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100字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100字

《语言的魔力》是一本由罗伯特·迪尔茨著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一):随笔

1. 书不错但是被翻译糟蹋了。

2. 任何理论,都只是一种对于世界的格式化,nlp也如此。

3. 从感官到内心感受到概念到语言,基本上说,语言离原来的体验很远,仔细想想,所有语言表达的观点都不可信。再加上感官本来就存疑,所以,佛家有不可说,乃至不可思议。

4. 语言反作用于内心,也许可以用来做治愈吧。从本书主要是 学会识别信念,并用正面语句来表达信念。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二):语言的魔力

这本书是年初通过豆瓣认识的一位MBA学长推荐给我的,一直没来得及看,现在就各个部分进行一个梳理总结: 第一部分:从NLP(身心语言程序学)模式和基础上出发,作者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构建经验和表达经验两个部分,并分别就这两个部分展开了论述(章节分别对应“地图实景”,经验(体验)和“语言如何框架体验”,“‘虽然’换框法”)。核心观点:我们的心理地图决定了我们的表达,我们的表达可以印证我们的心理地图,双方互相影响。良好的模式一方面应该是不受制于体验而是还原到日常生活中并扩大心理地图(即不依赖于投射而是真实的反应。)“一旦能够直接体验而不被判断或评估所污染,我们对体验的反应会丰富和有意义得多”。另外一方面要构建合理的反应模式,作者举了“但是”“同时”“虽然”三个例子,并对以上三例做出了分析,得出结论:“但是”强调的是负面信息,“同时”表并列,“虽然”更有力量。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三):《语言的魔力》总结

框架定义:心理框架之那些在互动中全面指导思想和行为的关注点和方向。 NLP的共通框架包括:结果框架、就像框架,“反馈而非失败”框架 结果框架的反面是问题框架。结果框架聚焦于“想要什么”,解决问题。 问题框架,停留在“找原因”的阶段。这个框架最大的问题在于只说“不想要什么”,其实很容易让人迷茫的。 “就像”框架设想已经实现的目标或结果。 “反馈而非失败”框架,把问题,错误解释成反馈,而不是失败。 框架转换 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1、改变框的大小:放宽时间线,从“长远来看”,从“整体看”、从“社会”、“成人”、“系统”各个视角。(正常人都会,都会忘) 2、意义换框。找出问题潜在的,可能的“正面意图”。从“想要”的方向解释。例子:你不要再吵了,想要安静;你真的很邋遢,想要干净;你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可能是想要质量。 找到正面意图后,从批评转为询问,“怎么”“如何”句式。 正面意图,一字换换框法或者叫重新定义。“愚蠢”换成“天真”,“没有责任感”换成“自由意志”、“自我维护”等。 3、重新归类。分为“向上归类”和“向下归类”。“向上归类”指转向更大,更概括,更抽象的信息水平。例如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可以组成交通方式。“向下归类”是更精确更具体的信息水平。例如汽车向下归类为轮胎、发动机、刹车器,离合器等等。 向下归类的基本方法是将特定的情景或体验切分成其组成成分。比如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再比如你这个人学习不行,那你是英语学不行,还是语文,还是数学等等。在转化成“反馈”或者“结果”框架,想要什么,如何做。 “向上归类”就是找出比喻或隐喻,找到与总结判断所界定的相类似的关系,这会给我们新的视角去看待总结或者判断的含义。 例如失败的比喻,沟通失败对于我来说就像在大街上迷路了,虽然知道自己会走出去,但过程无比的痛苦和挫败。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四):舌灿莲花的套路

这应该算是罗伯特迪尔茨非常重要的代表作,或者也可以说是整个NLP技术里面不可缺少的一个拼图。

另一方面,相较于NLP奠基之作《神奇的结构1》,同是基于语言的解构,这本书会更加的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易运用。

当然只要涉及到语言结构,其实都没那么简单。或者说语言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信念、价值观乃至准则都是建构在用语言解释的基础上。当泛化运用语言之后,语言已经被赋予了更多更深层次的功能。

个人认为,也是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框架”。每个人的世界可以用语言描绘出来,而描绘出来的其实都是一个个框架。几乎所有人的世界都是有框架的,而且往往这些框架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当这些框架出现一些方向性的问题,或者框架过于限制了我们自己的时候,这时就会有产生限制性信念,相应的很多心理问题乃至生理问题就会冒出来,

其实很多“问题不在于是否找到’正确的’因果信念,而是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就像’存在某种等同或因果关系,会出现何种现实结果。”对于问题处理我们更多的思路是,“识别限制性信念背后的正面意图和推动信念的价值观,而后找出其他满足正面意图的更合适和有益的方式。”

