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影评100字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影评100字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是一部由大卫·弗兰科尔执导,布莱恩·科兰斯顿 / 安妮特·贝宁 / 拉里·威尔莫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传记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影评(一):保守的价值

智力由天,并在这个意义上人人平等,哈佛精英相对于小镇老头,并没有更聪明。

智慧随人,苦难与时间常常是它不二的指针,因此姜还是老的呛辣——哦,是厚道。

但上述这种对抗是表面现象,内里则是保守倾向与自由倾向的对抗。保守是杰瑞和玛姬所代表的那种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人们在其中友好坦诚,看起来没什么大本事,却异常团结笃定,他们所组成的小镇意味着我们相当陌生的“社区”(community)——共同体;而由哈佛学子们组成的团体,当然就是自由的代名词,这些人聪明、个性、富有冒险精神,但个体因此也无法充分地链接,我们的主人公一出场就是一个连上厕所都不愿意跟人同处一室的薄“情”之人,他们可能会赢在计算能力上,但却失之“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也比较难以从人与人的互动中获得意义。

所以玛姬在某次回小镇直到离家一公里的路口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独乐乐,与人乐乐”的问题,是一种自然的领悟。如果觉得它突兀,那是因为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在这个号称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里,竟然还有着这么相亲相爱的团结小镇——事实上,保守主义从来都是理解今日美国的钥匙,这个国家缔造的时候,参考的是第一波现代性思潮的成果,那个时候的“自由”在今天的自由主义者眼中,成了“保守”。

另外,这部电影其实还埋藏着另一种困难与挑战,那就是“聪明人”杰瑞一生的处境。这人的计算能力和对数字的敏感性其实天生就让他不属于“大众”,但他偏偏生于斯、长于斯,他可不是哈佛毕业的;而小镇上的其他人——普通人,就算是杰瑞的会计都根本不能理解杰瑞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更别说他的儿子了。于是问题被隐含着提出:聪明人就应该扎堆去哈佛?去过“精致的算计主义者”们彼此认可的那种自由但无依靠的生活?

电影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就是杰瑞最终用他的审慎和聪明实现了跟多数人的链接,靠的是“钱”,但更多的是他的退让,对自身智力的某种退让——包括他对儿子的道歉,而他最终收获的是他期待已久的属于他所在的道路上的独特价值,由此他实现了对哈佛精英模式的具有说服力的参照。

人的一生,最终不过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所谓自我又必须在有所参照中从才有可能被辨认。人都期待自己代表了一个类。

当然,所有道路其实都是同一条路,即人类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我们因依赖彼此而共和,又因为理性而争取个体自由。政治学的争论,根源是人性。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影评(二):被片名封印的好电影,未患绝症的“绝命毒师”成彩票大赢家!

最近网络上有一部配置不错的喜剧电影,是《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导演大卫·弗兰科尔最新作品。

“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和“美国丽人”安妮特·贝宁联合主演,配角阵容大多来自美版《办公室》和《绝命毒师》这两套我很喜欢的剧集,故事又是轻松搞笑的类型,看得我非常欢乐。

然而这个片名就有点一言难尽了,属于是看着不知道电影要讲啥,看完了转身就忘了的那种电影名,这是起得有多敷衍?

如果你也是被片名劝退,那么请赶快立刻回去看掉这一部。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

好电影多到看不完,建议先收藏了再看。

担心片荒,关注苏莫就够了。

电影的故事很有意思,“老白”,也就是杰瑞,脑子灵活、堪称数学天才,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终于过上了退休生活。

但是他为人谨慎性格稳重,大概可以理解成没患上癌症的“老白”那种人,所以退休生活非常无聊。

这天他偶然发现某款彩票存在概率漏洞,只要掌握规律就铁定赢钱。

相信很多观众这里没太弄明白,我简单说一下这款彩票的规则。

从1到46中随机选择6个数字,如果全猜中就获得头奖,猜中5个、4个、3个数字也能拿到相应的奖金。

根据杰瑞的计算,猜中3个数字的概率是1/54,猜到4个数字的概率就大幅下降到1/1500,所以彩民要付出比奖金多得多的钱才可能中奖。

但如果奖金池积累到200万美元,且没人中头奖,则奖金按照比例补贴给中了5个、4个、3个数字的彩票上,中奖的奖金就超过了购买彩票所需要的本金。

也就是说只要你买到一定数额的彩票,中的钱一定大于花的钱。

后来我们知道彩票公司早就知道这个漏洞,但他们赚的是运营费,就是说他们先从彩金里扣除利润,才放到奖金池里。

所以即使有人发现这个漏洞,亏钱的也不是公司,而是其他买彩票的人。反而大家看到这款彩票总能开出大奖,会继续推高销量。

杰瑞想先买点彩票验证这套理论,可他一辈子也没做过这么冒险的事儿, 以至于去银行取钱都跟做贼一样。

老婆玛姬很快察觉到了老伴的不对劲,得知他在买彩票后,不但没有任何责怪,反而比杰瑞还兴奋。

因为玛姬早就厌倦了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生活,现在爱人终于退休,中不中奖还是其次,她太想要跟杰瑞再开启一次大冒险了。

他们开公司,把镇上居民和彩票站老板都拉入伙,成车的购买彩票再每周中一次大奖。赢的钱他们没有拿去享受,而是把小镇建设得欣欣向荣,杰瑞和玛姬也重拾了年轻时的浪漫和激情。

