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精选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精选

《造就电影的时刻》是一本由[英] 大卫·汤姆森 (David Thomson)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就电影的时刻》精选点评:

●类似于公众号推文/博客博文合集,很适合这两类选手学习。书名中的“时刻”大概是指一些文章中加入的对某一个镜头的分析。作者很擅长抒情和制造punchline,但有些文章感觉才获得一点启发就突然结束了。

●作者是个会写字,懂电影,爱电影,爱让娜莫罗的性情中人。那些电影的时刻,让我们陷入回忆和唤起想象,作者以“时刻”的视点,寻觅“皑皑大雪里的宝石”。一本读过后又对电影的热爱多一分的影评集子。

●没看过的电影不应该看影评

●我是出了什么问题买这书??单就山椒大夫那一部写的就跟剧情有出去。

●电影史全是冰冷的技巧史,这里却全是触及人心的画面絮语......以及八卦,当然敬谢不敏哦......PS:开页不友好;让我明白的影评的力量和维度,以及博学(甚至八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希望能看完这个片单......;八卦很有。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这些梦闪耀着的光芒,照亮了内心的黑暗。

●看大幅图片,犹如电影海报。

●这种选取电影中的一段场景进行细说的影评看起来新颖,文字却非常一般,最不可忍的是有好几张剧照都糊了。

●封面和文中的配图都很美,文字和剧照的对应很用心。虽然一些评论视角有些生僻,但很有帮助,值得拥有!

●作者语言极美,每部影片选取一到两个片段进行描写,既能把该说的说了,又能做到不剧透,实在是精彩。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一):读后随笔

读完这本书花了我两个晚上的时间,真是一段有趣的旅程。作者在没有做出剧透的情况下,让我把很多本来并不知晓的好电影,添加到了我的观影清单上。你可以把这本书从头翻到尾,不必担心它喧宾夺主,让你在真正观看这些经典时失去乐趣。

正如书中所言,“所有电影都是关于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镜头的运动就是情感波动”,所以这也是一本关于人的情感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由得感叹写作者细腻独到的眼光。我不止一次随着作者的笔触,从电影中某个时刻,飞回到了自己过去人生中的某个时刻,重新视察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物,去回味自己在一个个场景下做出的一个个抉择。“电影就是爱、恨、动作、暴力和死亡——一言以蔽之:情感”。所以不要把它看成一本仅仅关于电影的书,它讲的是戏里戏外的爱恨情仇。我存了很多书摘在笔记里,我怀疑这些段落和句子会提升不少人的泡妞技巧,但你要耐心发现它们。

书中选入的作品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剧、照片也包含在内。“伟大的电影时刻不一定出自伟大的电影。”作者的观念非常开明——“现在人们喜欢零零碎碎的看电影——视频的流行给了大家这样的机会。也许,有朝一日电影都不会拍得很长,而只是表现一个个生动的时刻”。这让我感叹,在时代变换中,一个行业内真正的大师不需要靠捍卫行业的“纯洁性”来寻求安全感。这本书本身就记录了电影作为一种载体从19世纪末到今天演进的过程。书中选取的作品,也都是在各自的时代比较前卫的类型,从短短的幻灯片一样的小视频,逐渐增加了长度、声音、颜色……每秒24帧也不一定是真理。谁知道几十年后,那个动用了1200名演员的电子游戏,会不会也被归为影视上的经典。

“相较于回答问题,电影更适合提出问题”。一部部电影,就像一场场思维实验。我们把一个个的人物放置在布景里,让他们相遇、碰撞......而那一个个高光的时刻,让我们得以瞥见灵魂的形状。或高贵,或平凡,不乏激烈极端的猎奇,也不乏粗俗的感伤......放下这本书,我已经等不及要循着书中列出的线索去寻找。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二):透过瞬间跳入电影的大河之中

这本书是一部影评集,但和罗杰·伊伯特、大卫·波德维尔等著名影评人的写作存在很大差异,选入这本书中的影评,更像是在一个主题下的多维阐释,每一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电影的瞬间。作者大卫·汤姆森不断在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视觉瞬间造就了一部电影。

