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读后感精选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读后感精选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是一本由Jonathan Haidt (author) Greg Luk著作,Penguin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28.00,页数:2018-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精选点评:

●受害者文化发展到极致确实很魔幻。最后突然就乐观起来了不是很让人信服。

●Important topics!

●讨论的话题我只能说:far far far away from my life.当美国人在关心孩子们过于政治正确的时候,我们在xxxxxxxx

●前面罗列的事迹触目惊心,后面开的药方多半无效。能裹挟一个族群前进的洪流必得有另一巨力改道或阻截。作者想挖河道转洪流方向。但作者的药方好像只有那些已懂得药方的人才能有。我挺好奇那些搞事的学生的教育背景……

●社交媒体,iGen,safetism , political polarisation, overprotecting parents, corporatised universities.

●哎真的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好像书里举的例子一样,即便你想个人改变社会大环境不允许。书里说的校园里的那些trend我们都在实实在在地经历(尤其是那个if you don’t feel right it probably is not right还是我们抓的很厉害的一个project)。书里那些貌似极端的例子真的是在身边处处看到。作为个人很难很难反抗这个trend,你不得不要保护自己,不然停薪离职那些事情真的可能随时发生,动不动还会被告。这本书里面论证比较学术和有深度,只能说有人呼吁比没有声音也好。说实话现在这个loop越走越下坡。真的未来一二十年我觉得看不到出路。

●iGen, justice warrior, witch hunt, overprotection, social network, depression and anxiety

●一句话概括一下可以叫:《玻璃心(的一代)是怎样养成的》

●问题已经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了,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特别的解决方式,CBT的提到也太简短了。如果能在具体阐述就好了。

●[有声书] 结合身边实例,再考虑到学科特色,我觉得虽然看似不影响STEM但其实并不是。和同事聊起来,尤其是看学生做统计课程项目的时候,social justice和statistical rigor有时真会相“矛盾”:一些学生找了些social justice相关的数据跑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完事;另一些学生会挑战自己学习更复杂的模型;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就不说了… 作者落脚的wiser children和wiser universities还是很在点的,还需要再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读后感(一):更加脆弱的一代

这是一本反思美国教育的著作。

书名中的“coddling”有“宠溺,溺爱”之意,作者其实想说的是美国家长和学校的“过度保护”,正使得青年人“走向失败”。所以书名直译过来就是“被宠坏的美国心灵——好的意图和错误的理念如何为一代人设置好了失败”。

听起来四不四很阔怕,

举一个栗子,在美国幼儿园的家长会上,家长会要求园方杜绝花生和一切花生制品,因为有小孩对此过敏。

有趣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幼儿对花生的过敏发生率只有千分之四,而到08年这个数据已经飙升到了千分之十二。

为什么呢?因为越来越多家长会提前预防孩子接触花生制品,而隔离的结果就是孩子丧失了免疫的能力。试验表明,定期接触花生制品可以有效降低花生过敏而不是相反。

人是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就像我们的免疫系统一样,如果得不到刺激它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的成长被置于盛行“安全文化”的环境里,这会使孩子远离所有可能的“危险”,而将导致一个可怕的负反馈: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无论生理还是心理),而脆弱的迹象又会时刻“提醒”家长更加细心周到地保护孩子,使其置身于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而学生则会变得更加脆弱。

这种全社会大规模的“预防行动”,恰恰成了一代人的“病因”。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读后感(二):美国理念遭遇的挑战

开放的美国社会最清晰的标识之一是开放的大学校园,但最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有违自由之精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佛蒙特著名的文理学院Middleburry等精英高校的学生坚决抵制保守人士到学校演讲,不惜诉诸语言暴力。这种做法让人不安,即使我在社会议题上偏向自由派。不同观点的交流和兼容更接近理想中的美国,而不是一派独大。

