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摘抄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摘抄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是一本由赵雪波 / 赵伦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一):《元宇宙传播》:开启新纪元!

这本书是一本系统性的从认知逻辑和现实基础来讨论元宇宙的书。如果想对元宇宙这个概念有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导读,就如同导游一样,带你去了解元宇宙的历史,它的现实基础,它的哲学,它的传播结构,以及它的安全问题等等。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是媒介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元宇宙的传播媒介其实就是未来媒介,他足够有包容性,延展性和想象性,并且这种媒介的状态和规模将是空前的。

元宇宙的传播过程强调交互性,传播对象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不再像传统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关系,而是一种现在很常用的概念——主体间性(或者交互主体性),即不是主体-客体结构,而是主体-主体结构。

贯穿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对元宇宙的认识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显示其至高意义和至高价值。并且在这本书中也的确随处可见关于元宇宙的哲学的讨论,就元宇宙哲学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的讨论有些陷入传统的二元框架了。

比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宇宙和元宇宙的关系就像是康德哲学中的两个世界的关系——物理世界和道德世界,但我们要知道康德的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是两种不同的官能,最终无法找到理性的统一性,这也导致康德之后几百年哲学界的分裂和各种问题。到了19-20世纪,新康德主义试图通过“价值”概念来统一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但至今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如果把宇宙和元宇宙仅仅理解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就无法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这样即使是元宇宙的哲学也走得不够远,仍然很难解决所有在传统二元对立框架下的难题。

在讨论元宇宙本体论的部分,作者说“元宇宙就是二元存在,这是由存在的本质和元宇宙的性质决定的”,并且认为二元存在才是宇宙和元宇宙最有意义的存在方式,但是这样的理论的危险是,一旦我们确立了它们的二元存在的话,就很难去辩护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作者所谓的虚拟世界要依托于现实世界,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论点也将站不住脚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但哲学部分,我觉得其实还有更进一步反思和发展的很大空间。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二):从学术上探索元宇宙,让元宇宙到来前我们对他有更多、更深入了解

最近,元宇宙的概念非常火爆,各大互联网公司更是在暗中竞争着,既希望在今后取得一席之地。 可是,面对着这样一个前卫的概念,面对着这一概念延伸出来了整个理念,人类准备好了吗?准备好接受元宇宙世界的洗礼了吗?

当人类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搬进互联网的,在互联网中创造出另外一个世界,也就是元宇宙的概念。而面对着一个更加真实的虚拟空间,我们需要对他进行系统性探索,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等角度进行仔细梳理,细致分析,在这样一个概念,在这样一个空间还未真正壮大起来前就了解它、认识它、揭秘它,以便我们挖掘出元宇宙的优秀面,避免它的各种负面影响。

当下,介绍元宇宙概念的著作也非常大,但更多都是从科普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元宇宙,让我们看到元宇宙能够给人类带来怎么的改变和最终引领未来的走向。真正走入学术领域,探索关于元宇宙哲学思维的著作还比较少。

赵雪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两人均是国内较早进入元宇宙领域研究的学者,而他们合作的这一本著作《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就是两位作者这两年科研的总结。

在这本书之中,两位作者把元宇宙进行条理清晰的拆解,把关于元宇宙的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从元宇宙的历史,讲到现在,从人类各种传播途径的介绍,讲到元宇宙传播的未来。元宇宙不是无根之木,它也是人类自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逐渐发展,才会在未来逐渐状大。

那么关于元宇宙是怎么实现的呢?关于元宇宙科普部分内容,这本书也有所涉猎,带我们走入其中,对于元宇宙能够有更多了解,也是走入哲思元宇宙的基础。 那么哲学上探索元宇宙呢?作者从本体论、认识论、主体论的视角审视着元宇宙的哲学概念,让这一未来必然对于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清晰,更能揭示元宇宙的本来面目。