“造就”,或者可以用一个更直白的表达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瞬间,让一部电影立得住。很多普通观众想起一部喜爱的电影、意味深长的电影,都是会想起某个或某几个瞬间,大多数是高潮场景,激烈的冲突,完美的光影对比,冲击心灵的造型等等,而大卫·汤姆森倾心的瞬间,某种意味上是去高潮化的,代入了更多的私人情感,让这部影评集变得非常个人化,也拒绝了很多噱头式的、华而不实的无聊吹捧,也是如今影评的通病:满纸套话,散漫,而缺乏真正有洞见的观点。

这本书中的影评都很短,大概每篇在1000字左右?所以没有什么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作者更注重的是经验的分享和对某些场景的独到阐释。他选取的电影多是经典老片(也有少量的新世纪佳作),这些老片也并非是电影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代表——探讨那些最耳熟能详的作品很难再有新意,作者选取的电影有着很强的私人趣味倾向,或者说,更加符合他要探讨的“电影瞬间”的主题。

比如在《朱尔与吉姆》的分析最后,作者写道:“年轻的时候,我们迷恋于电影和自己的相册,而随着逐渐老去,那些凝固的、囚禁在过去的时刻只会提醒我们,无期徒刑终将来临。是时候改过自新了吗?别骗自己了。”这种充满私人情感的表述在书中比比皆是,这也是好影评的特色: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有着饱满的情感。

作者在最后一篇分析中,以一张新闻图片为例,分析其中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提出一连串耐人寻味的问题:其中的故事真的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吗?摄影本身真的如此钟爱那些酷似生活却来历不明的瞬间?一张照片就是一个事实,不是吗?它是一份光影的记录,而光线又是从哪里落下的呢?

它是真实的。但只要你凝视一张照片,便已经跨进了虚构的门槛。——分析电影的瞬间,其实就是分析观众如何从一个静态的“真实”,进入一个动态的“虚构”。

既然是分析电影的瞬间,自然少不了在文字之外配以大量图片,有趣的是,本书的开头与结尾都是以静态的图片作为范例,而非是电影的某个瞬间,大卫·汤姆森试图对电影的本质进行探讨,一部电影是以帧为单位进行的连续运动,如果将某个瞬间甚至单帧的画面提取出来,这个瞬间是电影精华的浓缩,还是一种审美上的割裂?

作者在开篇部分就说,有些电影堆满了一个个独立成章的时刻,而另一些——通常是伟大的作品——则似乎是由更加难以抽离出来、难以被孤立看待的时刻剪辑而成的。一旦你进入那样的电影,便很难出来了。

也许在观众的角度,一部电影的伟大靠着是几个突出的瞬间,但对这部电影本身来说,这些瞬间不过是一条流动的河之中的几朵激扬的水花,美则美矣,但会让热爱“耸动”的人忽略更多优美而含蓄的瞬间,也会忽略作为一个整体的作品的伟大。作者要做的,是通过某些瞬间,带领观众进入一部有机的、丰富的电影时空,透过激扬的水花,跳入一条河中——这种尝试非常有意义。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三):而我是用情感注视着你

以前曾经关注过很多电影类的微信公号,包括比较有名的毒舌电影(似乎现在叫sir电影)、独立鱼、桃桃淘电影等等,后来都取关了,这些人或许比普通影迷多懂一些专业知识,却把自己变成了影评界的咪蒙,他们写的东西严格讲不能算影评,不过是故事简介加上诱导煽动观众情绪的传单罢了。现在还保留的电影类公号只剩下“虹膜”和“枪稿”。

想了解电影,现在我选择看书。不过书也一样良莠不齐。最近买了两本关于电影的书,《如何聊电影》的作者是《华盛顿邮报》首席电影评论家安·霍纳迪,另一本是英国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大卫·汤姆森所写的《造就电影的时刻》。名头都很响亮,水平却有天壤之别。