新书《美国理念的骄纵》(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2018)为当今美国的精英教育号脉,列举问题以后还尝试提供答案,两位作者分别为第一修正案律师和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他们大致可以归类为“保守自由派”。其主要论点为,当今美国一流高校对年轻人思想和经验的过度保护将导致思辨和包容能力的下降,而认知上的偏差(cognitive distortions)将危害美国理念及其民主制度的健康,比如将现实简化为善与恶的较量,朋友或者敌人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其他病灶还包括微歧视(microaggression)和身份政治。

这本非常有洞见的书留下了巨大遗憾,因为作者将美国校园内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之类的贴标签运动与中国的对照。书中意识到两种潮流存在不同,中响应领袖的号召广泛使用暴力,当今美国校园内的抗议却主要为精英学生自发组织,几乎没有暴力成分。问题在于书中认为两者存在相似之处,比如年轻学生均由理想主义驱动。一场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暴力的浩劫怎么讲也没法跟美国大学校园内躁动的思潮相提并论。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读后感(三):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美国病得一点不比中国轻

Haidt是个很出色的心理学家,几年前到我们这来过,很善于把握社会热点,然后用专业知识来讨论这些热点问题。但此书中用到的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其实不多,这大概也是他成了第二作者的原因。而第一作者是个搞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的律师和社会活动家,这方面的亲身经历更多些。

书的主旨是:现在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在教育中对孩子们都干涉过多、保护过多、要求过多,以至于年轻人没学会长大、只学会了一身的毛病。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又一个特别之处:他们是在社交媒体上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而社会交媒体更是恶化了这些年轻人的心理毛病(脆弱、敏感、攀比、不善交流等等)。

书中指出在教育上的三个严重的误区:

1. Fragility: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weaker;

2. Emotional reasoning: always trust your feelings;

3. Binary thinking (my words): Life is a battle between good people and evil people.

这三点讲得都对,他们举出了教育界(尤其是美国的大学校园里)近年来的诸多案例。但这里其实应该有个社会学的分析,来讨论一下是什么宏观层面上的变化使得这些明显站不脚的错误思潮大行其道。在我想来,这起码跟身份政治的兴起(强调的是feeling, identity-based, exclusive groups)有很大关系;跟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曲解历史而编造出来的这套“历史终结”“自由民主无上崇高”的意识形态在全社会造成的自满、短视、狭隘也有关系。当然,这种逻辑联系很难讲清楚。

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上面的三大误区,第二部分讲这些馊主意在教育里领域造成的问题(这其中有很大实在是荒唐的东西,崇拜美国的人应该好好看看;我也深为在美国搞人文社会科学的同事们担忧)。第三部分分析产生这些错误思想的原因,包括:社交媒体中长大的一代、绑架小孩事件被夸大后造成的对安全的偏执、孩子自由玩耍时间的减少、大学校园里各种官僚机构的膨胀。这些分析都很好,对我很有启发。最后一部分则是讲如何改变这些问题,介绍了一些家长可以在育儿方式上做的改变与尝试,也讨论了些社会层面上应做的变革。

Haidt之前还写过另一本书,是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来解释各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智慧。此书每一章的开头都引用了一些这样的传统智慧或名人名言。第二章关于fragility 的,开篇引用的就是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现代西方的“科学”,尤其是医学、食品学、营养学、教育学、心理学里,有很多“伪真理”,或者叫“假理”。这当然也是科学探索中必然的过程:一个阶段的发现,其实在下一个阶段会被证明是错的。但问题是这些涉及人的错误发现(假理),一旦在一个阶段被当成真理、并且被用上了,就要有人倒霉。此书中所批评的关于self esteem的那些假理就是个例子。相比较之下,反倒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考验而积淀、流传下来的传统智慧更靠得住。而这些传统智慧被新的科学成果包装起来就一下子又变成了热销品。比如美国这几年火得要命的grit,好象就如此: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讲了两三千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吗?荀子的劝学篇里不早就讲了吗?

书的第四部分介绍了其他一些关于新式育儿法的书,准备跟进再看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