这本书就是在教你如何面对这些限制性信念。如果简单的总结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用回应术来换框。而具体的如何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则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技术核心。

作为简单的回应术,我们通过“只要…”、“所以...”、“虽然...”、“如果...”、“与此同时…”这一套测试问句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平时忽略的一些限制性信念。而要进行换框还是要跳到那14种经典的回应术模式中。

很佩服迪尔茨的整理和画出那张叹为观止的模型图(绝对值得自己仔细临摹一遍),似乎我们平时所有的回应都能在这14个模式中对应到。有些人已经特别擅长,就像书中班德勒和迪尔茨两个舌战群儒的案例,同时更多的人也需要借用这种精炼出来的原理进行练习,内化,然后形成自己舌灿莲花的能力。

这里非常重要的是内化。“NLP中有效模仿的一个关键条件是,在阐明它的相关特性之前,我们必须先内化想要模仿的能力。”很多技术如果只是看过自认懂了,或者一直犹豫在为什么的时候,其实这个技术已经对你没用了。只有你不断练习内化以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技术给你带来的改变和更多的选择。

当然NLP的一个重要理念是,NLP模仿那么多技术的目的并不是去评判好坏,更多是给你有更多的选择。当你局限在一个框架中的时候,你更需要的是看到选择,或者行为弹性。

因此也要注意到这个技术也有负面效用,就像书中提及可以“用回应术创立和维持‘思想病毒’”。有些人也许会评价回应术为忽悠或者诡辩,或者我们更多的时候会在推销乃至传销中看到很多这种技巧。这很正常,你也能改变或控制别人做什么。其实也可以借此告慰所有的朋友,魔虽高一尺,有了舌灿莲花的技术以后,道也可以高一丈。

2018-3-20

《语言的魔力》读后感(五):那些感觉很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我们强在哪里?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凡事都有两面性,同样一件客观存在的事情,不同的人对其所持的看法不同,最终将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厉害的人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将事情引向有利的方向,获得更好的结果。

厉害的人在头脑中有三种思维转换框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背负着工作绩效,当工作业绩完成度不理想的时候,就会受到管理者的压力。

普通人在听到管理者严厉地批评后,情绪会比较低落,或多或少会认为领导对自己有意见,会认为自己令领导失望了,以后升职加薪肯定没着落了,有的人甚至会萌生离职的想法。

厉害的人思维模式不同,他们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重新认识为一种挑战。

工作业绩完成度不理想,造成公司的利润下降,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管理者把这样一件客观存在的事件拿出来说明,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一定就是针对员工的“问题”。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变成管理者对员工的一种期望,希望员工接下来的工作能“提高利润”,实现公司的目标,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时,压力就会转变为积极的动力。

结果框架就是将问题陈述重新表述为目标陈述,将负面的表述换框为正面的表述。

在工作中,免不了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在进行一件有挑战的任务时,面临失败的机率就更高了。

普通人在遭遇失败后容易心灰意冷,会选择放弃眼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转向其它相对容易一些的任务,这样的人生安全,但是也会比较平淡。

任何有所成就的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他们在经历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会把失败作为一种反馈,分析失败的经历,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总结出改进方案。

反馈框架强调的是如何将看似错误的东西解释为反馈,有助于做出调整,转向渴求的状态。

凡事都有第一次,但是在工作中遇到从来没做过的事时,很多人心里还是会犹豫不决,有的人生怕自己做不好,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任务,往往会选择放弃。

有一次,我谈了一个客户,这个客户的项目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虽然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项目,但是我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我和客户详细讲解了我的思路,受到客户的认可,客户把项目交给了我。

我的一个朋友得知以后,有些好奇地问我:“你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项目,你是怎么谈下这个项目的?”

我和朋友说:“谁没有第一次呢?只要我在客户面前表现得‘就像我曾经做过这样的项目’就行了,充分地展现出我的专业能力,客户认可我的专业能力,就会放心把项目交给我。“

“就像框架”的重点是表现得“就像”已经实现了目标和结果。

当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当思维处于负面的时候,反而会强化问题,而不是让问题消失,负面反应会激发不受欢迎的行为。而适当换框可以将事情引向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带来更好的结果。

换框是为体验或情景的内容设定新的心理框架,拓展我们对情景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处理所面临的情景。

在换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找出事情背后的正成意图,对这个正面意图做出正面的陈述,通过“如何”式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比如:“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实现目标?”

思维决定了行动,行动决定了结果,行动又反馈了思维,转换思维框架将带来良性循环。慢慢地,你就会比周围的人走得更快,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