《如何聊电影》装帧设计特别反人类,看书时需要双手用力撑着才能摊平书页,附带锻炼腕力。书的内容是一本电影制作流水账,文字平庸,理论肤浅,情感匮乏。作者审美也相当奇葩,指《阿甘正传》《真爱至上》故事结构差劲,抨击《指环王》,认为《虎豹小霸王》中“雨点不断落在我头上”那段歌舞情节突兀生硬,却又没什么什么具体的论据分析,就直接泛泛给了结论。

看这本书时让我想起了以前在评论区与那些已经取关了的影评人及其粉丝互怼的情景,双方无法在同一个频道对话,对牛弹琴,让你觉得特别没意思又很恼火。好在大卫·汤姆森帮我洗干净了被辣得通红的眼睛。

几年前,看过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影评集,对其他人的影评就很难入眼了,一直耿耿于怀国内没人出版宝琳·凯尔的书。但是这本《造就电影的时刻》,让我重温了阅读伊伯特的感觉,汤姆森如同散文家一样,用清新优美的文字讲述关于电影的个人化体验,讲述一个时刻如何成就一部电影,一幅画面如何凝结庞大与永恒的力量。

全书选取了从1928年到2013年间七十余部电影中的某一个时刻。作者在序言中说——

这些电影大部分是老片,我只看过其中的一少部分,但跟随汤姆森的眼睛,经由他的文字,我得以进入电影深处,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一部好电影的灵魂是如何交汇激荡,“所有伟大的电影说到底都探究存在,关乎人如何活着,关于人的脸、心灵,以及看世界的眼神。”

《卡萨布兰卡》,汤姆森描述的是电影开头那个时刻——伊尔莎走进里克酒馆,请山姆谈那首老歌《随时光而逝》,里克听见后愤怒地从办公室冲出来,一眼看见伊尔莎——他说:

我想起自己看这部电影的经历,由无感到喜欢得不得了,那是因为人生走过了不同的阶段,仿佛酒窖藏到了它最醇厚的年份。所以,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一篇精彩的影评带给我们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它会让你发现在同一个波段震荡的灵魂,藉着这种共振,你会更真切地感受,更深入地思索,这种快乐远非单纯的耳目之娱。

奥托·普雷明格导演1944年上映的《罗拉秘史》是一部经典黑色电影,警探迈克调查一名成功而美丽的广告公司负责人罗娜的神秘死亡案件,却不知不觉迷上了罗娜家中悬挂的一幅她的肖像画——“他喝掉她的酒,坐在她的桌旁,翻她的抽屉,漫不经心地把她的书信和日记扔到一边,仿佛这些是偷来的现金,而他就是强盗。”

注视这个时刻,汤姆森发现了普雷明格的小秘密,他写道:这个故事讲述的只是普通或正常的爱、嫉妒、可怕的欲望和奢侈的公寓……但里面也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段落,在其中,一位导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并偷偷将它注满整个银幕。

在《美人迟暮》一篇中,汤姆森谈到了自己选择的标准——我写这本书的时候,逐渐意识到,我对许多时刻的选择取决于故事——它被讲述和不被讲述的方式。

这番话对于影评也同样适用。那些喧嚣的微信公号是写给那些活得兴兴头头的人看的。而真正精彩的影评有自己的灵魂和独特的书写方式。

就像戈达尔1965年的《狂人皮埃罗》中,玛丽安娜对贝尔蒙多饰演的费迪南德说:“你是用语言和我说话,而我是用情感注视着你。”

�ӘU27c{��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四):这是一份关于电影时刻的菜单,请点餐!

文 / 芮娜

我人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一个是看书,另一个就是看电影,只要一得空,我就会用这两样来填充时间。虽说我沉迷看电影,却从未触碰过影评类的书籍,就连影评都很少看,除非遇到比较烧脑的影视作品,才会想起来到网上找找看别人写的影评。因此,影评对我而言,是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而这本《造就电影的时刻》,可以说它是连接我正式通往影评的桥梁,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造就电影的时刻》介绍了从1887年到2011年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选取了百年电影史中包括《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M 就是凶手》、《长眠不醒》、《第三个人》、《公民凯恩》、《火车怪客》、《东京物语》、《教父》、《闪灵》等70多部电影,引领读者进入一场视觉的饕餮之旅。

.

