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找手艺》经典观后感1000字

《寻找手艺》经典观后感1000字

《寻找手艺》是一部由张景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手艺》观后感(一):不一样的纪录片

昨天看完了两集,团队并不专业,片子也有许多可以增进之处,但它真实且真诚,先给五星。 点开第一集有点惊异,抬头一看名字也没点错呀?它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也和我看过的大多数纪录片都不太一样。导演张景卖了房,和司机何思庚、原录音师七天速成的摄影喻攀,拿着二手设备,踏上了这条寻找手艺之旅。他们拍手艺,也拍寻找。第一站来到了雕刻之乡曲阳,可事先没做调研,到达现场后,一片茫然与混乱。第二个点,想拍桑皮纸,可作坊早已废弃。但随着拍摄的慢慢摸索,故事开始渐入佳境。打开第二集时,明显能感觉到不同。何思庚自学摄影,喻攀成了故事挖掘大神。一些空境和运镜太舒服、太好看了。木旦的锻铜制造佛像和德格印经院的印经和刻板真的把我深深震撼到了,而且这俩承接真的太合适了。我没有宗教信仰,对佛学文化也没有任何了解,看着这些制造佛像、印经刻板的匠人们勤恳工作并不为钱财,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与感动。

《寻找手艺》观后感(二):真诚永远可贵

晚了一个星期才来评分,但是它值得。 上个星期一早上去到教室,发现大家在准备交作业,问之后才知道语文老师布置我们去看寻找手艺纪录片然后写一篇观后感交上来,显然我不记得也没准备作业,出于交作业的急切,我打开手机抄了一篇观后感,一边抄一边读,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文笔好,吸引了我,我打算晚上回去看看这部纪录片,刚好那天体测完800米,人很累,晚上回到寝室洗完澡躺床上,打开手机找来了这部片子,好在没让我失望,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 与其说是寻找手艺人不如说是寻找自我,为了拍这个片子,导演变卖了自己的房子,我想为的是心中那份牵挂吧,里面的每一个手艺人都有匠人精神,在他们的手里那些精湛的手艺得以传承和保留,如陶器在逊江吐尔·祖农的手上熠熠生辉,但是看到现在陶器的现状他担心以后手艺的失传,不免得叹惜起来...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坐坐羊皮筏子看看黄河,去新疆喀什看看风景 。

《寻找手艺》观后感(三):森林里的一棵树

梦想这个词被说烂了,说到现在仿佛成了一个可笑的贬义词。

可是我还是想说,导演是个有梦想的人。

整部片子,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第一部拍彝族漆器的那集,讲到漆器传男不传女,吉伍五各对漆器有着很强的天赋和热情,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来跑来给父亲帮忙,可还是被父亲要求去当老师,原因是适合女生。当她手捧着漆器,垂眼说了一句:“还是被现实打败了”,瞬间泪目。那个没说出口的主语是叫梦想吧。

一个是最后一部的结尾,拍到那些深藏于衣柜的一个个用小木签搭起来的模型,手机里一张张用扑克牌码起来的造型的照片,年少时期那些不被父母理解、不被父母支持的爱好,只能深深压在漆黑的角落,因为那叫“玩物丧志”。他说,以后不会再搭了,因为手抖已经搭不起来了。

想起那个关于要不要把爱好发展成工作的问题,在我看到喜欢做游戏的朋友满腔热情地加班,谈起游戏满眼放光的时候,我觉得这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吧。可是对我来说,如果把读书、看纪录片、健身这些当成自己的工作的话,光是想想就要窒息了。

想起前两天在豆瓣看的一个回答“用工作延续生命,用爱好救赎灵魂”,这可能是对我等普罗大众来说的最优解了吧。

《寻找手艺》观后感(四):最真诚的纪录片——《寻找手艺》

最真诚的纪录片——《寻找手艺》

近期一直在看纪录片,有的纪录片画面治愈,有的纪录片构图优美,有的纪录片文案绝妙,但我敢说《寻找手艺》是我看过的最最真诚的纪录片,一直爱着纪录片,因为觉得纪录片比当下流行文化中各类影视作品/综艺娱乐作品都要真实,最真实生活传递出的往往是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却又更接近着生命本真的深厚意义。

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曾有着丰富多彩的各式手艺,也有很多很多这种主题的纪录片,但偏偏不提任何“工匠精神”,真实的纪录片不为宣传某个主旋律,也从不对那些真实的状态加以美化。片中的手艺人/非遗文化传承人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灰头土脸的工人和农民。

在西藏德格印经院,导演问雕刻印经版的藏族青年小伙:“刻的板子越多,赚钱越多是吗?”他连忙否认:“不是不是,如果不好好刻的话,很快就能刻完,但必须要好好刻,不然死的时候会害怕。”

立刻被这种执着而纯粹的信仰打动,他们做着手中的活,一做就是一辈子,从不考虑是否要顺应商业潮流,也从不觉得自己有着伟大的工匠精神,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去做。感动我们的从来不是精益求精的精致艺术品,而是认真专注,心无旁骛的安静时光。

“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生命中更高尚的境界或许不是被看见,而是在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无闻的坚守一生。

《寻找手艺》观后感(五):一趟真诚的温暖之旅

这是一部导演大哥卖掉房子,司机叔叔拍摄的纪录片,光影拍摄太棒了!第1季解说的有些语言用词非常可爱,洞洞,山沟沟hhhhh 许多传统手艺现在仅仅存在于个别老人手里了 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 弹幕上一位网友说手艺是工业时代的乡愁,这句话说得非常贴切,也让我不由感伤。现在让我回忆,我能清晰得记得山东烟台那位做沙大碗的老爷爷,他做好的碗堆满了整个院子和屋子,已经卖了九年还没有卖完,他说要等这些都卖掉再烧制下一窑。我在三季中都看到他的身影,非常难过。这些碗可能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我特意搜了,做扣肉什么的,沙大碗是不二拍档,为什么没有人愿意买呢?我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我要联系爷爷,我要买的。我还记得那位做油纸伞的苗族爷爷,还有最后的邵阳布袋戏传人,还有吹巴拉曼那位维族爷爷,还有福建那些移动房子的几位爷爷(这个真的非常神奇),还有做英吉沙小刀的几位维族小哥哥,还有小黄村造纸的几位奶奶,还有那位制墨,那位制锡壶,制鸽哨的爷爷……不知不觉我记住这么多人了,我会一直记得他们,可是除了我,还会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呢?当有一天,他们离开了,有些手艺就真的消失了…… 我在伤感的同时,也无比庆幸这些都留下了影像资料,就算他们消失,总有什么能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可是,在工业化的这几十年间,在我们尚未来得及记录些什么的时候,不知道已经有多少老手艺悄然消失…… 虽然机器的出现极大程度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降低了制造的成本,但是,我们总希望这个世界有些东西永远不变。 PS:我把影片中出现那些手艺简单记录下来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