那么,关于元宇宙的其他学术探讨呢?特别是本书的核心传播学呢?元宇宙必然引领新一代的媒介域,必然颠覆现有的很多传播理念,让未来现实出更符合元宇宙概念的理念,具体会是怎样的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走进两位作者思考之中,跟随着两位作者思考的步伐,逐渐领略元宇宙的传播结构、模式、原则、功能,对于元宇宙了解更通透。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三):认识一位“时髦朋友”:元宇宙的传播学解读

大家身边总会有几个时髦的朋友,或许存在于现实,或许存在于媒介。生活中也有许多备受各界关注的“时髦朋友”,比如这两年被炒作地神乎其神、妇孺皆知的新晋网红——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什么来头?为什么能搞出这么大阵仗?它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存在?读完中传教授赵雪波与博士生赵伦撰写的《元宇宙传播》这本书,我想我们会得出结论。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因为这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正式在纽交所上市,随后在商界引起了一阵热潮,将这个概念越炒越热。

其实,这个概念“metaverse”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就出现了。

小说中主人公戴上超级接受头盔,连上网络,上线后,眼前就会出现在一个虚拟宇宙中。在虚拟宇宙中一切皆可虚拟,你的身体,声音等。也就是说在一个用VR等技术,构建的一个虚拟世界里,当穿戴好相关设备后,便可以出现在这个世界中,甚至人的身体,思想,视觉,嗅觉都如同现实世界获得感观。

“《雪崩》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如今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对于检索过元宇宙的朋友来说,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我也曾本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去找了一下相关资料,总觉得懂了又好像没懂。看完《元宇宙传播》才知道原因——作为数字文明社会的1.0版本,元宇宙现在还只是一个开端,人们目前对它的了解很有限,所以很难概括它的全貌。只是敏锐的人们已经察觉到,时代在聚变,未来真的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尽管没有人完全弄懂它,但它其实并不玄乎。它所依托的基础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算法、AI、5G、AR、VR这些东西,所展现的也并不是新技术,而是一种深度的电子媒介化。电子媒介如今已深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还在反思电子媒介带给生活的变化时,它已经在部分人的操纵下,准备更深入地进攻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我们普通人是很难抗拒和改变的,大多数只能被动适应和接受,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

《元宇宙传播》从媒介技术、哲学思辨、政治经济学等角度来构建未来传播学框架,这显然是有开创性意义的。此前,元宇宙在学术界也屡屡引起热议,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喻国明教授曾发表很多论述,在圈内很有名。恕我眼界浅薄,赵雪波教授的著述我倒是头一次见,而且是一次从传播学领域认识元宇宙的机会,我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抱着求知的心态读完,我深深感觉眼界在开阔,学到了很多新鲜的传播学知识,诸如“堆栈传播”“太空传播”等,而且两位作者真的在尝试一种很新的东西,他们跳出原有的学科范式,提出了许多创新理论———与宇宙结构高度匹配的“五级模式”,即“创世模式”“太阳系模式”“钻石模式”“响应者模式”和“自传播模式”。尽管没有完全摆脱赖利夫妇、马莱兹克等人的影子,但仍是一次积极的、有益的尝试。

此外,从哲学层面认识元宇宙,也意味着作者充分认可元宇宙的存在,尝试科学地认识这个新事物。不过,认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存在,我们允许真理和谬误同时存在、发展,这个过程不能急躁,最好能稳中求进。

看完兴奋的同时也感到头铁,新传考研的朋友们是不是又要扩大学习范围了……哈哈哈当然这只是个玩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时代真的在改变,正如《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所说:我们必须得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要想前进必须跑得更快才行。

对于这本书,我无法评价,也没有能力评价,只是真切地感受到,元宇宙的时代恐怕真的要来了,就像当初的互联网一样,人们发明出的技术成就了元宇宙,元宇宙也选择了人们,即便现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也无法阻碍元宇宙的脚步,毕竟人们已经看见了它和它能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未来,就一定会主动发展科技,去适应它的需要,争夺未来世界的霸权地位。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我只是担忧,最近几年互联网普及率才逐渐稳定,刚学会使用互联网的人们是否能够再次适应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元宇宙会引发什么样的媒介与技术伦理问题?未来的世界又会如何?这些也许都需要时间才能回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