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旧戏新谈读后感1000字

旧戏新谈读后感1000字

《旧戏新谈》是一本由黄裳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戏新谈》读后感(一):写给票友的书

每个领域都有专门人才专司其职,也有大量的业余爱好者。而在戏曲,特别是京剧这个行当中,业余爱好者有着很高的地位,有自己的专门称呼——票友。他们不但喜欢看,而且喜欢唱,有些还精研戏理、琢磨演技,基本上都是懂戏知戏、爱唱会唱之人,有些已经有很深的造诣,但他们只为自唱自娱,有的还经常参与客串演出以过把戏瘾,但绝不以专业演戏为生。据说,昔日中国戏坛曾经有许多著名票友,其演技、唱腔、扮相,甚至胜过台上正角,为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旧戏新谈》读后感(二):细致入微、纵情阐释的戏剧杂谈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加工与再现,那么戏剧就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夸张,中国戏剧品种很多,夸张化的表现形式自然具体不同,如何通过不同的表象感受他们不同的文化内涵,非对诸种戏剧精通不可。黄裳先生的这本《旧戏新谈》,在细致入微、嬉笑怒骂式的阐释中,向我们展现了他认知领域内的中国戏剧。

中国的戏剧独具魅力,京剧、皮黄、越剧、河南梆子、柳琴戏等各有自己的唱腔和韵味,它们的腔调非今时今地也非黄裳那个时代的产生物,它们都是应其诞生初期的社会要求所生,与当时的社会密切贴合,所以就当时的社会而言,它们是充满了吸引人的。但是让黄裳先生或者我们来看的话,自然是毛病居多,这是时代的进步所产生的隔阂带来的结果,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将书名之为《旧戏新谈》是非常合适的。

阅读《旧戏新谈》,不难发现,黄裳先生在书中并没有因为他所谈的戏是名戏、角是名角,就“捧臭脚”,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客观中庸地叙述了对他们的看法,因此,这本书对于门外汉而言,不啻于一本入门级别的教科书。

黄裳先生的用语非常精当,如在评述《法门寺》时,他说《法门寺》虽然不能像《升官图》那样直指现实,然而却能从极其平易的题材中表露,由此就显得形象化、而不是传奇化,也因此更易引发观众的兴趣,因为这样的内容更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就如同自己参与社会现实一样。毋庸置疑,用语精当,是评论性文字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然而在新词、潮词辈出的时代,似乎做到这一点有点难!尤其是在精当中还得不失诙谐幽默!

《旧戏新谈》内容丰富,是黄裳先生对中国旧戏尤其是京剧见解的集中,虽然他在书中说京剧等这不好那不好,但是他也明确指出,改革京剧等旧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剧种的特征,循序渐进地剔除其所蕴含的不够好的因素,最终才能使其焕发出符合时代的光彩。

了解历史,了解雅化的戏剧,靠自己去听去分析,显然是一种理想。它的捷径就是阅读《旧戏新谈》这样的书。读这样的书,不但像和大家对话,而且阅读中会发现自己和大家的区别,并在大家学术观点和论证方法的启示下,找到自己的思路,进而迸发出属于自己的火花,而这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吧。

《旧戏新谈》读后感(三):戏里戏外都是人生

近读黄裳著《旧戏新谈》一书,文中见解独到,文字极见功力,精警处令人激赏。在浮躁的当下,这样精彩的文字早已销声匿迹,故初读一下,令人眼前一亮,颇觉爱不释手。

黄裳其人,我是略知一二的。此公富赡文采,兼之痴迷戏剧多年,戏里戏外,领悟甚多。发之为文,多有精辟见解,每每令人会心一笑。字里行间也隐隐感受到黄本人的真性情,惟其真,惟其敢于直言,直抒胸臆,不为尊者讳,令人敬佩。

《旧戏新谈》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戏剧评论,从文体上看应属杂文一流。综观全书,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一说旧戏,一谈剧目,一评名伶,一论人物。篇篇不离旧戏,却非围仅仅绕剧目本身。由戏而史,由史到人,由人至时势。文字大多短小,不求全面,往往拈其一点,拓开来写,却绝非信马由缰,不着边际。每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新颖可观。

曾醉昆仑的黄裳,绝对算作资深戏迷。虽置身戏外,却沉淫其中,耳濡目染,久之无师自通。书中所叙追戏诸事,令人莞尔之外,也感慨系之。为了看戏,而甘冒被学校开除风险,翻校墙而走。对于旧戏的痴迷,于此可见一斑。黄裳也是性情中人,对于名伶的今不如昔难免发发牢骚。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像与不像,眼毒立判。即便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哪怕漏掉一个字,也逃不过黄裳的耳朵。在《饯梅兰芳》一文,梅博士在《汾河湾》中饰演薛仁贵母亲,在听到儿子死讯后,“哭儿子时两袖向仁贵身上一拂,博士笑场了。”黄裳惊讶于梅博士的“可怕的‘老’”,觉得悲哀欲哭。想来只有深爱旧戏的戏迷才会有如此的哀伤和悲痛吧。

性情既真,就敢于直抒己见。黄裳对于旧戏中的名伶多有评论,虽只有片言只语,却大多令人信服。他不喜童芷龄、梁次珊两位“老板”,他看出他们演戏不严肃,态度恶劣,认为是污人耳目。谈及京白,黄裳品评四大名旦,他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的京白是好的,典雅,如大家闺嫒;程砚秋不行;荀慧生清而柔,小家碧玉,最能传神;然而描写荡妇,写‘最毒妇人心’的女人,则只有小翠花。”

在旧戏之外,黄裳也不忘对戏中的历史人物发表意见,比如蒋干一角。蒋干一类人物在京剧中属于“方巾丑”。 黄裳认为此类角色须带有书卷气,否则流于俗趣。“蒋干最可以代表中国过去的读书人,有小聪明,好逞才华,好玩花样,然而时时落于拙劣,‘疑’字是他的这种行动的骨干,如果换一个新名词,即是‘神经衰弱’。然而平时又并不表现得如此糊涂,所以像曹孟德那样的聪明人也还要收之于幕府。坏也就坏在这儿,这终于使曹操吃了大亏,真糟糕!"真是妙绝,千古以降,如此人才不绝如缕,真可叹惋。

一部 《旧戏新谈》,包含百态人生,各呈其妙,精彩之极。黄裳所写的时代去今未远,观此书不觉隔膜和疏离,仿佛发生在昨天。真挚的文字,高妙的文采,最能打动人心,信此。

碧月清风

2018.03.2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