么难,只要走出铁栅就好了。这是我原先在上海定海桥想做的事,这是我原先采访下岗工人的子女时想写的东西在上海都失败了,在洛杉矶反而成了。

很简单,从每天走三公里路上学开始,从去同一个街边摊贩那儿买早餐开始,从去教堂和人搭讪开始,从尝试联系撰写相关文章的记者开始,从每一次等公交车的时候和人微笑寒暄开始,从学习西班牙语开始……」

还有另一句:「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是羞耻。」在这些词句中,我数次忍住想要流泪的冲动。我想起底层打工的范雨素,她写「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事实上,在同样挣扎谋生的大众之间,真的有底层吗?在自欺的精致和不体面的真实面前,我选择后者。前者给了我很多快乐,但永远不及拥抱每一个人所带来的力量。

关于语言。我不会忘记当年你采访李翊云的《写作的野心》给我带来的震撼。从第一次在正午故事上读到,到今天它被收进《有些未来我不想去》,每次读都让人觉得又发现了新的价值。英文所教给我的,不仅仅是高质量的信息,还有智性的提升,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展现,以及语言本身的优美。甚至,在学习和使用英文的过程中,我又回过头来发现了母语的美好与失落。

我不想去谈那些隐晦的决绝,尽管我在心底为李翊云、为你,悄悄地呐喊。我只能对自己许愿:无论用何种方式,我都将尽力追求表达的诚实、开放和精确。

关于未来。我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未来会如何——但我们终将守住我们心中那一寸自由的领地。我喜欢那句「自己的事情归自己,命运的事情归命运」,因为最最重要的,是不因为命运的枷锁而放弃自己。放弃自己,其实就成了命运的帮凶。至少在我们自己身上,还有这样广阔的空间可以去努力。

谢谢你的坚持和温柔,在此刻将我照亮。这些书信,是你一个人的微光,但你要相信,它们会照亮每一颗孤独而勇敢的心。

祝福你。祝福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