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于昨日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死于昨日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死于昨日世界》是一本由李静睿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于昨日世界》精选点评:

●“在巴黎见过她的朋友,忍不住被她的孤独震惊,但是音乐给了她那块清洁的地方,就像读书给我的一样,它所创造的一切,让我的心就像佩索阿那本书名,略大于整个宇宙。”

●平庸

●失望地读完,文字里处处漫溢出嫁入中产的烟火气。内心希望作者真的能意识到在这样一个豆瓣书评都能写得更深刻的时代,这样敷衍读者的人真的称不上一位作家,只是出书人而已。

●我跟tan老师说我成为了李静睿的粉丝。我喜欢她温柔的表达,不急于表达的表达,她写那些微小的事情,也从小事情里谈论命运和真实。但她也坦白的说,年轻的时候写东西是只为了暴露残酷而书写,太无聊了,后来的她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们没有必要飞到太阳中心去,然而什么要在地球上爬着找到一块清洁的地方,有时候阳光会照耀那块地方,我们便可得一丝温暖。」

●令人惊异的好!

●成为这个时代的噪音也没有什么不好。

●利用工作和抱娃间隙读完了这本书,面对书中一堆闻所未闻的作家及书名,还是读得津津有味。自从有了孩子,我愈发感到一种贫瘠与紧迫,日子的向心力隐约在将我拉向生活的奇点,阅读让我心安于片刻的抗争感,抗争一词在我看来似乎也能作为本书的注脚之一。某期十三邀,毕赣和许知远尬聊时谈到对于深刻的认识,毕赣提到某次偶然看到保安亭中一名保安拿着手机看电影,他觉得这个保安很深刻。每个人其实都像这名保安,在以不同的方式对同质化、日俗化的生活进行着抗争,不管是自发地还是自觉地,生活就是一场抗争。阿花的阅读量太大了,这本书为我列出了一长串的2019书单flag。

●很喜欢,比以前写的那本随笔好太多

●真的别买了,我读的头大,有几篇就是读书摘抄录。还有一点,就是你没作者的阅读量,你也根本读不懂他写的什么。除了说明作者读的书多,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这个作者,真的没写书的灵性,写的都是什么嘛。除了写书不行,其他都还挺不错的,还有就是嫁了个好人。别说我恶毒,你们买了自己读读看看吧,

●没有深度的读书笔记只能过一时之眼瘾,很快就会令人产生疲惫和厌倦。

《死于昨日世界》读后感(一):阿花,谢谢你

五年的时光,不知什么时候,你的文字成了我的一股力量。支撑着我走过了难过的岁月。看到微信你的回复,很是激动,真想跟你说一声:不客气,我也谢谢你这些年给予我们读者的所有。那几本书反复翻了多次,第一本《愿你的道路漫长》借给了一个朋友,没有还给我,于是在卓越重新买了一本。那天刚好看到你说:不会再版这本书了。我心想:幸好。我买来了书套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都包裹起来。想着以后有了孩子,我要传给他们。阿花已经做妈妈了,唯愿一切安好。

《死于昨日世界》读后感(二):死亡从来都不是最差的结果

我一定要看到世界尽头,不是为了占有,甚至不是为了威名,就是为了到那里看看。(P20)

那个时候,我已经来到北京,一个人住在遥远的郊区,有点孤独,却也生平第一次感到孤独中生长出来的自由,这种自由同时意味着力量和限制。(P50)

自由从来不意味着成功,恰恰相反,自由意味着你足够坚硬、勇敢,能够承受溃败。(P71)

我终于找到了我自己真正的家。语言所带来的不仅是重生,而且还有一种合法化的形式、真正的公民身份以及真正的归属感。从这个最终的避难之地被放逐将是最残忍的毁灭形式,将触动我的存在的本质。(P149)

《死于昨日世界》读后感(三):是它在黑暗中紧紧拉住了我,让我没有坠入到更黑暗无边的地方去。

其实我并不喜欢读别人的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总有一种吃别人吃剩下东西的感觉。但读这本书让我消失了这样的感觉,反倒觉得就是听老朋友絮叨絮叨,聊聊天。

《死于昨日世界》似乎有点悲观了,倒不如就叫原来拟定的那个书名《总而言之不醒》。这样的内容,就特别适合三联来出版,如果是理想国系列就更好不过了——看了书封,就觉得很满意了。这样的书是一定要出的,哪怕没有那么畅销,哪怕没有那么多人来做推广,这样读书人才可以真正生存下去,或者说,读书人的精神才可以真正长存下去。

我可能是对这本书评价有点太高了,完全是我个人主观偏爱罢了。

《死于昨日世界》读后感(四):选择尊严

人生常常太长了,长到会被际遇不断地鞭打人性,我毕竟读过这些书,又留下这些阅读的印记,知道别人在相似境遇中如何做出选择,知道这些选择哪些通往尊严,哪些徒留悔恨。

变动是一种必然,有些来自外力,有些来自内心。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

自由从来不意味着成功,恰恰相反,自由意味着你足够坚强勇敢,能够承受溃败。对界限的意识对所有的女性来说都是重压。当我们在别人设定的界限里生活,当我们不尊重这些界限时,我们也无法喜欢自己。男性突破界限不会自动产生消极的后果,反而会是一种好奇心或者勇气的标志。但女性突破界限,会令人无所适从,会是一种女性魅力的丧失,是逾越、堕落和疾病。

反抗不是为了胜利,反抗代表恐惧并未吞噬一切,自我仍然存在且闪动微光。当我们的人生看起来是被命运安排为无命运之时,我们是否可以“顿时、立刻且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要!