改编自真实故事,电影是爽文的设定,明明可以是爽到底的高智商对决,就像哈佛线那样,《生活阔绰》却走了一条轻松幽默的温馨路线,而这正是导演大卫·弗兰科尔所拿手的。

他把重点放在这对老夫妻买彩票遇到的各种细节和趣事上,他们的退休第二春不但活力四射,还全程发糖撒狗粮,甚至比很多所谓爱情电影更加浪漫。

但是,电影里的哈佛高材生的反派设计其实是有点生硬的,因为按照剧本公式这里就应该有外力干扰,不然一帆风顺,就没了戏剧张力。

还有就是把落脚点放在温情上有点俗气,迷失了焦点。电影只是借用了好玩的设定,讲的还是老一套的“家庭第一”的价值观,对于彩票规则只是一笔带过。

如果将重心放在发现彩票漏洞的过程上,相信故事会更好看刺激一些,不过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总之电影的整体气场非常好,观感一直处在舒适区范围内,效果拔群还一点都不尴尬生硬。这么个温馨的故事,挺适合感恩节或圣诞的合家欢气氛的。

要是能改成《彩票大赢家》之类有爆点的片名,大概能让这部被封印的好电影多点热度。

《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影评(三):智力的克星是智慧

它的英文片名叫“golarge”,很显然,这个词并不仅仅是“阔绰”的意思。

它包含了“玩得更大”、“赌得更大”、“把事业做大”、“把格局和视野放大”等多维含意,包含了观念上的自我突破与对人生的革新,甚至最后所获得的豁达、通透、淡然和放下,毕竟,最“large”的境界,永远是本来无一物、我心自从容。

它讲了一对退休工人老夫妇,在一个垂暮贫瘠乏善可陈笛小镇上,利用数学知识抓到了彩票奖金运作中的某个漏洞,然后频繁获利的故事。

这频繁获利逐渐滚成了雪球效应,拉进了街坊四邻,成了集资、成了股份制、成了公司。

OK,好人撞大运的喜剧,眼见着要成为创业励志传奇。

但要知道,大多数创业题材,都会在后半程转入商战题材,因为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前半场你挑战的只是自己,而到了后半场,一来,你的成果一定会冒犯到某些之前就存在了的秩序,二来,你完成了自我突破,于是剧情里缺乏了矛盾的对立面,故事容易陷于平寂。

于是,敌人空降下场。

拿本国的几个近在咫尺的例子作比:《中国合伙人》里,这个空降的敌人叫做国际考试规则;《一点就到家》里,这个空降的敌人叫做跨国品牌资本。

它们无一例外,属于“之前就存在了的秩序”,而且,比你厉害、比你有钱、比你掌握更多资源、也比你坐拥更多话语权。

你要对付这样的敌人,且让观众相信你可以对付这样的敌人,就只能从目标和意义基准上的自我升格。也就是“既然你比我厉害,那我就要比你高尚”。

《中国合伙人》里是“我代表了民族荣誉和世界的公平”,《一点就到家》里是“我代表了乡村振兴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电影这门艺术里,几乎每一次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当然,这次有点不一样,这次空降的敌人,是哈佛大学一群高智商的熊孩子,他们不是“之前就存在了的东西”,不是被你冒犯了的既得利益,他们是和你一起发现漏洞并试图利用漏洞的人,他们只不过想要让你跟着他们玩,或者,让你只留下他们来玩。

但他们依旧比你厉害(藤校高材生)、比你有钱(富二代),外加比你青春、比你现代、比你更有野心和欲望。

那你肯定需要更无保留地“从目标和意义基准上的自我升格”,需要更无保留地论证“我比你高尚”。

“你的大脑让你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最终,你却看到得更少”。

就像当年,在河边计算流速和鱼上钩的概率时,你的儿子正在谈论他喜欢的女孩,你没有听见他说的那些话,然后你恍惚:到底哪件事才更重要——尽管后者相比前者而言毫无技术含量,但它远比前者更有情感含量。

这就是智力的诅咒。

想起很久前带着学生参与过的一个辩题:知道得越多越是世界的宠儿/弃儿。

也想起很久很久前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一生的聪明,情愿糊涂。

好在,因为数学而错过了情感,那就以数学的方式找回情感。

操作也无限简单:只不过把情感放进那些你无时不在演算的公式中,加成为一个新的变量条件。

所以这次的自我升格,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服务社区和地方,是邻里共享,是帮大家一起找回生活的意义,是重启爵士音乐节,是开冰淇淋店,是提供廉价的房租和贷款,甚至是与妻子的拥吻、给儿子的橄榄球。

是告诉自己也告诉对手,去守护和召唤回某些东西,比“赢”重要太多。

是在钱上适时放下,也在智力上适度放下。

以上描述显得极为鸡汤,但这样的故事,只能这么走,才讲得下去。

虽然讲得比较潦草、随意、简略(从怀疑退缩、到至暗时刻、到重振旗鼓、到对手倒霉、到比赛终结、到顺利更换好人生的重心,也就是十来分钟、若干个短篇幅场景,仿佛把背景音乐换个明朗振奋的调性,就一切都已不同),却也充盈着老派的温情,提供了对精致利己主义和精英教育模式的反思。

数学的本质是哲学,智力的克星是智慧。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