其中有很多是我喜欢的悬疑片,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类型,比如说默片,就是我们这代人不常见的类型,我找出了书中提到的默片电影《日出》,看过发现这种形式很吸引我,再结合书中作者的介绍,顿时感到无比兴奋。

.

这本书的作者大卫·汤姆森来自英国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据说他的作品受到了很多当代著名作家的赞誉,其作品多次入选《卫报》《独立报》《观察家报》年度好书书单,更是被称为“在在世的作家中,他可能是蕞伟大的电影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继宝琳·凯尔(Pauline Kael)之后,再也没有人比他写得更有趣更迷人的了”。

.

书中内页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令人难忘的时刻、激动人心的时刻,而《造就电影的时刻》,就如书名而言,是让作者大卫·汤姆森观影时感到心动的时刻,是某个造就影片吸睛和传递情绪的时刻。这些时刻就驻扎在了大卫·汤姆森的记忆中,当影片的名字闪现,它们就会即刻浮现在他脑海的银幕上。可见,大卫·汤姆森是多么热爱电影!所以他对影像的解读才会如此细致,如此动人,他以独特的角度和作家精准恰当的表达,揭示了一个时刻是如何成就一部电影的,从而告诉我们电影的本质,以及镜头内外的苦乐人生。

.

《造就电影的时刻》这本书里提及的每部电影都使我着迷,由于年代久远,我本以为会与这些佳作失之交臂,搜下来却很惊讶大部分电影都可以在腾讯app找到,真是有种说不出的幸福。

.

除了书中提到的《日出》是我迫不及待地找来看外,还有一些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我也很喜欢,比如说改编自雷蒙德·钱德勒《长眠不醒》的影片《夜长梦多》,还有仿佛蕴藏着莎士比亚灵魂的电影《山椒大夫》,也都是我想找来观看的。总之,这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种草影单,足够我看上几个月了。

.

.

当我读到这些充斥在作者大卫·汤姆森脑海里的电影时刻,看书中那些时刻的精美插图,也会惊叹电影创作的伟大!作为专业的电影评论家,从大卫·汤姆森的影评中我们必然会看到一些关于电影的专业术语,就如前面我所提到的他写得有趣而迷人,即使专业术语也照样能让我们读得很轻松愉悦。没错!这就是一份关于电影时刻的菜单,每一道都香甜可口,让你再次体会上瘾的感觉。

.

最后,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造就电影的时刻》终归是集合了大卫·汤姆森观影的难忘时刻,那么我期待你们在看过之后,也都来说一说属于自己的那些电影时刻,怎么样?

书中插图

《造就电影的时刻》读后感(五):和“截屏大师”一起享受孤独

有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问题:一个人做什么最孤独。答案五花八门,一个人吃火锅啦一个人搬家啦一个人看病等等。各种答案都有人应和,也有人反对。反对声音最多的答案之一是“一个人看电影”。我也在反对的队伍之中。

细想想,我看得最认真的电影,反复看很多遍的电影,都是一个人看的。即使是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全身心投入到影片氛围里面的时候,也完全顾及不到身边的朋友、周围的观众,仿佛自己孤身进入一个封闭又奇妙的世界,怀揣无法对外人言说的秘密,成为电影故事的一分子,悲欣交集直到最后。即使电影散场,也会无法自拔,很久回不过神来。至于那些影院看不到的电影,更是要自己找到资源,一个人窝在电脑前,像经历一场盛大的欢愉,喜欢的片段反复看,喜欢的画面定格截屏,发现很多惊喜,私藏很多宝藏。