每个人的人生都蕴含成分不等的悲剧,却也不过是一种寻常人生。

“永远”是一句誓言,但绝大部分誓言都不会实现,有时候关乎爱情,有时候关乎生命。

中国人惯于用无常代替追问,活下来就好,死了的,那也是命。

书是一颗钻出坟墓的大树,当生活宛如坟墓之时,还是有这么一颗大树,夏日开白花,秋天结青果,在一切都冷冰冰的漫长冬天,它留着枝桠,等待来年。

以上部分为读书笔记

花了三天时间读完整本书,首先它是一本书评的集合,各个书评也并非独立存在,用时间和事件串联,犹如在逛一个厚重的博物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 斯基、沈从文、茨威格、米沃什、加缪、马内阿、肖斯塔科维奇…他们既是历史本身,又是历史的呈现者和记录者,而李静睿则是这条博物馆线路的设计者和最佳解说员。

惊异于作者的阅读量,文笔也非常好,读书的人是孤独的,同时读书的人也是幸福的。

整本书读起来有一种巨大的沉重感,能够时刻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媒体人,对社会问题,人性的黑暗、混沌、不可解释性的深刻担忧。

群体里的个体很容易成为乌合之众,他们会对和自己无关的惨痛事件置身事外,同时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会自动选择遗忘。然而个体是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存在的,扭曲人性的社会事件应该被记录,被时刻铭记和反思,你很难保证它不会换一副面孔卷土重来,你也很难保证在群众的大流中,自己可以保持理智或者是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我们应该庆幸和感激的是,这些伟大的作家,他们选择了尊严,即使保持清醒和尊严是痛苦的,即使身处迫害中或者是面临被迫害的危险,他们仍然在执着地记录,在担忧未来可能接踵而至的社会迫害。

但是我们没有,针对那些被迫害以及政治错误的历史,我们的社会选择了沉默或者遗忘。现如今的文字环境,被政治环境和商业利益裹挟着,不知去向何方……

《死于昨日世界》读后感(五):寻找昨日世界

中国作家的年青一代,如果没有深受国外作家影响的话,倘若模仿中国作家,男作家大多喜欢模仿王小波,女作家则模仿张爱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座山、一条河,追随者甚众,不足为奇。

早些时候,读李静睿的《小城:十二种人生》,便觉得无论是文字风格还是故事,有着浓重的张爱玲的味道,起初不敢确认,最近,李静睿出了本新书《死于昨日世界》,谈及她写作时,看爱情小说,几乎每一本张爱玲都看,由此,也印证了我最初的疑惑和感受。

上大学那几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套的张爱玲,图书馆、没课的时间,有那么一段长长的时间,都在读张爱玲,点上一炉沉香屑,听她讲一支一支故事,容易让人沉醉其中。读李静睿的《小城》 ,也有这种感受,这是文字和故事双重作用的结果,文字扎实,故事也容易撩拨你共鸣的情绪。

所以那时候,我就爱李静睿的文字,爱她笔下的微小的命运和人生。

李静睿出新书,自然第一时间下单,买来阅读。新书的名字《死于昨日世界》,细心的人,大概可以看出些端倪,是的,取自于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如果看完整本书后,或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徜徉在这些伟大的作家和作品之间,谁又不是一直在寻找昨日的世界呢?

一语双关,作为书名,别有意蕴。

《昨日的世界》是李静睿的随笔集结,跨度时间长,但主题大多是一样的,写书、写作家。兴许,大半是来自于专栏文字。

这些文字,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书评,虽然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和书,她写理查德·耶茨、玛丽·瑞瑙特、多丽丝·莱辛等等,她读《安娜卡列尼娜》、《小镇畸人》、《心兽》,作家掌故,信手拈来。她也将文章融入自己的经历、生活、思考、感受。总之,这像是一个长期读者的读书随笔。虽然心之所至,但也颇为考究,这或许就是专栏随笔的好处。

在保证读者能够获取所需的情况下,又不忘夹带私货,作者个性爱好,飘然文字间,读她的阅读随笔,大概会有这样的感受,行走在李静睿和那些伟大作家和作品之间。

他们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影响着李静睿,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你和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

这样的书,适合清闲时刻,适合那一撮极度热爱文学的人读,这样读起来才不乏味,甚至会引起你购书、阅读他们的欲望。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本书一定也会是一本很好的阅读指南。

常有人询问,推荐书籍,其实,众口难调,每人都有所偏好,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读你喜爱的作家的推荐,爱屋及乌,也适合阅读。兴许这也是一条隐秘的阅读心灵史。多少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他们成就了你的阅读兴趣和偏好,也承载了你的阅读记忆。

如果你能够像李静睿那样,或许这些人也成了你的文学师承,这样的文字,又怎么能错过呢?

不过,如果你仅仅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话,大可不必读这本书,书中除了金宇澄、沈从文、张爱玲、王小波之外,大部分都是国外作家和作品。如果不敢兴趣,或许唯一的作用便是猎奇。

当然,如我这般的外国文学门外汉,这便是我珍贵的阅读指南,如果你喜欢李静睿,相信也一样会喜欢这本阅读随笔。

自然而厚重,有文学亦有生活,这何尝又不是很多文学青年渴望的状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