我曾经在网上说过一句话:有时候觉得活着真好,可以看很多好电影;可是电影一结束又觉得活着好无聊,和电影根本不一样。这句话引起了很多共鸣。大概好的电影就是这样让人沉醉的毒药。

看大卫·汤姆森这本《造就电影的时刻》,除了跟着他的文字不断回味电影里的经典片段,眼前浮现最多的就是一个人在电脑前截屏的画面。作者认为,一部电影被人传颂、成为经典的原因很多很多,但某个画面就能决定它的地位和价值。这本书就是作者总结这么多年观影经验,拿出“压箱底”的私藏,跟读者分享他“截屏”的各种珍贵画面。

所以,这本书说是一本影评合集,不如说是一本文字化的影像记录。能够把经典电影里面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翻译又特别精准,读起来特别流畅,这是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我们在电脑前截取的只是画面,作者呈现给我们的,除了画面,还有深藏其后看不到的东西。

例如《街角的商店》,作者描述女主角克拉拉急切地打开信箱盼望笔友的来信,却发现信箱是空的那一瞬间。拍这个镜头时,机位架在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位置——是从邮局信箱背后那堵墙的角度拍的。所以,克拉拉打开信箱后那种搜索的眼神,以及期待落空之后解决大的失落感,一小格一小格信箱仿佛顿时化身为囚牢,透出无限悲苦的意味……

如果这是这样截屏,还算不上高明,作者把“截屏”延伸到了克拉拉的扮演着、女演员玛格丽特·苏利文身上。苏利文结过好几次婚,在幸福与不幸的两端大起大落,度过了很多艰难时光,后来又早早地耳聋,一蹶不振,在50岁那年自杀。再返回头看信箱背后那张脸、那个眼神,不得不感慨,有些镜头是带有宿命感的。

人物传记是大卫·汤姆森的拿手好戏,有这样的写作功力,他的影评读起来就格外有血有肉,他不单单是在评电影,也在评人。他能够从人性的角度阐释片段、镜头的伟大之处,这也是让我折服的另一个地方。例如,在点评《雌雄大盗》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去截屏结尾处为世人传唱的枪林弹雨,而是选取了二人初识的一个小细节。邦妮的鬓角留着和咖啡店女招待一样的小卷发,克莱德说:“换了这发型,我不喜欢。”而邦妮照做了。

有道是,眼为情种,心为欲苗。男女之间的挑逗和暧昧,对蓬勃生活的热切向往,都在那一帧图片里了。即使你不知道雌雄大盗的故事,即使你没看过这部影片,只要看到这张图片,也能猜出即将发生什么。

我特别喜欢作者的一句话:“人们站在通往幻想世界的门口,以及动念要听一个安静的故事,总是因为孤独。反过来,这份孤独也可与故事情节互相关联。”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在喧嚣热闹的影视圈,作者那种内敛温柔的评论文风是哪里来的。原来,他也是位孤独爱好者。无论电影场景多么精彩刺激,故事结束,人总是要回归孤独的,重要的是在故事中找到与自己内心相照应的部分,好好对话。

有时我会想,现在的电影跟以前不同了,越来越炫酷的科技手法,越来越猎奇的故事套路,以及上映时越来越热闹的宣传,电影似乎是拍给那些活得兴高采烈的人看的。吃爆米花和饮料玩手机的人挤满了电影院,但是两个小时过去,字幕出来之后,你问他有什么值得回味吗,他可能想不起来。有电影的原因,也有观影人的原因。人们去看电影似乎是为了给自己找乐子,摆脱日常琐事的烦扰,摆脱孤独,却在人为制造的喧嚣环境中体验到了更大的无聊和空虚。所以我觉得,这是《造就电影的时刻》诞生的价值,它告诉人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心境去看电影。心境不同,能在电影中找到理想的栖息地。好的影评不光是“安利”你一定要去看那部电影,好的影评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本身就能带给你享受和阅读愉悦。它虽然建立在电影的基础之上,但是能够独立于电影之外存活,让读者了解到电影以及电影之外更广阔、更深层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珍藏这本影评集的理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